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监督文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324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3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技术监督文档.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技术监督文档.docx

《技术监督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监督文档.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技术监督文档.docx

技术监督文档

 

2017年江苏省发电企业

技术监督检查大纲

(风电版)

 

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公室

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三月

目录

一、绝缘专业2

二、继电保护5

三、电能质量9

四、电测专业10

五、风机控制11

六、金属专业13

一、绝缘专业

序号

检查项目

自查结果

备注

1

监督管理

1.1

建立健全以分管场长(或归口总工)领导下的电气设备性能监督网,并能根据人员变化及时完善

1.2

组织制定本单位有关电气设备性能监督的规章制度、技术措施与实施细则

1.3

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电气设备性能监督的指示、规定、标准及反措,按要求参加上级监督部门举办的电气设备性能监督会议。

1.4

对本单位电气设备的重大事故和缺陷组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

1.5

制定或参加制定本单位年度电气设备性能监督工作计划、预试计划,内容符合相关规程并及时上报

1.6

编写本单位电气设备性能监督年度总结并及时上报主管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

1.7

及时上报重大事故、缺陷情况和总结

1.8

不发生由于监督不到位造成的电气设备损坏

1.9

预试完成率、缺陷消除率达到当年网内统一制定的指标

1.10

高压试验人员持证上岗(包括外委试验单位人员)

2

预试情况

2.1

按预试规程制定或参与制定年度预试计划

2.2

预试报告应统一格式,内容包括:

试验日期、人员、试验设备及编号、是否在定检周期、环境情况、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正确、无漏项、无降低标准情况;试验结果正确、报告管理完善、规范

2.3

有试验报告公章,试验中发现的电气设备缺陷和异常情况应作出书面汇报,对重大缺陷应立即报告

2.4

试验设备清洁,摆放整齐

2.5

定检设备要有检定证书,并有标识

2.6

建立试验设备台帐,使用说明书及设备的技术资料齐全

2.7

专责人用微机管理文档、预试、大小修计划、缺陷记录等情况

2.8

设备台帐和缺陷记录及时补充

3

电气运行

3.1

按现场规程定期巡视、检查电气一次设备的运行情况,定期分析设备绝缘状况

3.2

发现设备异常情况,按规程采取措施,必要时上报有关领导和电气设备性能监督专责人

4

电气检修

4.1

按检修规程和检修计划进行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超期未修,应报上级领导和电气设备性能监督专责人备案。

风力发电机、主变等重要设备大修修前有方案,修后有总结

4.2

对于重大设备绝缘事故或缺陷,应进行解体检查,分析原因、制定对策、防止重复性事故发生

5

重点专业工作

5.1

电力电缆线路及架空线路线路及母线:

5.1.1

交接及预防性试验项目是否齐全,试验数据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5.1.2

是否定期进行预防性试验,如电缆交流耐压等

5.1.3

线路定期巡线和检修,应有记录和缺陷处理情况

5.1.4

杆塔接地电阻是否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测试,测试方法是否正确,不合格的是否进行了改造

5.2

变压器

5.2.1

变压器交接及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试验数据是否符合规程要求

5.2.2

变压器运行中是否遭受特殊工况,如过电压、出口或近区突发短路等,事故中保护是否正常动作,是否有电压、电流波形的完整记录,是否按规程要求开展绕组变形试验

5.2.3

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或120MVA及以上容量的变压器在新安装时必须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110k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在新安装时,宜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进行涉及变压器绝缘部件或线圈的大修后,应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

5.2.4

开展有载分接开关测试、有载分接开关按期检修工作

5.2.5

变压器温度计应进行定期校验,上层油温两支温度计读数相差4℃以上,应作为缺陷处理

5.2.6

变压器储油柜油位、套管油位、呼吸器油位应正常,套管无破损裂纹、无严重油污、无放电痕迹极其它异常现象。

5.2.7

运行中分接开关油室内绝缘油,每6个月到1年或切换2000-4000次,应至少采样1次,并按规定的周期和次数进行换油

5.2.8

变压器储油柜如有渗漏应及时处理。

5.2.9

强油循环的冷却系统必须有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源,定期进行切换试验

5.2.10

变压器(电抗器)是否有事故油坑,是否定期清理,喷淋系统是否定期校验。

变压器的压力释放阀喷油管有无用管道引至地面。

5.3

断路器类

5.3.1

断路器的容量和性能应满足实际安装地点的短路容量要求,不满足要求的应及时进行更换。

5.3.2

是否按照规程及反措对断路器本体和操作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开展相关特性试验,防止留有隐患造成事故或扩大事故

5.3.3

预试项目(包括油、SF6气体等)是否有不合格项目,SF6气体管理是否正规,即新气是否纳入统一管理,是否按周期进行检漏、微水测试;对开关的机械特性应按要求进行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处理。

5.3.4

是否监视开关机构的液压和气压值

5.3.5

密度继电器是否满足不拆卸校验的要求,是否按周期进行检查校验

5.4

过电压及小四器

5.4.1

根据地区短路容量的变化,校核接地装置(包括接地引下线)的热稳定容量,不满足要求的及时提出改造方案;变压器中性点及重要设备有双根接地线(且每根均符合热稳定容量要求)

5.4.2

按规程要求进行接地电阻测量,对不符合要求的应进行改造

5.4.3

雷雨季节前后是否开展避雷器交流泄漏全电流和阻性电流测量,避雷器泄漏电流表动作是否正确,应定期进行巡检记录数据,并对异常数据进行分析

5.4.4

对CT、PT、耦合电容器、套管等按要求开展预试和油色谱检测工作,试验结果是否正常

5.4.5

高压配电系统防止过电压措施是否完善,是否定期开展电容电流测试,消弧线圈配置是否合适

5.5

外绝缘及其他

5.5.1

电气设备外绝缘(包括变压器套管、断路器断口及均压电容)配置是否符合所在地区污秽等级要求,不满足要求的是否采取增爬措施

5.5.2

瓷及玻璃绝缘开展定期清扫工作,清扫周期根据地区污秽程度确定,污秽程度逐渐严重的地区,清扫周期应相应缩短。

5.5.3

定期进行盐密测试工作,并记录完整,测试方法、测点分布和测量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5.5.4

是否定期进行支柱绝缘子裂纹检测及悬瓶零值绝缘子检测工作

5.5.5

喷涂RTV涂料前是否按要求进行抽样检测

5.6

一次设备测温

5.6.1

运行中一次设备是否定期进行点温测试,且有详实测试记录

5.6.2

按规程要求开展远红外成像测温工作

5.6.3

定期校验远红外测温设备

5.7

绝缘油

5.7.1

按周期进行变压器油的色谱分析,定期报送变压器(电抗器)色谱报表;500kV变压器、电抗器应监测绝缘油的含气量。

5.7.2

是否按照规程和厂家要求对新投运、在运行35kV及以上充油设备绝缘油定期进行电气性能试验(包括油耐压和油介损试验)。

5.8

风力发电机

5.8.1

风力发电机交接及预防性试验项目齐全,试验数据是否符合规程和制造厂要求

5.8.2

风力发电机运行记录是否齐全,是否发生过雷击

5.8.3

风力发电机在冬季是否有覆冰现象

二、继电保护

序号

检查项目

自查结果

备注

1

监督管理

1.1

监督机构与职责

1.1.1

是否有健全的,以分管领导负责的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机构

1.1.2

各级继电保护技术专责人,是否持证上岗并按照《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实施细则》及技术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开展工作

1.1.3

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继电保护技术监督实施细则》

1.2

继电保护技术监督管理

1.2.1

认真贯彻执行技术监督的报告,签字验收和责任处理制度。

设备的改造和更换是否有专人负责,并签字验收。

按规定格式和时间如实上报继电保护技术指标完成情况,重要问题应及时上报。

建立和健全继电保护设备质量全过程监督和签字验收制度

1.2.2

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并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规程、制度

1.2.2.1

主要规程:

1.试验用仪器仪表使用操作规程及定期检定规程;

2.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修规程;

3.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维护规程;

4.现场安全工作规程;

5.各风电场应结合设备情况,备有国家及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上级部门近期发布的反事故措施

1.2.2.2

主要制度:

1.继电保护定值单管理制度;

2.继电保护投退管理制度;

3.岗位责任制度;

4.检修工作票制度及安全措施票制度;

5.现场定期校验制度;

6.现场巡回检查制度;

7.试验用仪器仪表管理制度;

8.继电保护设备缺陷和事故统计管理制度;

9.技术资料、图纸管理制度;

10.技术考核培训制度;

11.计算机软件管理制度;

12.技术监督工作考核奖励制度

1.2.2.3

继电保护装置应具备的技术资料:

1.二次回路(包括控制、信号回路)原理图;

2.一次设备主接线图及主要设备参数;

3.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控制屏的端子排图;

4.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原理说明书、原理逻辑图;

5.程序框图、分板图、装焊图及元器件参数;

6.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校验作业指导书;

7.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的投产试验报告及上一次校验报告;

8.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二次回路改进说明;

9.最新年度综合电抗,及定期校核的原始计算资料;

10.最新继电保护整定(校核)方案

1.2.2.4

各种记录:

1.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检修日志;

2.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设备缺陷(含异常、障碍、事故)及处理记录;

3.设备技术改造或改进的详细说明;

4.继电保护检修、检定和试验调整记录;

5.试验用标准仪器仪表维修、检定记录;

6.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备份;

7.事故通报学习记录;

8.保护动作情况记录及动作分析报告(含录波图)

1.2.3

反措文件的贯彻落实:

1.是否建立反措项目的管理台账;

2.是否已制订贯彻落实反措的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

3.年度反措计划是否按期完成;

4.上级通报文件下达并限期完成的补充反措项目是否按时完成;

5.防止继电保护“三误”(误碰、误接线、误整定)事故的反事故措施是否认真制订并严格执行

1.2.4

仪器配备:

检查是否配备继电保护测试仪、综自测试仪、直流系统测试仪等必备仪器

1.2.5

检查是否按期上报保护投入、动作情况及异动报告

2

继电保护主要考核指标

2.1

继电保护设备定期检验完成率是否100%

2.2

220kV及以上系统保护装置正确动作率应达于99%;

全部保护正确动作率大于98%

2.3

220kV及以上系统继电保护主保护运行率≧97%;母线保护运行率≧97%;录波完好率≧97%

2.4

是否受到了上级主管单位书面告警

2.5

定值计算准确,符合审批手续

2.6

不正确动作

2.6.1

是否发生本单位人员责任不正确动作

2.6.2

是否发生其它原因不正确动作

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运行和维护

3.1

线路、主变压器、母线、断路器保护装置的配置要符合各种反措要求及有关规程规定并能正常投入运行

3.2

继电保护技术监督数据库管理,当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发生变化应主动更新台账。

3.3

按期编制继电保护年度校验计划,按作业指导书对各保护及安自装置进行了定期校验

3.4

故障录波器、故障顺序记录仪等应正常投入,测距整定正确、模拟量和开关量全部接入,运行工况是否良好。

110kV电压等级以上应接入市调数据网,220kV电压等级以上应接入省调数据网,故障录波器应与主站通讯正常。

3.5

试验单位应具备相应试验资质。

校验报告(记录)应齐全、完整。

试验报告的格式要规范、项目齐全、数据正确,试验报告应内容齐全。

整组传动应有详细记录;报告应有试验结论及审批记录。

各种保护、自动装置的传动项目、结果和相量测试应写入试验报告

3.6

保护向量测试应符合规定:

电压核相正确;差电流(差电压)应在正常范围内。

是否利用负荷电流检测具有星形接线的差动保护各组电流互感器二次中性线不平衡电流(实测3I0回路不平衡电流为零值时,应采用模拟3I0电流的方法),并形成正式测试报告。

定期测量差电流及二次中性线不平衡电流并有记录

3.7

继电保护定值变动应认真执行定值通知单制度,各保护定值应与定值单应相符。

定值单的签发、审核和批准应符合规定

3.8

主系统和主设备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是否在80%直流额定电压下工作正常、安全、可靠

3.9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是否具有符合整定运行规程规定的整定计算方案,且审批手续完备;每年是否进行一次定值的全面核对;遇有运行方式较大变化和重要设备变更时是否及时修改整定方案

3.10

风电场二次系统及设备,均应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要求,禁止通过外部公共信息网直接对场内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维护。

4

装置本体及反措检查

4.1

保护盘柜的继电器、压板、试验端子、操作电源熔断器、端子排等应符合安全要求(包括名称、标志是否齐全、清晰)。

保护和自动装置屏前后标志是否正确,查找直流接地时是否退出相应的保护装置并将其写入运行规程

4.2

现场保护日志、检修消缺记录等填写完整,内容齐全

4.3

保护室应有防尘、防火和防小动物的措施;应配备空调设备。

空调的管理要列入规程

4.4

控制、保护直流分开供电;两套主保护分别经专用熔断器由不同直流母线供电。

非电量保护应设置独立的电源回路

4.5

微机保护版本认证及微机保护定值区管理

4.6

定值单是否齐全;运行现场应有完整的定值单

4.7

户外端子箱、接线盒的防尘、防潮措施是否完善。

气体继电器是否定期校验、是否加装符合要求的防雨罩

4.8

二次回路图纸应与装置相符

4.9

二次回路连接是否牢固、是否定期清扫灰尘,端子排应排列整齐没有松动现象;电缆屏蔽层两侧应可靠接地

4.10

检查PT二次回路,保证3U0极性正确性,并保证PT二次仅一点接地。

星形及开口三角接线的“N”必须分开。

为保证接地可靠,各电压互感器的中性线不得接有可能断开的开关或熔断器等

4.11

检查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地,电流回路只能一点接地,有电气联系的CT在连接处一点接地

4.12

电缆夹层是否按要求敷设100mm2铜排并首尾连接。

保护盘应与接地铜排联接。

接地铜排及与地网的连接是否满足要求,是否与开关场端子箱连接

4.13

防止开关分—合—分之后,防跳继电器形成自持。

是否具有断路器防跳回路的试验方案和试验纪录

4.14

微机、集成电路保护盘一米内禁用对讲机。

在规定范围、地点应有明显的标示

4.15

保护装置的尾纤弯曲直径应不小于15cm

4.16

两套主保护分别作用于两个跳闸线圈,非电量保护同时跳两个线圈

4.17

保护设备具有必需的备品备件;并满足存放环境的要求

4.18

综自站继电保护故障信息远传信息系统运行工况良好,数据齐全、传输准确

4.19

保护用试验设备(装置)性能完好

4.20

风电场应在升压站内配置故障录波装置,起动判据应至少包括电压越限和电压突变量,记录升压站内设备在故障前200ms至故障后6s的电气量数据,波形记录应满足相关技术标准。

4.21

风电场应配备全站统一的卫星时钟设备和网络授时设备,对场内各种系统和设备的时钟进行统一校正。

4.22

风电场并网点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三相电压不平衡等电能质量指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时,风电机组应能正常运行。

4.23

风电场应配置足够的动态无功补偿容量,应在各种运行工况下都能按照分层分区、基本平衡的原则在线动态调整,且动态调节的响应时间不大于30ms。

4.24

风电场应配置风电场监控系统,实现在线动态调节全场运行机组的有功/无功功率和场内无功补偿装置的投入容量,并具备接受电网调度部门远程自动控制的功能。

风电场监控系统应按相关技术标准要求,采集、记录、保存升压站设备和全部机组的相关运行信息,并向电网调度部门上传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所需的运行信息。

4.25

风电场涉网保护应每年根据系统参数,以及站内设备情况进行复算,并且出具复算报告符合行业标准及调度要求

三、电能质量

序号

检查项目

自查结果

备注

1

监督管理

1.1

监督组织机构

1.1.1

建立电能质量技术监督网

1.1.2

建立以分管领导、电能质量技术监督专责工程师、风电场电能质量专责人组成的三级管理体系

1.2

监督管理制度及规程

1.2.1

集团公司技术监督工作条例、电能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实施细则,技术监督岗位责任制以及电能质量技术监督专业应具备的相关制度

1.2.2

是否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监督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技术标准:

GB/T12325、GB/T12326、GB/T14549、GB/T15543、GB/T15945、GB/T24337、DL/T1053、GB/T19963-2011、NB/T_31005-2011

1.3

监督职责及参加监督活动情况

1.3.1

能按规定及时上报电能质量技术监督报表、半年总结、全年总结

1.3.2

能按规定及时参加电能质量技术监督会、互查等活动

2

专业技术工作

2.1

频率技术监督

2.1.1

监督运行人员按调度下达的有功曲线接带负荷,对违反调度命令的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2.1.2

风电场应配置有功功率控制系统(AGC),具备有功功率调节能力,应能够接收并自动执行电力系统调度机构下达的有功功率控制指令,并通过有资质单位的性能检测。

2.1.3

风电场应配置风电功率预测系统,系统具有0~72h短期风电功率预测以及15min~4h超短期风电功率预测功能。

2.1.4

正常运行情况下风电场有功功率变化应当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并通过有资质单位的性能检测。

2.2

电压技术监督

2.2.1

并网点电压及合格率是否满足电网公司要求,汇集系统电压是否在国标允许范围内

2.2.2

负责由本厂原因造成的电压事故的调查与分析,制定反事故措施

2.2.3

风电场应配置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具备无功功率调节及电压控制能力。

根据电力系统调度机构指令,风电场自动调节其发出(或吸收)的无功功率,实现对风电场并网点电压的控制,其调节速度和控制精度应能满足电力系统电压调节的要求,并通过有资质单位的性能检测(110kV接入风电场按地区供电公司要求执行)。

2.2.4

编制电压工作计划及总结,参加监督工作会议

2.3

无功补偿设备技术监督

2.3.1

是否及时检查使无功补偿设备保持完好状态和运行在合理的方式下

2.3.2

动态无功补偿设备配置和性能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动态无功补偿设备应通过有资质单位的性能检测。

2.3.3

变电站装设的电容器、电抗器、SVC、SVG,除事故和危及设备安全情况外,都要按调度命令运行

2.3.4

运行中的无功补偿装置未经调度部门认可,不得任意停运

2.4

其它电能质量指标(谐波、间谐波、闪变、三相电压不平衡)技术监督

2.4.1

风电场是否配备电能质量监测设备

配有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能够测试所有电能质量指标的在线监测设备,测试点应包含并网点(风电场高压侧母线)),并且监测设备正确配置,定期开展统计分析;

2.4.2

(1)是否建立建全电能质量监测点的技术档案,包括风电场设备的容量、型式、参数、主接线及有关系统的参数;有关电容器、滤波器或SVC、SVG的参数等;

(2)是否建立建全电能质量监测数据档案;

(3)是否建立电能质量引起电网及风电场的异常故障及事故的档案;

2.4.3

电能质量技术监督考核指标是否在国标允许范围内

四、电测专业

序号

检查内容

自查结果

备注

1

监督管理

1.1

监督组织健全

1.2

职责明确并得到落实

1.3

专责持证上岗

2

标准传递

2.1

标准室是否有合适的场地,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2.2

标准计量设备台帐齐全、

2.3

计量标准、操作规程完整

2.4

是否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2.5

计量标准装置是否全部考核认证或复查通过

2.6

计量标准技术档案是否齐全,记录是否完整。

(技术档案包括:

计量标准考核(复查)申请书、计量标准技术报告、计量标准考核证书、计量标准履历书、计量标准操作程序、计量检定规程及计量技术规范、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计量器具使用说明书、计量器具检定证书、计量标准测量重复性考核记录、计量标准稳定性考核记录、计量标准变更申请表、计量标准封存(或撤消)申报表。

2.7

是否有未建标就开展工作的情况

2.8

是否按照被检计量器具的准确度等级、数量、检定量程和计量检定系统表的规定配置计量标准器和工作标准器。

计量标准器和配套设备是否符合要求,并进行验收检定/周期检定,记录、证书信息是否齐全、正确,标准传递系统图是否规范

2.9

每个项目是否有两人持证上岗

2.10

出具的检定(校验)证书(报告)、记录是否符合要求

2.11

标准装置、计量仪表是否粘贴有效的状态标识。

3

设备监督

3.1

是否建有电测仪表的台帐,是否具有正式发文的周检计划,各类仪表是否按期受检

3.2

电测仪表(携带型电气仪表、现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