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5900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系统的开发与维护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1.1信息化办公室管理职责7

3.1.2信息化办公室维护职责7

4运行维护工作基本制度10

4.1突发事件管理10

4.2信息系统故障解决要求10

4.3信息系统变更管理10

4.4维护作业计划管理11

4.5信息化检查管理11

4.6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12

4.7备份及日志管理12

4.8机房管理13

4.9信息系统安保密管理14

5用户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16

5.1用户在统需求阶段中的作用16

5.1.1需求工程的基本问题16

5.1.2需求工程中用户的主导地位17

5.2用户在系统设计与开发阶段中的作用17

5.3用户在软件测试阶段中的作用18

5.4用户参与软件工程的难度分析18

5.4.1需求调查困难18

5.4.2需求变更难以控制20

5.4.3数据导入工作的艰巨性难预测20

5.5总结21

1信息系统的简介

1.1信息系统的简介

信息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急剧扩大。

目前,信息系统的现代化管理手段的地位已经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出现了不少信息系统成功开发的范例。

近20年来,在我国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所实际运行的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

但从总体来看,对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仍然存在着诸多不足,许多系统的效益远不如开发之初的承诺,还有不少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半途而废的。

究其原因,一是信息系统本身的多学科性与综合性,决定了其发展必定有一个较长的过程;

二是人们对信息系统在认识上存在着不足和偏差。

现代信息系统的开发,既是一个项目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又是一个各种技术综合运用的过程。

一个成功的信息系统开发,包含两种因素:

一是在开发过程中,如何对信息系统开发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管理和控制,这往往为信息系统开发者所忽视,成为导致系统开发失败的一个根本原因;

二是如何灵活地运用各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1.2信息系统的发展史

信息系统的开发存在着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比一般工程技术项目建设有着更大的难度和复杂性。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系统的开发,从分析设计到运行维护,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且还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一种高智力的劳动密集型项目,简单劳动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这也是一般技术工程项目所不能比拟的。

2、信息系统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面向管理。

一个组织当中的管理系统所需要的信息面广量大,形式多样,来源不一。

一个综合性的信息系统要支持组织内各级多个部门的管理,结构复杂,规模庞大。

各个部门和管理人员对信息的需求不尽相同,甚至相互有冲突,因而协调困难,很难求得一个各方都满意的方案。

管理工作当中的有些需求是模糊的,不易表达清楚。

对于一般技术工程项目,往往可以通过具体模型或样品试验去解决设计中的问题并对设计加以完善,而一个信息系统其样品就是产品,在投人实际运行之前极难进行现场实测,系统开发的问题只有在投入运行之后才能充分暴露。

加之信息系统的开发周期一般较长,极易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浪费。

3、信息系统是现代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试图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去解决社会经济问题。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数据通信与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各种管理决策方法等都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技术,是信息系统借以实现其各种功能的手段。

由于这些技术本身都在迅猛的发展,那么如何掌握这些技术手段,合理地加以应用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就是信息系统开发的主要任务,而且也给开发增加了难度。

4、信息系统要想成为一个企业在竞争中的有力武器,就必须能够适应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

这就要求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者必须十分重视、深刻理解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及其发展趋势,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体制、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考虑到人的心理状态、行为习惯以及现行的各种制度、惯例和社会、政治等诸多因素。

系统的目标、功能既要适应企业当前的发展水平和能力,又必须有足够的适应性,以便在一定的程度和范围内适应政策、规章和制度的变化,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从而实现管理目标。

这些更是一般技术工程所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的。

此外,信息系统开发的困难不仅来自技术方面,更多的还来自组织的内外部环境。

影响信息系统成败的有政策、法规、体制、观念、技术等诸多因素。

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地要改变某些业务流程乃至组织机构,势必会影响某些部门和人员的工作方式、权力关系,引起部门之间、人员之问的利益冲突。

一些员工会担心丢掉自己熟悉的工作,感到自己的传统地位和能力受到威胁;

另一些员工由于计算机等有关知识的缺乏,会感到难以适应现代信息系统的运行。

这些担心和忧虑,常常会成为系统开发的阻力。

信息系统带给人们的并不都是成功的效益和喜悦,由于对新生事物认识上的不足及对其中规律性的东西缺乏足够的了解和掌握,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和失败的教训。

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信息系统的多学科性和综合性。

信息系统的开发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的特点,需要科学的方法论作指导。

导致系统开发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缺乏科学的管理基础;

领导重视仅停留在口头上;

业务人员有顾虑甚至抵触等。

人们对信息系统的复杂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它无非是一个大的计算机程序,缺乏开发信息系统的方法。

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有生命周期法、原型法、面向对象的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法等。

所谓生命周期法就是严格按照系统生命周期的各个过程和步骤去开发系统。

生命周期法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与维护等阶段,每个阶段又分成若干个步骤。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1977年开始提出的,它试图改进生命周期法的缺点,它不要求像生命周期法那样对原系统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其基本思想是:

开发者和用户在系统的重要需求上取得一致意见后,由开发者在短期内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管理软件的基本框架(成为原型),先运行整个原型,再不断修改、改进、扩展原型,使之逐步完善,直至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

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按照人们对现实世界习惯的认识与思维方式去研究和模拟客观世界的方法学。

它将现实世界中的任何事物均看做为"

对象"

,每一个对象都有自己的内部状态和运动规律,不同对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构成了完整的客观世界。

面向对象方法中所引人的对象、类、实例、方法、消息、继承、封装等一系列重要的概念和良好机制,为人们认识和模拟客观世界,分析、设计和实现各种复杂的系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和资金,并且是一项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多项业务范围、多层次管理人员的系统工程,因此,严密而有序的组织管理工作是使系统开发建设能够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的保证。

1.3信息系统的开发方式

信息系统的开发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有其自身的优点和不足。

在选择时,需根据使用单位的技术力量、资源状况、管理基础工作以及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统筹考虑。

不论选择哪一种开发方式,都必须有使用单位的领导和业务人员参与,并在系统的整个开发过程中培养、锻炼和壮大本单位的系统开发和维护人员队伍,为将来的系统二次开发做准备。

1.4信息系统的要求

只有充分认识管理的本质,正确对待信息系统的社会性,重视非技术因素,信息系统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信息系统的开发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应根据行业特点、企业规模、管理理念、组织结构、核算方法等因素设计适合本单位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2成本效益原则

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应当能起到降低成本、纠正偏差的作用,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可以选择对重要领域中的关键因素进行信息系统改造。

2.3理念与技术并重原则

信息系统建设应当将信息系统技术与信息系统管理理念整合,倡导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信息系统建设,正确理解和使用信息系统,提高信息系统的运作效率。

3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

一、为规范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工作,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使信息系统更好地服务于生产运营和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

二、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及其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各分支机构和各部室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三、信息系统的维护内容在生产操作层面又分为机房环境维护、计算机硬件平台维护、配套网络维护、基础软件维护、应用软件维护五部分:

1.计算机硬件平台指计算机主机硬件及存储设备;

2.配套网络指保证信息系统相互通信和正常运行的网络组织,包括联网所需的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和局域网内连接网络设备的网线、传输、光纤线路等。

3.基础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主机之上的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中间件等公共软件;

4.应用软件指运行于计算机系统之上,直接提供服务或业务的专用软件;

5.机房环境指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的基础设施,包含机房建筑、电力供应、空气调节、灰尘过滤、静电防护、消防设施、网络布线、维护工具等子系统。

3.1运行维护组织

1.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遵循在统一的领导下,分级管理和维护的模式。

作为信息化办公室,牵头组织实施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原则上信息系统的维护工作应逐步集中。

2.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分两个层面:

管理层面和操作层面。

在管理层面,信息化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和考核。

在操作层面,信息化办公室就是实体的维护部门(或维护人员)。

信息化办公室直接对处信息化党政领导小组负责,并接受信息化党政领导小组的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

3.信息化办公室应对工程处信息化建设制定技术规范、作业计划、应急预案,编制技术方案、培训教材等,各部室应积极配合。

3.1信息化办公室运行维护责任

3.1.1信息化办公室管理职责

(1)贯彻国家、行业及监管部门关于工程处信息系统技术、设备及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规定,组织制定信息系统的维护规程、维护管理办法和维护责任制度;

(2)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管理、监督检查和质量考核评定工作,掌握运行质量情况,制定质量指标,并对各部门综项和部门网站定期检查考核;

(3)信息系统发生较大(三级)或以上故障时,负责必要的资源协调和处理工作,并在事后组织分析总结,制定防范措施并执行;

(4)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巡检,巡检包括对信息系统及设备性能测试、维护人员日常维护作业计划执行情况检查、机房环境检查等;

(5)负责组织信息系统维护技术培训、技术交流等,组织维护人员参加各种信息技术认证培训和考试,提高维护人员管理和技术水平;

(6)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技术安全措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7)负责对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配置管理等流程规范性和相关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8)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规划、设计和验收工作。

3.1.2信息化办公室维护职责

(1)负责全处范围内信息系统的计算机硬件平台、基础软件、应用软件、配套网络和监控,OA系统日常维护工作,制定日常维护作业计划并认真执行,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2)对于系统的所有维护(包括日常作业计划、故障处理、系统改进、数据变更、数据的备份与恢复、功能完善增加)都必须制定维护记录,定期向部门领导进行维护汇报;

(3)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数据的备份与恢复,负责落实系统安全运行措施;

(4)负责所辖范围内信息系统档案资料的存档,及时更新有关资料;

(5)严格按照信息系统故障管理、问题管理、变更管理、版本管理和配置管理等相关制度、流程和规程。

(6)每年至少有一次全处范围内的信息系统运维管理巡回检查,全面检查各维护作业计划管理、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备份及日志管理、机房管理、安全保密管理等制度的落实情况。

该检查可以和设备技术巡检同时进行。

(7)负责机关财务ERP软件环境设置。

(8)负责对OA平台系统的各项工作管理:

OA的数据的备份管理、各部门的OA平台上的工作流提供培训、维护等技术支持、OA系统不定期的升级与各功能的维护。

(9)协同各相关部门对工程处综合项目管理软件各项目部录入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按文件评分汇总,最后按汇总对全处通报。

(10)保障工程处信息系统安全运行,防范计算机病毒与黑客的攻击。

(11)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落实维护规程和系统安全运行措施,负责制定所辖范围内的信息系统维护管理实施细则;

(12)及时查阅上级领导部门下发的文件,按时完成上级领导部门交办任务,并向上级领导部门反馈执行结果;

(13)负责组织和编制系统优化、升级需求,上报信息系统维护管理部门审核;

获得批准后,参与实施;

(14)跟踪研究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根据相应发展制定工程处信息化系统及硬件升级计划,审核通过后,具体实施。

4运行维护工作基本制度

4.1突发事件管理

根据突发事件的类型等因素,将突发事件分为攻击类事件、故障类事件、灾害类事件三个类型。

具体标准参见《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当系统出现突发事件时,信息化办公室维护人员应在第一时间根据事件类型,启动《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对事件进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4.2信息系统故障解决要求

1.信息系统出现无法进行本地解决的,应向上级领导及上级部门进行申告故障。

对无法解决的故障,应立即向软硬件最终提供商、代理商或维保服务商(以下简称厂商)提出技术支持申请,督促厂商安排技术支持,必要时进行跟踪处理,与厂商一起到现场进行解决。

2.如果故障问题比较严重并牵扯到相关部室,在解决故障期间应给相关部室进行通知,提前做好备份工作。

3.厂商技术人员现场处理故障时,当地维护人员应全程陪同并积极协助,并在故障解决后进行书面确认。

4.故障解决后,维护人员应对故障的产生原因、解决方案填写详细记录,对以后如果出现类似问题可以有个参考方案。

5.对于系统隐患或暂时不能彻底解决的故障应纳入问题管理,每月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分析。

4.3信息系统变更管理

1.信息系统变更包括硬件扩容、冗余改造、软件升级、OA系统升级及模块更改、搬迁、数据维护等工作以及电子表格模板、文档模板、安全策略、部署的改变等。

2.信息化办公室应保证在线系统的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的稳定,未经过审批通过的方案,不得自行对系统软件版本及硬件设备进行任何变更及调整。

3.变更包括紧急变更和普通变更。

紧急变更指由于故障处理等的迫切需求而引起的,目的是保持或者恢复正常工程,无法进行书面请求和审批。

普通变更指非紧急变更,例如综项评分表单的更改、OA系统模块的更改。

对于普通变更,应有执行人员根据变更影响的范围和深度通知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经审核同意后进行变更;

变更前应制定相应的执行措施,如出现错误如何回退等情况。

4.原则上,变更必须在夜间非主要工作时间进行,维护人员可以在备用服务器上进行先期模拟变更,对变更中出现的问题,对其解决方案应有备案。

5.对于紧急变更需求,允许口头申请、审批后组织具体实施。

事后,对变更的后的系统及硬件设备进行一定时间的测试,确认无误后,向上级领导进行汇报。

并完成相关文档资料的更新工作。

4.4维护作业计划管理

1.信息化办公室应按工程处实际情况制订维护制度,保障工程处网络的正常使用。

2.维护制度要求在每次维护结束后填写维护记录,对维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解决。

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和上级相关部门。

3.维护时间,原则上应在晚上或非工作时间进行。

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应对受影响的部室通知后,进行解决。

4.数据备份、存储和管理应根据《软件与资料管理制度》制订作业实施步骤。

4.5信息化检查管理

信息化办公室每年至少一次对全工程处范围信息系统相关的机房环境、计算机硬件、配套网络、基础软件和应用软件进行一次检查。

信息系统的检查的具体实施:

1.制定技术检查计划,列出检查重点、内容、要求,形成固定检查表格;

2.收集设备运行故障和隐患。

根据年度检查重点、内容,调查设备近期运行情况,统计出各类型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曾出现的故障。

对反馈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

对一些需要厂家解决的问题列出清单,及时与厂家沟通,制定解决方案,以供检查过程中实施、解决。

3.检查完毕后应对本次检查填写详细记录和问题汇总。

4.组织相关人员对信息化检查中暴露的问题进行解决,牵扯到相关部门的,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后进行处理。

4.6技术档案和资料管理

1.信息化办公室负责技术档案和资料的管理,应建立健全必要的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1)信息系统相关技术资料;

(2)机房平面图、设备布置图、ip地址分布图;

(3)网络连接图和相关配置资料;

(4)各类软硬件设备配置清单;

(5)设备或系统使用手册、维护手册等资料;

(6)上述资料的变更资料。

2.软件资料管理应包含以下内容:

(1)所有软件的介质、许可证、版本资料及补丁资料;

(2)所有软件的安装手册、操作使用手册、应用开发手册等技术资料;

(3)上述资料的变更记录。

4.7备份及日志管理

1.原则上,应对各项操作均应进行日志记录,内容应包括操作人、操作时间和操作内容等详细信息。

维护人员应定时对操作日志、安全日志进行审查,对异常事件及时跟进解决,并形成日志审查汇总意见报上级维护主管部门审核。

安全日志应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对于应用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系统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访问记录、对敏感数据或关键数据有重大影响的系统操作记录以及其他重要系统操作记录的日志;

(2)对于操作系统,包括系统管理员的所有操作记录、所有的登录日志;

(3)对于mysql数据库系统,包括mysql数据库登录、库表结构的变更记录。

2.信息化办公室应针对所维护系统,依据数据变动的频繁程度以及业务数据重要性制定备份计划,经过上级维护主管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3.备份数据应包括系统软件和数据、业务数据、操作日志。

4.维护人员应定期对备份日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补救。

5.信息化办公室应按照实际维护工作相关要求,根据业务数据的性质,确定备份数据保存期限,应根据备份介质使用寿命至少每年进行一次恢复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4.8机房管理

原则上,机房环境应达到或者接近国家标准GB50174-2008描述的C类机房标准。

具体要求如下:

1.安装服务器等重要设备的主机房具备有效的防火、防水、防雷、防静电、防有害生物、应急照明等措施和设备;

2.机房电源环境应该有UPS供电,且必须占用单独的电源插座,不得多台设备共用电源插板;

主备用机器的电源、同一台设备的主用和冗余电源必须分离;

3.电源线和网线布放情况应顺直不凌乱,避免交叉混放,设备配置排放要求整齐清晰,设备连接线缆应顺直不凌乱。

4.原则上,机房面积不得小于15平方米。

5.机房应安装独立空调来保证机房温度、湿度,15平方米机房可采用普通空调。

6.机房内均应有经消防认证的消防设施,机房的消防采用二氧化碳灭火装置。

7.无关人员未经管理维护人员的批准严禁进入机房。

非机房管理人员进出机房由管理人员陪同,做好访问时间、目的、人数等详细记录;

8.机房内严禁吸烟、饮食、睡觉、闲谈等,严禁携带易燃易爆、腐蚀性等污染物和强磁物品及其它与机房工作无关的物品进入机房;

9.管理人员统一管理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完整保存计算机及其相关设备的驱动程序、保修卡及重要随机文件。

10.当机房的交流供电系统停止工作时,维护人员应立即向相关领导及部门报告并采取可靠措施尽快恢复;

无法及时恢复的情况下,维护人员在计算UPS蓄电池的工作电压降至最低前,应通过正常操作及时关机。

11.雷雨季节应加强对机房内部安全设备、地线、信号线及防护电路的检修。

4.9信息系统安保密管理

1.信息安全应满足国家、集团和公司各级监管部门和关于信息安全保密的各项规定及要求。

2.应按工程处实际情况制订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3.若发生系统信息泄密事件,应及时向上级领导及有关部门进行汇报,并按照《工程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开展补救工作。

4.在外网设备上设定病毒与木马拦截,路由管理帐号禁止透漏给非信息管理人员,设定非工作需求的网络软件禁止联网,禁止非允许的网络设备、软件连接工程处信息系统。

5.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都应熟悉并严格遵守和执行信息安全保密相关规定。

6.对于操作系统、数据库、业务系统,系统(网络)管理员密码使用习惯应严格遵循如下要求:

系统(网络)管理员不定期更换一次密码,密码的长度不小于8位、且同时包含数字和字母等字符,不得使用最近一次使用过的密码等;

7.重要系统和敏感数据应存放于单机环境,由使用人员设定密码保护,防止非授权人员进行访问,密码位数必须在6位以上;

如果存放在文档服务器上,需由信息系统维护部门建立文档服务器访问控制措施,并指定系统管理员。

5用户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目前,信息系统的研发常常流于形式。

由于缺乏用户参与的合理机制;

缺乏对需求文档资料的有效管理;

缺乏用户与开发人员之间有效的交流方法,使系统研发效率低、效果差。

为改变这种状况,需要引入软件工程的方法,发挥用户在系统开发和改善中的主导作用,对信息系统研发过程进行必要的管理。

本文研究了软件工程的基本问题,并探讨了用户在信息系统软件工程作用以及用户参与软件研发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信息系统建设普遍存在立项多、花钱多、鉴定会多,但真正受用户欢迎、有三年以上寿命的系统不多。

其主要原因是在系统项目开发过程中,对用户测试重视不够、营理不力,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基本原因之一。

信息系统成功应用的关键,在于最终是否满足了应用者的“口味”。

5.1用户在统需求阶段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一个系统的诞生是从需求工程开始的,是软件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

虽然大家都知道需求工程对软件整个生命周期的重要性,但对它的研究远远没有对软件工程其他部分的研究那么深入。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信息管理应用软件需要不断增加,规模和复杂程度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面对庞大的需求,软件研制人员越来越感到难以把握,客户对“已完成”系统不满意的现象时有发生,需求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信息系统应用软件发展的重要因素。

5.1.1需求工程的基本问题

需求工程的基本问题是获取需求、分析需求、表述需求、确认需求、进化需求。

获取需求就是与用户共同分析研究用户的工作过程,协助用户搞清楚他们想要的东西,并准确地记录下来。

分析需求是软件研制人员与用户对需求进行分析、综合、定义、建模的过程,其目的是从用户提供的各种各样的需要说明中找出对应的软件解决方法。

表述需求是编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的过程,其目的是表达对需求的理解,订下软件开发项目的一份契约,确立评价后续工作的依据,固化需求进化的基线。

确认需求是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