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8830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docx

石油天然气地质学的名词解释很全的

名词解释

1、石油天然气地质学:

是研究地壳中的油气藏及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的地质科学。

2、石油:

又称原油,是以液态形式存在于地下岩石孔缝中的可燃有机矿产。

3、石油的馏分:

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加热蒸馏,将原油切割成不同范围(即馏程)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

4、石油的相对密度:

在我国和前苏联是指在105Pa下,20℃石油和4℃纯水的密度比值,用

表示之。

欧美各国则以105Pa下,60℉石油与4℃纯水的密度比值。

但在商业上则常以API度为单位,它与60℉石油的相对密度的关系可用下式换算

     

5、粘度值:

代表石油流动时分子之间相对运动所引起的内摩擦力的大小。

6、动力粘度:

又称绝对粘度(μ)。

在国际计量单位SI制中,单位为帕斯卡秒(Pa∙s)。

其定义为:

,即K为1m2,F为1m2,ΔP为1Pa,Q为1m3/s,L为1m时,则μ为1Pa∙s。

1Pa∙s

7、相对粘度:

又称恩氏粘度,指在恩氏粘度计中200ml石油与20℃时的同体积蒸馏水通过直径为2.8mm细管流出时间之比(水流出时间约50s)。

常用Et表示之。

8、凝固点:

石油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称凝固点,

9、荧光性;石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荧光的特性,即石油的荧光性。

10、旋光性:

大多数石油具有将偏振光的振动面旋转一定角度的能力即石油的旋光性。

11、凝析油:

是指在地下特殊温压条件下,液态烃逆蒸发形成的凝析气被开采到地面后,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而逆凝结为液态烃即凝析油。

12、天然气:

广义的天然气是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气体。

狭义的天然气,目前仅限于地壳上部存在的各种天然气体,包括烃类气体和非烃类气体。

13、气藏气:

是指圈闭中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单独天然气聚集。

14、气顶气:

是指与油共存于油气藏呈游离态存在于油气藏顶部的天然气。

15、凝析气:

是一种特殊的气藏气。

它含有一定量的凝析油。

在地下较高温度、压力下,凝析油因逆蒸发作用而气化或液化呈液态分散在气中,呈单一气相产出,称凝析气。

16、凝析气藏:

这种含有一定量凝析油的气藏,称为凝析油气藏,但有时简称为凝析气藏。

17、伴生气:

凡是在油藏范围内与油藏分布有密切关系的气顶气、油溶气以及油藏之间或油藏上、下方的气藏气,都称为伴生气。

18、非伴生气:

而那些与油藏分布没有明显联系或仅有少量石油存在,但没有重要的工业价值,而气藏又十分巨大和重要的气藏气,都称为非伴生气。

19、非常规天然气:

目前主要指煤层气、页岩裂缝中的气、浅层生物气(沼气)和盆地中心气包括深盆气。

20、煤层气指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气。

煤矿中将这种天然气称为瓦斯。

21、页岩裂缝中的气指页岩裂缝和孔隙系统中的生物气和热解气,它可以是有机和无机颗粒表面的吸附气,也可以是裂缝和孔隙中的游离气,有时与油伴生。

22、浅层生物气一般指埋深不大于1000米的沉积物和烃源岩中的有机质在未成熟阶段由厌氧菌作用下形成的以生物甲烷为主的天然气,有时混有热解气。

23、盆地中心气指发育在盆地浅处和深部的储存在致密砂岩中的热成因气,故有时称深盆气和致密砂岩气。

24、表观分子量天然气是多组分混合气。

因此天然气的分子量称表观分子量。

25、天然气的密度;定义为单位体积气体的质量。

可用ρg=Mg/Vg表示。

26、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一般是指相同温度、压力(如1×105Pa,15.55℃或1×105Pa,20℃)条件下,天然气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

27、天然气在石油中的溶解度;指在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液态原油中所溶有的,在温、压降低后析出的气体数量,常用V(气)/V(油)(单位为m3/m3)表示

28、。

天然气的粘度;是测量天然气抵抗流动能力的一种量度。

29、油田水,从广义上理解,是指油田区域(含油构造)内的地下水,包括油层水和非油层水。

狭义的油田水是指油田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水,即油层水。

30、底水;是指含油(气)外边界范围以内直接与油(气)相接触,并从底下托着油、气的油层水。

31、边水:

是指含油(气)外边界以外的油层水,实际上是底水的外延。

32、沉积水系沉积物堆积过程中保存在其中的水。

这种水的盐度和化学组成与堆积沉积物的古海(湖)水的盐度与沉积物有密切关系。

33、渗入水来源于大气降雨时渗入到地下空隙,渗透性岩层中的水。

34、转化水指在沉积成岩作用和烃类生成过程中。

粘土转化脱出的层间水,有机质向烃类转化分解出的水。

35、深成水又称内生水,指岩浆游离出来的初生水(原生水)和变质作用过程的变质水。

36、成岩水:

无论海相或陆相沉积作用都是与水—起发生的,然后由于压实、脱水作用,大部分沉积水被排出,只有少部分水与沉积物—起被埋藏下来,形成岩石中的孔隙水。

称为成岩水。

37、矿化度:

是指单位体积油田水中溶解固体物质的总和。

38、同位素效应在参与生物、化学、物理的作用过程中,元素的一种同位素被另一种同位素所取代,从而引起物理、化学性质上的变化.称为同位素效应。

39、同位素分馏作用在各种地质作用过程中,由于各种同位素效应的存在,同一种物质或物相中,其同位素丰度仍保持相对的稳定性;而不同物质或物相间,其同位素的丰度则出现差异,引起上述现象的同位素转移和分配作用过程称为同位素分馏作用。

40、同位素交换反应指不发生化学反应,只在不同化学物质、不同相或单个分子之间发生的同位素重新分配,它是一种平衡反应。

41、油气显示:

是指石油、天然气及其石油沥青矿物在地表的天然露头和钻井的人工露头。

42、油气苗液态石油和天然气的地面露头叫油气苗。

它们是最可靠、最直接的油气显示类型之一。

43、含油岩石:

是指被液态原油浸染的岩石含油岩石。

(有多种类型,但以砂岩居多。

含油砂岩按其被浸染的程度可分为:

油砂——全部被原油所饱和浸润;油斑——局部被原油浸染,浸染部位往往是岩石粗粒结构部分或各种缝隙;油迹——岩石被原油局部轻微浸染。

44、含沥青岩石:

是指在岩石孔隙中充填有分散固态沥青的岩石。

45、泥火山地下聚集的高压气体沿断层和裂隙伴随水、粘土、沙粒和岩块一起喷出地表,井形成锥形堆积体,这便是泥火山。

46、油矿物石油氧化或热变质过程所衍生山的一系列有机矿物叫石油沥青矿物,简称油矿物。

而固体沥青矿物包括了油矿物和无机成因的沥青矿物。

47、准油矿物:

变质成因的沥青矿物中有些与石油并没有成因联系,至少没有明确的成因联系,这部分称之为准油矿物。

(准油矿物可以直接来源于腐泥或腐植有机质的变质而未经历过石油阶段)。

48、凝析油:

是指在地下特殊温压条件下,液态烃逆蒸发形成的凝析气被开采到地面后,由于温度和压力降低而逆凝结为液态烃即凝析油,

49、储集层:

这种具有连通孔隙、允许油气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就是储集岩。

50、含油气层:

储集了油气的储集层可称为含油气层。

51、产油气层:

业已开采的含油气层称为产油气层。

52、总孔隙度(Φt)也称绝对孔隙度:

系指岩石中全部孔隙体积(Vt)与岩石体积(Vb)之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53、有效孔隙度(Φe):

是指岩石中相互连通的孔隙体积(Ve)和岩石体积(Vb)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54、储集层的渗透性:

是指在一定的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其连通孔隙的性质。

换言之,渗透性是指岩石对流体的传导性能。

55、渗透性岩石:

是指在地层条件下,流体能较快地通过其连通孔隙的岩石,如砂岩、砂砾岩、粉砂岩、裂缝灰岩、白云岩等。

56、非渗透性岩石:

如果流体通过的速度很慢,通过的数量有限,就称非渗透性岩石,如泥页岩、石膏、岩盐、致密灰岩等。

57、储集层的孔隙结构:

是指岩石所具有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形状、大小、分布及其连通关系。

岩石的孔隙系统由孔隙和喉道两部分组成。

孔隙为系统中的膨大部分,连通孔隙的细小部分称为喉道。

58、排驱(替)压力(Pd) 是指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

排驱(替)压力(Pd) 是指压汞实验中汞开始大量注入岩样的压力。

59、饱和度中值压力(Pc50) 是指非润湿相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细管压力。

与(Pc50)相对应的喉道半径称为饱和度值喉道半径(r50)。

60、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Smin%) 当注入汞的压力达到仪器的最高压力时,仍没有被汞侵入的孔隙体积百分数,称为最小非饱和的孔隙体积百分数(Smin%)。

61、机械压实是指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岩石逐步致密化的过程。

62、压溶作用是指发生在颗粒接触点上,即压力传递点上有明显的溶解作用,造成颗粒间互相嵌入的凹凸接触和缝合线。

63、胶结作用:

是砂岩中碎屑颗粒相互联接的过程。

64、重结晶作用:

碳酸盐岩被埋藏之后,随着温度压力的升高、岩石矿物成分不变而矿物晶体大小、形状和方位发生了变化的作用,称为重结晶作用。

65、白云石化作用:

是指白云石取代方解石、硬石膏和其他矿物的作用。

白云石化作用一般分为两类:

一类发生在沉积物中的准同生期白云石化作用,另一类发生在岩石中的成岩后生期白云石化作用。

66、储层模式:

是储层成因结构和形态特征表述的综合,它既反映储层性质和固有的地质特点,又反映出开采后的动态过程,并且在形式上用一个抽象简化的图式表示。

67、区域盖层稳定覆盖在油气田上方的区域性非渗透岩层。

68、圈闭盖层直接位于圈闭储集层上面的非渗透岩层。

它对圈闭中的油气起着直接封盖的作用。

圈闭盖层又称局部盖层,简称盖层。

69、隔层存在于圈闭内,对油气有封隔作用,它影响着油气藏中的油气以及压力分布规律。

70、圈闭:

储集层中能够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场所。

圈闭从本质上定义为:

储集层中被油气高势区或与非渗性遮挡(屏蔽)联合封闭的油气低势区。

71、油气藏:

是单一圈闭中的油气聚集,是地壳中最基本的油气聚集单元。

一个油气藏中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和油水界面。

72、圈闭的度量:

是指评价一个圈闭有效容积的大小。

73、溢出点:

是指圈闭能够容纳油气的最大限度的位置。

74、在静水条件下闭合高度(或闭合度)是指闭合顶点到通过溢出点等势面的距离。

75、闭合面积:

一般是指通过溢出点等势平面与非渗透面交线所围限面积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积。

76、油(气)柱高度:

油(气)藏顶点到油(气)水界面的垂直距离。

显然它小于或等于闭合高度。

77、含油(气)边界:

圈闭内油水界面与储集层顶面的交线。

78、含油(气)面积:

含油边界所围限的面积。

79、油环:

油气藏中含气边界与含油边界所围限的环状区域。

80、气顶:

油气藏中气位于顶部,该气藏或聚集体称为气顶。

81、断层圈闭:

凡是储集层上倾或各个方向由断层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断层圈闭。

82、断层油气藏:

单一断层圈闭中聚集烃类流体后即成为断层油气藏。

83、裂缝性背斜圈闭我们将在背斜构造控制下,裂缝性储集层(体)被非渗透岩层和高油气势面联合封闭形成的闭合低油气势区,称作裂缝性背斜圈闭。

84、裂缝性背斜油气藏:

在裂缝性背斜圈闭中聚集烃类流体后,即成为裂缝性背斜油气藏。

85、刺穿圈闭地下岩体(包括软泥、泥膏岩、盐岩及各种侵入岩浆岩)侵入沉积岩层,使储集层上方发生变形,其上倾方向被侵入岩体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刺穿圈闭。

86、隐刺穿的背斜和断层圈闭:

至于那些受岩体侵入影响,使储集层上拱发生变形、变位(断裂)形成的圈闭,称为隐刺穿的背斜和断层圈闭。

87、岩性圈闭:

凡是储集层因岩性变化,其四周或上倾方向和顶、底为非渗透岩层所封闭而形成的圈闭称为岩性圈闭。

88、岩性油气藏:

在岩性圈闭中聚集工业规模的烃类流体后,称为岩性油气藏。

89、不整合圈闭:

是指储集层上倾方向直接与不整合相切、封闭而形成的圈闭。

90、不整合油气藏:

不整合圈闭中聚集工业规模的油气后称不整合油气藏。

91、水动力油气藏:

凡是因水动力,或和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使静水条件下不存在圈闭的地方形成新的油气圈闭,称为水动力圈闭,其中聚集工业规模的烃类流体后,称为水动力油气藏。

92、水动力,可以看作是使储层中地下水发生流动的力。

93、复合油气藏;如果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是由构造、地层和水动力三因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因素共同封闭而形成的圈闭,我们就称为复合圈闭。

在其中形成的油气藏称为复合油气藏。

94、构造-地层复合油气藏凡是储集层上方和上倾方向由任一种构造和地层因素联合封闭所形成的圈闭和油气藏称为构造-地层复合圈闭和油气藏。

95、干酪根:

沉积岩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

而沉积物中未固结的有机质以腐植酸为主,它是沉积岩中干酪根的前身。

96有机成因:

97、无机成因:

98、未熟-低熟油:

是指在生物化学和(或)低温化学反应作用下,在有机质成岩作用阶段和(或)干酪根晚期热降解生烃早期形成和排出的原油,生油母岩具有低的热演化程度和不同于成熟原油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99、生物成因气:

指在成岩作用早期还原环境中生物化学作用带内,沉积有机质因微生物群体发酵和合成作用形成的甲烷气及部分CO2和少量N2,有时混有早期低温降解作用形成的甲烷气及重烃气。

100、油型气:

指成油有机质(腐泥型和混合型干酪根)在热力作用下以及石油热裂解形成的各种天然气。

主要包括石油伴生气、凝析油伴生气和热裂解干气。

101、煤型气:

指煤系有机质(腐植型干酪根和腐植煤)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热成因气。

102、煤系:

又称含煤岩系,它是指以含有煤层和煤线为特征的沉积岩系。

103、烃源岩:

也叫生油岩或母岩。

定义为:

“在天然条件下曾经产生并排出的烃类并已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的细粒沉积”。

而对于可能提供工业价值烃类聚集的岩石称为可能烃源岩。

对于只能提供天然气工业价值聚集的富含腐植型有机质的岩石则称气源岩。

104、生油岩系:

指在相同的地质背景下和一定的地史阶段中所形成的生油岩与非生油岩的组合。

105、镜质体反射率也称镜煤反射率(Ro),它是温度和有效加热时间的函数且具不可逆性,所以它是确定煤化作用阶段的最佳参数之一。

106、油气运移:

地壳中的石油、天然气在各种自然因素作用下所发生的位置移动,称为油气运移。

107、油气初次运移:

是指油气自生成后从烃源岩中向外排出的过程,是烃源岩内的运移。

换言之,实效运移是油气脱离烃源岩的过程,故又称为排烃。

108、油气二次运移:

是指油气脱离烃源岩后在储集层或其他渗透性介质中的运移,包括烃源岩外的所有运动过程。

109、压实作用:

是指在上覆沉积负荷作用下,沉积物致密程度增大的地质现象。

110、扩散作用由于浓度差而引起的物质分子的移动叫做扩散作用。

111、分子溶液也称水溶液或真溶液。

即石油或天然气分子完全溶解于孔隙水中成为溶液状态进行初次运移。

112、胶体溶液是指溶质分散粒子直径介于10-9m和10-7m之间的溶液。

胶体溶液的分散粒子不是单分子,而是分子聚合体。

113、油气成藏动力学:

就是以盆地为背景,以油气为对象,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手段和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烃源岩和流体输导体系发育的格架下,通过能量场演化及其控制的化学动力学、流体动力学和运动学过程分析,研究油气生成、运移、聚集、保存的动力学过程及其控制因素的综合性学科。

114、成烃坳陷:

是指盆地中分布成熟烃源岩或成烃灶的深坳陷区。

115、成烃潜量:

是指该类烃源岩的最大生烃量。

116、产烃率:

是指演化到某一阶段的单位质量(吨)有机质所生成烃类的质量或体积。

对液态油一般用kg/t,对天然气一般用m3/t。

117、产烃丰度:

是指单位面积(km2)内烃源岩的产烃量。

这个参数主要取决于该面积之下烃源岩的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及成熟度。

118、聚集系数,也称运聚系数,是指地质储量和生油量的比值。

119、生、储、盖组合,系指烃源层、储集层和盖层的组合型式。

120、复合型油气运移:

是指成藏过程中油气不是以某种型式为主导,而是综合前述二种以上基本型式,才能完成的运移。

121、油气聚集:

油气在储集层中从高势区向低势区运移的过程中遇到圈闭时,进入其中的油气就不能继续运移,而聚集起来形成油气藏。

油气在圈闭中积聚形成油气藏的过程,称为油气聚集。

122、有效圈闭:

是指曾经聚集并保存具有工业价值油气藏的圈闭。

123、距烃源区近,是指圈闭不仅在空间位置上距源区近,更重要的是与烃源层之间有良好的通道(即输导层),圈闭位于油气运移的路线上。

只有在上述意义上的距源区近的圈闭,才具有优先聚集油气的能力。

124、形成时间早,是指圈闭形成的时间下限应与大规模生烃、排烃期同步。

125、化变质作用石油的氧化变质作用是指油气藏中的石油在低温压条件下,因蒸发、氧化和微生物降解(也有人称之为物理、化学和微生物降解),轻组分大量消耗,重组分特别是含硫氧氮杂原子的重组分不断增加,成为稠油和沥青类矿物的演化过程。

126、原油热演化变质作用,系指油气藏中原油在热力作用下向降低自由能,具有更高化学稳定性方向变化,其结果是使原油中高分子组成通过聚合形成沥青类矿物(即储层沥青),而较大部分烃类向低碳数烷烃和甲烷方向演化。

127、地温场:

128、压力场:

129、流体势能场:

130、构造应力场:

131、油气田:

由构造或地层因素控制的一定面积上油气藏的总和,叫做油气田。

132、油气聚集单元:

而受一定区域地质条件(包括构造和沉积)控制的油气田带(群)又称为油气聚集带,是更高一级的油气聚集单元。

133、含油气盆地:

是指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成为工业性油气田的沉积盆地。

一个含油气盆地内可发以育一个或多个油气聚集带。

一个含油气盆地内同样也可划分出一个或几个含油气系统。

134、盆地是指地壳上具有相同或相似发育特征(包括沉积特征、应力环境、发育时间和过程)的统一的沉陷单元

135、裂谷是指由区域性断裂所控制的地壳或岩石圈上的纵长形沉降谷。

断裂常作为该沉降谷的边界。

136、新生洋盆:

当大陆完全被拉开,形成以洋壳为基底的新生盆地称为新生洋盆。

137、油气聚集带是指受一定区域地质条件(包括构造和沉积)控制的油气田带(群),其中各油气田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特征或相似的沉积条件和油气藏形成条件。

油气聚集带的范围相当于盆地内三级构造单元,但不是盆地内所有的三级构造单元均能成为油气聚集带。

138、背斜型油气聚集带,系指该油气田带(群)在构造上为一背斜带(群),其中油气藏形成很大程度上受背斜构造所控制。

139、长垣,系指巨大而狭长的不对称背斜构造带。

140、一定的产油气面积,是指不同层位的产油气层叠合连片的产油气面积。

141、构造型油气田,系指产油气面积上受单一的构造因素所控制的,如褶皱和断层。

在通常情况下,褶皱常伴生断层,但以褶皱为主称为背斜油气田;有时则主要受断层控制,称断层或断块油气田。

142、断层(断块)油气田,系指在区域均斜背景上,其上倾方向,或各个方向都由断层控制所形成的油气田。

143、地层型油气田,系指在区域均斜或单斜构造背景上,由地层(不整合和岩性)因素所控制的含油气面积。

144、复合型油气田,系指在油气田范围内不同层位和深度的油气藏是受构造、地层和水动力诸因素中两种或多种因素控制的油气田。

145、含油气系统:

一个自然的烃类流体系统,其中包含活跃的烃源岩、所有与其相关的石油和天然气以及形成油气聚集所必需的地质要素和作用。

其中“活跃烃源岩”包括目前可能已不再有效或已耗尽(油气已排出)的源岩;“油气”包括聚集在一起的:

①在常规油气田、气水合物、致密气田、裂缝性页岩和煤中发现的热成因与生物成因气;②在自然界发现的凝析油、原油和沥青;“系统”则指相互依存并制约油气成藏的各种地质要素、作用及其组合关系。

146、烃源岩是指在微生物作用或主要在地温作用下,于特定时刻能够生成油气并具有连续分布范围的富含有机质的岩石。

147、盆地模拟,简言之就是对沉积盆地内所有地质要素和作用过程进行定量模拟;具体地,就是在现代油气地质理论指导下,以计算机技术为主要手段,以一个独立的油气生聚单元为对象,基于油气地质的物理化学机理,经过地质建模、数学建模、软件研制、模拟技术和综合研究等阶段,在时空格架下定量模拟重建含油气盆地的形成、演化历史和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过程与数量及位置等,为油气勘探实践服务。

148、沉积埋藏史:

是指盆地中的某一沉积单元或一系列单元自沉积开始至现今或某一地质时期的厚度和埋藏深度变化历史,通常由沉积埋藏史曲线表示。

149、深盆气,指分布在盆地深部的天然气;由于深盆气常常储集在致密低孔渗岩层中,又称其为致密储层气。

150、煤层气:

是煤在热演化变质作用过程中高煤阶或在生物化学作用带内低煤阶产出的以甲烷为主的气体,又称煤层瓦斯。

151、油页岩:

是一种高灰分(>40%)的固体可燃有机矿产,低温干馏可获得类似天然石油的页岩油。

152、油气勘探是寻找油气过程中各种技术、方法和手段的总称。

153、重力勘探:

是以地壳中不同岩石之间的密度差异为基础,通过观测和研究天然重力场的变化规律以查明地下结构及构造的一种物理勘探方法。

154、卫星遥感遥测技术:

是指利用遥感图像对区域构造的反映,从解译与含油气构造有关的断裂和局部构造入手,通过分析区域地质构造的分布和组合特征,研究其形成、发展和演化规律,进而预测有利的含油气区和含油气构造,为盆地的勘探服务。

155、地球化学勘探石油和天然气在形成与运移过程中,总会在岩石、水体、土壤、气体和生物体中留下痕迹,利用这种痕迹形成的地球化学异常进行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技术手段,就是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探(简称油气化探)。

156、地震勘探:

是通过人工方法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岩层中的传播特点,以查明地下地质特征,为寻找油气藏服务的一项技术。

157、钻井:

是利用机械设备,将地层钻成具有一定深度的圆柱形孔眼的工程。

158、测井,也叫地球物理测井或石油测井。

石油钻井时,在钻到设计井深深度后都必须进行测井,又称完井电测,以获得各种石油地质及工程技术资料,作为完井和开发油田的原始资料。

这种测井习惯上称为裸眼测井。

而在油井下完套管后所进行的二系列测井,习惯上称为生产测井或开发测井。

159、地层测试技术:

是用钻杆传送测试工具,对油气层抽取液体样品、测取压力资料,以及时、准确地取得有关产层特征和技术评价的方法。

160、油气资源评价:

是指分析和计算某一特定区域(小至圈闭,大至全球)地下油气聚集量的过程。

161、油气资源地壳中天然富集的石油和天然气的蕴藏数量,其中部分是目前或潜在经济条件下可采的。

它可以根据石油和天然气的赋存状况和开发经济技术条件分为油气储量和油气资源量两大类。

162、油气储量已经探明或基本探明的,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开采利用的那部分油气数量。

163、待发现的资源依据现有的地质资料和石油地质理论或勘探经验推测可能存在的油气数量。

164、经济(商业)资源无论已识别的或未发现的资源,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以采出和值得采出的油气数量。

不包括技术上可采但经济上无利的可采量,也不包括太小、太分散、太边远,虽在经济上可采而在当前技术意义上不可采的资源。

其同义词是可采资源。

165、推测资源量区域勘探阶段中,通过地面地质调查、区域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探、区域钻探等综合勘探技术,经过盆地分析评价方法,推测出的含油气盆地、含油气区(带)蕴藏的远景资源量。

166、潜在资源量预探过程中,通过以地球物理勘探手段为主的综合勘探,经过圈闭识别和描述,评价、估算出含油气圈闭可能存在的资源量。

167、可采资源量根据现有技术经济条件能够被开采出的油气资源量。

168、预测储量预探阶段完成后,对已获得商业油气流的圈闭,通过圈闭精细描述评价或油气藏早期描述评价,预测出的油气藏的油气储量。

16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