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8789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二下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主题:

春天的发现

二、教材分析:

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一组以“春天”为主题的课文,也是第一单元。

虽然两组教材都以春天为主题,但是,无论从导语还是从课文,我们都会发现这组教材与一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有不同之处。

本组教材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春天,而且激励学生走进春天,去发现春天的特征,去探索春天的奥秘。

一下第一单元的导语是这样写的:

春天来了!

快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吧!

重点是让学生感受春天。

而本单元的导语是这样说的:

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雨是细细的。

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应该说本册“春天里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年级下册“春天”单元学习的基础上的。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已学的知识和学习体会展开进一步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对春天的感悟的基础上,去发现春天、观察春天、想象春天,甚至能画春天、唱春天、说春天、写春天等等。

三、单元内容:

导语、《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和《语文园地一》。

四、教学设想:

1.整体把握,合理组织

本组教材不仅围绕一个专题,而且内容之间还互相照应,有些教学要求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互相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在这样整体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就更加的强烈和持久。

比如,《找春天》之后,学习伙伴说:

“咱们建议老师组织一次春游活动吧!

”《笋芽儿》之后,学习伙伴说:

“我从课文中找到了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还抄下来了。

”这些内容的安排,实际上都在为“语文园地一”中的学习活动作准备。

“口语交际”要求介绍自己在春游活动中的发现,“写一写”要求学生在春游活动和“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将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写下来,“展示台”要求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语句。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关注这种整合,体现这种整合,充分发挥教材整合后的整体功效,在教学相应课文的时候,就应该及时布置学生做好前期工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

2.读中入境,读中生情

本单元的几篇诗文都很美,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读出感情。

在反复的充满感情的朗读中,做到朗读与感悟相交融,就感悟来说,对二年级的孩子,我们对他们的感悟不能要求过高,只要求孩子在朗读中有所体会,他们在阅读中能感悟多少是多少,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高低,感悟的程度也就有深浅。

我们要承认学生的差异也要认同感悟的差异的存在。

还要做到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同时重视积累和实践。

课文第一课课后提出了背诵的要求,第三课则提出积累句子的具体要求。

此外,教师还应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优秀读物,提供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感受的机会。

3.学科兼容,课内外结合

教学本单元时,要突破传统的课堂的概念,实现学科间的融合,课内外的结合。

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春天的大课堂,唱一唱春天的歌,画一画春天的美景,诵一诵春天的诗文……在广阔的天地中去寻找春的脚印,去探索,去想象,去发现。

和春天主题相关的文学作品非常多,教师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和学生一起欣赏阅读。

本册书后面有六篇选读课文,其中第一篇《春的消息》可以在教学本单元时引导学生阅读。

但拓展中我们要把握好延伸的度,还是要坚持以教材提供的文本为主,避免出现课文还没读通就忙着往课外拓展进行阅读的现象。

4.识字教学要突出重点。

进入二下年级,识字依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但识字教学和一年级要有所区别。

进入二下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三册的学习,识字量按教材要求就达到1400字,加上孩子有一定的课外阅读习惯,大部分孩子的识字量达到了2000字左右。

学生对生字的偏旁结构、笔顺笔画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有一定的识字能力。

因此本单元四篇课文后虽然识字任务不轻,最少的第二课要认识7个字,最多的是第4课要认识14个生字,但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基础,有自主识字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学生这一学习资源,在交流合作中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突出识字重点,不需要面面俱到。

识字方法也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或集中在复习巩固中识字,或分散在课文中识字。

5.寻找规律,落实写字教学。

落实写字教学,从纵向来看,就是要落实每个字。

新课程在多认少写的原则下,每节课要写的字不多,对这些字我们必须扎扎实实指导学生认真书写,从字的结构、书写规则等都要落到实处,在写字教学过程中渗透汉字的形体美和结构美。

从横向看,我们在落实每个字的教学中,必须把写字教学落实到每个孩子。

在写字过程中,我们发现两极分化还是有的,好的小朋友字已经写得相当漂亮了,可是有些同学真的还需要老师手把手地教,如书写的姿势、握笔的姿势、坐的姿势都不是很乐观。

老师要舍得花精力和时间关注这些需要帮助的孩子身上。

1、《找春天》

一、教学目标:

1.会认“羞”等9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2.抓住文中的三个比喻句和反问句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进一步体会情感,品味美感。

3.学习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春光的美好,体验大自然的情趣,养成主动发现的习惯。

4.每人至少会用......像......说一个比喻句。

二、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积累词语,感悟读文。

三、教学准备

教师:

生字词卡片;课文插图或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学生:

课前观察春天里事物的变化,搜集有关春天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三分钟:

背诵三字经。

一、谈话导入。

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

(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

)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她藏在哪呢?

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

(板书:

找春天)

二、自读

1.春姑娘来到了课堂,她就藏在我们的课文里,请同学们仔细地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春天的气息。

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

2.同学们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了吗?

再读一读课文,看看细心的你还能在春天里找到什么?

(学生在文中圈一圈,划一划)

3.你找到什么?

发现了什么?

学生畅谈收获。

4.识字

(1)指名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教师出示生字词,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看实物猜字——躲、符、鹊;画图认字——嫩

做动作猜字——羞、遮、掩、探、触

谜语、顺口溜猜字——一头羊长得丑(羞);一朵花藏身后(朵)

(3)同桌检查读句子,互相评价打等级。

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春天来了,我们看到了她,我们听到了她,我们闻到了她,我们触到了她。

5.朗读

(1)快速读文,思考:

“我们几个孩子”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找到春天的?

指名读——范读——感悟读。

(重点抓住“脱掉”等表示动作的词语感受孩子们急切激动的心情,读好带“!

”的句子。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用换词和做动作理解“害羞”,并说说句子中哪些词写出了春天“害羞”的特点。

教师相机进行仿词训练:

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三、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发现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

“冻”不要写成“冻”。

教师根据学生书写实际,重点指导“溪”和“摇”。

3.学生练写,力求把字写规范、美观。

教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励小星星。

4.学生交流评价,互相打等级。

四、作业

1.让父母当评委,练习朗读课文。

2.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有什么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字词:

学生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读文:

把爸爸妈妈认为读得好的地方读给伙伴听。

3.练习:

看拼音写词语。

tuōxiàjiědònɡxīshuǐmiányītàntóuyáotóuyěhuāduǒcánɡ

二、品读课文,读中悟文

1.春天来了吗?

你从哪句话知道的,找出来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

从“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

”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你觉得怎样读好它?

(指名读)

2.我们在哪儿找到了春天?

(生回答,师贴图片:

小草、野花、嫩芽、小溪)

学习4-7自然段,体会排比句的特点:

(1)“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

能做给大家看看吗?

那小草探出头来是什么样的呢?

(教师演示课件)

多可爱的小草呀,谁愿意来读一读?

(指名读,学生看表情,听声音,体会朗读方法)

(2)课文中还有这样的句子吗?

找出来在四人小组内读一读,一人一句,比一比谁读得棒。

(3)自由读。

可以找伙伴读,找老师读,表演读,体会春天来了,万物急切来到大自然的心情。

(4)抽个别学生或小组表演读,生正面评价,提出建议。

(5)观察板画,以“小草、野花、嫩芽、小溪”,仿照“……像……”的句式练习说话。

(6)自由交流,读读喜欢的句子,再画下来,记在采蜜本上。

3.你还从哪些句子知道春天来了?

把这些句子读出来,说说理由。

4.是啊,美丽的春天来啦!

(教师播放《春天畅想曲》,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想象春天,感悟春天。

师:

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生:

我们看到了她);鸟鸣蜂唱,嗡嗡啾啾(生:

我们听到了她);花绽枝头,清香扑鼻(生:

我们闻到了她);冰雪融化,泉水叮咚(生:

我们触到了她)

齐:

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在喜鹊、杜鹃嘴里叫,在桃花、杏花枝头笑……

师:

春天真是无处不在!

春天真的来到了人间!

四、拓展交流,强化感受

1.春天这么美丽,这么可爱,老师忍不住要把一首小诗《春天的色彩》推荐给大家,愿意听听吗?

2.老师相信孩子们也收集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资料,请先在小组内交流,向你的小伙伴展示展示。

(学生在四人小组长的安排下有序地介绍。

3.四人小组的代表上台向大家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资料。

4.根据学生收集资料和介绍资料的情况,评出“亮眼睛”和“小巧嘴”。

五、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春天就像一位魔术师,把人间装点得多姿多彩,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春天吧!

以下作业,请任选一项完成,在下周的“颂春会”上展示交流。

1.喜欢写作的同学在一起,用诗词赞美春天。

2.喜欢书法的同学,练习书法作品。

3.喜欢画画的同学,描绘春天的图画。

4.喜欢歌舞的同学,用歌舞赞美春天。

六、写字

1.学写“野、躲、解”三个字。

引导学生发现这三个字左右一样宽。

重点强调“身”字做偏旁时的变化。

2.学生仿写,体会字体的美观、规范。

七、阅读在线:

《春》(节选)

朱自清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绵软软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

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2.古诗两首

一、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三、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

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

(板书课题)

二、自学感悟

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3.自由读古诗,思考:

自己哪里读懂了?

哪些字词还不懂?

4.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如离离、岁、枯、荣等词语的理解)

5.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1)“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

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2)“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3)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并让学生说说草什么时候是“枯”?

什么时候是“荣”?

(4)“尽”可用简笔画的形式,让学生说出火只能烧光草的叶和茎却烧不完地下的草根。

三、朗读

1.自由读:

你喜欢小草吗?

为什么?

(喜欢小草那种生生不息,顽强的生命力。

2.多种形式朗读:

指名读——配乐读——竞赛读。

四、背诵

1.情境背诵:

教师创设把《草》背给家人听的情境,引导学生背诵。

(如“离离原上草”我怎么听不懂呢?

怎么不写花,只写草呢?

……)

2.师生共同扮演妈妈、哥哥、爷爷等角色进行表演背诵。

五、练习

1.填空。

离离(),一岁一()。

野火(),春风()。

篱落疏疏一径深,()。

()。

飞入无处寻。

2.按要求分类。

未追店枯徐烧荣菜宿

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

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

六、书写

1.学习书写“枯、荣、烧”三个字。

重点指导:

荣:

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烧:

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钩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钩的拐弯处要圆润。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评议展示。

第二课时

一、背诵古诗《草》。

二、自学

按照以前的学习步骤自学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1.读:

读准字音,把古诗读通顺。

2.想:

想想自己哪些地方读懂了?

哪里还不懂?

3.说:

在学习小组内说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三、交流

1.学生先在组内说说自己读懂和不懂的地方,教师相机介绍诗人杨万里的资料。

2.班级交流,弄懂全诗的大致意思。

三、朗读

1.自由读:

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色有什么新的发现?

2.指导读:

孩子在捉蝴蝶时是什么心情?

(高兴、喜悦)找不到时又是什么心情?

(失望)。

3.竞赛读:

小组内比赛,推荐一名同学参加班级比赛。

4.评价读:

谁读得好?

好在哪里?

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吗?

四、背诵

同桌互背、指名背、挑战背、齐背。

五、拓展

1.把这首古诗编成一个小故事。

2.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3.和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描写的关于春天的古诗。

六、写字

学习其它几个生字,重点指导: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

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宿——宝盖不宜太宽。

评价

1.学生练习书写,自我评价:

在自认为写得满意的字上做标记。

2.小组内展示交流,互相评价:

根据组内建议把不满意的字再写几个。

七、资料链接词语解释

离离:

草木长的得很茂盛的样子。

枯:

枯萎。

尽:

完、全。

宿:

投宿

篱落:

稀稀落落的样子。

径:

小路

寻:

寻找

相传《赋得古原草送别》是白居易十六岁时作的一首应考习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一定要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诗类似。

《赋得古原草送别》就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阅读在线:

《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3、笋芽儿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笋芽儿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对话,感受笋芽儿对美好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二、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读好不同角色的语气,体会童话中蕴涵的意义。

三、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笋芽儿、竹子的音像资料或图片;投影仪。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谜语导入。

1.“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

猜猜看这是什么?

(笋)见过吗?

(出示笋的图片)。

竹子小的时候就是——笋(出示生字卡片”笋”)

笋再小一点的时候,我们就把他们叫做——笋芽儿(课件:

笋芽儿的图片)

2.谁来跟它打个招呼?

(笋芽儿非常可爱,我们可以把儿字读得再轻一点,这样就显得特别亲切,我们一起来叫他一声吧!

3.笋芽儿”的名字你会写吗?

(课件笋芽两个字变红)

4.笋的偏旁是---“竹字头”,下半部分怎么写?

(请一位同学带领书空)

5.学生书写。

你们能分得清楚“艹”和“竹字头”真了不起.(写对的举手,写得漂亮的请起立。

建议没有写正确的同学赶快把它改正过来.)教师巡回指导,展示写得好的作业。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习字词。

1.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

她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呢?

请同学们读一读这篇课文。

(出示学习小助手)

学习小助手: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

2.老师组织交流

如:

猜谜:

两辆车——轰;尹戴竹帽——笋

动作演示:

唤/揉/扭/钻/抚/辫

1)、生字正音:

出示:

唤揉漆轰扭钻唠辫抚滋润冈豪(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扩词读,全读又对又好的同学奖励一颗小笋。

2)、词语正音:

呼唤揉眼睛漆黑轰隆隆扭动向上钻唠叨辫子滋润山冈自豪抚摸(小组轮流读,男女声轮流读)

3.读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4.质疑:

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三、写字指导。

1.练习书写“轰、冈、喊”三个字。

教师重点指导写喊:

“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复习词语。

(出示词语,并开小火车认读呼唤揉眼睛漆黑轰隆隆扭动向上钻唠叨辫子滋润)

二、自学

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划(边读边划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想(自己读懂了什么?

还有什么不懂的?

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

1.正音:

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按偏旁归类读—扩词读—同桌互考,全读对的同桌奖励一颗小笋。

2.读文:

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质疑:

自学中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四、感悟

1.读一读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唤笋芽的段落,想象他们呼唤的语气一样吗?

2.重点指导春雨和雷公公呼唤的语气。

(1)春雨姑娘是怎样呼唤笋芽的?

(声音柔和、语气亲切,有“润物无声”的感觉)谁能试着“低声呼唤”笋芽儿?

范读——指名读——评读———练读——齐读。

(2)谁来做雷公公呼唤沉睡的笋芽儿?

他和春雨姑娘的语气一样吗?

(声音粗重,带有鼓励)

练读——挑战读——分组读——齐读。

(3)笋芽儿苏醒时什么样?

通过做动作、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揉”“伸”撒娇”“扭”“一个劲地”“钻”“等词语。

模仿读——加动作表情表演读——男女声竞赛读——评读——自愿展示读。

(4)分角色表演读课文前四自然段。

五、写字

1.练习书写“喊、呼唤、笋芽”五个字。

教师重点指导写口字旁的字:

“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写得太大。

三个带口字旁的字中,“唤”是新认识的字,可以重点指导,右边第六笔“撇”,要上下贯通,不能写成竖、撇。

2.学生练习书写,互相评价打等级。

六、检测

看拼音写词语。

shānɡānɡshìjièsǔnyáhǎnjiàohūhuàn

()()()()()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把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读给大家听。

2.分组竞赛读文。

二、朗读

1.轻声读课文:

笋芽儿钻出地面时看到春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

2.你能读出春天的美景吗?

(指名读、齐读)师生共同感悟春光的美好。

3.仿句训练:

笋芽儿还看到了什么?

你还能像书上那样说几句吗?

三、想象

1.默读课文:

假如你现在就是这株健壮的竹子,你最想说什么?

(可以对春雨姑娘说,也可以对雷公公说……)

2.再读感悟:

你喜欢笋芽儿吗?

为什么?

启发学生由竹子的成长联想到自己的成长:

你们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哪些关心和爱护呢?

四、表演

1.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教师巡视指导。

 

2.班级推选表演好的小组,戴头饰进行角色表演。

五、写字

1.学习写“冈、世界、轰”四个字。

教师重点指导“冈”字的横折钩的折笔要垂直,不可向内收;里边的“”不能太小,第二笔是长点。

“轰”字左边的“又”字捺要变成点。

2.学生练习书写,组内互相评价。

根据同学的建议,把自己写不好的字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3.全班交流展示,评选“小小书法家”。

六、作业

读一篇童话故事,把故事的内容讲给同学听。

七、相关链接

1.笋芽儿是人们食用的蔬菜之一,可以鲜吃,制作各种菜肴;可以腌制,能吃上几个月;可以干制,能吃的时间更长;还可以制作罐头,销往世界各地,给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入。

2.竹子在夏天,是生长期间走向成熟的季节,躯干由嫩绿色转为青绿色。

竹叶,可做造纸的原料。

竹子在秋天,表面上看起来没有生长现象,可是竹子的地下茎却是生长的旺季。

地下茎俗称行鞭笋。

行鞭笋有一个生长特点,具有向阳性。

一般来说,它只朝三个方向生长———东、南、西,不会向北生长。

它很顽强,所到之处,不管是石缝,还是破缸底、墙脚、瓦砾堆,都能穿过去,就是变换了它的体态(本来是圆的,变成扁的)也要长过去。

竹子在冬天,是最顽强的植物,被誉为“岁寒三友”之一。

3.阅读在线

《一粒种子》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

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

种子问蚯蚓:

“外边是什么声音?

蚯蚓说:

“那是春风。

春风在叫我们到外边去。

“外边什么样儿?

也这么黑吗?

“不,外边亮得很。

”蚯蚓一边说,一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

种子听见外边很热闹,连忙说:

“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4、小鹿的玫瑰花

一、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字,有积累词语的兴趣和习惯。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3.充分感悟黄莺和微风的话,体会栽花种草的价值,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自己从中也能得到快乐。

二、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分角色有感情读文,懂得小鹿的玫瑰花为什么没有白栽。

三、信息资料:

动物头饰、生字卡片、课文插图、小鹿和玫瑰花的图片。

四、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出示玫瑰花和小鹿的图片:

认识它们吗?

玫瑰花和小鹿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自学

1.自由读课文,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小组合作检查生字读音,交流识字方法,注意“玫瑰、花骨朵”的读法。

3.开展识字竞赛,看谁读得准读得快。

4.开展读课文比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