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74091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0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x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地相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内涵是: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以地球表面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文现象为研究主体,侧重于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社会科学以人以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用领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嗨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反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①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②20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人们乘坐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

③现在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发展历程:

①古代的人文地理思想和知识及其丰富,但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文地理学。

②近代地理发展比西方国家要晚半个世纪左右,引入了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新思想和研究方法,受当时法国和英美学派的影响,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开始起步,主要集中在人地关系、人口地理、农业地理、城市地理、农村聚落研究、运输地里、政治地理等方面以及区域综合考察。

③1980年以后人文地理才得到恢复,得到长足的发展——Ⅰ1949-1979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阶段。

Ⅱ1980-1990人文地理学的复兴阶段。

Ⅲ1990年以来,人文地理学进入全面发展和提高阶段。

如何建设:

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竞得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革、开放、搞活的需要,研究新旧体制接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明显的地域行与综合性相结合的问题,把解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既是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

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知道和参与社会实践。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4、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5、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6、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第2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意义:

1、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学、文化整合和文化景观成为人文地理学的基本主题,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

2、文化区是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人文地理学以文化为核心理论来统帅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学科的人文地理现象。

3、文化区是由不同类型的文化为对象来分的。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

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文化扩散类型:

文化扩散可以分为两类:

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由于扩展扩散的情况不同,扩展扩散分为三种类型:

接触扩散(亦称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刺激扩散。

文化扩散特征:

①扩展扩散的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并且其中各种文化现象的扩散速度是不同的(造纸术与呼啦圈传播速度的对比)。

②迁移扩散的特点:

由具有该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要快,易于保持该文化本身特点。

迁移到远处,是该文化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区在空间上不连续(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功夫)。

③某些边界对文化有屏障作用(南非边界阻止外来电视节目),完全不能通过的屏障是不多的,比较多的是可部分通过的可渗透屏障(加拿大要求在本国出版的外国杂志须含一定量本国题材)。

④某些文化现象,在一地的传播有速度快慢的波动和周期现象(追逐时尚的文化现象)。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

试举例说明。

(一)文化生态关系的类型:

①直链型文化生态关系:

环境决定论:

人和自然对文化的关系是单向的、完全由自然决定的。

“强”式文化生态关系:

环境强有力的决定、限制和影响着人类文化的行为和文化过程。

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的决定着文化,环境对文化的作用是因果直链型关系。

②网络型文化生态关系:

强调人的选择能力,把自然与人看成是双向影响。

“式”环境关系:

把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个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二者是一个相互联系的因素网络。

③社会体系中的文化生态关系:

研究人类环境关系中人对环境物象、观念的研究,探索和环境有关的人类行为动机,解释人对环境所产生的知觉决策的行为激励。

4、和谐文化生态关系:

强调环境对文化的影响,更加强调文化对环境的影响和文化与环境双向作用的协调性。

(二)文化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

①地理环境为文化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

例:

因为文明的发生和发展,需要剩余劳动时间故世界古文明均位于地理条件优越的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

②环境条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加速或延缓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自然条件的优越与否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例:

波利尼西亚群岛土著人的石器生活。

地理环境的变化,对文化发展施加一定的影响。

例:

汤恩比有关亚非地带人们在并和结束后的5条出路。

③环境条件差异性的影响:

不同地区具有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不同,因而各自的生产发展方向不同。

例:

在生产发展早期阶段,人类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由于地理环境的无数变化和等机构成不同,使各地形成不同的农业区域特征。

地理环境的差异对民族文化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是人与自然环境做物质交换的方式差异的历史发展结果。

例:

中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产生不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同。

 

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原因:

1、人文地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并且,人地关系、区域研究、空间分析是人文地理学的三大主题。

2、人地关系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其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

3、20世纪60年代,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全球性问题使得人类开始意识并谋求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逐步确认,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革新。

人的作用:

1、环境决定论:

过分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

人在该理论中几乎不起什么大的作用,居于从属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2、可能论:

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能力,认识积极地力量。

生活方式是决定某一特定人群将会选择那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3、适应论:

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4、生态论: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5、环境感知论:

人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受其环境与文化的影响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印象,这种由环境产生的印象就是环境感知。

人形成环境感知后,受其影响对现实环境的认识和理解不可能十分准确,对该环境做出的反应和决策以不全面的理解为依据(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在移民上的反应)。

6、文化决定论:

人通过文化在人地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

 

5、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一)汤因比的“挑战与迎战”学说:

挑战与应战:

古埃及人面对冰后期气候回升,草原变为荒漠,生存环境恶化,有三种选择,其一是迁移,二是以耐旱动物维持生存,三是训化动物和从事农业。

埃及人选择了尼罗河岸农业。

逆境美德:

五种逆境刺激产生美德,一是困难地方的刺激,二是新地方的刺激,三是打击的刺激,四是压力的刺激,五是遭遇不幸的刺激。

刺激使人奋起,从而战胜困难。

中庸之道:

刺激必须有限度。

适度刺激使人产生应激反应,找到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措施,从而改变环境,重塑文化景观,推动社会进步。

将客体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主体的人结合起来,从其相互关系和彼此相互影响的力度来分析其挑战。

(二)马克斯•韦伯的宗教思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命定论使资本积累时期形成中产阶级人格特征,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这种新教观念和行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刺激了其所在地区生产方式的改变,社会发展以及地理环境也随之变化韦伯介绍的是思想先变化,再改变生产与环境,是另一种人地关系。

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新的人地关系的精神作用进行分析有所启发。

(三)年鉴学派中的地理观:

人的生活方式不只是地理环境主宰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心理等许多复杂因素作用的结果。

把对人类历史的研究与对人类生活的研究紧密结合起来。

以地理环境为基础了解历史,在时间过程中研究人地关系。

6、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文化区:

具有相似的文化现象和特征,或具有某种特殊文化的人所占据的空间或地区。

即文化区是某种文化特征的分布地区。

文化扩散:

指某种文化从一地区扩散到另一地区,从上一代传递到下一代,包括扩散、交流、传承等意,是指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延续过程。

文化生态:

用人类生存的整个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生态理论研究文化产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分支学科。

文化整合:

文化除了可分为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精神文化外,它们各又可分为一些文化特质。

在一个文化系统内,各文化层次、各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是该文化系统实现了文化整合。

文化景观:

居住在该地的某文化集团为满足其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上自己所创造的文化产品,亦称人文景观。

文化区是人文事象的空间特征、文化扩散是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生态是文化与环境的关系、文化整合是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文化景观是文化现象的综合体,上述五者为人文地理学的五大主题。

只有了解文化的时间过程,才能深入认识文化区的空间特性,文化的空间现象的研究应与时间过程相结合。

在一定的地域空间中,人、文化、环境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地域文化系统。

文化生态学主要研究地域文化系统的组成、功能、结构、空间特性和时间动态,系统要素之间与系统要素内部发生的各种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文化整合最先发生的是文化冲突,结果往往促进新文化的产生,文化整合的变化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地域之中。

文化景观具有空间变化和时间变化。

 

第3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和计划。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指的是该学科研究中采用并遵循的基本过程。

典型模式:

选择课题——制定研究计划——资料收集和整理——实地考察——分析研究——成果总结。

一、确定研究课题:

按课题研究目的分:

应用性课题、理论性课题、综合性课题。

根据课题的来源分:

国家计划科研项目、个人自拟选题、应用性协作项目。

根据课题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分:

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预测性研究、对策性研究。

二、制定研究计划:

个人进行的论文型课题,计划方案包括三项内容:

研究步骤、资料调查大纲、论文内容分析框架。

申报研究课题具体内容包括:

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经费预算说明。

三、收集、整理资料:

广泛收集、辨别真伪、兼收并蓄、分类清晰。

四、调查研究与实地考察:

是资料收集工作,调查研究主要方式:

问卷调查、访问调查;实地调查有参与观察、直接观察、个案研究等方法。

第一手资料是只有通过研究者的野外考察、实地观察、调查访问才能获得,第二手资料是一次文献加工整理并使之有序化的文献。

实地考察可以加深对简介资料的认识,弥补其时效性缺陷,获得直观印象。

五、分析研究(数据初步分析与处理、建立分析模型、数据补充、分析结论可靠性评价、征求意见):

整个研究工作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包括资料、数据分析,理论解释和假设检验,提出观点与结论等过程。

课题分析需要重复收集资料——分析研究——再收集补充资料——再研究的过程。

科研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科学理论。

六、研究总结、成果评审(研究报告、研究成果、技术路线、原始资料)

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1)经验主义方法论:

归纳法是经验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经验主义方法的特征,一方面观察是其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判断与评价,得出结论。

另一方面,强调综合归纳的作用。

由于归纳主义从个别推论一般,从已知推论未知,从过去推论未来,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它存在局限性和片面性,把一个个有挂你的肯定的和否定的经验事实都收集起来,很难提出假设,发展理论。

(2)实证主义方法论:

一方面,与地理学相近的一些学科的渗透,如产生于经济学界的区位论引入了人文地理学,一些非地学者尝试用新方法应用到地理问题的解释上。

另一方面,一些对工作者开始寻求可以应用到地理问题的定量方法,发展地理学的理论,以解决传统地理学的诸多弊端。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是人文地理学较传统地理学有了许多革命性的发展。

首先,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其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

第三,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3)人本主义方法论:

加强了对人的研究,以人这个主体为出发点,重视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但总的说来,人体主义哲学及其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都是潜在的和间接的,它们并没有向人文地理学家提供一种直接的方法,只是从这两种哲学中引进对人的经验和人的主观性的重视这样的观点,并作为武器来反对实证主义地理学那种忽视人的地位的观点。

人本主义地理学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倾向,把一切客观存在看做为人的心理构造,事实上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4)结构主义方法论:

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反映了人文那社会科学领域继自然科学的综合趋向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综合趋向。

结构主义对人文地理学有两点最主要的影响:

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这从地理学家强调研究区域的整体性和人地关系系统中可以看出;师徒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来解释地理现象。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那些途经和方法。

一、地理社会调查:

访问法、资料收集法、抽样法、专家系统法。

二、科技文献

1、地理科技文献:

按种类分为各种书刊、资料、数据、文物、图表、非资料类或非印刷品类;按加工程度与使用程度分为原始性文献、工具性文献、再造性文献。

2、因特网信息资料库:

(1)与人文地理有关的虚拟地理图书馆

(2)相关综合性网上图书馆和论文数据库

(3)遥感图像和地图信息数据库

4.题目不重要(略)

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查阅《中国统计年鉴》或《,中国人口统计年鉴》,根据新中国成立以全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变化的数据,绘制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图,并分析不同阶段的成因。

中国的人口转变过程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人口转变可以划分为三个有突出特征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49~1957年,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出生率保持在高水平的情况下,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再生产出现了第一次增长高峰。

原因: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迅速恢复与发展,带来了人口迅速增长。

1950~1954年,人口出生率在短期内有所提高,在37‰以上。

此后有所下降,但都在30‰以上。

同时,随着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各种危害人民生命的急性传染病很快得到控制。

在很短的时间内,人口死亡原因就由以传染病、寄生虫病为主,转为以心脏病、脑血管病、癌症为主,使得死亡率急剧降低。

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人口死亡率从1949年的20‰下降到1957年的10.80‰。

随着死亡率的迅速下降,中国人口的再生产类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从“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且转变速度之快,世所罕见。

    第二个阶段是从1958~1998年,这个阶段相继经历了一个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和两次增长高峰,突出特征是死亡率保持在低水平的情况下,出生率大幅度下降。

由于政策方针失误和自然灾害影响,1958~1961年是中国人口发展非正常时期,人口再生产的自然演变过程被中断,死亡率异常上升,1960年达到25.43‰,导致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此后,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二次高峰期。

1962~1965年是对被打断人口增长过程的补偿和恢复,从1966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随着“文化大革命”结束和计划生育政策在70年代中期推行,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

但是,进入1980年以后,50年代和60年代两次人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相继进入婚育年龄,中国人口增长进入了第三次高峰期。

除1984年外,1981~1990年的出生率均在20‰以上,而死亡率一直保持在7‰以下,自然增长率在15‰左右波动。

不过,与第二次人口增长高峰比较有显著降低的趋势。

进入90年代之后,在死亡率保持低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出生率不断下降,使得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

到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初的20‰以上下降到10‰以下。

    第三个阶段是从1999年开始,中国人口再生产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这个阶段的显著特征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着低水平增长的状态。

从趋势上看,由于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死亡率将略有提高。

如果死亡率超过出生率,那么,人口数量甚至会出现负增长。

按照联合国中位方案预测,在未来50年时间内,中国人口出生率保持缓慢下降趋势,死亡率保持缓慢上升趋势,大约在2030年前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基本接近,人口数量达到高峰。

国家统计局和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结果基本相同。

2030年之后,由于死亡率超过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值,人口绝对数量开始下降。

2、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展的影响。

人口自然变动的成因:

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化,人口增长过程随着自然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外部政治环境、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化而变化。

人口机械变动的的成因:

分为两类,一类是因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刺激因素,另一类是个人动机变化产生的因素。

主要的原因是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生态环境因素。

人口变动的影响:

利:

政治方面,为国家国土防御提供充足的战略人口,以便更好地管理边远地区;经济发展方面,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科学文化技术方面,为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弊:

给当地造成过大的人口压力并滋生很多问题;对迁出地意味着人才的流失。

3、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

我国人口分布一般东部沿海地区多,西部内陆地区少,地理上主要以黑龙江漠河与云南腾冲连线为分界线,东南多,西北少,有由东南到西北方向随海高度的增加人口密度呈阶梯递减的趋势,而这种趋势还正在加强。

自然原因: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上东部以平原为主,有漫长的海岸线,西部以山地为主,西部地区大多为高原、荒漠,土地可垦殖率低,而且远离沿海,在经济的全球组织中处于边缘腹地的地位,所以西部地区人口承载力比中东部地区低得多。

社会经济原因:

历史上,自宋朝以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由西部向东部转移,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良好的自然环境推动了经济发展,近代以来,东部地区便利的交通为其发展与交流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为东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东部良好的基础使东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人口的流动,西部地区尽管人口密度比中东部低很多,但西部地区人口对环境的相对压力已经大于中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的人口生理密度(以每公顷耕地面积计算的人口密度)已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密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所负担的人口)不仅高于中部地区,而且高于东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出的幅度达50%以上。

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中国人口分布依然不均衡,突出的特点是在土地载体上的分布东密西疏,人口在土地和经济载体上呈现逆向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的这一稳定的宏观格局是由生态系统承载力的空间差异和经济空间组织的空间不均衡性决定的。

目前,东部人口密集,但是人口承载状况还是比较合理的,而且还有相当的人口承载潜力,但是上海的人口规模太大,不仅仅对土地的压力很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其经济承载能力;中部人口规模大,西部人口稀疏,但对这两个经济地带现有经济状况而言,人口规模仍然是过大的,当务之急是要加快经济发展,从而舒缓人口对土地载体的压力。

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衣:

服饰受各民族聚居地的地理环境影响,如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西北地区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西南和南方民族的服饰特点。

食:

饮食文化的中西差异、国内的地区差异等等。

住:

不同民居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上的迥异的风格。

民间文化:

在物质、精神、礼仪等方面与别的民俗的差异以及和流行文化的不同。

第5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条件。

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

(一)原始农业阶段:

主要是迁移农业,“刀耕火种”对土地进行轮作,在环境可承载范围有积极作用,发展农业、改善自身生活,科技获得一定发展。

(二)传统农业阶段:

属于自然经济,农具、技术改进,基本上靠人力,社会发展由于农民生活的贫困而缓慢曲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哲学历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