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6599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九下语文第六单元练习检测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7、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A、又何间焉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B、忠之属也属予作文以记之

C、何以战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遂逐齐师当余之从师也

8、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何以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战于长勺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登轼而望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D.小大之狱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也无穷也。

9.下列四个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0、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A、何以战河曲智叟亡以应B、公问其故故虽有名马

C、肉食者谋之陛下亦宜自谋D、又何间焉此为何若人

11.选出下列句中的“以”字与“可以一战”中的“以”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A.以其境过清B.以塞忠谏之路也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D.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四、简答题

1.文中的哪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2、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3.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认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

其实他并不“鄙”。

他不“鄙”在哪里?

请简要地说说你的感悟。

4.文中刻画人物采用的方法是什么?

文中运用的主要写作方法又是什么?

5.曹刿的主要战略思想是什么?

(1)战前:

(2)战中:

6.曹刿给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

7.曹刿认为鲁国“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8、文中画线句“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论证的观点是:

文中最能表达“人和”意思的一句话是:

9、文意理解:

(1)、曹刿认为战争取得胜利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态度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和。

(3)、齐鲁“长勺之战”中,鲁国获胜的原因有哪些呢?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给你感受最深的一点。

10.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目的是什么?

(用自己的话回答)第③段中,鲁庄公的“鄙”表现在哪里?

(用原文回答)

11.本文略写了哪一部分的内容?

结合你的写作经验,谈谈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12.下面两题难度各异,分值不同,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齐鲁长勺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结合课外积累,你能举出另两个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例吗?

②鲁国获胜的原因有哪些?

其中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结合实际简要谈谈。

13.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②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14.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5.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

16.文中鲁庄公认为可以对齐国作战的三条理由是什么?

17.阅读全文,请从政治和军事两方面阐述鲁国获胜的原因。

(用自己的话作答)

18.曹刿为什么赞同鲁庄公战前准备的第三个条件,请简要分析。

19.鲁庄公有很多可贵的地方,请结合文章分析。

20、曹刿与“其乡人”的对话是否多余?

请说说你的见解。

21、试从齐、鲁双方分析长勺之战“齐师败绩”的原因。

22、文中曹刿谈到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主要的条件,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也对此作了论述。

这分别是:

文中: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3曹刿认为作战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24第二段描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他的什么特点?

25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在解释原因的时候分哪几层意思?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词语解释

①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邹忌修八尺有余。

③朝服衣冠,窥镜。

④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⑤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⑥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⑦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⑧群臣吏民能面刺寡⑨能谤讥于市朝。

⑩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⑾形貌昳丽⑿暮寝而思之⒀客之美我者⒁期年之后

⒂今齐地方千里⒃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⒄闻寡人之耳者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

④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⑤臣之美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⑥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⑦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⑧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⑨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⑩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⑾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⑿邹忌讽齐王纳谏

⒀弗如远甚

⒁时时而间进

⒂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1.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徐公来,孰视之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D.暮寝而思之

3.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5.下面哪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

A.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予观夫巴陵胜状

B.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C.能谤讥于市朝百里奚举于市

D.闻寡人之耳者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E.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广故数言欲亡

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哪一项相同?

A.今齐地方千里B.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C.可以一战(《曹刿论战》)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

A.虽欲言,无可进者(虽:

虽然)B.皆以美于徐公(于:

比)

C.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之:

的)D.乃下令。

(乃:

于是,就)

8.选出对加点词理解正确的一项()

A.吾妻之美我者(美:

美丽)B.时时而间进(间:

偶然)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刺:

讽刺)D.闻寡人之耳者(闻:

听到)

9.请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明日徐公来,孰视之B.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10.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喻治国安邦之道,对齐王纳谏,终使齐国大治。

B.曹刿劝谏鲁庄公“取信于民”,终使弱小的鲁国战胜强大的齐国。

C.墨子巧言善辩,成功地劝阻楚王放弃攻打宋国的打算。

D.诸葛亮直言进谏,劝勉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

11.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孰视之,自以为不如②君言多务,孰若孤

B.①王曰:

“善。

”②京中有善口技者

C.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②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D.①能谤讥于市朝②朝而往,暮而归

12.朗读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邹忌/修八尺/有余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王之蔽/甚矣!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宫妇左右莫不私王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B.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D.闻寡人之耳者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4、下列各组词语意见相近的一项是()

A、孰吾与徐公孰美孰视之B、朝朝服衣冠皆朝于齐

C、市门庭若市能谤讥于市朝D、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时时而间进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今齐地方千里B、先帝不以臣卑鄙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D、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16.下列各组加点词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徐公何能及君也及郡下,诣太守B、臣之客欲有求于臣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徐公不若君之美更若役,复若赋D、能谤讥于市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7.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18、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19.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邹忌修八尺有余②乃重修岳阳楼

B.①时时而间进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臣诚知不如徐公美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D.①王之蔽甚矣②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期年(满一年)之后B.闻(使……听到)寡人之耳者

C.宫妇左右莫不私(偏爱)王D.吾妻之美(漂亮)我者,私我也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孰与徐公美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B.乃下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C.暮寝而思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D.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22.下列有关对文意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妻、妾、客的不同程度的赞美,邹忌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褒奖能理智判断,冷静

思考,从中悟出道理。

B.齐威王胸怀宽广,能虚心纳谏,身体力行从而使齐国内政修明,吸引各诸侯国前来朝见。

C.邹忌运用设喻的方式劝谏齐王主要是为了铲除齐王身边的小人,从而达到广开言路,民

富国强的目的。

D.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要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

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可接受的方式。

四、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以什么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

2、邹忌是如何看待妻、妾、客对自己的评价?

3、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

4、讽谏的结果如何?

5、邹忌成功的说服齐王,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

6.《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7.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8、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其结果。

9.齐威王善于纳谏的做法,对于今天的人们又什么借鉴意义?

请结合你身边的实例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10.阅读选文,写出原文中能够说明“王之蔽甚矣”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齐王是如何除蔽的。

11、邹忌向齐威王进谏的方式与《出师表》中诸葛亮向刘禅进谏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12、阅读本文后,你对“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又有了怎样的理解?

13.邹忌得出“王之蔽甚矣”这一结论的依据是什么?

(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14.齐王纳谏之后取得了哪些成效?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15、妻、客都认为邹忌“美于徐公”,而说话的语气不同,请简要分析。

16、从邹忌进谏、齐威王纳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就一个方面谈谈。

17、、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

这样写有何好处?

《愚公移山》

①河曲智叟亡以应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②惩山北之塞③甚矣,汝之不惠④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⑤惧其不已也⑥无陇断焉

⑦年且九十⑧寒暑易节⑨杂然相许

⑩吾与汝毕力平险⑾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二、句子翻译

①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②甚矣,汝之不惠!

③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④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⑤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⑦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1、选出下列句子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汝心之固固:

顽固B.惧其不已也已:

已经

C.寒暑易节易:

交换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通“无”,没有

2、选出下列句中的“于”与“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

A.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B.皆以美于徐公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惩山北之塞(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B.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运到哪里去呢)

C.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D.曾不若孀妻弱子(你曾经不知寡妇孤儿)

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本文是古代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说的话角度不同,但都对移山持否定态度。

C.愚公是有远大的抱负,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古代劳动人民形象。

D.“杂然相许”,表明移山得到了家人的支持。

5、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了鼠目寸光。

B.本文采用神话结尾,主要是宣传轮回报应的迷信思想。

C.写智叟的“笑”,写除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

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

艰难而愁苦的样子。

D本文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法,目的是突出智叟的愚蠢和京城氏之子的幼稚。

6.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许许:

赞同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

C.寒暑易节易:

交换D.何苦而不平苦:

劳苦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故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

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

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

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

C.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

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

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9、下列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

A、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B、帝感其诚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非梧桐不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D、且秦灭韩亡魏且焉置土石

10.文言词汇--我能选出下面加点词语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

A.惩山北之塞(苦于)聚室而谋(商量)叩石垦壤(敲、凿)

B.毕力平险(险要)出入之迂也(绕道)始龀(换牙)

C.帝感其诚(诚心)亡以应(没有)固不可彻(彻底)

D.长息曰(长时间)有遗男(遗留)杂然相许(纷纷)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于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C、以以残年余力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而而山不加增默而识之D、之虽我之死,有子有焉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2.下列文字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组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

B、《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叫《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

C、《孟子》是孟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

D、《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13.下面哪一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

A、毕力平险录毕,走送之B、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争高直指

C、杂然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D、何苦而不平必先苦其心志

14.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是哪一项?

()

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B.将军身被坚执锐

C.政通人和,百废具兴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1、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2.本文的寓意是什么?

你是否赞同愚公的做法?

为什么?

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河阳”“汉阴”等。

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

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

⑴江(长江)阴_____________;

⑵洛(洛河)阳_____________;

⑶衡(衡山)阳_____________;

⑷华(华山)阴_____________;

4、文意理解:

(1)、愚公的妻子和智受对愚公移山都曾提出质疑,但问话的态度和语气有什么不同?

(2)、结尾说上帝被愚公的“诚”感动了,这个“诚”指的是什么?

(3)、说说本文中愚公精神的实质是什么?

5、内容理解--我能用原文填空。

①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②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③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

6.问题探究--“智叟”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7.拓展延伸--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有人认为愚公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你认为如何呢?

请阐述你的观点。

②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选第题,我的解答:

8.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公与智叟辩论的作

用是

9.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10.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11.本文语言简洁,但又不失生动,请以“始龀,跳往助之”为例作简要分析。

《诗经》两首一、基础知识。

1、《关雎》常识填空。

  

(1)本诗以、起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

  

(2)本诗用来形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成语是。

  (3)本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2、《蒹葭》常识填空。

  

(1)本诗选自,是一首典型的(内容)诗。

  

(2)本诗以起兴,写出了追寻伊人不得的苦恼心情。

(3)本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二、中考题(12分)。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给加粗字注音。

(2分)

  

(1)羽扇纶巾()

(2)一樽还酹江月()

  2、解释加粗词语。

  

(1)乱石穿空

(2)故国神游

  3、本词的作者是,他是(朝)的文学家。

  4、描绘气势磅礴的景色的句子:

,,。

(3分)

  5、“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二、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雎鸠( 

)( 

) 

窈窕( 

)( 

好逑( 

寤寐( 

) 

溯洄( 

) 

坻( 

荇菜()

2、填空题。

(1) 

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_ 

_篇,包括_ 

_、_ 

_、_ 

_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

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 

 

、 

、 

的艺术手法。

(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 

, 

3、对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