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5026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年级科学1单元Word文件下载.docx

吧。

(课件展示)

食物进入口腔顺着食道到达胃,肝分泌胆汁,胰分泌胰液帮助食物消化,

这时,食物再从胃进入小肠,有营养的物质留在身体里,没有营养的食物残渣再进入大肠,通过直肠、肛门排出体外。

(二)口腔的作用

 1、过渡:

你看,食物的消化的确是个复杂的过程吧。

脑筋急转弯:

食物旅行的第一关要经过哪里?

(口腔)

  一会让我们来嚼馒头,猜一猜馒头在口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

除了形状、颗粒的变化外还会不会有变化?

你们认为馒头会变成其他的物质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唾液)

是不是这样呢?

让我们一起咀嚼馒头,不要咽下去,仔细体会馒头在口腔里发生里什么变化?

 2、请一名同学把嚼过的馒头吐在培养皿中。

咀嚼过的馒头形状和颗粒的确发生了变化,他真的会变成了其他的物质吗?

有没有办法证明一下?

   如果咀嚼过得馒头真的变成了其他的物质,滴上碘酒后会怎样?

   你有什么疑问吗?

(通过唾液咀嚼的馒头真的没有变化吗?

   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淀粉液来代替馒头,看看桌上的材料,你能设计个实验证明唾液与馒头之间到底有没有变化吗?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课本中也给了我们一些提示,你能找出实验的步骤吗?

用最快的方法记录下来。

还有什么疑问或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那就开始实验吧,别忘了记录啊。

课件出示:

人的口腔附近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

唾液里有一种促进

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三)食物的消化

 给大家看一幅有趣的图画,能看懂这幅图吗?

画得是什么内容?

 我们的消化器官每天都在辛勤的工作着。

小组之间互相说说,讲给大家听听好吗?

 三、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我们的消化器官这样辛苦地为我们服务,你有没有话要对他们说。

是呀,我们真应该好好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你一定也希望自己的朋友、老师们有个健康的消化器官吧,我们做个“心语传递”的游戏吧,把自己最想提醒的语言编成温馨、诙谐的祝福或者广告语的形式。

写在卡片上,送给你的好朋友和老师们吧。

【教学反思】

我们的呼吸

1、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和阅读认识呼吸的意义。

知道呼吸器官的名称和呼吸的过程,养成他们良好的卫生习惯。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的综合能力。

1、保鲜袋(一样大)、火柴、澄清的石灰水(瓶上要有石灰水的标签)、气球、钟表、多媒体“人的呼吸”课件。

2、人的呼吸器官的模型、挂图或投影片。

一、导入新课

谈话:

人每天都要吃食物,是因为要从食物中获得长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获得热量。

人每时每刻都在呼吸,人为什么要呼吸?

呼吸是怎么回事?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呼吸器官”。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呼吸的意义。

(1)分组用保鲜袋收集自己呼出的气体。

①谈话:

我们不停地进行呼吸,吸进去的是什么?

呼出来的又是什么?

请同学们取出保鲜袋罩住口和鼻,不要留缝隙。

这时你的呼吸有什么感觉?

过一会儿又有什么感觉?

当你感到呼吸困难时,抓紧袋口,不能漏气,左手把保鲜袋取下来,并扎紧袋口备用。

②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③师生小结:

保鲜袋刚刚罩在口和鼻上时,呼吸还正常,过一会儿,感觉到呼吸困难。

这是为什么呢?

可能是因为保鲜袋内的空气中氧气越来越少了,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了。

(2)推测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成分有什么变化。

开始时保鲜袋里是什么气体?

现在保鲜袋里还有气体吗?

它的成分有没有变化?

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推测。

②学生讨论。

③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开始时保鲜袋里的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气。

现在保鲜袋内空气中氧气可能变少了,二氧化碳可能多了。

我们可将燃烧的火柴棒放进袋中,火柴立刻熄灭了,说明缺氧;

再把澄清石灰水倒入袋中,变浑浊,说明袋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3)实验:

检验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的变化。

①分组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②师生小结:

实验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很少,所以燃着的火柴会熄灭。

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袋中晃动后,变浑浊了,说明袋中的二氧化碳较多。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我们知道了人在呼吸中,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人体只有连续不断地得到充足的氧气,“生命之火”才能旺盛,才能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

2、指导学生测量每分呼吸的次数,认识静坐时、活动后每分呼吸的次数是不同的。

(1)测量静坐时,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①讲述:

我们每个人都在不停地呼吸,你知道你1分钟呼吸多少次吗?

每人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默数1分钟呼吸的次数,并作记录。

②学生活动:

学生实验(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并填写测量结果。

(2)测量做操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

我们做操以后,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的一样呢?

做室内操。

③提问:

请同学们用手摸胸部,与活动前比较,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为什么?

(学生随即测每分呼吸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填写测量结果。

④师生小结:

静坐时,呼吸比较浅,呼吸频率比较稳,儿童平静时的呼吸频率在每分20~25次左右。

运动时,因为需要用力,呼吸肌加快收缩,胸腔进一步扩大或缩小,呼吸深度急剧增加,呼吸次数同时急剧增加。

3、指导学生认识人在呼吸中有最大的通气能力(肺活量),但各人不同。

(1)谈话:

现在我和同学们一起吹气球,轻轻吸一口气,然后全吹进一个气球内,看看气球有多大;

深深吸一口气,再全吹进气球内,看看气球有多大,这说明什么?

(2)学生实验,汇报。

(3)师生小结:

深吸气比轻吸气吹的气球大。

因为深呼吸时,能使胸腔进一步扩大,身体内气体的容量随呼吸的加深而增大。

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是在一次呼吸活动中最大的通气能力。

(4)提问:

全班同学都用最大的力气吸一口气吹气球,比一比,每个人吹起的气球有什么不同,这又说明了什么?

(5)学生讨论。

(6)师生小结:

人吹的气球有的大,有的小。

说明各人的身体状况不一样,各人身体内呼吸气体的容量就不一样。

那么是哪些器官能够容纳气体呢?

现在我们一道研究人的呼吸器官。

4、指导学生认识人的呼吸器官以及呼吸的过程

(1)认识人的呼吸器官。

人时刻都在呼吸,你知道人有哪些担负呼吸任务的器官?

它们在人体的位?

它们是什么样的?

观看多媒体呼吸器官课件、挂图后再讨论、汇报。

人的呼吸器官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鼻、咽、喉在人的头部,气管在人的胸腔内,表面呈一环一环的,很有弹性。

气管从上往下不断分支,成为支气管和很多小支气管,像树枝一样。

肺在胸腔内,有左肺和右肺。

肺很有弹性,由很多很多小肺泡构成。

肺泡内是空的,可以容纳气体,与小支气管相通,表面包着很多很细的血管。

④让学生指着自己的身体说出各个呼吸器官所在的部位。

(2)认识呼吸的过程。

观看空气在呼吸器官中流动的多媒体课件,并根据自身呼吸的情况,说说人呼吸的过程是怎样的。

②学生讨论、归纳、汇报

空气首先进入鼻腔。

鼻腔里有鼻毛和潮湿的黏膜,能滤去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鼻腔还能使干冷的空气变得湿润温暖。

空气由鼻腔经喉进入气管。

气管的下端分成左右两根支气管,分别进人左肺和右肺。

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吸进的氧气能从这里进人血管,再被血液送到全身各处去;

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由血液送到肺泡里释放,再经支气管、气管、鼻腔呼出体外。

5、向学生进行呼吸的卫生教育。

(1)讲述:

我们已经知道呼吸器官有这么重要的作用,那么就一定要注意保护呼吸器官,不要让它生病,否则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请你们思考:

呼吸器官容易得哪些病?

得这些病的原因是什么?

怎样预防呼吸器官的疾病?

(2)学生讨论并回答。

为了保护呼吸器官健康,必须做到:

一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

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

二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

三不要吸烟。

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

第三课心脏与血管

1、能够利用简单的表格、统计等方法整理资料。

2、了解心脏和血管的作用。

探究心跳与哪些因素有关。

3、愿意合作交流,想知道,爱提问;

珍爱生命,愿意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有关心脏的资料。

【教师准备】模型挂图:

人体内脏的半身立体模型,心脏图片,人的半身挂图。

实验器材:

一次性静脉输液器。

装有红色墨水的玻璃器皿。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师做手势,让学生猜表示人体那个器官。

学生猜出“心脏”后,揭示课题“心脏和血管”。

1、指导学生测量心跳次数。

(1)测量静坐时,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每时每刻我们的心都在跳动,请各位同学用右手掌平伸进胸部左侧,紧贴心脏的部位,有什么感觉?

②学生实践,分别感觉。

③汇报感觉结果。

④讲述:

请同学们测一下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⑤学生测量。

(由教师统一计时,学生默数)

⑥学生汇报结果:

每分心跳大约65次、70次、75次……

⑦小结:

测得每分心跳60~100次,都属正常的。

(2)测量一般性运动及剧烈运动后,自己每分心跳的次数。

当我们做一般性运动和做剧烈运动后,每分心跳的次数是不是和刚才测得一样呢?

学生运动。

(学生蹦跳半分、1分,由教师统一计时)测量心跳次数。

(学生随即测量每分心跳的次数,由教师统一计时)

汇报测量结果。

③小结:

剧烈运动后,测得每分心跳的次数比静坐时每分心跳的次数多,说明同一个人,心跳的快慢与运动,情绪等有关,不同的人,心跳的快慢也不同,可能与身体的胖瘦,大小,是否经常锻炼有关。

二、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形状、结构、作用

1、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位置。

(1)出示心脏的图片和人体的正面画像,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把图片贴到人体正面画像心脏所在的位置。

并提问:

你依据什么贴在这里?

(2)再出示人体半身模型,使学生感受心脏的准确位置。

2、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形状和构造。

(1)认识心脏的形状。

(2)教师课件展示心脏的结构

学生认识心脏是由发达的心肌构成,内部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3、指导学生认识心脏的作用。

(1)让我们来听一听心脏的声音吧,把耳朵贴近同位的心脏位置,静静的感受心脏的声音和节奏,听完后,看哪个同学准确地把它描述出来。

教师:

(出示课件)共同感受一心脏的跳动。

(2)实验研究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教师提问,发出这种声音的心脏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感受心脏的作用。

介绍实验器材:

这是一个输液器,把输液器的一端放到红色的水中,红色的水模拟血液。

手捏着这个输液器的滴管,这个滴管模拟心脏,用力挤压它,滴管收缩了,松开手,滴管舒张,不断地这么做,看看有什么现象?

学生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三、指导学生认识血管的的知识。

1、指导学生针对科学书的第9页有详细的介绍,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研究。

使学生了解心脏和血管是如何工作的,血管有哪些种类……

并完成教师提供的阅读提示卡。

2、生:

探究血管的种类、血液循环的方式。

并汇报学习情况。

师:

课件展示血液地流动。

四、指导学生认识怎样保护自己的心脏和血管

学生先说一说应如何保护我们的心脏与血管,

共同总结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但体育锻炼要适量,否则会增加心脏的负担。

烟、酒对心脏、血管伤害很大。

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

五、拓展活动

回家测一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心跳,你会有什么发现?

【课后反思】

 

第四课脑与神经

1.通过本课教学,要求学生知道人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神经三部分组成,以及脑和神经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类比推理能力和想象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人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向学生进行脑的卫生保健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体验并理解脑和神经的作用。

【教学准备】每生硬币1枚,白纸一张,封眼用的毛巾、笔等。

【教师准备】脑外形结构模型,课件,尺子15把,探索反馈表每组4人一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我们今天继续来研究《人体内部的秘密》,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生活中的实例,要求:

仔细阅读认真思考。

课堂上,当老师叫某一学生的名字时,学生应声起立。

请他坐下,学生坐下。

为什么当喊到他的名字时他会站起来?

请他坐下,他又能坐下?

是他身体的哪一部分控制的?

2.讲述:

为了更好的解决这几个问题,我们先来做几个探究实验?

实验要求:

在老师说开始后,各小组才能进行实验;

每做完一个实验立即做好相关记录,再进行下一个;

最先完成并坐得最好的小组将有机会上前汇报探究结果。

探究实验:

一、摆放硬币实验:

沿一枚硬币的外轮廓在一张纸的不同位置画6个圆。

随意给这几个圆标上1-6这几个数字。

再次拿起硬币,按照数字顺序依次摆放在这几个圆上。

(请你来读一下)

二、测试反应小游戏:

一人任意说出一种人体器官的名称,另一人迅速指出其位置。

两人合作,每人说三个人体器官,错误一次轻拍打手心一次。

三、测试反应速度实验:

手指与尺子的零刻度持平,准备捏住尺子。

记录尺子掉下时捏住的刻度,这个距离可以说明自己的反应速度。

(教师阅读并请一位同学做示范)每人做两次,记录下自己的最快反应速度记录(距离最短)

探究实验报告单

记录人:

探究名称

思索并回答:

人的反应是靠什么来完成的?

1、摆放硬币实验

2、测试反应小游戏

3、测试反应速度实验。

每个人的最快反应记录(距离最短)

cm

教师巡视,根据实验情况展示1-2组的实验结果。

人的反应到底是靠什么来完成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脑与神经。

(板书课题:

4脑与神经)

(二)学习新课(传看脑结构模型)提问:

发挥想象力,描述一下脑的外形像什么?

1.指导学生认识神经系统的构成

(1)认识神经神经系统的组成

出示人神经系统的组成挂图。

让学生看挂图。

(2)教师讲解:

神经系统就象一株倒长的树,枝丫茂盛,长遍了全身各个角落,它的中心--脑非常脆弱,被包在头骨的里面。

这部分就是脑(板书:

脑)

脑向下延伸位于躯干中央的粗大部分,就像树干一样。

叫脊髓。

(板书:

脊髓)。

由于脊髓也很娇贵,它被藏在脊柱里,同学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平时要注意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否则脊柱弯曲,会压迫脊髓,长期发展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由脑、脊髓发出许多一条一条象“树根”一样的是神经,(板书:

神经)它们分布的范围最广,遍布全身各处。

脑、脊髓和神经共同完成指挥和协调人体一切活动的任务,就组成了我们身体内的神经系统。

2.指导学生认识神经系统的工作过程及作用

那么这些神经系统是怎样指挥我们的身体的进行工作的。

根据我们完成的几个探究实验和神经系统的组成,我们再来看看上课开始的那个问题?

①老师的声音是该同学身体的哪个部位先发现的?

(耳)它把信息报告给谁?

(脑)是通过什么传递的?

(神经)

②起立需要身体的哪些部位完成?

(腿)谁指挥它们完成这些动作的?

(脑指挥的)命令是由谁传递的?

(神经)谁能完整的叙述一遍。

(2)学生试着例举几个生活实例,并试着解释脑与神经是如何协调工作的。

教师加以指导。

(3)小结神经系统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发现,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神经是连接脑和身体各部分的“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达给人体各部分。

脊髓也分担一部分简单的指挥和协调工作,它是脑和神经间的“联络站”。

人体就是在神经系统的指挥和协调下,成为一个整体,各器官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活动。

3.残疾人的世界

脑和神经组成一个整体,各器官分工合作,完成各种活动。

如果当人的某一器官失去功能时,想象一下会是怎样的?

它又是怎样完成活动的?

学生体验,用手巾蒙助眼睛,拿出笔写下自己的名字。

先来想象一下,交流体会。

残疾人都是在某一器官受损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感受器来感知外界信息的,并将这种信息传递给脑,通过脑的分析之后,再把相应的命令通过神经传达下来。

这就增加传递信息的难度和时间,因此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力所能及的帮助残疾人士,让他们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4.用脑卫生保健教育

(1)思考:

为什么要注童用脑卫生?

(2)你认为应该怎样科学用脑?

让学生先小组讨论,然后全班讨论。

(三)自我评价。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那些收获?

针对这节课你的表现,请你对你本课的表现情况进行一下评价。

(四)实践作业

根据用脑卫生的要求,制定自己每天的作息时间表。

平时注意分析在日常生活事件中,神经系统是怎样起调节作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