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8182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赤壁之战》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

曹操155-22054

刘备161-22248

孙权181-25128

诸葛亮181-23428

周瑜175-21034

鲁肃172-21737

三、讲读第1段第一层次(开头——权即遣肃行)

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试译,教师纠正、补充,然后师生共同研讨问题。

1、是谁最先提出联刘抗曹的?

他是怎样分析形势的?

明确:

是孙权的谋士鲁肃。

他首先分析荆州的地位: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士民殷富。

”(要求学生解释:

险固——险要坚固;

士民——老百姓;

殷富——丰厚富足。

)“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解释:

有——占有;

资——资本、凭借。

)这段话既分析了荆州之重要,又符合孙权南面称孤的心意。

鲁肃此话,从侧面揭示了赤壁之战的起因和性质,成为全文提纲挈领之笔。

鲁肃接着分析了各派的情况:

①刘表新亡,二子不协(合作),军中诸将,各有彼此。

(有的向着那边,有的向着这边。

)②刘备与操有仇恨,寄寓于刘表,表恶(wu)其能而不能用。

这种形势,当然对孙权有利。

2、鲁肃根据这种情况又提出了哪些对付的办法?

两种可能、两种准备。

一种可能是如果刘备与刘表同心,则宜“抚安”(抚慰拉拢);

另一种可能是刘备与刘表“违离”(矛盾、背离),则宜别图之(想办法),以济(成就)大事(指南面称孤之事)。

3、上面的两种可能、两种准备,是从战略着眼,若从眼前来看,鲁肃又认为应采取什么行动呢?

鲁肃主动要求:

①奉命吊表二子(慰问居丧的人),并慰问军中掌权的人;

②说服刘备抚表众,共治曹操。

4、鲁肃劝说孙权采取这些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与刘备、刘表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对付曹操,这样做的结果是“天下可定也”。

“恐为操所先”、“权即遣肃行”,一“恐”一“即”,可见这一行动的急切性和达到目的必然性。

四、讲读第1段第二层次(到夏口——樊口)。

指名朗读第1段第二层次,并要求学生试译,教师点拨,疏通文意,然后研讨问题。

2、在孙权派出鲁肃时,局势发生了哪些扣人心弦的变化?

①操已向荆州;

②琮(刘表第二子)已降操;

③备南走(逃跑)。

所以,鲁肃尽管晨夜兼道(加速度赶路),也难以赶在曹操之先,可见形势严重。

3、在这种严峻形势下,鲁肃怎样劝说刘备与孙权结好?

①宣权旨(传达君命),致殷勤(恳切慰问)之意,以诚打动刘备;

②宣传孙权的“聪明仁惠”(聪繁明智、仁爱慈惠),敬贤礼(动词)士,江表(江南。

表,外;

在古代以中原为中心,江南为表,故称“江表”。

这是一个古代文化常识,学生应记住。

)英豪,咸(都)归(使动)附(依附)之。

上面讲的是孙权的品德和政策及所得的“人和”条件。

接着又从地利和实力方面来说明:

“已据六郡(地广),兵精粮多”(实力雄厚)。

③说明吴巨是平庸的人,且地点偏远,不宜依靠。

从三方面来看,刘备何去何从已经十分清楚,故结果必定是“备甚悦”。

4、既然“备甚悦”,为什么鲁肃还要与诸葛亮拉关系?

因为诸葛亮是刘备集团的决策人物,对刘备有左右作用。

故鲁肃又以“我,子瑜(诸葛亮的哥哥)友也”来使诸葛亮放心。

故结果必然是“备用肃计”。

(在这里提到诸葛亮,为下文他的出场伏笔。

5、第1段第二层小结:

这一层写鲁肃会见刘备,初步奠定联合抗曹的基础。

鲁肃献计

鲁肃说孙权

鲁肃会刘备

荆州的地位:

各派的情况

对付的办法:

应取的行动

劝备与孙权联合

与亮定邦交

齐心抗曹

备用肃计

五、讲读第2段。

1、第1段重点写鲁肃,这一段重点写诸葛亮。

诸葛亮是在什么样的形势下出使东吴的?

明确:

操军占荆州,乘胜东下,孙刘危急存亡在即。

(要求学生讲解“曹操自江陵顺江东下”和“事急矣,请奉命救于(向)孙将军”两句。

2、诸葛亮怎样游说孙权的?

明确:

①纵谈形势,闭口不谈“求救”。

他把孙权、刘备、曹操放在同等位置上来谈,突出敌军强大(“今操芟夷大难,略已平矣,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要学生翻译这几句。

)并用“英雄无用武之地”句保持了刘备“遁逃于此”的尊严。

②采用攻心战术,反激孙权。

诸葛亮指出了孙权的两条出路,一条是率领“吴越之众”与曹操“抗衡”(指定学生讲解“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句。

“以”:

率领,动词。

“中国”:

曹操占据的中原地区)。

另一条是投降(要求学生翻译:

“若不能。

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按”:

停止使用。

“束”:

收起。

“兵”:

武器。

“甲”:

铠甲。

“北面”:

面向北。

古代皇帝南面而坐,臣子北面而朝。

这里指投降)。

接着抓住孙权的矛盾心理“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警告他“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最后,把刘备比作“守义不辱”的壮士田横,不愿处在曹操之下,从而使孙权勃然大怒曰: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计决矣!

”(指名学生讲解这一句。

)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激将法,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3、诸葛亮怎样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的?

①刘备虽败但实力犹存。

(“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

②曹有三大弱点;

一、远来疲敝,强弩之末,必蹶(挫败)上将军。

(要求学生讲解“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句)二、北方之人不习水战。

三、荆州之民心不服曹操。

(要学生翻译:

“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

”)

4、诸葛亮预见的战争结局是什么?

孙权与刘备“协规同力,破操必矣”。

此后是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讲解“鼎足之形成矣”句。

5、诸葛亮游说的结果是什么?

“权大悦,与其群下谋之。

”(这一句承上启下,为下文波澜突起的事态过渡。

6、小结:

这一节写诸葛亮出使东吴,精辟地分析了形势,针对孙权的犹豫心理采用激将法攻心,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使孙刘联盟得到进一步的酝酿。

这一段表现了诸葛亮出色的外交、军事才能。

六、讲读第3段。

学生朗读并试译这一段,教师纠正、补充,然后研讨问题。

1、曹操遗(wei)权书的内容是什么?

其用意何在?

一、强调自己奉天子之命讨伐有罪的人(“奉辞伐罪”);

二、强调声势浩大,势不可挡(“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麾,旗帜,代军队;

束手,捆起手来,意即投降。

);

三、威胁挑战(“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正要和将军在东吴会战。

)这是一封带有恫吓、威胁的战书,其用意是给东吴施加压力,威胁其投降。

这种信也暴露了曹操骄横不可一世的态度。

古人云:

“骄兵必败。

”由此伏下了曹操必败的根源。

2、曹操的战书在孙权部下产生了哪些反应?

“权以(之)示群下,莫不响震(震动)失色。

”反应极其强烈,由此可见。

主和派的首领长史张昭认为“势力众寡”,极力主张“迎之”(投降)。

主战的鲁肃却“独不言”,一个“独”字既突出了他的主战态度,又反映了投降派一片吵嚷的会场情况。

3、鲁肃怎样说服孙权主战的?

一是选择适当的时机,待“权起更衣”时,才“追于(到)宇(屋檐)下”,向孙权进言,这样既可以避开主和派的围攻,又能显示自己的诚心。

二是站在孙权的立场上,为孙权着想,使孙权容易接受自己的意见。

(要求学生讲析鲁肃的一段话,这段话采用对比手法,设身处地,情辞十分恳切。

)结果是使孙权叹息“诸人持议,甚失孤望”,而称赞鲁肃能“廓开(阐明)大计,正与孤同”。

4、小结:

这一节写孙权内部主降派和主战派的斗争,孙权经鲁肃的说服,同意主战。

这一段写得富于戏剧性,而人物形象又各具个性特点,如曹操的骄横;

张昭的投降嘴脸,因“曹公”一词而显;

鲁肃的诚挚;

孙权能虚心听取正确意见。

七、布置作业:

1、整理判断句式

2、指出句式,并翻译:

①豫州今欲何往?

②子瑜者,亮兄瑾也。

第三、四课时

一、讲读第4段。

学生齐读这一段,让学生质疑,疏通文意,然后共同研讨问题。

1、周瑜怎样分析已方的有利条件的?

①孙权“神(非凡)武雄(杰)才,兼仗父兄(父孙坚、兄孙策)之烈(功业)”;

②“割据江东,地方(方圆)数千里”;

③兵精足用(物资充足)。

①讲门第出身(古人非常重视这一点),②讲幅员辽阔,③讲实力。

2、周瑜怎样分析敌方的不利条件的?

①操有后患:

马超、韩遂在关西割据。

②操扬短避长:

舍鞍马,仗舟楫。

③天时不利:

盛寒,马无槁草。

④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必生疾病。

3、周瑜对敌我双方的客观分析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使孙权坚定了抗曹的决心:

因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

”比上文讲的“正与孤同”的口气强硬多了,由此可见孙权决计抗曹。

4、周瑜与鲁肃同属主战派,但一为武将,一为文官,一为谋士,一为将领,掌握军权,两人的性格有何不同?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周瑜直言不讳,开口就骂曹操是“汉贼”,而鲁肃只称其名,比较平和;

周瑜说曹操是“送死”,鲁肃只说:

“共治曹操”。

一文一武的口气完全不同。

周瑜开朗真率,鲁肃机智沉着,个性各异。

二、讲读第五段。

学生齐读这一段,并提出重点词句进行翻译,在初步掌握词句的基础上共同研讨问题。

1、孙权既然已决计抗曹了,周瑜为何还要写信给孙权?

为了报告军情,进一步消除孙权的担心。

从“愿将军勿虑”句可以看出周瑜上书的用意。

2、曹操的军力究竟多少?

周瑜的兵力多少?

曹操号称水步八十万,其实只有十五六万中原军和七八万刘表的降卒,而周瑜却只需“兵五万”,“自足制之”。

3、孙权怎样部署兵力的?

①选兵三万,令周瑜、鲁肃、程普为前锋;

②孙权亲自带兵续发,作后盾。

三、小结第2-5段。

这五段为第一部分,写孙、刘联盟形成的经过——战前决策。

是作者详写部分。

“赤壁之战”完成准备阶段,胜负大局,已可预见。

四、讲读第二部分(6-7段)

1、第6段只用七个字概述孙、刘联军向西挺进的过程。

一个“进”字省却了无限文字。

因本文重点在于写战前准备(孙刘联盟的形成过程),故进军过程写得十分简略)。

2、指名学生解释重点词语与疑难句子

①可烧而走也。

可以用火攻(的办法)来把他们赶跑呀。

“烧”,指用火烧的办法攻击。

“走”,使动用法,使……逃跑。

“走”后面省略一个“之”字。

②盖以十舰最著前。

黄盖把十只船排在最前头。

“著”,居于。

③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被烧死或被淹死的人马很多。

“人马烧溺死者”即“烧溺死之人马”,定语后置。

“烧溺”,或烧或溺,是选择关系。

④操行军多华容道步走。

曹操率领军队从陆路上逃跑。

3、赤壁之战是弱军战胜强军的典范战例。

处于优势的曹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处于劣势的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联系全文作答)

曹军失败的原因是:

①劳师远征,士卒疲敝;

②北方之人不服水土,不习水战;

③降卒心怀狐疑,内部不稳;

④北方未平,北方不宁;

⑤战线过长,粮草不济;

⑥军纪不整,骄傲轻敌。

第6条是最根本的原因。

孙刘联军胜利的原因是:

①能客观分析敌我形势;

②团结一致,共同对敌;

③部署有方,准备充分;

④能抓住有利战机,正确采用战略战术。

其中②是最根本的一条。

五、写作特点:

(一)结构——安排井然有序,思路——展示明朗清晰

《赤壁之战》这一长文,所写事件纷繁,人物众多。

细细阅读,掩卷沉思,则其结构形式、思路线索,全部呈现在眼底,了然于心头。

就大事而言,写了这么三件:

先是写了孙权、刘备联合,继而写了孙权内部主战主和两派斗争,最后写了赤壁会战。

每一大的事件中又有诸多小事件,如在第一件大事里写了谋臣鲁肃和诸葛亮为建立孙刘联盟而进行的外交活动;

在第二件大事里写了文臣武将为使孙权确立联刘抗曹方略所进行的公开与隐蔽的较量,其中着重写了儒将周瑜的所作所为;

在第三件大事里写了战略相持——南北对峙、战略反攻——火烧赤壁、乘胜追击——水陆并进等。

就人物活动而言,主要写了“七说”(“说”音shuì

,劝意)。

其中,在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孙刘联盟事上写了“三说”:

开头写了鲁肃说吴主孙权,原因是“恐为操所先”,以求得孙权能准允自己去了解形势并为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奔走;

接着写鲁肃说蜀主刘备,以使他能主动同孙权联合抗曹;

三写诸葛亮受命出使吴地,说孙权联刘抗曹。

在促使孙权定下抗曹决心并早作决断之事上,写了“四说”:

先是写长史张昭说孙权,企图让孙权放弃联刘抗曹打算,认为对曹“不如迎之”;

紧接着写鲁肃趁“权起更衣”之机,“追于宇下”,“扩开大计”,提醒孙权不要被主降派言论所惑,使其联刘抗曹决心不致动摇;

最后“两说”是写周瑜日夜连说孙权,力排“众人之议”,揭穿曹操诈言,从而使得说服孙权重任得以最后完成,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赤壁之战》无论是叙写发生的事件,还是记述人物的活动,都有如链条衔接,一环紧扣一环,且又一气呵成;

又都有如影视上的特写镜头,一幕紧接一幕地显示在阅读者的面前,烙印于欣赏人的脑际。

文章以事件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来构建框架,并按照时间先后和空间位置变化来安排,以逻辑顺序来布局。

在一系列事件的发展进程中,或交替、或连续融入人物的活动。

一个又一个互相承接的事件,一次又一次彼此相连的人物活动,除有不可挪动的外在时空关系外,还有其紧密联系的内在因果关系。

而这些因果关系正好体现出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

若不得到孙权的认可与赞同,岂有后来一系列戏剧性事件的发生?

若无鲁肃说服刘备,哪有诸葛亮前往吴地说服孙权之举?

没有鲁肃、诸葛亮苦口婆心地说服孙权,何来孙刘联盟的建立?

若无肃、亮、瑜对孙权的说服,又哪有孙权抗曹的决断?

没有孙权的最后决断,何来赤壁之战这一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那又怎么会出现后来三国鼎立的局面呢?

从纵横全方位观之,司马光在《赤壁之战》一文中走笔的轨迹图象,正好比一“甲”字形貌。

此字上半部的“田”,犹如孙刘双方为了共同利益,经过主观努力而暂为一体的态势;

其下“┃”,形似锋利无比的宝剑,势不可挡地直插曹军大本营。

我们说这一“甲”字,恰好是《赤壁之战》的结构内涵和作者思路绝妙无比的图解。

(二)对话——各求理正、据足,言辞——尽透情态、性格

文章开篇写的是鲁肃得知形势有变而向孙权提出应变之计。

他切盼得到孙权的准允,马上搞一次必要而有决定性意义的外交活动。

可鲁肃不盲目出言,而是抓住孙权急欲扩大“帝王之资”及其“定天下”和保一方平安的心理状态说话,其应变之计与要求,边说理边摆出。

最后还以“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句结束谈话。

这末一句强调了形势的严峻,反映出鲁肃心情的焦虑急迫,同时也激发了孙权,使其不能轻视怠慢。

结果真的如此,“权即遣肃行”,鲁肃终于如愿以偿。

整个一席话说得孙权口服心服,言听计从,充分显示出鲁肃的政治才能。

接下写的是鲁肃与刘备的一段对话。

鲁肃本想与刘备会谈取得最佳效果——“自结于东,以共济事业”,然而老成持重的鲁肃含而不露,摸清对方意欲如何,再作计较。

当得知刘备所想之后,便立即陈述东吴优势,点出吴巨“岂足托乎”根由。

一优一劣,对比鲜明,作何选择,不言而喻。

文章用“备甚悦”三字表明刘备透彻理解鲁肃话意。

若鲁肃不这样与刘备会谈,那效果当作别论了。

鲁肃主动创造和谐氛围,平等地与刘备商讨,体现了鲁肃友善和坦诚性格,同时也反映出他过人的外交智慧。

这之后写的是诸葛亮与孙权的会谈。

刘备“新败”,“遁逃至此”,诸葛亮完全明白自己处在什么地位。

为了这次“奉命求救于孙将军”的外交活动的成功,他必须不卑不亢,始终占据主动。

于是他先发制人,与权相见后,就总论天下局势,客观分析孙、刘、曹三方面情况,紧接着连续两次反激孙权,使得孙权从根本上断绝与曹操的关系,这就取得了会谈的初步胜利。

但联刘问题还未解决,于是诸葛亮趁回答孙权提问之机,将刘、曹对比,说明刘备军力仍很雄厚,而曹操存在着兵力(“远来疲散”)、战术(“不习水战”)、军心(“非心腹也”)等致命的三大弱点,不仅保住了刘备的尊严,更重要的是彻底消除了孙权在联合问题上的疑虑。

接着推测建立孙刘联盟必然产生一个接一个的美好前景,从而使孙权在主动断曹后又树立了主动联刘的思想,取得了会谈的彻底胜利。

诸葛亮用心良苦,他的话语重理性分析,重事实证实。

孙权能发“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吾计决矣!

”的誓愿,最后又有“大悦”的反应,全是诸葛亮言辞所具强大的征服力作用的结果。

曹操的话语是在“遗权书”中。

虽然只有三十个字,却显其杀气腾腾,骄横狂妄,气焰嚣张。

即使人物的言辞很短,作者也不放过写理由写事实。

在短短的两句里,写有一“理”(“奉辞伐罪”)“二事”(“刘琮束手”与“今治水军八十万众”),将曹操的狡诈性格反映出来了。

写张昭的言论,也是重视写理由写事实。

张昭先说明曹操的本性与为人,作为提出“拒之,事更不顺”的依据,为后面提出“不如迎之”垫底。

接着,指出孙权优势已失,而曹操优势明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政见。

这样写理摆事,使张昭言论更具迷惑力。

这从孙权“独不言”的神情和“起更衣”的举止完全可以看出来。

听了张昭的讲话,孙权很不痛快,借故走出议事厅。

鲁肃唯恐孙权改变主意,立即“追于宇下”,对孙权讲了一段话。

在情急之时讲话,他也是理据在前,结论随后。

他直言“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点出了要害,作为“不足与图大事”的因由,使得孙权的心情稍稍安定。

接下又向孙权对比分析“可迎操”与“不可”的两种人绝然不同的前途,设身处地,推心置腹,进一步劝权“莫用众人之议”,达到坚定孙权抗曹决心的目的。

言辞恳切,充溢着对孙权无限忠贞之情。

最后写的是周瑜对孙权讲的两段话。

白天(公开),周瑜讲的也是“不可迎”。

不过,所谈与鲁肃不同。

周瑜是在分析了曹操在政治上的不利(“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和分析了孙权在环境、威望、兵力、人才方面的优势的基础上得出“不可迎”的结论。

这之后,他又分析指出曹操“冒行”“数者用兵之患”,同时向孙权作出破曹许诺。

从而激励了孙权的雄心,使他毅然摈斥了迎降的主张。

夜里(私下)“复见孙权”,针对曹操“遗权书”中所言,分析曹操来犯的实际军力(“不过十五六万”)及其弱点(“疲病之卒”、“狐疑之众”),并再次担保破曹,从而消除了孙权在抗曹问题上最大的疑虑。

《赤壁之战》中周瑜的话,点点在情合理,句句掷地有声。

作者在我们面前展示出一个生龙活虎,雄姿英发、气势非凡而又有远见卓识的人物形象。

《赤壁之战》,以写对话取胜。

作者用人物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把人物放到内外部矛盾斗争的焦点上来刻画人物的语言。

综观全部对话,可以看出作品中的人物在对方面前,极尽所能,为了各自目的利益,力求所言理正据足。

正因为这样,客观上他们的言辞尽透出自己的情态与性格。

从文中的人物的语言描写来看,司马光也是匠心独具,设计精巧的。

板书设计:

六、课堂练习:

1、比较加点词的词性和词义。

当谁以当曹操者(动词,抵挡)

当横行天下(动词,应该)

孤当与孟德决之(副词,当即)

将命猛将统兵数万(名词,将领)

求救于孙将军(名词,高级军官)

彼所将中国人(动词,率领)

将顺江东下(副词,将要)

治共治曹操(动词,对付)

刘表治水军(动词,管理)

卒疲病之卒(名词,士兵)

鲁肃闻刘表卒(动词,死亡)

五万兵难卒合(形容词,同“猝”,匆猝)

次引次并北(动词,临时驻扎)

余船以次俱进(名词,次序)

方助画方略(名词,次序)

地方千里(名词,方圆)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副词,正在、将要)

方连船舰(副词,正,或并)

乃此乃天也(判断动词,是)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副词,竟,居然)

乃罢会(副词,于是,就)

骑乃得过(副词,才)

2、辨析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词性、作用或意义)

为为孙权长史(wé

i动词,是)

为操后患(wé

i动词,成为)

动以朝廷为辞(wé

i动词,做)

保为将军破之(wè

i介词,替)

安能复为之下乎(wé

i介词,在)

恐为操所先(wé

i介词,与“所”连用,表被动)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wè

i动词,通“谓”)

于求救于孙将军(介词,向)

见权于柴桑(介词,在)

肃追于宇下(介词,到)

受制于人(表被动,被)

完成课后练习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