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748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XX市XX年度防台防汛抗旱工作总结Word下载.docx

 

26-28日出现的第二轮暴雨过程具有累计雨量大,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全市平均毫米,最大荪溪坞水库毫米,其中诸暨站111毫米,与常年同期持平,受暴雨影响,安华水库、陈蔡水库、五泄水库、青山水库均进行了泄洪调度,浦阳江干流水位快速上涨,于28日5时25分太平桥出现洪峰水位米(黄海),略超警戒水位,洪峰流量675立米/秒;

9时湄池站出现洪峰水位米(黄海),超保证水位米。

    梅雨期虽连续遭受两轮强降水袭击,由于降雨强度相对较小,经科学调度防御,未对我市造成较大损失。

    

(二)旱情

    7月1日出梅后,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进入高温干旱期,由于连续高温少雨天气,今年我市旱情尤为严重。

旱情的主要特点:

    1.高温持续时间极长且强度特强。

7月1日至8月18日,35℃以上高温日数达47天,其中40℃以上高温日数13天,为历史罕见。

8月6日、9日和10日诸暨最高气温分别达到℃、℃和℃,连续刷新我市气象记录。

    2.降雨量极少。

7月1日至8月18日,我市平均降雨量为毫米,其中诸暨站雨量28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86%,最小为荪溪坞水库,雨量仅为16毫米。

    3.全市水库水位持续下降,蓄水量逐日减少。

8月18日8时,6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量为9140万方,占台汛期控制蓄水量的70%,小型水库蓄水为正常蓄水量的43%左右。

    今年旱情造成我市农作物受旱面积万亩,饮水困难3340人,直接经济损失约3亿元。

主要是设施农业、经济林受灾严重,其中香榧受损严重,初步估算受灾数量在100万株左右,香榧新造林面积7000余亩,香榧小苗造林损失严重,香榧预计将比年初预估产量减少20%以上;

通道绿化成活率低,今年通道绿化面积5000多亩,受旱灾影响苗木成活率低于50%的占一半以上,大批水杉、湿地松、意杨等苗木死亡。

    (三)台风

    今年西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偏多,对我市产生影响的台风主要有7号超强台风“苏力”、12号台风“潭美”和23号强台风“菲特”,其中23号“菲特”给我市造成的灾害较为严重。

    第7号超强台风“苏力”于7月8日8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生成后强度不断加强,10日2时加强为超强台风,13日3时在台湾省新北市与宜兰县交界处登陆,16时在福建省连江县黄岐半岛沿海再次登陆,23时减弱为热带风暴,14日5时减弱为热带低压,至8时停止编号。

受“苏力”台风外围环流影响,从13日下午起,我市开始降雨,全市累计面雨量毫米。

总体降雨历时短,强度小,对我市未产生大的影响。

    第12号台风“潭美”于8月18日11时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 

20日22时加强为台风,8月22日2时40分前后在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陆,5时减弱为强热带风暴,11时减弱为热带风暴,23日5时减弱为热带低压,17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受“潭美”外围环流影响,21日-22日我市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全市平均过程雨量毫米,最大降雨为坑口站107毫米,共有8个站点降雨量超过70毫米,对我市未造成灾害,有效减缓了我市旱情。

    第23号强台风“菲特”于9月30日20时在菲律宾以东洋面生成,10月1日17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加强为强热带风暴,3日05时加强为台风,4日17时加强为强台风,7日01时15分前后在福建福鼎沙埕镇沿海登陆,登陆后强度迅速减弱,09时在福建省建瓯市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11时中央气象台对其停止编号。

这次台风的主要特点:

    1.登陆强度历史罕见。

“菲特”登陆时为强台风强度,台风中心气压达965百帕,近中心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是自1979年以来在10月份登陆我国大陆的最强台风。

    2.强风持续时间长。

浙江东南沿海12-14级大风持续11小时左右,海岛和山区瞬时极大风速达15-17级,苍南石坪山和望洲山瞬时风速达米/秒和米/秒,突破浙江省历史记录。

    3.降雨强度破历史记录。

“菲特”呈现了秋台风的特性,雨量大、范围广,6日至7日我省出现全省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气,局部特大暴雨,7日全省面雨量149毫米,为我省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日面雨量。

    4.台风路径的不确定性。

由于受冷空气、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以及“丹娜丝”等共同影响,“菲特”移动路径和强度预报变数较大,加大了我市防汛压力。

    受台风环流影响,我市从10月5日夜间开始降雨,6日10时开始雨势加大,出现连续暴雨,特别是东部地区,至7日6时雨量开始减弱。

5日8时至9日8时,全市平均雨量毫米,太平桥以上区域平均毫米,安华水库库区平均毫米,陈蔡水库库区平均毫米,石壁水库库区平均毫米;

单站最大为大溪站毫米,超过300毫米的有2个测站,超过200毫米的有21个测站。

7日15时,太平桥出现洪峰水位米(黄海),超警戒水位米;

7日18时15分湄池出现洪峰水位米(黄海),超警戒水位米。

    受强台风影响,赵家、枫桥等地小流域水位暴涨,洪水漫滩,造成多处民房进水受淹。

这次23号强台风“菲特”强度大、降雨历时短、雨量集中,给我市造成了较重的灾害损失,特别是东北部赵家、枫桥、次坞等镇乡。

据统计,全市2364人受灾,紧急转移3672人,农作物受灾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610万元。

全市无人员伤亡,无水库垮坝和重要堤防决口。

    二.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情况

    今年,市防指在省防指、绍兴市防指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项防汛防台抗旱工作。

    

(一)常备不懈,各项工作准备充分

    一是及早部署和组织汛前检查,加强督查工作力度。

2月17日市防指发出了《关于开展XX年度防汛检查的通知》,要求各镇乡、街道、有关部门、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突出重点,及早组织力量,全面细致地开展汛前检查。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市水电局在3月1日至3月7日组织技术人员分11个防汛检查小组对全市27个镇乡、街道进行复查,并于3月12日进行汇总。

据自查和复查,全市共有在建工程115只,发现险工险段94处、病险涵闸18处、违章违法14处,针对防汛检查情况,局迅速安排资金用于应急除险。

3月25日,市防汛办针对防汛复查的情况,分别给27个镇乡(街道)发出督查意见函,要求落实责任和措施,进一步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市四套班子领导钱三雄、徐良平、孟法明、姚汉松、郭浩良、赵源恩、谢建平和市人武部部长韩曙光等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检查防汛工作,在听取市水电局、气象局等领导工作汇报后,市委书记钱三雄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防汛思想建设、设施建设、制度建设,扎实有效抓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积极主动应对自然灾害,确保安全度汛、万无一失。

    4月15日,在诸暨日报上公布了《xx市XX年度小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责任人名单》、《xx市XX年度浦阳江干流堤防安全管理责任人名单》、《xx市XX年度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名单》、《xx市XX年度农村电站防汛责任人名单》,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

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类防洪预案,落实了防汛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

    二是配足配齐防汛物资。

今年防汛物资储备工作仍采用分级、分点储备,逐级落实储备任务的方法,全市共储备防汛用木桩7785支,编织袋万只,合金网袋510只,救身衣1500件,彩条布6000平米,柴油310公斤,打桩工具155套,照明灯572套;

登记落实大型挖掘机5台、装载车2辆、自卸车10辆、运输车3辆等抢险工具,防汛物资的超额储备,为今年的梅雨洪水和23号强台风“菲特”的防御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指导开展了防洪应急演练。

结合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市防指发文要求各镇乡、街道开展防汛演练月活动,结合各自特点进行防汛演练,主汛期前,27个镇乡、街道均进行了演练。

    

(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防汛工作,组织指挥有力

    对今年的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我市各级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快速反应、果断决策、有力指挥,在抗洪救灾中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

市委书记钱三雄、市长徐良平、常务副市长赵源恩等领导多次检查指导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对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梅雨。

面对梅雨期强降雨,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正确领导,周密部署,科学调度,积极应对,成功抗御梅雨洪水的袭击。

第二轮梅雨影响期间,市委常务副市长赵源恩坐镇防指会商室,指挥防洪抗灾工作。

6月25日,市防指下发《关于做好近期防汛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当前防汛各项工作。

26日19时,为防御城镇内涝的发生,市防指下发《关于抓紧重点做好下水管道疏通工作的通知》。

27日8时10分,根据《xx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市防指决定启动防汛IV级应急响应。

各镇乡街道、市级机关有关部门要按照市防指工作部署要求,切实做好梅雨洪水防范工作。

28日21时,市防指再次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梅雨期防汛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防御工作重点和要求,切实做好强降雨的各项防御措施,各镇乡、街道和市级机关各部门按照职责的要求,积极做好各项梅雨洪水防范工作。

    抗旱。

面对今年严峻的防旱抗旱形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上级市委、市政府抗旱工作统一部署和上级防指防旱抗旱工作紧急视频会议精神,把抗旱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全面动员,科学部署,强化措施,全力以赴开展抗旱救灾,确保了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灌区范围内没有出现旱情。

    一是领导重视,及早部署。

针对出梅后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局部地区旱情露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就当前抗旱工作作出批示,要求早重视、早部署,市防指在7月中旬就进入防旱抗旱状态。

7月29日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当前防旱抗旱工作的通知》,8月7日启动抗旱IV级应急响应,召开防旱抗旱会商会议,8月11日,再次召开防旱抗旱紧急会议,对防旱抗旱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市两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旱抗旱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切实加强抗旱工作组织领导,做好抗旱用水管理、预防各类水事纠纷和加强高温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

8月13日,市防指将抗旱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

    二是强化预案、科学调度。

根据天气预测,按照预案,蓄好出梅前最后一库水。

出梅后,防汛水利部门加强调度管理,严格控制水库、沿江堰坝的水位调度,发电服从灌溉、供水。

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活水、后库水,先地表、后地下,保重点、顾一般”的原则,重点保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优先保证重点部门和重要工业用水,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的用水。

根据旱情发展,实施定时定量限额供水,由于科学合理调度,水库蓄水较好,灌区范围内没有出现旱情。

    三是部门联动,全力抗旱。

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各镇乡及时开展抗旱工作,对引水困难的未级渠系进行清淤,加强管理,下游湖畈镇乡做好引潮灌溉工作。

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积极组织服务组下乡指导抗旱救灾,全市共组织了万人参加抗旱,投入抗旱设备万台套、泵站544处,通过挖井、接水管等方式,临时解决3300人饮水困难。

其中农业部门落实抗旱保苗措施,尽最大限度减少对秋粮收成的影响。

同时组织救灾服务(专家)人数(人)112人次,发放田间管理技术资料数4370份,通过各种渠道向农民发布信息条数60万条,组织调用农机设备950台(套);

林业部门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野外用火管理措施,像防汛防台一样做好森林防火安全。

同时组织林业干部和专家开展技术指导450次,直接组织干部群众抗旱2135次,挽回经济损失亿元;

气象部门积极做好天气预报和气象服务工作,同时组织开展人工降雨工作,分别于7月31日、8月1日、8月9日、8月16日实施人工降雨作业,其中7月31日至8月1日2天全市平均雨量毫米,最大应店街双龙水库毫米,有效减轻旱情;

市政园林部门积极做好城区公园、道路绿化抗旱工作,建立抗旱应急队伍,落实抗旱车辆68辆、应急人员958人、大型抽水泵33套;

供电部门做好高温用电保障工作,共计故障抢修12起,出动抢修人员人37次,安装低压农用表5只,新装变压器16台,容量3115千伏安,新架农用抗旱线路公里,调换、修理农用漏电保护器68只。

交通部门做好抗旱应急物资和人员的运输保障工作,落实10辆货运车辆和15辆客运车辆,安排7辆洒水车,每天早上3点--9点对主要道路两侧绿化带进行洒水作业。

    强台风“菲特”。

面对强台风,我们坚持汛情就是命令,坚持坚守就是责任,坚持生命高于一切,把抗台抢险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全面动员,迅速部署,全力以赴开展抢险救灾,确保了浦阳江干堤和主要支流干堤安全,实现了“不死人、少伤人”的目标。

    一是领导重视,严密防范。

牢固树立“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坚持“严密防、迅速避、全力抢”的工作方针,集全市之力,系统谋划、协同作战、积极应对。

23号强台风“菲特”影响期间,市委书记钱三雄、市长徐良平、常务副市长赵源恩坐镇防指会商室,运筹帷幄,科学调度,全面指挥整个防台抢险过程。

10月5日10时45分,市防指下发《关于做好第23号强台风“菲特”防御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防台各项工作。

发出关于防御23号强台风“菲特”告全体市民书,提醒全体市民密切关注台风动态,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防台自救自防工作,最大限度降低损失。

当日下午,召开了防御第23号强台风(菲特)视频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李强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李强省长指出,必须高度重视,迅速投入防台风工作中,力争实现“不死人、少伤人”的防汛目标。

6日下午14时30分,xx市委书记钱三雄、市长徐良平再对全市防台工作再次做出重要部署。

7日晚上21时45分,召开紧急视频会商会,冯建荣副市长对防御台风次生灾害作了部署和要求,要求各乡镇街道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打好持久战;

坚持值班巡查,坚守岗位;

重点做好地质灾害、山体滑坡防御工作,山塘水库巡查工作等。

    二是科学防洪、依法防洪。

适时启动防汛应急响应,依法有序组织抗洪抢险。

10月4日,xx市气象台发布了23号台风“菲特”消息。

5日11时市防指即启动防台风Ⅳ级应急响应,6日12时提升至Ⅲ级应急响应。

按照浦阳江流域调度方案,提前做好水库、河道、湖畈的预排工作。

4日21时25分,安华水库就开始预泄,到台风到来前泄空库水。

台风影响期间,安华水库泄洪万方,为浦阳江洪水错峰防洪提供了条件。

    三是高效组织、万众一心、团结抗台救灾。

8日上午,市水利水电局分11个技术指导组分头赶赴全市27个乡镇、街道指导灾后救援工作,全面核查各地受灾情况,了解指导救灾工作。

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紧急部署,8日16时召开救灾工作会议,布置工作,落实责任。

市长徐良平在会议上指出要“全面检查,全面防范,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特别指出要注意“山边、水边、路边、景区边、校舍边、工地边等六边地质灾害易发点的检查”。

    (三)大力开展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御水旱灾害能力

    XX年梅雨洪水后,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文件,明确三年水利建设方案,出台补助政策,列入水利建设计划的项目给予60-80%的市级财政补助,三年计划投资亿元,其中XX年计划完成水利投资亿元,永宁水库建设工程,中村、新丰、石硖等9个小型水库项目,275座病险屋顶山塘、独流入海钱塘江治理西泌湖、连七湖、下四湖等8段待建工程、中小河流治理枫桥江梅苑段、龙泉江璜山段等一大批项目的建设,都大大增强和提高我市的防洪能力。

    (四)建设完成山洪灾害非工程性措施,完善基层防汛防台体系。

    今年我市投资620万元,建设完成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不断提升洪涝台灾害的监测预警、综合防御、应急处置等能力。

我市有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的镇乡、街道20个,根据编制完成的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实施方案,开展了山洪灾害普查,已完成了危险区的划定、临界雨量和水位等预警指标的确定、雨水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责任制组织体系建立、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编制和宣传培训演练等工作。

实现了水雨情数据的实时发布、动态分析;

通过系统的设定,将预警信息发布在网站上,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各类预警人员、各镇乡水管站长、分管农业副镇(乡)长、各镇乡长、防汛指挥部成员单位领导等各层面人员的手机上,设置实时视频监控系统,能将5座大中型水库泄洪情况堰坝的运行情况及水文站的实时情况及时传送至防汛会商室,开展了防汛会商系统升级工作,全市会商系统终端已分布全市27个乡镇(街道)。

建成了水雨情监测系统、监测预警系统、群测群防体系等防汛系,使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三、建议

    

(一)继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力度

    去年的11号强台风“海葵”和今年的23号强台风“菲特”都表明洪涝灾害仍是影响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心腹大患,必须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水利建设。

明年我市将按新的生态水利三年规划,以“截污治河、健库保源、生态护堤、活水清水、文化提升”为手段,实施水源工程、水库除险加固、生态防洪工程、蓄滞洪区改造工程、湖畈综合改造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饮用水源地保护工程、清水工程、水文化传承提升、生态水利管理提升等十大工程,旨在强化水管理、保障水安全、美化水环境、丰富水生态、弘扬水文化,实现“一传承、二改善、三提升”。

    重点是加快建设永宁水库建设工程、安华水库除险加固、陈蔡水库的除险加固及5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扫尾浦阳江治理一期工程,开展浦阳江二期横山湖段等 

河道治理工程前期工作和东江疏浚工程建设,加快推进高湖蓄滞洪区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开展39条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渠道清淤整治工程建设。

通过以生态为重点的水利建设,进一步夯实工程防灾基础。

    

(二)进一步健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

    在今年已经基本完成山洪灾害非工程性措施的基础上,对山洪灾害非工程性措施进行完善。

主要内容包括深入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摸清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文、地形地貌、社会经济等基础信息,准确划定危险区、合理确定预警指标,为准确预警和人员转移提供保障。

对一些骨干监测站点进行卫星通信方式的升级改造,建立卫星备用通道,提高报汛通讯保障率。

进一步完善县级监测预警平台,提高预警信息交互、查询和发布能力。

县级监测预警平台服务信息向乡镇延伸,加强基层山洪预警与防御能力。

加强宣传、培训、演练等群测群防工作,提高老百姓的主动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加强基层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继续开展基层体系示范镇、示范村的建设,修订基层各项预案,特别是防汛防台应急工作预案要进一步明确水利工程发生险情时,各重要部门的防汛工作职责和任务,及时、妥善处置洪涝台灾害和高效、有序、迅速做好防汛防台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三)进一步加快防汛信息化发展步伐。

    防汛信息化事关防汛防台指挥决策全局,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实践证明防汛信息化在整个防汛工作中已经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要进一步整合现有防汛信息资源,大力推进防汛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化管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加大防汛指挥机构自身能力建设,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的快速性和实时性,全面提升我市防汛防台抗旱指挥决策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