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7137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5 大小:10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5页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5页
亲,该文档总共10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10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施工组织设计市政道路Word下载.docx

标段内两侧非机动车道下分别设有雨水排水管网和预留过路污水管道一道。

(二)道路工程设计概要

1、设计依据

(1)运河南路(开发东路~现状南绕城公路)设计委托任务书;

(2)运河南路(开发东路~现状南绕城公路)红线图;

(3)运河南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遵循的标准、规范、规程

(1)《城镇道路路面设计技术标准》(讨论稿);

(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

(3)《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

(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江苏省市政工程通用图集”1999

3、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

城市道路主干路Ⅰ级标准。

(2)计算行车速度:

60km+2X11.5m+2X5m+2X3m

(4)横坡:

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侧分带采用1.5%外向横坡,人行道为1.0%反向坡。

(5)过宁通高速净空高度:

道路建筑限界最小净高5.0m

(6)荷载标准:

路面结构计算荷载B22-100型标准轴载。

(7)设计使用年限:

20年

4、道路平、纵断面设计

(1)道路平面设计

路线走向主要根据规划红线,北起Ⅰ标段开发路,往南至下穿宁通高速公路,全长1265.388m.具体详见路线平面图。

(2)纵断面设计

在运河南路Ⅰ标段起点处约160m路段与现状京杭运河防洪大堤重合,纵断面设计时,结合防洪要求,设计高程不低于9.0m,同时,由于起点位于开发路设计标高相协调,设计高程高于防洪大堤约2m,填筑高度较高,因此,与防洪大堤重合路段按新建方式设计,未考虑现有防洪大堤的拓宽改造。

再往南至本标段范围内,与现状防洪大堤实行分离,分离后不再承担防洪功能,同时,与规划的XX商贸物流中心协调,纵断面设计时,适当控制填筑高度,根据现状地形,综合考虑道路两侧土地的开发利用。

终点下穿宁通高速公路时,根据地形,结合现状桥梁梁标底标高,适当降低填筑高度,设计路面高程约为5.5m,净高约为6.5m。

纵断面线形设计时,同时尽可能与平面线形之间保持均衡和协调,避免出现不良的线形搭配与组合,力求使线形平顺、流畅和协调,以保证良好的视觉效果,,提高行车舒适性。

5、路基设计

(1)路基压实标准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要求,路基密实、均匀、稳定。

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压实度指标不应低于下表规定。

(重型击实标准)。

填挖类型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

压实度(%)

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填方

0-80

96

93

>

80

94

90

挖方

0-30

注:

填方高度小于80㎝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范围内土压实不低于表列挖方要求。

(2)基底处理

根据道路设计纵断面,本项目主要为填方路堤。

路堤施工前,需清除地面表层耕作土及杂物,厚度30cm,并根据规范要求,结合填筑高度,对基底进行填前压实处理。

路基计算采用的回弹模量Eo=30Mpa,压实度指标不应低于规范规定。

①当路堤填筑高度H≥64cm时,清除地面表层耕作土及杂物后,对基底进行整平压实,基底以上采用6%石灰土填筑至路面结构层,基底及其上6%石灰土层压实度应满足规范规定压实度要求。

(3)河塘、暗塘回填

道路经过河塘沟渠或暗塘时,采用清除淤泥、杂物,然后采用5%水泥稳定土分层回填至常水位,再用6%石灰土回填至路面结构层底。

(4)特殊路基

本标段从K0+750~K1+080,为河塘路段,清淤回填,不考虑软弱土层的特殊处理。

K1+080至终点约185m路段,现状地面标高约为5.0m,软弱土层顶标高为4.4~4.6m,底标高为-1.1~-0.4m,层厚5.5~5.0m,软弱土层上为素填土层,层厚约0.5m。

设计路面标高最低点约为6.4m,路堤最小填筑高度约1.4m,软弱土层至路面结构层底至少约1.3m。

考虑该路段为低填土,软弱土层厚度也较薄,同时路面结构层底与软弱土层之间也一定厚度的硬壳层,路基稳定性以及沉降量均能得到保证,因此不考虑软弱土层的特殊处理。

6、路面设计

路面各结构层材料设计参数

材料级号

材料名称

抗压回弹模量(Mpa)

霹雳强度15°

(Mpa)

备注

20℃

15℃

AC-13F

细粒式沥青砼

1400

2000

1.4

AC-20F

中粒式沥青砼

1200

1800

1.0

AC-25C

粗粒式沥青砼

1000

0.80

LFCR

二灰碎石

1500

0.65

LFS

二灰土

750

0.22

(2)、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基本要求

沥青面层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JTJ032-94)的要求,标号AH-70。

沥青下封层的沥青表处其集料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关于层铺乳化沥青单层表处所规定的要求。

粗、细集料的粒径规格等各项要求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的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表4.8,2,4.9.2的技术要求,回收粉尘不得再用。

(3)二灰碎石基层混合料的要求

二灰碎石中集料应具有一定的集配,压碎值不大于30%,级配范围见下表,最大粒径不应超过31.5mm(方孔筛)

二灰碎石集料颗粒组成范围

通过下列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

31.5

26.5

19.0

9.50

4.75

2.36

1.18

0.6

0.075

100

90-100

48-68

24-34

11-21

6-16

2-12

0-6

0-3

二灰碎石材料配比建议为石灰:

粉煤灰:

碎石(重量比)=6.5:

13.5:

80(与清单统一)施工时应结合现场配合比试验采用合理且满足规范要求的配合比,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0.8Mpa以上。

压实度不小于98%。

石灰:

应采用Ⅲ级或Ⅲ级以上的生石灰或消石灰,并注意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应进行有效Cao.Mgo含量的检验,达到Ⅲ级石灰要求时才允许使用。

粉煤灰:

其各项指标应符合《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的有关要求,AL2O3、SiO2、Fe2O3的含量应大于70%,烧失量不宜大于20%,比表面积宜大于2500㎝²

g。

(4)二灰土底基层混合料的要求

二灰土集料的配比为:

石灰:

土=12:

35:

53,石灰粉煤灰同二灰碎石的要求。

土选用塑性指数为12-18的粘性土,土中土块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15mm,有机质含量不大于10%,其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0.6Mpa,压实度不小于97%。

(5)路面结构

①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

3cm细粒式沥青砼AC-13F

5cm中粒式沥青砼AC-20F

6cm粗粒式沥青砼AC-25C结构层总厚度为64㎝

沥青封层(0.85Kgm²

20cm二灰碎石基层

30cm12%二灰土底基层

②非机动车道路面结构设计:

4cm细粒式沥青砼AC-13F

6cm中粒式沥青砼AC-20F

)结构层总厚度为50㎝

20cm12%二灰土底基层

③人行道结构设计为:

6cm混凝土倍力砖

3cm1:

2水泥砂浆结构层总厚度为36㎝

12cmC15砼基层

15cm12%二灰土底基层

(4)附属侧缘石:

本工程设计侧缘石采用预制C25砼,雨水口处的侧石安砌应与侧式雨水井配合,沿侧分带与雨水口设置过水道采用预制构件后安装。

侧石应高处路面15㎝.

(5)中央带盲沟

盲沟横向采用DN100UPVC塑料管接入相应的检查井,纵向采用DN150排水软管在两雨水井间并设3%的排水纵坡,盲沟采用碎石夹砂滤水层,上铺一层15cm中粗砂反滤层,在与道路底层接洽处采用防渗土工布铺设。

7、道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1)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①路基用地范围内的各种管线工程及附属结构物,应按“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施工。

②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植土、生活垃圾、淤泥、冻土快和盐渍土。

土的可溶性盐含量不得大于5%;

550℃的有机质烧失量不得大于5%,特殊情况不得大于7%。

③在基底以外两侧开挖适当深度的排水构通水系,以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表含水量,保证雨后路基范围内不积水。

④路基填筑,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压实。

分层最大厚度必须与压实机具功能相适应,并不得大于20㎝

⑤若路基填筑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则先填地段,应按1:

1坡度分层留台阶。

若两个地段同时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m。

⑥压实度按压实标准执行,为保证均匀压实,应注意压实顺序,并检查土的含水量、掺灰剂量和均匀性。

⑦由于部分路段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弱土层,清表30㎝后,回填灰土压实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有针对性的施工工艺,尽可能减小对软弱土层的扰动,破坏其结构及受力特性,避免出现弹簧现象,以保证基底以上各结构层的压实度。

⑧为保证路基边部的强度和稳定,施工时超宽50㎝填土压实,严禁出现贴坡现象。

⑨为了减少路堤路段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而导致路面不平整,对于大型压实机具压不到的地方,必须配以小型压实机具薄层碾压,以确保压实度。

(10)施工前对道路所在地区进行详细调查,尤其暗河塘的调查。

暗塘中的淤泥及回填处于自然压密状态,含水量大,可压缩性极高,若不处理必将严重影响路基的稳定,故需加强对暗沟的调查和填前碾压的检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2)路面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路面施工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参照执行《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中相关条文。

质量检查按《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1-90)的规定执行。

①路面基层施工前路基质量检查

基层施工前应按规范对路基的强度、平整度进行全面检查,以使路基能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主要检查项目有:

a碾压检查:

用12-15T压路机碾压3-4遍,不得有弹簧、翻浆现象。

b路基强度检验:

对承载板检验数据或实测弯沉值不能满足设计E值要求时,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直到满足要求。

c平整度检验:

应每20米一处以上,质量标准应在2cm以内。

②二灰土底基层施工

a使用材料必需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石灰的贮藏应保证不受天气影响。

b施工时考虑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和损耗,允许石灰掺量高1%-2%,混合料施工时的含水量应不低于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并应适当增加水化作用所需的水。

c一般情况下,二灰土工程不应安排在雨季施工。

d二灰土底基层的碾压应采用18—21T的光轮压路机,每层厚度不超过20cm,每层最小压实厚度10cm。

在铺筑下一层前,对前一层表面适当耕松,并洒水湿润。

二灰土底基层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规范规定的重型标准97%以上,其路拱横坡应与路面一致。

e二灰土底基层应保持在潮湿状态下养生一周。

f二灰土底基层设计弯沉值为0.83mm。

③二灰碎石基层施工

a石灰、粉煤灰、集料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

集料应有一定级配,最大粒径为30mm,集料压碎值不大于30%。

b混合料设计应附有实验室的试验数据,施工时以七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作为强度控制指标。

c二灰碎石基层的压实度必须达到规范规定的重型标准98%,混合料的碾压和整形等全部操作应在当天完成,混合料应集中厂拌,碾压过程中表面应始终保持湿润。

d二灰碎石基层设计弯沉值为0.35mm。

④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

a沥青混凝土材料应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其施工应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施工前应对各种材料进行试验和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应按照规范要求的——“目标配合比—生产配合比—生产配合比验证”的步骤进行。

b沥青混合土材料必须采用厂拌,拌和厂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拌和时间应根据试拌确定,以混合料拌和均匀,所有颗粒全被沥青料包裹为度。

c沥青混凝土材料摊铺必须采用机械摊铺,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层厚、路拱、横坡,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和机产量,施工机械配套情况及层厚、宽度计算确定,摊铺中途不得停顿。

d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应选用合理机械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连续进行,碾压的速度、方向、次序均应符合规范要求,以达到最佳的压实效果。

e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整个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温度,多环节温度控制按规范JTJ032-94相关各条执行。

f沥青砼面层设计弯沉值为0.24mm。

⑤沥青下封层施工

沥青下封层施工前,首先要清洁二灰碎石表面,洒布较稀的乳化沥青,矿料要求干燥、清洁,集料规格、沥青量可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附录B规定的范围的中高限、沥青下封层在基层养生期结束后施工,应扫去表面的二灰薄层,清扫和冲洗干净后再做沥青封层。

(三)涵洞设计

本标段设涵洞一道,位于K0+911.5同心河处。

同心河河底标高2.0-2.5m,底宽3.0m,河坡1:

2.5,河口宽13-16m,常水位4.0-4.2m,最高洪水位5.2-5.5m,设计流量16㎡。

河道两侧河堤标高约为7.0m。

通过现场调查,河道在与本项目路交叉出水口存在约300的转弯,为保证河道的流水顺畅,防止涵内积淤,同时结合同心河现状及规划,设计采用6.0×

3.6m箱涵,交角700,涵长55.17m,施工时并对河道进行适当的改移。

箱涵结构设计采用C25钢筋砼现浇,箱体厚度均为40㎝,涵底采用1.0m厚砂砾石垫层,30㎝厚c25砼基础,基础每边宽出20㎝。

结构钢筋为Ⅰ、Ⅱ级钢筋,全涵共设10道变形缝,变形缝采用4×

6㎝槽口设在顶底板的上面和侧墙外面,过水箱涵顶,侧墙面变形缝采用三油二毡铺设,槽口采用沥青麻絮填塞。

变形缝口油毡宽为50㎝,底板变形缝处直接采用填塞沥青麻絮后灌注热沥青即可。

本涵共有5m长正交涵身9个,中心线处斜长4.985m斜交涵身2个。

涵底地基承载力设计不小于110kpa。

在涵洞两头进出水口处设有浆砌块片石出水口挡墙和洞口铺底隔水墙等。

涵顶设有钢筋砼挡土墙,顶部设有预制栏杆,栏杆沿河道两侧全线布置,栏杆每10m设一道缩缝,缩缝处采用双柱头安装。

(四)排水工程设计概要

1、总则

本工程采用雨污分流系统,根据标段内地形地貌,西侧地块较低,东侧地块有提防,故不考虑西侧的雨污水排放,仅考虑东侧堤防以外的部份沿街建筑的雨污水收集。

雨水重力流排入同心河,设计主管径为d400-d1000,标段内仅在K1+065桩号设一道d400钢筋砼预留过路污水管道。

2、设计依据

(1)《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106-87;

(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4)《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

(5)《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

(6)《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

(7)《给水排水标准图集》国标,2005年合订本;

(8)《江苏省给水排水图集》S。

3、管材及接口

雨污水管道:

d400-d1000管材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Ⅱ级排水管,详04S516-39,管材应符合国标《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要求,其配筋应符合《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详04S516-27。

接口处外包土工布。

橡胶圈的性能要求,详见04S516-40。

de150及de300管材采用UPVC加筋管(环刚度不小于8KN㎡),接口采用承插式橡胶圈接口,详见04S520-23,接口处外包土工布。

4、地基设计承载力

管道的地基设计承载力:

fak≥80kpa,检查井等构筑物的地基设计承载力:

fak≥100kpa,根据运河南路地质勘探报告,本次设计管道及检查井位于第1-1及1-2土层,地基承载力为70kpa,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进行处理。

5、管道基础:

UPVC加筋管:

设计标高超高超挖50㎝后用1:

1砂石分层回填,(密实度≥90%)后再采用砂石基础(详苏S);

钢筋混凝土管基础:

设计标高超挖50㎝后用1:

1砂石分层回填,混凝土基础,详见苏S。

6、检查井:

雨水管道采用圆形砖砌雨水检查井,一般采用流槽式,有支管接入处采用落底式,污水管道采用流槽式圆形砖砌污水检查井。

检查井底板厚度增加至25㎝,襟边30㎝,距底层8㎝处配Φ钢筋网。

检查井井盖(座),采用钢纤维砼井盖、座。

检查井内踏步采用包塑铁爬梯,详苏S。

7、雨水口:

采用丙型双篦雨水口,详见苏S、254雨水篦采用与钢纤维砼井盖、座。

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e300管道,管道起点覆土0.8m,管道坡度为0.01。

8、出水口:

雨水管道出水口采用浆砌块石八字式管道出水口,详95S517-5、6。

9、沟槽回填:

UPVC加筋管回填采用中粗砂回填至管顶以上400㎜,管顶以上400㎜至道路结构层采用良质土回填;

钢筋混凝土管回填采用6%灰土回填至管顶以上400㎜,管顶以上400㎜至道路结构层底用良质土回填,回填应满足密实度要求。

管外顶400㎜至道路结构层底的良质土回填部分如处在道路基层处理地段以道路施工图设计要求为准。

10、施工注意事项:

(1)当沟槽内有地下水时,必须将地下水降至槽底以下,做到干槽施工。

一般采用明沟排水,当采用明沟排水困难时,应根据地质及开挖深度采用合适的井点降水。

(2)当土方用机械开挖时,应保留200㎜土层用人工清槽,且不得超挖,如若超挖应用砂石将超挖部分采用碎石回填夯实。

(3)在施工过程中当管内无水时,应注意防止沟槽进水造成管道上浮。

(4)浇筑混凝土基础时,应采取加强养护等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5)承插式接口的管道,插口插入的方向应与水流方向一致。

(6)管道两侧回填图应同时进行,高差不得大于0.3m。

(7)开挖沟槽边坡坡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

钢筋混凝土管道与检查井采用半截连接,做法详见苏S。

11、工程验收:

(1)沟槽开挖达到设计高程后,应会同有关部门验槽。

(2)沟槽回填前,管道应根据《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10.3条相关要求进行闭水试验,闭水试验合格后方可回填。

(3)质量评定: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3-90进行,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规定外,同应符合国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本工程污水管道施工前应对接入点处的现状管道标高进行复核,如现状管道标高高于设计标高,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

(2)管道在施工过程中与其它管线交叉产生矛盾或有未预见情况、会同设计人员现场解决。

(3)管道工程施工,应遵守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劳动保护、防火、防爆、环境和文物保护等方面的规定。

(4)未尽事宜按有关规范、标准及规程执行。

(5)桩号1200处穿越高速公路应得相关部门同意。

(五)施工条件

经过现场勘察,本工程沿线地形较复杂,东侧为京杭大运河紧贴新老路边缘,新建路段大部份为位于防洪大堤西侧河塘低洼地段,部份与防洪大堤相接,地势呈东高西低,工程末端又下穿现南绕城高速公路起伏较大。

道路红线范围内伴有许多工矿单位,尤其道路东侧较多,道路东侧还有10KV高压横沟线,西侧有弱电杆线和部份低压线路以及未探明的地下管线,目前标段内防洪大堤顶宽约4.0m可供一般车辆和行人通行,外部交通往北可从一标段及已建成的运河南路一期进出,工程末端可从南绕城公路南侧汤汪镇同心村华庄组向西去往汤汪镇,工程末端在同心村境内。

标段内河塘淤泥需清除,K0+911.5箱涵位于通扬运河的同心河上,施工前需围堰抽水清淤,在新建路段西侧高填方路段需做临时便道和外界接通,便道可从市区购买拆迁下脚料填筑,现场排水系统可排入现有同心河,最终排入京杭大运河。

本合同段内进出道路较少,且路幅较窄,机械及材料可从现状运河大堤老路或末端农村简易道路进出,沿工程走向开工前利用原有堤防土路通行。

目前现状道路不可以进行施工期间的双向会车需增设会车道。

中标后利用老路作为施工便道应加强养护,确保行人和行车安全,整个工程位于同心村华庄组境内,同时也涉及到地方村组,整个工程沿线各种杆线纵横交错,并设部份地下管线,且有部分工矿单位建筑物和简易房,均需拆迁,开工前故需配合业主做好动员拆迁工作,确保本工程开工的顺利进行。

(六)施工特点及总体设想

1、按照本工程招标实施的项目内容,属城市道路工程。

2、施工地点位于城东部郊区汤汪乡同心村境内,现有中间道路及末段老路交通繁忙,现场施工条件一般,受电网水系影响较大,地下管线较少。

3、工期120天,按施工日期排,前期道路路基土方施工,管道工程施工正处于盛夏季节,路面基层,沥青砼面层已进入金秋季节,受雨期影响的可能性较大,对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有一定的影响和挑战性。

4、整个施工期均处于开发建设的大好时机,有业主和所在乡镇村组百姓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外围协作条件较好。

5、各种管线交叉施工及河塘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