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7540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职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修订版下册教学设计宋词四首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明确:

①从“莫听”“谁怕”“任平生”等词语中看出诗人栉风沐雨、悠然信步的开阔胸襟与面对风雨的淡定心情;

②从“微冷”“却相迎”“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等词句中,看出诗人经历风雨后的平静。

2)学生再次各自诵读课文。

2.品读

(1)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莫听”二字,透露出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2)设问、讨论

面对风云变幻而能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的生活态度。

(3)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①将“谁怕?

”换成“不怕!

”,表达效果好不好?

为什么?

②将“任”改为“度”好不好?

(4)设问、讨论

①“谁怕?

”是反问句式,它干净利落、掷地有声,比感叹句式“不怕!

”更有力量,因此表达效果更好;

②“任”在这里是“任凭”之意,表达了一种任你风雨来袭,我自从容面对的主动而积极的态度,而“度”则表现不出积极面对的态度,其表达效果远不如“任”字。

(5)指导朗读

1)“谁怕?

”——如何读出无所畏惧、从容面对的积极态度?

”要读出反问语气,读后稍作停顿;

用平缓语气读“一蓑烟雨”后稍作停顿;

“任平生”三字慢读且连而不断,其中“任”字重读。

2)指名学生诵读全词,教师点评、指导。

3.探究

(1)设问: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两句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胸襟?

(2)分组议论。

(3)集中讨论,自由发言,教师小结。

这两句词写诗人经历风雨后的真切感受,表达了作者超脱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胸襟。

第三部分练习参考答案

课后题

感悟

品读

1.面对风云变幻而能从容不迫、泰然自若的生活态度。

2.①“谁怕?

探究

积累

第四部分相关资料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谥号“文忠”。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豪放派词人代表,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北宋时为眉山城)人。

其在诗、词、赋、散文方面均有极高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他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皆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三苏”;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书法方面,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在文学方面,苏轼的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他的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他认为作文应达到“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

文理自然,姿态横生”(《答谢民师书》)的艺术境界。

苏轼的散文著述宏富,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

苏诗现存约四千首,其诗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且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

苏词开豪放一派,冲破了词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

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词派,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

苏轼现存世的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黄州寒食诗帖》等;

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定风波》赏析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

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中的“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来。

“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

“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冒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词人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下片开头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

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变化中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头脑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是我国历史上的著名词人、爱国者、军事家,有人赞美他是“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他平生崇尚气节,一生力主抗战,他向朝廷呈献的《美芹十论》和《九议》,陈述了战守之策,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抗金复国是他作品的主旋律,其中也不乏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叹与愤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他还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江南农村四时的田园风光,所以,他的词作雄浑豪放又不乏细腻柔媚。

《青玉案·

元夕》是词人落职闲居江西上饶时所作,词中大力渲染元宵佳节的热闹情景,以反衬“那人”与众不同的形象。

作者当时因政见不合遭到排挤,他的报国之志难以实现,但他操守不变、志向不改,不愿随波逐流,不肯同流合污。

“那人”的形象,正是作者自己人格的写照。

1.在反复诵读中体味词的韵律和语言。

2.领会词中“那人”形象的意义和反衬手法的运用。

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2课时。

可由介绍作者导入,可由引述作者的其他词作导入,也可开门见山。

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借助随书光盘中的课件来导入(板书课题、作者)。

2)学生各自朗读。

3)学生默读,借助注释和译意弄懂字句含义,梳理大意。

4)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

这首词通过元夜诸多情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政治失意时的无限感慨和不愿随波逐流的美好情怀。

读完以后,请说说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情景的描写来表达这一主旨的?

①描写元夜满城灯火、尽情狂欢的情景;

②描写妇女盛装打扮、结伴观灯的情景;

③描写在灯火暗淡处终于找到了“那人”的情景。

2)学生再次诵读课文。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一句是写灯火的,却没有出现“灯火”一词。

请你谈谈作者是怎样写灯火的?

句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①用“花千树”来比喻满城灯火,用“星如雨”来比喻满天焰火。

②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如“花千树”、“星如雨”,既是比喻,又是夸张。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两句话是用什么修辞手法写妇女们盛装观灯的?

作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②从“蛾儿”、“雪柳”、“黄金缕”这些妇女所佩戴的首饰中看出盛装打扮;

从“笑语盈盈”、“暗香”、“去”中看出“结伴观灯”。

这样写更生动、形象。

(5)学生带着问题品读

“众里寻他千XX。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①哪句词表现了对“那人”的无限钦佩与执着追求?

②哪些词语传达出发现“那人”时的意外惊喜?

(6)设问、讨论

①“众里寻他千XX”,一个“寻”,一个“千XX”,表达对“那人”的钦佩与执着。

②“蓦然回首”、“却”传达出一种踏破铁鞋,忽然相见的惊喜。

(7)指导朗读

1)“众里寻他千XX。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如何读出从执着追求到意外惊喜的感情变化?

①“千XX”三字重读,一字一顿;

②中间略快,“却在”后稍停;

③“灯火阑珊处”,声音提高,“阑珊处”三字转慢,一字一顿,但不要读断。

2)指名诵读全词,教师点评与指导。

这首词用了反衬手法描写“那人”孤高淡泊、不随流俗、自甘寂寞的形象,请说说词中是怎样运用反衬的?

①极力渲染元宵灯会的热闹来反衬“那人”的孤高淡泊,因为越写灯会热闹盛况,便越见“那人”的不随流俗、自甘寂寞;

②写妇女们盛装打扮、结伴观灯的欢乐,来反衬“那人”的孤高淡泊、不随流俗、自甘寂寞。

4.积累

(1)背诵这首词。

(2)课外背诵辛弃疾的另外一首词。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①用“花千树”来比喻满城灯火,用“星如雨”来比喻满天焰火。

2.①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3.①“众里寻他千XX”,一个“寻”,一个“千XX”,表达对“那人”的钦佩与执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词人、爱国者、军事家。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与苏轼并称“苏辛”,与李清照一起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亲眼目睹了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

辛弃疾21岁参加耿京领导的抗金起义军,任掌书记,1162年奉表南归,授承务郎,转江阴签判。

后历任司农寺主簿、江陵府兼湖北安抚使、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湖北转运副使、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等职。

在任期间,他采取积极措施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豪强以利国便民。

后被诬落职,先后在上饶、铅山两地闲居近20年。

中间虽短期出任福建安抚使等职,但很快就被罢免。

到了晚年,因朝廷情势危急被起用,但仍然得不到信任,最后于1207年含恨辞世。

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

杀贼”(《康熙济南府志·

人物志》)。

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词现存六百多首,为两宋存词最多的词人。

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表现了恢复中原,统一南北的豪情壮志,以及对北方地区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对南宋朝廷屈辱苟安的不满和壮志难酬的忧愤。

而其描写农村景物和反映农家生活的作品,则富有生活气息,给人以清新之感。

其抒情小词则写得含蓄蕴藉,言短意长。

辛词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和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无事无意不可入词的地步,又创造性地融汇了诗歌、散文、辞赋等各种文学形式的优点,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形成了辛词的独特风格。

辛词以豪放为主,但又不拘一格,沉郁、明快、激励、妩媚,兼而有之。

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赋予情感和性格,并有所寄托。

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改造即别出新意。

但也有些作品因用典、议论过多而显得晦涩、呆滞。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

“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元夕》赏析

作为一首婉约词,这首《青玉案·

元夕》即使与北宋婉约派大家的作品相比,在艺术成就上也毫不逊色。

此词极力渲染元宵节观灯的盛况。

先写灯火辉煌、歌舞欢腾的热闹场面:

花千树,星如雨,玉壶转,鱼龙舞,满城张灯结彩,盛况空前。

接着即写游人车马彻夜游赏的欢乐景象。

观灯的人或乘坐香车宝马或结伴步行而来,妇女们头插蛾儿、雪柳等首饰上街去观看灯火。

在倾城狂欢之中,词人却置意于观灯之夜,与“意中人”密晤,久望不至,猛见“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结尾四句,借“那人”的孤高自赏含蓄地反映了作者在政治上失意后不肯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甘愿寂寞的高洁品德。

全词构思新颖,语言工巧,曲折含蓄,余味不尽。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XX,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一篇文学佳作的艺术魅力,常常不止于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感染力,还表现在它还可以在形象之外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王国维就从《青玉案·

元夕》联想到了做学问的境界,这肯定是辛弃疾所未曾料到的。

雨霖铃

内容解读

《雨霖铃》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

这首词是词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离京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写的,是表现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

这首词写离情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词的主要内容是以冷落凄凉的秋景作为衬托来表达和情人难以割舍的离情。

宦途的失意和与恋人的离别,两种痛苦交织在一起,使词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全词围绕“伤离别”而构思,先写离别之前,重在勾勒环境;

次写离别时刻,重在描写情态;

再写别后想象,在刻画心理。

不论勾勒环境,描写情态,想象未来,词人都注意了前后照应,虚实相生,做到层层深入,尽情描绘,情景交融,读起来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见痕迹。

这首词的情调因写真情实感而显得太伤感、太低沉,但却将词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的痛苦刻画得极为生动。

古往今来有离别之苦的人们在读到这首《雨霖铃》时,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

结构思路

全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主要写饯行时难舍难分的惜别场面,抒发离情别绪。

起首“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环境,点出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

通过这些景物描写,融情入景,点染气氛,准确地将恋人分别时凄凉的心情反映了出来,为全词定下凄凉伤感的调子,真正做到了字字写景而字字含情。

“都门帐饮”是写离别的情形。

在京城门外设帐宴饮,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恋人分手。

“无绪”,指理不出头绪,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意思。

写出了不忍别离而又不能不别的思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

正在难分难舍之际,船家又阵阵“催发”,透露了现实的无情和词人内心的痛苦。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不得不别的情景。

一对情人,紧紧握着手,泪眼相对,谁也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两句把彼此悲痛、眷恋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

一对情人伤心失魄之状,跃然纸上。

这是白描手法,所谓“语不求奇,而意致绵密”。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写别后思念的预想。

词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给天容水色涂上了阴影。

一个“念”字,告诉读者下面写景物是想象的。

“去去”是越去越远的意思。

这二字用得极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离人无限凄楚。

只要兰舟启碇开行,就会越去越远,而且一路上暮霭深沉、烟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广阔无边的南方。

离愁之深,别恨之苦,溢于言表。

从词的结构看,这两句由上阕实写转向下阕虚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阕着重写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景。

开头作者先宕开一笔,把自己的感情赋予普遍的意义:

“多情自古伤离别”,意谓自古以来多情者都会因离别伤心。

“自古”两字,从个别特殊的现象出发,提升为普遍、广泛的现象,扩大了词的意义。

但接着“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则强调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

江淹在《别赋》中说: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作者把古人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词中,而且层层加码,创造出新意。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写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漂泊江湖的感受。

这两句妙就妙在用景写情,真正做到“景语即情语”。

“柳”、“留”谐音,写难留的离情;

晓风凄冷,写别后的寒心;

残月破碎,写此后难圆之意。

这几句景语,将离人凄楚惆怅、孤独忧伤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充分、真切,创造出一种特有的意境,难怪它为人称道,成为名句。

再从此后长远设想: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这四句更深一层推想离别以后惨不成欢的境况。

此后漫长的孤独日子怎么挨得过呢?

纵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虚设,因为再没有心爱的人与自己共赏;

再退一步,即便对着美景,能产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谁去诉说呢?

总之,一切都提不起兴致了。

这几句把词人的思念之情、伤感之意刻画到了细致入微、至尽至极的地步,也传达出彼此关切的心情。

结句用问句形式,感情显得更强烈。

写作技巧

耆卿词长于铺叙,有些作品失之于平直浅俗,然而此词却能做到“曲处能直,密处能疏,鼻处能平,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冯熙《六十一家词选例言》论柳永词)。

像“兰舟催发”一语,可谓兀傲排鼻,但其前后两句,却于沉郁之中自饶和婉。

“今宵”三句,寄情于景,可称曲笔,然其前后诸句,却似直抒胸臆。

前片自第四句起,写情至为缜密,换头却用提空之笔,从远处写来,便显得疏朗清远。

词人在章法上不拘一格,变化多端,因而全词起伏跌宕,声情双绘,付之歌喉,亦能奕奕动人。

此词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艺术上颇具特色,成就甚高。

早宋代,就有记载说,以此词的缠绵悱恻、深沉婉约,“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种格调的形成,有赖于意境的营造。

词人善于把传统的情景交融的手法运用到慢词中,把离情别绪的感受,通过具有画面性的境界表现出来,意与境会,构成一种诗意美的境界,绘读者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全词虽为直写,但叙事清楚,写景工致,以具体鲜明而又能触动离愁的自然风景画面来渲染主题,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

末尾二句画龙点睛,为全词生色,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教学目标

一、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凉意境;

深刻领会《雨霖铃》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二、品味语言,学习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技巧。

三、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体味词中融情入景、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以及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词的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这学期我们也一直徜徉于诗的园林,在“国风”粗朴而纯美的乡野民声里结识了散璞玉之辉的“诗经”,在屈原浪漫而深沉的情感激流里邂逅了纵日月之光的“离骚”。

我们的心灵之谷还回荡着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铿然之音、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的苍凉之叹。

今天,我们又将在这瑰丽的园子里摘取另一朵奇葩——宋词,并把我们关注的目光投向一个“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杰出词人——柳永。

二、作者简介

柳永(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

狂放不羁,擅长词曲,熟悉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

“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

,何用浮名,且填词去!

”遂落第。

柳永遭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

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

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著名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

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

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

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情她们的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