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720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docx

中国汽车业SWOT分析

河南科技学院

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

国产汽车业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生姓名:

陈可扬

所在院系:

经济与管理学院

所学专业:

市场营销

导师姓名:

霍治平(讲师)

完成时间:

2011年2月15日

 

DomesticautomobileindustrySWOTAnalysisandCountermeasures

(Chen-Keyang)

(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

Abstract

WithChina'sautoproductionandsalescontinuetoincrease,somenolongermeetthegrowingstrengthofenterprisestolookonlystayinthedomesticmarket,haveeagerlywanttoflexitsmusclesintheinternationalmarket.ThispaperintroducestheSWOTanalysis,strategicmanagementfromtheperspectiveofthecompetitivenessofChina'sautoexportsforanalysis.China'sautomotiveenterprisesby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andtheexistenceoftheexternalenvironmentanalysisof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inordertoprompttheautocompaniesinChinaintotheinternationalmarketcanneitherblindly,wecannotmoveforward,accordingtotheirbusinessactualdevelopmentoftheenterprise'sexportdevelopmentstrategy.

Keywords:

automobileindustryenterpriseSWOT

 

摘要

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不断的提高,一些实力不断壮大企业不再满足把眼光只停留在国内市场,纷纷摩拳擦掌欲在国际市场上大展拳脚。

本文引入SWOT分析法,从战略管理角度对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分析。

通过对我国汽车企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以及对外部环境存在的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以此来提示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时既不能盲目冒进,也不能裹足不前,应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企业的出口发展战略。

主题词:

汽车工业企业SWOT

 

一、引言

我国汽车业的发展由依靠国内资源的内循环型产业向国际性产业的转变,承接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带来自身结构的调整,结合自身优势来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随之出现不少问题,因而从SWOT角度角度即我国汽车产业的行业优势、行业劣势、行业机遇、行业危机来深入分析我国的汽车发展状况,提出各种有效改进措施。

二、汽车行业现状

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继续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

其中:

汽车生产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

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上年,产销250.13万辆和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1%和22.2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6.96和8.02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增幅0.19个百分点和0.41个百分点。

乘用车产销分别达到638.11万辆和62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94%和21.68%,产销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

2010年,汽车行业重点企业利润利税保持了强劲增势,整体赢利水平显著。

从利税总额看,截止11月重点企业集团共完成1156亿元,同比增长48%。

2010年,行业内重点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依次为:

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哈飞和吉利。

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733.65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老问题依然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因此,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

进口汽车发力抢占国内市场,油价高企、环境污染,汽车行业“大而全、小而全”、“散、

乱、差”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市场经营者和广大消

费者更多的思考,我们如何以更好的环境进入汽车生活时代。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正处于明显的上行周期,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维

持一个较快增长的局面。

乘用车产销增长速度还会保持在20%的水平;而商用车

产销的增速大约在18%左右。

2010年,汽车市场还将继续快速增长,同时带动

二手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势头。

中央惠农政策,将使广大农民迅速富裕,本来对

二手车就有很大需求的广大农村,会逐步将需求势能转化成实际行动。

三、国产汽车业SWOT分析

(一)、行业优势(strength)

1、良好政策和投资环境:

(1)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定,汽车企业引进制造技术后,必须进行产品国产

化,并提出了不低于40%的国产化率要求。

(2)一些政策和规定引导汽车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产品种类多元化生产等

促进汽车业的优化组合。

(3)由于我国参与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外资在汽车和零部件产业投资的增

加,国际许多著名的汽车巨头在我国设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很多跨国公

司还将我国的汽车业纳入其全球采购系统并在国内设立采购机构或办

事处,有些还在国内设立了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汽车产业

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零部件企业的快速发展。

2、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市场潜力优势

(1)廉价的劳动力是吸引投资者来中国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

尤其是在汽车

生产方面,目前大部分的企业都是一些附加值低,需要大量劳动力进行生

产的组织,利用中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来提升其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我国的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平均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随着人们对汽车消费能力的

增强,必然会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

3、国外著名大型汽车业对我国企业全方位的持续带动效应

目前,列入世界500强的汽车业巨头都纷纷到中国投资建厂,建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

我国许多汽车企业与世界领先的跨国公司进行合作和合资,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营经验,从低端的加工到高端的研发,实现车身、发动机、变速器、车桥、饰件等汽车主要零部件和模块方面全面发展。

对于一些企业来说,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可以迅速提升发展速度和规模。

因此,我国汽车企业处于以国内、国际市场和资源优化调配发展的前提下,直接进入世界零部件采购平台,采取一边发展和一边学习的模式,可以迅速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并且在目前的国际化发展前提下,这种效应是具有持续性。

(二)、行业劣势(weakness)

 1、产品质量、安全性的差距

  我国汽车产业在加入世贸后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与世界知名汽车制造企业的产品相比较在质量和安全性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这些差距很多是基础层面上的,比如说原材料、特殊工艺的水平、安全性、制造设备和产品设计。

国产汽车的质量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就可见一斑,在出口产品没有大的改进和提高的情况下,投放国际市场与洋品牌一较高低,更是相形见绌。

如陆风在出口欧洲200台汽车后,在经过欧洲—民间汽车组织以时速64公里对陆风汽车进行正面碰撞试验后得出的结论是:

驾驶人员将受到严重损伤,甚至“有可能威胁生命”。

华晨公司在欧洲的BS6产品介绍会上就承认,BS6型轿车按欧洲标准进行撞车试验时仅达到五星中的二星标准。

2、缺乏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是近来比较流行的词语,即拥有多方面专业知识和多种技能的人才,具体到汽车出口领域,是指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精通国际贸易业务、对汽车产品和业务链有相当了解的人才。

由于我国汽车出口是从近几年开始大规模发展的,很多企业从2003年才正式启动“走出去”战略,将国际市场提到与国内市场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

所以人才储备不足,缺少独当一面的复合型人才,成为制约出口业务大发展的主要因素。

3、品牌知名度不高

  目前中国汽车在世界汽车市场上的品牌认知度与日本和欧美汽车在当地多年经营已确立的品牌知名度还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从国际汽车品牌竞争力的综合指数看,我们仅仅是美国的41.7%,日本的42.4%,德国的47.3%,韩国的61.6%。

我国汽车产业要想大举进军国际市场,只能依靠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来担当重任。

有一句话说得好,三流企业卖产品,二流企业卖服务,一流企业卖品牌。

中国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过程中,必须加强品牌建设的力度。

售后服务和广告宣传等工作则是其中必须花大力气解决的重要问题。

4、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

  我国大部分汽车出口企业尚未建立售后网点和体系,很多企业根本就谈不上售后服务,而出口量较大的企业在海外所谓售后体系离方便、快捷、多网点、高标准等要求还相差甚远。

以丰田公司为例,他们开发市场,先以售后服务开始,前期运行的是配件和服务的准备工作。

我国汽车出口达到了40个国家和地区,但是我们目前尚无一家出口企业的客服系统设置了中东、非洲等国家语言的专职服务人员。

再反观一下,上海大众的客中心设置了德语服务,北京现代设置了韩语服务。

我国相当多的汽车企业抱着出口一辆是一辆的心态,根本不考虑售后服务问题,结果造成了只管“生”不管“养”的局面,一旦车子出现问题,消费者根本找不到相应的维修站。

这样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中国汽车业在海外的声誉,限制了中国汽车业在海外市场的发展。

5、市场开发工作显得薄弱

  我国汽车产品出口,给人的印象就是说的多做得少。

诸如一些企业象放卫星一样的出口计划根本没有实现,一些企业的出口计划中途搁浅。

这说明,我们企业在国外市场开发工作方面,缺乏系统的规划。

我们对国外市场真正的需求还是缺乏针对性的了解。

我们前期的市场调研工作也没有深入。

如果把国外市场看作一个大的细分市场对待,把4P、4C、4R等相关工作落到实处,出口自会有别样的天地。

(三)、行业机遇(opportunity)

1、中国汽车产品的海外需求不断增长

  中国汽车的海外需求不断增长,尤其是轻型载货汽车,而本土生产的高端车型正在逐渐取代某些进口。

另外,一向被认为缺乏竞争力的自主品牌轿车已经批量地进入国际市场,雄心勃勃的中国汽车企业正在积极尝试海外扩张,出口产品到欧美主流汽车市场。

  在汽车产品出口中,汽车零件、附件及车身占有很大比重,2010年出口金额达到385亿美元,同比增长51%,占汽车产品出口的43%。

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比较集中,按照顺序分别为:

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韩国,其中,向美、日两国出口汽车零部件的金额占出口总金额的近50%。

出口企业以外商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为主,这两类企业出口金额占出口总金额的56%。

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轿车产品出口迅速增加,数量达到31125辆,同比增长224%,其中绝大多数是自主品牌轿车,出口市场也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主流汽车市场转移。

2、政府大力支持汽车产品出口

  国家政策鼓励发展汽车出口贸易。

早在1985年国务院发表的128号文件中,一些与汽车有关的产品就被列入国家重点支持出口的机电产品,在外汇分成、原材料进口、出口奖励、补贴等方面就享有与其他产品不一样的优惠政策。

近30年来,虽然机电产品出口鼓励政策不断调整,但有关政策一直鼓励汽车出口贸易的发展。

2008年国家下调了许多产品的出口退税额度,但汽车的原有的出口退税率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维持。

3、中国正在进入一个准完全竞争时期

高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汽车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975万辆和985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9%和全球汽车消费增量的23%。

2000年~2010年,中国乘用车市场销售复合增长率达到87%。

今年1~3月累计销量已经达到507多万辆,超过去年同期。

迅速扩容的市场成就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及成长,市场份额越趋分散,自主品牌汽车2010年市场份额合计达到45%。

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同样迅猛,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销售收入达到4168亿元,2000年~2010年平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5%。

国产汽车业在汽车行业所占比重也不断上升,2010年已接近40%,中国汽车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准完全竞争的时期。

(四)、行业危机(threats)

1.低价政策带来的副作用

  由于近几年中国汽车的出口量增速极快,而出口平均价格又逐年递减,所以马来西亚、俄罗斯、美国等国家都提出了“中国汽车威胁”论。

美国人明确提出:

中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的速度将比日韩快,中国出口汽车将在5年~10年内对美国产生威胁。

美国和日本在汽车制造业领域的争端从来没有停息过,当年日本汽车进入美国也曾受到百般刁难,丰田对美国作出了一定的妥协,最终在美国市场扎根。

中国汽车如果一味地利用低价冲击国际市场,并拿出一副以低价冲垮对手的架势,而不给自己留丝毫回旋余地,无异于为自己树立起众多强大的敌人,丧失良好的出口环境。

2、管理落后、出口产品价格竞争混乱

  目前我国的出口产品由于出现严重同质化倾向,所以难免恶性竞争,自相残杀。

据悉,2010年全国出口整车47.28万辆,出口企业却多达1025家,其中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企业仅有两家,出口额在1亿美元以下、3000万美元以上的也只有8家;而出口不到10辆汽车的企业有600多家,一年出口仅一辆汽车的“企业”竟然达到160家!

这恐怕是全世界都绝无仅有的稀罕事。

低价无序的恶性竞争将直接导致国外反倾销调查的增多,目前中国汽车行业遭遇的反倾销案例已有8起之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虽然汽车行业目前还不会过多地遭遇反倾销,从长远来看,随着出口规模的扩大,未来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品很可能面临反倾销风险。

3、壁垒森严

  目前,世界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汽车产业,纷纷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障碍,如俄罗斯经贸发展部对外洽谈委员会副总经理安德烈·库什尼连卡表示:

俄罗斯的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亚洲国家生产的低档汽车,一旦俄罗斯面对大量来自东南亚国家低档汽车进口冲击,将会“立即提高相应的汽车进口关税”。

更值得关注的是,奇瑞和吉利正将俄罗斯作为下一个重点开拓的海外市场目标。

马来西亚的关税从早期的100%下降到目前的50%,在国内售价3万元左右的吉利豪情,在马来西亚的报价达到10万余元之高。

如果说东南亚、俄罗斯国家的高关税贸易壁垒,尚难以阻止中国廉价汽车大批量涌入的话,欧美市场实施的排放、安全、环保等严格法规标准,则是中国整车打开市场空间的最大障碍。

美国交通部的安全标准、联邦空气污染控制标准和平均燃油经济标准,都比20年前日本车进军美国时的要求严格得多,而目前大部分中国产汽车还不能达到美国标准。

4、知识产权纠纷

  近两年来中国汽车企业和国外一些汽车企业的有关知识产权的纠纷不断出现,如丰田汽车起诉吉利、通用汽车起诉奇瑞、本田汽车起诉双环和丰田汽车调查比亚迪F3等多宗国外汽车企业起诉国内汽车厂家侵权的事件发生。

这些知识产权纠纷不仅损害了中国汽车企业的形象,还会使中国汽车走向国际市场道路变得举步维艰。

5、人民币汇率升值

  由于从2005年开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不断在下跌,人民币汇率不断在升值,对于中国出口产品影响较大,汽车产品出口也不例外。

由于中国的汽车企业出口车型都集中在经济型轿车领域。

和其他行业国际市场相比,在汽车领域,中国仍然是廉价路线。

显然,人民币升值,必然引起汽车出口价格上涨,无益于国际竞争。

四、对策

如何面对机遇和挑战

(一)、参与国际化经营,采用联合、兼并、收购等方式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组织革新,积极吸引国内外各种复合型人才,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知名度。

在全球经济高速融合的今天,企业的产品销售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我国汽车业也应该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

目前,国际汽车巨头掀起新一轮联合兼并浪潮,我国汽车业存在的散、乱和经济效益差等问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进行优化组合配置,实现规模效应。

在全球经济高速融合的今天,企业的产品销售由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地扩展到全球各个角落,国产汽车业也应该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通过国际化经营吸引人才壮大企业。

例如2010年8月2日,吉利并购沃尔沃交割仪式在伦敦进行,吉利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沃尔沃业务单元的收购,总收购金额为18亿美元。

至此,中国民营企业最大规模的海外并购案走完法律程序,并购成功后的吉利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跨国汽车企业。

在这一并购行动中吉利为中国汽车企业海外收购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使中国拥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知名汽车品牌,一举进入国际高端汽车市场并占有一定份额。

吉利通过收购沃尔沃不仅将市场一举扩展到欧美,而且得到了沃尔沃的2000多名高级工程师及各种复合人才,极大地增强了公司的实力,一举走上了国际化经营道路,完成了华丽的转身。

(二)、加大对产品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和投入

目前汽车业的发展向汽车电子技术、系统集成与模块化、产品标准化和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方向发展,汽车业需要逐步认识到产品技术研发重要性,把握零部件产品技术发展方向,逐步加大其支持力度和投入。

首先应该增加资金投入,单独成立或联合成立高科技产品研发机构,提高科研能力,对于目前行业领先技术进行跟踪和应用吸收,不断优化产品技术;其次需要进行国内外行业人才的引进和职业技术工人的培养,为产品技术的开发和吸收提供高素质的科研团队,加速技术成果向工程应用的转化;最后汽车业业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

吉利汽车自诞生之日起就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研发自己的技术,现在其大部分技术都是自研发出来的。

同时吉利认为一条腿是永远蹦不远的,只有学会两条腿走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才能走得更稳、更快。

(三)、加强产品质量控制和服务水平,树立品牌经营意识

我国汽车业的品牌知名度在世界上非常低,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国内汽车企业没有意识到产品质量控制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性,缺乏品牌经营理念。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我国汽车业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不断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优质完善的售后服务,并以此为基础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市场中树立自主品牌,保持和增加其市场份额。

吉利集团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近500个4S店和近600家服务站;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率先在国内汽车行业实施了ERP管理系统和售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市场信息快速处理。

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120万辆,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同时集团投资数亿元建立了吉利汽车研究院,总院设在临海。

目前,研究院已经具备较强的整车、发动机、变速器和汽车电子电器的开发能力,每年可以推出4-5款全新车型和机型;自主开发的4G18CVVT发动机,升功率达到57.2kw,处“世界先进,中国领先”水平;自主研发并产业化的Z系列自动变速器,填补了国内汽车领域的空白,并获得2006年度中国汽车行业科技进步唯一的一等奖;自主研发的EPS,开创了国内汽车电子智能助力转向系统的先河;同时在BMBS爆胎安全控制技术、电子等平衡技术、新能源汽车等高新技术应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目前已经获得各种专利718项,其中发明专利70多项,国际专利26项;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是省“高新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汽车企业要想走向国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一些知名跨国公司同场竞技,就必须要不断修练内功,提高自身竞争实力,同时还要全面了解国际市场中的各种环境因素,力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一旦出击国际市场,就要战必胜,攻必克,这样才能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这不仅关系到出口企业本身的长远利益,更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利益。

(四)、利用国内优势迅速壮大发展,占领一席之地

虽然我国汽车业起步较欧美企业较晚,但汽车产业政策规定的不低于40%国产化率要求这一有利条件能让我国汽车也通过引进技术来让壮大自己,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利用本土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和廉价的劳动力完成原始积累。

同时国外汽车巨头在华开发市场也有利于我国汽车业参与分工合作,通过学习和竞争缩短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随着国内外需求的增加和国家出口退税的政策激励,我国已经有一些企业走出国门将产品推向世界,有了良好的口碑,为国内汽车业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如吉利公司去年向欧美市场出口3000辆轿车,并海外业务急剧增加,同时在国内市场上也一路凯歌,利润率远远大于国内和部分欧美企业。

(五)加强管理,明细知识产权,以合理的方式避开贸易壁垒。

我国大部分汽车企业产品同质化程度较为严重,从而导致产生低价的恶性竞争,严重损害了行业整体利益。

因此国家必须更新汽车业的现有法规,明晰产权,引导企业建立完整的产业链,形成良性的循环,实现整合优势。

同时通过在国外投资建厂、兼并、收购等方式完成战略布局,以避开日益严重的各种贸易壁垒,减少贸易摩擦。

五、结束语

通过对国产汽车业的SWOT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汽车业已经进入战国时期,纷争不断而且还面临国外成熟的汽车跨国巨头的正面进攻,

而国产汽车业与国外巨头之间的差距很大,因此需要在新能源汽车研发方面独辟蹊径,形成新的不对称优势,从而壮大民族工业。

参考文献

[1]晏敬东,我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N].北京汽车,2007,{6}.

[2]赵英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工业经济,2009,{3}.

[3]银国宏.1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J].汽车工业出版社,2008,{3}.

[4]史文库.现代汽车新技术[J].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5}.

[5]曹秉刚.中国电动汽车技术新进展[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7,{8}.

[6]李雪兰.进入WT0——中国汽车如何在国际汽车市场取胜[J].汽车与社会2006,{11}.

 

谢辞

本论文的完成,承蒙我的指导老师---霍治平老师在从选题的确定、论文资料的收集、论文框架的确定、开题报告准备及论文初稿与定稿中对字句的斟酌倾注的大量心血,在此对导师霍治平老师表示感谢!

感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领导和·····辅导员老师,他们的关心和培养使我从一个不懂世事的少年成长为一名坚强的、积极向上的青年,感谢他们对我的支持和培养,为我今后的人生旅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感谢经管学院的专业课老师,他们精心教受使我学会了大量的专业课知识,终身受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愿在未来的学习工作过程中,以更加丰厚的成果来答谢曾经关心、帮助和支持过我的所有领导、老师、同学和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