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6762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9.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天津市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及应对策略Word文档格式.docx

天津市公安医院地处天津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

门诊部座落于和平区南京路上,住院部和急诊科位于和平区南京路与成都道的交口上,两地相距600米。

医院行政隶属于天津市公安局,为全国最大的隶属公安系统的医院,为半军事化单位,业务管理隶属于天津市卫生局。

医院总开放床位276张(原有床位400张,为改善住院病人的条件,1998年始减至今天的276张),现有职工620人。

日门诊量在1200人左右,急诊量在110人左右[1]。

医院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皮肤科、中医科、理疗科、医学美容科等临床科室。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是我们医院的一大特色。

其服务的对象既有普通市民,又有警察,还有一部分是犯罪嫌疑人。

天津市公安医院急诊科内同样设有内科、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皮肤科、眼科、儿科,以内科和外科为主。

医务人员除科主任、副主任、部分内科医生、护士长及护士外,其他人员均来自相应的专科,而且每半年轮转一次。

轮转人员要求工作满三年后才能轮转到急诊科工作。

急诊科接诊的大部分是急、危重病人,少部分是普通的急诊病人。

目前全社会都在提倡“以人为本”,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生命胜于一切,对此我们医院于1999年设立了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目的是使一些无助、无钱的人和急危重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目前的天津不是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医疗保险,而且一部分打架冲突受伤的人及外地来津务工的受伤人员均把“不交医疗费用”、“逃费”作为普遍现象。

打架的人可以私下通过金钱了结,不通过法律解决;

务工人员在天津无家,雇主可以不承担其受伤的医疗费用。

医院为救死扶伤先治疗,而治疗结束后收不到费用,为此医院每年的经济损失在10万元人民币左右。

2003年SARS的出现,我们医院急诊科成立了紧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中心(主要指传染性疾病和自然灾害),属于我们医院生命绿色通道的一部分。

同时,由于目前全球恐怖事件的猖獗,按照市公安局的要求,结合公安的性质,我们医院成立了恐怖事件及重大伤害事故(如恶性交通事故、暴力抗法袭警、黑社会的群殴群伤等)的应急急救创伤处理中心,这个急救中心分为院外和院内两个急救队伍,属于我们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主要内容。

目前急诊科除了要完成常规的急救工作外,主要面临的是生命绿色通道任务。

尽管医院生命绿色通道这个概念已经提出,而且有一部分已经实施,但还很不完善。

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时代,生命绿色通道的建设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突出的瓶颈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安业务。

一、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关概念及其意义和要求

1.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关概念

为了便于对后续内容的理解,本文首先对生命急救绿色通道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初步解释:

(1)生命急救:

对危及生命的疾病或创伤进行紧急救治的过程,目的是争取时间挽救病人的生命和消除病人的痛苦。

(2)绿色通道:

在危及生命的疾病或创伤出现后,医院放弃一切繁琐的手续,如挂号、收费、办住院手续等,集中相关的医护人员对病人实施紧急救治的通路,一切服务于生命的救治。

(3)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在医学上就是以病人为中心,使医护人员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解脱出来,对病人全方位的服务,它不仅仅把病人看成“生物人”,而且看成“社会人”。

(4)半军事化单位:

我们单位平时就是普通的为社会人提供服务的单位,“战”时则属于人民警察,比其它医院管理更加严格的单位。

2.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意义

急诊科是医院医疗工作的前哨,是抢救危重症病人的重要场所[2]。

“时间就是生命”,在急诊最能体现。

近几年,许多医院建立了急诊“绿色通道”制度,即本文所说的生命急救绿色通道,其特点有:

①病人往往病情紧急且危重;

②不可预见性;

③疾病谱广(目前多为无限制性急诊);

④医疗纠纷多。

它应以“安全、通畅、规范、高效”为工作标准。

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医疗服务质量直接体现了医院整体的综合水平和文明服务程度。

它的救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伤病员的安危。

畅通的生命急救绿色通道可以显著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素质,提高医院诊疗效率,并最大限度的方便病人。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对人的压力的增大以及医院体制改革的深入,来诊的急、危、重症病人也越来越多,社会对急诊医疗特别是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需求也相应增大。

这就要求医院必须重视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将其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以保证其畅通无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3.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管理要求

为保证通过绿色通道给病人提供安全、畅通、规范和高效的服务,必须加强对它的管理。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急诊专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急诊科应直接隶属于院长和医务部门领导,以利于科室间协作,避免推诿或耽误病人病情。

院内应建立专家急救网,做到召之即来,并充分发挥出各专科的特长。

很多危重症的救治靠单一科室是难以胜任的。

(2)科室管理也非常重要。

科室领导既要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又应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冷静应付各种突发事件;

应完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制及规范服务;

制定内容应细致、具体,并严格考评。

(3)各个环节均须保证训练有素人员在岗。

重危病人来诊,在积极抢救、维持生命体征的同时,还应根据需要急招有关科室人员到位,会诊并协同抢救。

应明确急诊科有权协调组织抢救,坚决杜绝各自为政或推诿现象出现。

病人在抢救室经过急救处理后,应尽快分流,不超过24小时。

(4)抢救室及ICU硬件应包括:

多功能监护仪,除颤、起搏器,呼吸机,气管插管(切开),深静脉置管,输液泵,洗胃机等设备及部分快速检验仪器和各种抢救药品。

ICU及观察室床位及人员编制视具体需要而定。

设备及人员配置不能完全依经济效益或投入产出比而定。

二、公安医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现状及其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危重创伤的死亡呈现3个高峰期[3]。

其中在第2个高峰期前的时间,即伤后1小时是创伤抢救的“黄金时间”[4]。

伤后至手术的间隔时间越长,死亡率越高。

危重创伤病人每延迟30分钟,死亡率可增加3倍。

由于现场处置及转运危重病人到我院急诊科所剩下的抢救黄金时间有限,所以为了赢得对生命垂危的病人创伤后进行救治的黄金时间,提高抢救存活率,降低致残率,我们需要对我院急救绿色通道进行认真的分析,从中找出现存的属于瓶颈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1.我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简单流程

天津市公安医院于1999年设立了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目的是使一些无助、无钱的人和急危重病人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治。

目前急诊科除了要完成常规的急救工作外,主要面临的是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任务。

下图是对我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抢救流程的简单概括:

尽管生命绿色通道这个概念已经提出,而且有一部分已经在我们医院得到实施,但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很完善的地方,尤其是一些瓶颈问题需要得到及时的解决。

2.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现存的主要问题

虽然目前生命急救绿色通道在组织结构、科室设置及人员编制上渐趋合理,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力量,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全院对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认识不够、组织协调欠佳

我院生命急救绿色通道虽已设立近6年,但并没有得到大家充分的认识和重视。

我院目前只能保证内科、外科、儿科医生24小时在急诊科工作,其它专业的医生均在病房或轮休。

一直以来,生命急救绿色通道虽隶属于医院的副院长直接领导,但其它科室总认为绿色通道在救治过程中只起配合和服务的作用,不能充分认识急诊工作的多科协作性的特点,以致在协调组织抢救时,遇到一些诊断不明、首诊不易确诊的病人,各科室间不愿高效协作,常出现各自为政或推诿现象,有的医生关键时刻还不能及时到达。

(2)急救环境不理想,设施不完备

目前,急诊科的面积较小,只有一间手术室、一间抢救室、一间危重病人的监护室、一间患病犯罪嫌疑人的观察室,其它为诊室、治疗室、普通观察室、收费处、化验室和药房,没有ICU病房。

急诊只是对病人做完应急处理、使其生命体征稳定后,便送入相应的病区,在转送病人的途中冒了很大的风险。

除此之外,急诊科只有一台便携式呼吸机、一台除颤监护仪、一台多功能监护仪、一台输液泵和一台微量注射泵。

设备的质量和数量远没有达到真正急救绿色通道的要求,很难达到一流创伤急救水平的目标。

(3)专业化程度不够,缺乏专职医护人员

随着医院的发展,创伤急救的业务量会不断的加大,要求的水平越来越高,所以生命绿色通道面临着人才问题和专业队伍建设的问题。

目前医院的急救型人才还很匮乏,如缺少心外科、烧伤外科、儿童外科、血管外科医生,骨科的人才力量也很低。

从事生命急救绿色通道工作的医生,大多为医疗专业毕业,平均年龄为38岁,尽管50%的医护人员经过了系统培训,但仍有50%的上岗人员未经过急救专业的系统性培训。

(4)急救医疗队伍不稳定

由于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艰苦,工作时间不固定等原因,致使其人员队伍不很稳定[5]。

一方面,年龄大的医护人员不能适应急诊工作的紧张环境,希望早日进病房;

另一方面,长期固定的医生,使得内科医生感到病种少,缺乏系统的观察,业务技术难以提高;

外科医生感到手术机会少,难以得到深造。

而医务人员不安心工作,将直接影响医疗质量(包括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及服务态度等)。

三、针对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瓶颈问题的应对策略

1.提高全院认识,加强院内外抢救的组织协调

市公安局要求我们做好本市公安机关在维护全市社会政治稳定、治安秩序和打击暴力恐怖活动时的医疗保障工作;

以及在国家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和各种自然灾害来临时,能确保公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对此,我们必须提高对急救绿色通道的认识,只有提高认识才能解决存在的问题。

我们需要在全院加强绿色通道作用的宣传,加强全员对绿色通道服务的意识。

绿色通道的好与坏不仅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对促进医院的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医院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应从重视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社会效益及医院声誉上多加考虑,而不应简单地计算其投入产出比。

不仅要在硬件装备上舍得投人,同时在医务人员待遇及解决后顾之忧等方面应予以政策倾斜,激发医务人员爱岗敬业的热情,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使其以良好的精神风貌投人工作,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保障绿色通道的畅通无阻。

对各专业人员的通讯地址和电话进行登记[6],以保证随叫随到,确保在短时间内组织和协调相关科室的抢救医生投入到抢救工作中;

对于发生在院外的突发事件,应建有应急预案。

接上级指令后要能随时组建一支由内、外科医生和护士组成的急救队伍。

此外,建立与120急救中心的信息联系,当他们接诊危重病人后及时电话通知我们,使我们提前做好抢救准备。

如为突发事故现场[7],有可能的情况下,建立图像传递系统,使我们及时地了解现场情况,做好应急抢救准备,以争取急救的黄金时间。

2.改善房屋的功能,增加面积,创造便利的急救环境

根据市公安局的要求,我院要对住院部及急诊科进行改造,预计三年内建成使用。

现在已经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计划已报到市政府,就待天津市最高行政长官的批准,改造扩建是肯定的事情。

我们的计划是在住院部主体楼的旁边建一个8层的急救中心,总面积为8000平方米。

结合急诊的特点和我们隶属公安的特殊性,发展创伤急救是我们未来的医院特色。

所以新的建筑要求起点高,功能齐全。

对于新楼的设计及布局,我们会借鉴国内外的成功经验,使急诊成为一个标识醒目、布局规范合理、设备设施先进、格局人性化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生命绿色通道。

而且新楼建成后,我们将在急诊科设立全院的ICU病房,成为我院的急救中心,并设立可以做任何急诊手术的手术室,以使病人不出急诊科就可完成手术,而后分流至相关科室。

设立导管介入室,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的快速介入治疗。

以上科室功能的设置,有利于统一管理和充分发挥急救绿色通道的作用。

3.加强资金的投入,购进先进的设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高水平的抢救必须有高水平的设备。

为此,我们将根据我们的资金状况逐步完善我们的抢救设备。

如高档呼吸机、起搏除颤监护仪、多功能进口监护仪、高档抢救床、血液透析机、麻醉呼吸机、高级毒物分析仪、高级放射线设备、高级手术床及配套的中央监控系统。

由于我们还承担着恐怖事件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院外急救任务,我们还要配置可移动的监护抢救设备,以服务于公安业务和应对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医疗急救队伍

21世纪的急诊科是一门以急危重症抢救为主的、自成体系的独立二级学科,是创伤急救的前沿阵地[8]。

因此需要尽快的培养和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创伤急救队伍,以加强绿色通道的建设。

针对目前生命绿色通道现存的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拟采取以下的战略:

(1)引进人才:

我们医院拟在住院部建楼期间组建三支队伍,其中一个就是引进优秀人才工作的队伍,采取全国招聘的方式引进所需人才,为医院新楼建成后的二级分科做准备(现在我们医院是大内科、大外科的模式,将来要实行专科化分科。

如外科分为普外科、脑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儿外科、胸外科、心外科等等)。

(2)招聘高级顾问:

现在的通信、交通都很发达,对我院目前所缺的人才可招聘相应的人才顾问,成为“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人才”,以解决目前我院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提高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抢救水平。

我们国家实行的是医院与医院之间对病人的会诊制度,这种制度可在全国范围内聘请相应的专家帮助自己的医院解决病人的诊断、手术和非手术的治疗问题。

这种顾问人才分为两种:

一种是长期的顾问,请他们定期的来我院进行会诊、指导和帮助治疗,我们医院按月给他们薪酬(比如我们眼科的水平较差,我们请眼科医院的专家每周来我院进行一次会诊和帮助手术,既解决了病人的问题,同时还帮我们培养了人才);

另一种是根据病人情况,按照病人所需偶尔聘请相应的专家帮助我们解决病人的诊断或治疗问题,每来一次给一次的报酬,这种顾问人才不是长期的,是按需而请(比如我们遇到的交通事故的病人,偶有我们解决不了的骨科难题,我们就及时的聘请外院的骨科专家帮我们解决病人的治疗问题)。

(3)自身培养[9]:

为使急救学科稳步发展以及绿色通道的进一步完善,我们除了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外,还要加强自身人才的培养,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培养急救医学人才。

如聘请院内、外急救医学专家每月定期的业务讲座,考核、表扬奖励抢救杰出者;

选送优秀的年青医生就读在职研究生;

选送一部分医生到全国急救水平最好的医院进修学习,最终培养出一支技术过硬的急救队伍。

5.作业流程重组和完善规则,为垂危病人争夺抢救时间

现代急救医学是解决急危重病人抢救的学科,新的急救作业流程不是等到急危重病人的病情发展到危重阶段才开始投入大量人力、采用先进仪器来监护治疗,而是在病人发病之最早时间内应能得到迅速、有效、有组织的抢救[10]。

MichaelH.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属于管理学的概念,最初在企业内广泛应用,目前已扩展到医疗卫生行业。

医院流程重组可分为以下4个步骤[11]:

①对目前现有的流程进行分析,绘制流程图,找出流程的瓶颈。

②确定流程重组的目标是提高服务水平、减少流程循环时间。

③确定解决的方法,建立新的急救流程并进行模拟。

④根据重组目标修正新确定的流程并加以实施。

按照以上的步骤,拟对我院的急救流程作如下的重组:

重组后的院外急救流程图

值班人员(接急救指令)

院领导急诊科院外急救人员救护车

院内指定地点集结

相关急救科室现场紧急处理急救现场现场完成急救

注:

院外急救人员由相应专业不固定人员组成,备有预案,而且经过演练,减少了不必要的流程,可在5分钟内集结完毕,准时出发。

到达现场后将现场情况通报医院,医院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做好急救准备工做。

重组后的院内急救流程图

急诊病人

分诊

普通急诊危重症发热或腹泻

鉴诊

诊疗

非传染病传染病

抢救室

出室留观或住院

CCU介入导管室手术室ICU转传染病医院

自SARS以后,国家卫生部要求全国二级以上医院的急诊科都要建立发热和腹泻的鉴诊处,以防传染病的流行。

对原来的绿色通道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造重组,使急救绿色通道更加规范、便捷。

我们将参照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结合急救医学的发展,修订急诊制度,完善各级医师的岗位职责,采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将常见的危重病,按照抢救顺序和操作规程、鉴别诊断做成图表悬挂于抢救室、手术室墙壁上,以使抢救者能做到忙而不乱,达到减少院内前期的抢救时间,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要求CT室、超声科、放射科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要求所有的辅助检查科室对急危重病人优先检查后付费,并用电话先报知结果再正式出检查报告。

对于需要住院的病人采取先住院后办手续。

由高年资的护士陪同病人检查和住院,对途中可能出现危险的病人,由首诊医生和一名护士陪同,以确保病人的安全。

通过以上的流程重组,为患者争取抢救的黄金时间,提高生存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

6.引入风险管理机制,加强质量管理[12]

通过上次的授课,本人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对我院的急诊科做了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以便能及时的识别风险,认识到风险的来源,制定风险的控制措施,尽可能地减少以至消除后果。

将风险管理和质量管理相结合,目前已经见到成效,基本杜绝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急救的水平,保证了急救的质量。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人们自我保健水平的提高,医学知识的普及,需要急诊科的医生、护士更要进一步增加风险意识,以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7.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是当前医院管理中必须借鉴和运用的理念,新世纪人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已成为趋势[13]。

如果不注意人本管理,势必有碍人们积极性的发挥,不利于绿色通道的建设,并会出现违反医德的事情(比如索要红包、回扣,不接听电话而不参加抢救,特别是下班后)。

对此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好的典型,发挥榜样的作用;

实行竞争上岗制;

并积极地调整奖金的分配要素,加大知识、技术要素的分配系数。

通过以上手段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盘活人力资源,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带动良好的医德医风建设,并有利于急救水平的提高。

结论

在当今以人为本的时代,高效、畅通的生命急救绿色通道建设,可以使医院真正达到提高病人的生存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目的。

为此,本文在简要介绍有关生命绿色通道的概念、意义和管理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公安医院现行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现状及其存在的瓶颈问题,并为完善该通道的建设,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

如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急救的认识;

加强资金的投入,购进先进的设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建一支高水平的医疗急救队伍;

进行作业流程重组和完善规则为垂危病人争夺抢救时间;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等。

然而,由于生命急救绿色通道的建设是当前医院管理中新兴的热点研究领域,现有的对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还不是很完善,因而使得本文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借鉴略显不足。

同时,由于本人知识和精力所限,也使得本文的研究不是很深入彻底,这也为本人将来的研究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天津市公安医院医疗统计分析..

2.刘德让.医院开设急救绿色生命通道的初步实践.中国医院管理.1998,18(4):

236-237.

3.藤青山.美国创伤急救研究进展.引进国外医药技术设备,1999,23:

15

4.陈寿康.创伤救治手册.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5.杨淑梅,木拉提,王国权.我院急救中心现状分析与发展模式探讨.中国医院管理1996,16(20):

34.

6.TurupanovNL,KorchatinVD,KrechmerAE.Useofcomputertechnicsinthemanagementoffirstaidstations.1989(6):

39-40.

7.UZELACO.Managementandfirstaidinburnsatthesiteofaccident.Medicinskiglasnik.1964,10(18):

315-321.

8.黄淇敏,朱根法.根据区域特点发展我院急救医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20

(2):

98-99.

9.AltintasKH,AslanD,YildizAN,etal.TheevaluationoffirstaidandbasiclifesupporttrainingforthefirstyearuniversitystudentsTOHOKUJEXPMED 

205

(2):

157-169.FEB2005.

10.李春盛,李宁,高居中.大型综合医院急诊科运用ABC模式的实践.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

559-560.

11.李航,梁万年.作业流程重组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3,19(7):

402-403.

12.ClinicalGovernanceandRiskManagement(HSMT9007).

13.徐祖铭.浅谈医院适应新形式的策略.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2,18(增刊):

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