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6424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Word格式.docx

(2)准调和分析结果表明,测验海区潮流性质主要属于规则半日潮流。

潮流运动形式以往复流为主。

(3)实测海流统计结果表明,小潮期各测站的涨、落潮历时无明显规律性,大潮期除V1测站位于港池内较特殊,涨潮历时大于落潮历时以外,其余测站的涨潮历时均小于落潮历时。

从平面上来看,V1、V4、V7测站平均流速值整体上小于其它测站。

从垂向上来看,随着深度的增加,各测站涨、落潮时的平均流速值基本呈减小趋势。

从涨、落潮过程来看,除V4测站外,大、小潮期各测站的垂线平均涨潮平均流速值均大于落潮平均流速值。

从全潮过程来看,较普遍存在有小潮期平均流速小于大潮期的现象。

从平面上来看,V1、V4、V7测站最大流速值整体上小于其它测站。

从垂向上来看,随着深度的增加,各测站涨、落潮时的最大流速值基本呈减小趋势。

从涨、落潮过程来看,大、小潮期各测站的垂线平均涨潮最大流速值均大于落潮最大流速值。

从全潮过程来看,小潮期最大流速普遍小于大潮期。

2、水质质量现状调查

(1)2011年5月

大潮期监测因子pH、COD、DO、磷酸盐、汞、铅、锌、镉、铜、砷均能够满足所在功能区海水水质管理目标要求,石油类在18、19号点位有超标现状,超标率10%,无机氮除7、4、5、16、17、11号站位外,其他监测站位均不能够所在功能区海水水质管理目标要求,超标率为70%。

小潮期监测因子pH、COD、DO、磷酸盐、汞、铅、锌、镉、铜、砷均能够满足所在功能区海水水质管理目标要求,石油类在15号点位有超标现状,超标率5%,无机氮在7、4、5、11、16、17超标,其他监测站位均能够所在功能区海水水质管理目标要求,超标率为42%。

(2)2012年9月

涨潮期调查除无机氮外,其他监测因子均符合所在功能区海水水质管理目标要求,除19#站位外,其他监测站位无机氮全部超过所在功能区海水水质管理目标要求,超标率95%。

落潮期调查除无机氮外,其他监测因子均符合所在功能区海水水质管理目标要求,所有监测站位无机氮全部超过所在功能区海水水质管理目标要求,超标率100%。

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2011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但是近岸海域环境问题仍然突出,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综合分析沧州市海洋环境监测站于2012年9在工程附近海域的调查结果,超标点位绝大多数是执行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即沧州近岸达不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这与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11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也是相吻合的。

3、沉积物质量现状调查

根据2011年5月和2012年9月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海区沉积物中硫化物、有机碳、石油类、铜、铅、锌、镉、汞和砷均符合所在功能区环境管理目标要求,没有超标样品,调查海域沉积物质量现状良好。

4、海洋生态现状调查

叶绿素a

调查海区小潮期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为2.206mg/m3,变化范围在0.236mg/m3~5.164mg/m3之间,最高值出现在2号站位,最低值出现在19号站位;

大潮期叶绿素a含量平均值为2.640mg/m3,变化范围为0.339mg/m3~6.549mg/m3,最高值出现在4号站位,最低值出现在18号站位。

浮游植物

小潮期:

小潮期调查共检测出浮游植物两大类8属17种;

优势种为夜光藻、密联角毛藻等;

各站位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波动范围在0.40~92.42×

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13.80×

104cells/m3。

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01~1.96,平均为0.77;

均匀度波动范围为0~0.98,平均为0.35;

丰度变化范围为0~0.52,平均值为0.23。

该调查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丰度均较低。

大潮期:

大潮期调查共检测出浮游植物两大类11属19种;

优势种为新月菱形藻、夜光藻等;

各站位浮游植物细胞数量波动范围在(0.37~562.67)×

104cells/m3之间,平均为52.89×

104cells/m3。

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5~2.20,平均为0.77;

均匀度波动范围0.03~0.93,平均为0.58;

丰度变化范围为0.06~0.43,平均值为0.26,该调查海域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及丰度均较低。

浮游动物

本次调查小潮期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大类16种以及浮游幼虫11种;

第一、二优势种为双毛纺锤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

各站位丰度波动范围为2854.17~15658.54ind/m3,平均为9466.22ind/m3。

各站位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在1.71~2.52之间,平均指数为2.06;

均匀度介于0.45~0.76之间,平均为0.56;

丰度介于0.74~1.40之间,平均值为1.00。

大潮期浅水I型网网样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大类6种:

桡足类3种,糠虾类、毛颚类、浮游幼虫类各1种;

浮游动物第一、二优势种为强壮箭虫和针刺拟哲水蚤,其种类优势度分别为0.35和0.33。

大潮期浅水II型网网样共鉴定出浮游动物5大类15种以及浮游幼虫16种;

各站位丰度波动范围为(2601.73~26988.37)ind/m3,平均为10788.40ind/m3;

各站位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在1.12~2.65之间,平均指数为1.84;

均匀度介于0.28~0.76之间,平均为0.52;

丰度介于0.34~1.34之间,平均值为0.96。

底栖生物

本次调查共鉴定底栖生物7门58种。

小潮期平均生物量为20.75g/m2,底变化范围为0.13g/m2~58.14g/m2,大潮期平均生物量为30.72g/m2,变化范围为0.10g/m2~70.90g/m2。

小潮期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范围为0.04~2.49,平均值1.58;

大潮期变化范围在0.10~3.54之间,平均值1.49。

小潮期均匀度指数变化范围为0.01~0.89,平均值为0.42;

大潮期变化范围为0.03~0.90,平均值为0.48。

小潮期丰度变化范围为0.80~2.63,平均值1.54;

大潮期为0.27~2.07,平均值1.01。

潮间带生物

调查海区采集到潮间带生物共有4类16种;

C1断面生物量为106.10g/m2,栖息密度为8857.3ind/m2;

C2断面生物量为30.80g/m2,栖息密度为253.3ind/m2。

调查区的主要优势种(IRI≥100)为光滑河篮蛤、虹彩明樱蛤、泥螺、托氏昌螺。

生物体质量

查海域生物体内的石油烃、总汞、砷、铅、铜、锌、镉含量均满足相应标准的要求,没有超标样品,调查海域生物质量现状良好。

渔业资源现状调查

根据鱼类资源调查结果,秋季的渔获量最高,平均渔获量2612尾/h,24.14kg/h;

夏季次之,平均渔获量2743尾/h,15.60kg/h;

春季最低平均渔获量188尾/h,2.75kg/。

成体鱼类全年平均值为14.16kg/h,1848尾/h。

鱼类资源密度全年平均值为272.08kg/km2,幼鱼的平均密度为7854尾/km2

根据2012年5月调查,评价海域鱼卵的平均密度为1.23粒/m3,仔稚鱼平均密度为0.77尾/m3。

共鉴定浮游植物15属21种,隶属硅藻和甲藻两个大类。

其中硅藻12属16种,甲藻3属5种。

优势种类主要为中肋骨条藻、尖刺拟菱形藻和旋链角毛藻。

浮游植物细胞数量变化范围在299539~128581817个/m3之间,平均值为27411569个/m3。

浮游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0.183~2.19之间,平均为1.40;

均匀度指数在0.115~0.659之间,平均值为0.449;

丰度指数在0.0961~0.622之间,平均为0.344。

本次调查海区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度指数总体水平较差。

各站位浮游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相差较大。

从整体来说,调查海域浮游植物生境质量较差。

调查海域共获得浮游动物13种、7种幼虫或幼体和鱼卵。

其中,桡足类6种,毛颚类1种,樱虾类1种,水母类4种,被囊类1种,幼虫或幼体7种。

本次调查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以温带近岸性种类为主,优势种类为小拟哲水蚤和拟长腹剑水蚤。

浮游动物个体数量变化范围在609~3913个/m3之间,平均值为2042个/m3。

生物量变化范围在16.0~461mg/m3之间,平均值为116mg/m3。

浮游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0.337~2.57之间,平均为1.85;

均匀度指数在0.168~0.916之间,平均值为0.698;

丰度指数在0.272~0.753之间,平均为0.480。

本次调查的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度指数总体水平较低,各站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水平相差较大,从整体上来说,调查海域浮游动物生境质量较差。

本次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生物26种,隶属于环节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腔肠动物门和纽形动物门。

其中环节动物10种,纽形动物门1种,软体动物门6种,节肢动物5种,棘皮动物3种,腔肠动物1种。

优势种主要为海葵和凸壳肌蛤。

底栖生物个体数量变化范围在20~130个/m2之间,平均值为56.7个/m2;

底栖生物生物量变化范围在0.314~45g/m2之间,平均值为10.9g/m2。

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在0.391~2.45之间,平均为1.56;

均匀度指数在0.391~1.00之间,平均值为0.888;

丰度指数在0.142~0.753之间,平均为0.434。

本次调查各站位大型底栖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丰度指数总体水平较低,各站位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相差较大。

从整体上来说,调查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生境质量较差。

5、生物体质量

根据2012年9月和2013年4月两次调查结果各生物体质量要素含量变化各有增减,其中铜的平均含量有所降低,铅、锌、砷的平均含量略有增加,其余要素平均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整体来说,海洋生物质量各要素的平均指标变化幅度均不大,均达到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

三、建设项目对环境、资源、海域功能和其他活动可能造成的影响概述

1、水动力环境影响预测

本工程位于黄骅老港区的底部、半封闭港池的根部,潮流动力较弱,工程区域最大流速约为0.05m/s;

而工程改变水动力的主要因素为港池浚深。

工程建设对水动力条件的改变主要为港池挖深所引起的,港池挖深以后增加了过流断面的过水面积,浚深区域断面流速有所减小,涨落急时疏浚区最大减小幅度约为3cm/s,对工程南侧的码头港池水域水动力条件的影响幅度小于2cm/s,工程建设对东侧出港航道水动力条件没有影响。

2、水环境影响预测

(2)疏浚和吹填造陆水环境影响

综合分析疏浚施工环节产生的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对疏浚施工范围内各代表性位置进行疏浚悬浮物影响区域进行多个潮周的计算,浓度大于150m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2.29km2、浓度大于100m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2.55km2、浓度大于50m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2.87km2,浓度大于10mg/L悬浮物最大可能影响面积约为3.05km2;

疏浚作业悬浮物影响主要集中在港内局部水域范围内,随着工程完成,对水环境影响也将消失。

本工程定位为煤炭运输码头,营运期水污染物主要包括:

含煤雨污水、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等。

筒仓区及码头面含煤污水排入二期工程已建含煤污水处理场处理达标后全部回用做堆场喷淋;

露天堆场含煤污水全部汇入本工程新建含煤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全部回用做除尘。

机舱油污水由有资质单位接收;

机修油污水经油水分离器隔油预处理后排入三期工程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做绿化、除尘水;

船舶生活污水接收上岸与陆域生活污水一同排入三期工程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站出水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回用做绿化、除尘水。

因此,本工程营运期不会对附近海域水质和海洋生态产生不利影响。

3、海洋生态影响预测

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永久性占用渔业水域123.1093×

104m2,港池用海渔业水域30.8635×

104m2,港池疏浚将使10.36km2海域受到悬浮物的污染。

依据《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测算,永久性占用渔业水域造成鱼卵损失424.37×

104粒/年、仔稚鱼损失265.67×

104尾/年、渔业资源成体0.16t/年、幼鱼9032尾/年、底栖生物18.45t/年;

港池用海造成鱼卵损失113.89×

104粒/年、仔稚鱼损失71.29×

104尾/年、游泳生物0.16t/年、幼鱼2424尾/年、底栖生物5.12t/年;

悬浮泥沙造成鱼卵损失1449.20×

104粒/年、仔稚鱼损失807.22×

104尾/年、渔业资源成体2.33t/年、幼鱼25602尾/年。

本工程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飘尘入海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煤尘的沾附性和毒性对于海水表层生物的影响。

同时煤尘入海会造成海水中悬浮物含量增加,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粒径较大的颗粒沉入海底,改变海洋沉积物的性质,尽管这部分煤尘的含量较少但煤的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比沉积物背景值高出数倍以上。

由于化学溶解和物理沉淀作用,在码头附近有较多煤粒沉降的海水和沉积物中,有机质和硫化物含量会有所增加。

煤尘一旦入海将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利影响,但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对于煤尘入海量以及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分析。

所以对于入海煤尘最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还是从源头上削减入海煤尘的产生量。

同时对于煤尘入海造成的生态影响依靠增殖放流的方法进行补偿。

在不同气候条件作用下,堆场作业、自然起尘、码头装船和各个除尘器排放,有一部分粉尘将入海成为悬浮物,经过海水浸泡而沉入海底。

根据计算本工程及一~三期工程营运期年平均起尘量约为182.05t/a,根据当地气象条件,及港区整体不知情况,约有41%的粉尘入海,据此计算粉尘入海量约为74.64t/a。

由于煤炭港区的港池及航道是一个狭长的区域,因此,煤尘入海后主要集中在码头附近,不会对口门外海域环境造成影响。

煤尘入海,污染物质在上覆水相、沉积物相和间隙水相三相中迁移转化,可能引起沉积物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悬浮物质可能通过吸附水体营养物质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并最终沉降到沉积物表层,从而对环境造成潜在污染。

由浸泡实验结果可知:

全部污染因子浓度均未超过二级排放标准的限值。

可见,本项目运营期间煤尘入海对海域水质的影响不大。

由于项目所在的黄骅港煤炭港区港池及航道每年都进行维护性疏浚,因此煤尘入海不会有累计效应,对沉积物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

尽管如此,如果管理措施不到位,码头前沿附近水域会积累大量煤尘,对水质及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必须加强管理,煤炭装船作业时应在装船机械端部设置挡风板,皮带机运送装置应全部密闭,遇到6级以上大风天时应停止作业。

4、环境空气影响预测

计算结果表明,逐日气象条件下,叠加在建、拟建项目后,关心点处日均浓度预测值为0.0031mg/m3,占标率为1.13%;

叠加冬季背景浓度值后最大浓度为0.2994mg/m3,占标率为99.80%,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值0.3mg/m3的要求。

叠加夏季背景浓度值最大浓度为0.3671mg/m3,占标率为122.37%,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日均值0.3mg/m3的要求。

根据《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区域颗粒物综合治理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方案》,考虑不利情况下,取黄骅港开发区夏季TSP现状监测最大值0.364mg/m3作为背景值,考虑区域削减源后本底值为0.2944~0.3353mg/m3,占标率为98.13%~111.77%,本工程叠加周围在建拟建项目、背景值以及区域削减后,黄骅港开发区TSP浓度为0.298~0.3389mg/m3,占标率为99.33%~112.97%。

5、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预测

施工过程入海的泥沙在随潮流涨落运移过程中,其粗颗粒部分将迅速沉降于入海点附近海底,而细颗粒部分在随潮流向边滩运移过程中遇到涨息趋于零而慢慢沉降于海底。

散落泥沙的扩散运移和沉降的范围与泥沙的粒径、水深和流速有关。

本工程港池、航道的疏浚泥方均用于吹填造陆。

本工程陆域采用吹填方式施工,吹填区位于围堰之内,因此项目施工期因为水土流失引起的泥沙入海量很小。

由于工程施工期泥沙入海量少,且工程区域沉积物质量较好,因此,不会因工程施工改变工程海域沉积物的质量。

项目施工期污染物排放入海,污染物质在上覆水相、沉积物相和间隙水相三相中迁移转化,可能引起沉积物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悬浮物质可能通过吸附水体营养物质以及有毒、有害物质,并最终沉降到沉积物表层,从而对环境造成潜在危险。

本项目施工污水主要为船舶油污水和船舶工作人员生活污水。

根据工程污染分析结果,以上污水均不在近海排放,对海域水质和沉积物环境基本上没有影响。

此外,施工中将生活垃圾统一收集、清运至垃圾处理厂处理,避免直接排入海域,工程海域沉积物的质量基本不受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对海域沉积物环境影响不大。

6、环境事故影响预测

在口门外发生溢油,涨潮时油膜在冬季常风作用下向老港区水域漂移,约3h油膜贴岸,落潮时油膜在冬季常风作用下总体向南漂移,约30min进入农渔区,约17h贝壳堤保护区,约31h抵达黄骅东南滩涂,对农渔区、贝壳堤保护区及滩涂生态造成不利影响;

涨潮时油膜在夏季常风作用下随涨潮流进入港区新口门约3km,然后随落潮流向港区外向NNE方向漂移,进入外海广阔水域,落潮时油膜向NE方向漂移,约2h进入农渔区边缘,然后向NNE方向广阔海域漂移;

涨潮时油膜在全年常风作用下随涨潮流进入港区新口门约2km,然后随落潮流向港区外向NE方向漂移,进入外海广阔水域,落潮时油膜向NE方向漂移,约1h进入农渔区,在农渔区内漂移6h后向广阔海域漂移,约42h到达保护边缘;

由于工程位于种质资源保护区近岸一侧,油膜在以上风况作用下48h内基本上还在保护区内漂移,另外,黄骅老港区口门外不远即为滨州北农渔区,油膜在很短时间内即可对其水生生态产生直接不利影响,但油膜不会对二类功能区水体造成直接影响。

四、预防或减轻不良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要点

1、施工期主要环保措施

(1)在码头前沿挖泥作业时,采用悬浮泥砂量较小的挖泥船。

合理安排工期。

(2)施工现场道路保持通畅,排水系统处于良好状态,使施工现场不积水。

(3)合理规划施工场地的临时供、排水设施,消除跑、冒、滴、漏现象。

(4)施工船舶生活污水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正规公司接收处理,陆域生活污水在施工营地设移动式环保厕所,定期由环卫部门清理。

机舱含油污水按照《渤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程序规定》不在海域排放,由黄骅港鑫海船舶服务有限公司接收后,送黄骅市信诺立兴煤化工有限公司处理。

(5)严禁向渤海水域倾倒垃圾和废渣。

施工垃圾应及时清运、适量洒水,以减少扬尘。

(6)为避免意外的泥浆泄漏入海污染事故,应定期对排泥管、挖泥船及二者的连接点处进行维修检查,一旦发生管道损坏或连接不善,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意外的泥浆外溢入海污染事故。

2、营运期主要环保措施

(1)生活污水

本工程营运期陆域生活污水发生量为11800t/a,船舶生活污水发生量共计1200t/a,生活污水汇入三期工程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

另外还有1267t/a的机修油污水经油水分离器初步处理后再汇入三期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以上生活污水处理需求量合计约为40.8m3/d。

根据《黄骅港三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黄骅港三期工程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能力为72m3/d,根据《黄骅港三期工程初步设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实际为200m3/d,三期工程自身所需处理能力13.02m3/d,据此计算,本工程与三期工程生活污水发生总量约为53.82m3/d,由此可见本工程生活污水可送至三期工程生活污水处理站处理。

(2)含煤污水

根据《黄骅港(煤炭港区)四期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工程营运期筒仓区含煤污水拟送至黄骅港二期工程已建的含煤污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

露天堆场区含煤污水经本工程新建含煤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回用做堆场喷淋。

根据工程分析,本工程营运期单次降雨最大径流量为2820m3,其中露天堆场区单次降雨最大径流量约为区2410m3,筒仓区含煤污水单次降雨最大径流量为370m3,码头面含煤污水单次降雨最大径流量为40m3,筒仓区和码头面含煤污水通过管线送至黄骅港二期工程含煤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后全部会用作堆场和筒仓喷淋水,露天堆场区含煤污水送至本工程新建含煤污水收集池。

黄骅港一、二期工程实际煤污水发生总量约为132m3/d,扩容工程煤污水设计发生量为60m3/d,扩容完善工程煤污水发生量约为35.4m3/d,以上合计煤污水发生量约为227.4m3/d,二期工程煤污水处理设备的设计能力是1500m3/d,处理能力尚有1272.6m3/d的余量。

本工程筒仓区和码头面含煤污水发生量约为6085t/a(18m3/d),因此二期工程含煤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能够满足本工程含煤污水处理需求。

本次评价建议新建的煤污水收集池容量不小于3000m3,处理能力不小于1500m3/d。

(3)机修油污水

本工程机修油污水发生量为1267t/a,油污水处理措施为集中收集后经油水分离器隔油处理,预处理水经污水管道排入三期工程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站,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回用作堆场除尘用水。

(4)船舶油污水

来港船舶需在港排放的生活污水由沧州渤海新区富奥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和黄骅港开发区大洋船舶清洗有限公司接收。

来港船舶需在港排放的船舶舱底油污水由沧州渤海新区富奥船舶服务有限公司和黄骅港开发区大洋船舶清洗有限公司接收。

3、风险对策措施

为了有效减少溢油事故对水环境的影响,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应及时启动溢油应急计划,控制油膜扩散以减少油膜对外海水体的影响,也便于进一步采取回收措施,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尽可能避免造成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施工作业期间所有施工船舶须按照国际信号管理规定显示信号;

施工作业船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