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5982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14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1页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28课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比一比:

谁掌握的知识更多?

(1)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

以国为主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一直打到中朝边境____边;

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____边境城市;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____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为了____、____,___年___月,以____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侵略者。

(2)抗美援朝过程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无数的英雄人物,他们发扬了高度的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像誓死坚守上甘岭的钢七连,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的____,为不暴露部队潜伏目标而宁愿被烈火吞噬的____等等。

(3)___年__月,朝鲜战争的作战双方在签署停战协定,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三、问题大盘点:

请你归纳和回忆本节所学内容,认真想一想,你还有哪些疑难问题没有解决,说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1、我的问题:

2、老师的问题:

思维比拼

(1)《人民日报》主编邓拓读了军旅作家魏巍在朝鲜战场上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后,非常感动,破例将该文登载在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

报纸送到中南海,毛泽东读后立即批示“印发全军”。

这篇文章曾收入语文课本,你读过吗?

为什么称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

谈谈你的感想。

(2)你能说出抗美援朝胜利的原因吗?

(3)抗美援朝胜利的历史意义有哪些?

四、巩固归纳

原因

时间:

司令员:

抗美援朝经过:

五战五捷

(50—53)结果:

胜利

意义:

提高了巩固了

六、能力训练:

1、.抗美援朝发生在( )

A.1950年6月  B.1950年10月  C.1951年6月  D.1951年10月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枪眼而牺牲的英雄是(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刘伯承  D.彭德怀

3、“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是什么战争中的一首战歌

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C抗美援朝D解放战争

4、1950年10月以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

A朱德B彭德怀C贺龙D刘伯承

5、朝鲜战争中中国军民,五战五捷,并将美军赶回附近

A汉城B副山C金边D“三八线”

6、黄继光是什么战役中的战斗英雄

A上党战役B辽沈战役C上甘岭战役D淮海战役

7、遵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黄继光B邱少云C雷锋D赵尚志

8、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哪一个军队

A解放军B八路军C红军D志愿军

9、材料题:

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该事件开始于_____年,结束于____年。

(2)

(2)当时部队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

(3)当时涌现出的两位英雄人物是_______。

(4)我们应该学习这些英雄人物的哪些优秀品质?

10、史料分析:

材料1:

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野心狼!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材料2:

朝鲜战争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同错误的对手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美军参谋长联席主席布莱德雷

请回答:

(1)材料1“跨过鸭绿江”的军队名称是什么?

这支军队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请举出典型代表。

(2)哪些事件证明美国人选错了“战争对手”和“地点”?

(3)“打败美国野心狼”的标志是什么?

(六)当堂反思:

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和不足

第3课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土地改革的开展及基本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整理资料形成概念

收集整理课本图片、历史网站、文学作品、乡土教材等课程资源中有关土地改革的信息,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历史意义

爱党爱国

中国农民在两千多年来所憧憬的“耕者有其田”的理想,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是值得我们热爱的

辩证唯物

土地改革的胜利作用与抗美援朝的胜利一样,都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还为即将到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准备了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

1、了解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公布时间和主要内容;

3、掌握和理解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对于重要年代、事件、概念等做读书标记,思考完成下列问题.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对以上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达成共识。

1、阅读教材第一段和第二段概括土地改革的原因、起止时间和基本内容。

思考:

土地改革的起止时间与抗美援朝的起止时间有什么异同?

出示解放前我国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

从这份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哪样一些结论?

这样的土地占有状况,会对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什么样的不利影响?

你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简述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

1、旧中国的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人口___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_______,实行农民的_____。

到____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_____制度,_____也被消灭;

农民翻了身,得到了_____,成为_____的主人。

这使_____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_____,_____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_____建设准备了条件。

2老师的问题:

(1)1.在土地改革中,为什么给地主也分土地?

为什么对地主和富农、中农区别对待?

土改完成后,我国的土地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实质是什么?

(2)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为什么要保存富农经济?

(3)你知道现在的土地所有制和土地改革完成后的所有制有什么不同吗?

五、巩固归纳:

土地高度集中土地改革历史意义

农民无地颁布《土地改革法》

阻碍农村经济基本内容废除、巩固、解放、准备

和社会发展

1、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土地所有制是在( )

A.《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宪法》

2、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土地改革是在( )

A.1950年  B.1951年  C.1952年底  D.1953年

3、下列选项中,属于土地改革意义的是( )

①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②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③建立了土地公有制④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子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他们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

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九万八千多个,修堤坝二万二千多座,修沟渠四千多公里,受益田地七百五十万亩。

辽宁全县二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一千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

由于翻身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产量不断增加。

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4000万吨,比1949年增长26.9%。

(1)依据材料所述,说说土地改革的意义。

(2)解放后,土地改革以哪一年颁布的什么法为指导?

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基础

知识

 

“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一五”的主要任务(从背景、目的分析其合理性)

阅读资料联系理解

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一五”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及其分布特点

归纳分析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

情感

态度

价值

爱党情感

“一五”计划的提前超额完成,使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证明了中共在经济建设方面“进京赶考”的成绩斐然

唯物史观

全国人大的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已经基本形成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

2、掌握“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认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

学习重点:

“一五”计划的成就和作用

学习难点:

制定“一五”计划的背景

学习过程:

第一个五年计划

1、时间与目的:

________~________年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实施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2、基本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和国防_________的初步基础;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3、建设成就: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________帮助兴建的_______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的工业项目有一万多个,形成了以_______________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______地区原有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在_____、________建立了一批新工业基地。

(5)意义:

从此,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______年9月,____________________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性质:

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_____________的宪法。

二、问题大盘点:

(1)阅读教材18页左边毛泽东的话和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说明什么问题?

为改变这种状况,我国政府制定了什么计划?

这一计划取得那些成就,起到什么作用?

(2)“……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选自毛泽东词《水调歌头·

游泳》

(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中的“一桥”是指?

“一桥”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2)同一时期,在工业、交通运输业上还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巩固归纳:

建国初期工业落后制定“一五”计划,着力发展重工业取得的成就作用

时间和基本任务改变工业落后,向工业化迈进

四、能力训练:

1、毛泽东说: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

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这句话的意思是()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B.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C.我国工业农业发展不平衡D.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一时期我国的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D.颁布了《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要任务是()A、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员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商业C、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D、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4、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B.建成武汉长江大桥

C.东北工业基地形成D.大庆油田建成

5、今年我们已进入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知道我国编制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

A1949年~1953年B1952年~1956年 C1953年~1957年 D1950年~1954年

6、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描绘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宏伟蓝图这里的“一桥飞架”指的是

A武汉长江大桥B南京长江大桥C宜昌长江大桥D黄浦大桥

7、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

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A新中国成立时期B解放前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8、开始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是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我国第一辆汽车B、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

C、“一五”计划的完成D、“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七、练习巩固:

完成填充图册、练习册

第5课《三大改造》

课程标准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三大改造在当时推动了我国的社会发展,迅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必要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资产阶级也多已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剥削历史已经基本结束

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1知道三大改造的原因、形式和结果。

2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3、理解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实现从新民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

学习过程

1、首先阅读课文标题及两个大标题,明确对哪三大产业进行改造?

2、阅读第二段找出对农业手工业进行改造原因、方式及结果。

3、阅读第三、四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改造形式政策及实行这种政策意义。

4、阅读理解三大改造意义,找出完成时间及改造过程中存在哪些不足。

农业

背景:

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工具。

影响了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改造方式:

组成_________合作社,走_________和_________的社会主义道路。

结果: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

__________________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方式:

_________年起,实施__________,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政策:

_________政策。

使用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的高潮。

三大改造的意义

到____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初步建立起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制度

③从此,进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的问题:

①你认为三大改造当时对推动我国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②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意义在改造过程中存在什么不足?

③理解什么是公私合营和赎买政策?

四、拓展延伸

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认识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学生根据自己本节课学习内容用框架形式总结本节问题

原因:

形式:

结果:

资本主义工商业形式:

意义政策:

1、选择:

(1)关于1956年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前的具体情况,你认为说法正确的是()

A、农民已经能够合理地使用耕地B、农村已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C、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D、农产品能够满足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下列关于手工业改造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1955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1956年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手工业合作社的建立,使个体所有制成为集体所有制

(3)、我国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租赁B、借用C、赎买D、没收

(4)、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是()

A、东南沿海地区B、东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5)、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A、实行农业合作化B、建立国营经济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D、恢复国民经济

(6)、新中国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有()

A、互助组B、供销合作社C、生产合作社D、公私合营

2、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2)三大改造的形式有哪些?

(3)三大改造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六、通这节课我最大收获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了解"

大跃进"

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

讲述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等先进人物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严重失误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先进人物的贡献

阅读资料辨别图片

通过认识“大跃进”时期的壁画,了解“左”倾错误实质;

通过先进人物图片,感受他们崇高品质

对比鉴别

辩证分析取得建设成就和造成探索失误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崇敬楷模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是民族脊梁,值得学习

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产生失误后,党和人民有能力自我纠正,并经过艰苦努力取得新成就

1、掌握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主要任务及意义;

归纳探索中出现的失误;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出现的英雄人物的事迹。

2、分析失误出现的原因及危害并思考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

认识社会主义建设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中共八大的任务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

学习难点;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出现严重失误的原因。

1、中共为什么要召开八大?

八大确定了什么任务?

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形势如何?

2、为什么说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3、1958年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什么?

怎样评价1958年的“总路线”?

此后,党中央发动了哪些错误的运动?

4、根据课本28页插图《浮夸风》和相关课文思考:

这些严重失误表现怎样?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严重失误?

这些严重失误产生了什么危害?

5、国家什么时候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结果怎样?

6、中共八大后的十年间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

请列举出这一时期的模范人物。

中共八大

时间:

_________年

指出主要矛盾:

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

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提出主要任务:

集中力量发展_____________,实现____________,逐步满足憖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______________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总路线

__________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价:

反映了广大群众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