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怀人诗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884354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别怀人诗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送别怀人诗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送别怀人诗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送别怀人诗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别怀人诗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送别怀人诗教师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雨霖铃》中表现愁绪的这些意象,都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本词不过是集中的表现了出来,正因为这众多的意象的运用,使《雨霖铃》成为离别诗词的代表作品。

上片景物渲染,用了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写出别时环境的清冷孤寂与内心的惆怅伤感.“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用了白描手法.

下片虚写烟波暮霭,晓风残月的别后情景.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将内心的离情别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基础知识,梳理整合

题材特征、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容

  送别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送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

  

(1)寓情于景,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2)想象(也叫虚拟或虚实结合)。

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

(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乐景写哀或反衬。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

(4)直抒胸臆

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

②常见意象:

“柳”“酒”“月”“水”四大意象。

(“南浦”“长亭”“短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也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

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

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

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态;

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

要注意,每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高考真题,热身体验

1、(2017.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

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

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

“彼李揆,安肯来邪?

(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答案】BD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6分)

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2、(2015全国卷)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注】①临洮:

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

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

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答: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实写,本诗描写的是虚写,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

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

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后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

(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

第一问:

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

第二问:

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岑诗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

3、(2014·

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望江怨送 别[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

愁云青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

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

(4分)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

请结合全词分析。

(1)春天傍晚,词人在江边送别友人。

江水渺茫,友人的舟渐行渐远,词人的视线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

天边愁云笼罩,远去的帆船渐成一点,比沙鸥还要小。

送别的场景悲凉寂寥,表现了难舍难分的离别之情。

(2)这句话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词人在友人离开后,仍立在江头痴痴远望,夕阳将落,有人催词人回家,词人却以“还有一竿高”为由,“责怪”那人这么“早”就催他回去。

一个“怪”字将依依不舍之情推向顶峰。

全词情景交融,含蓄淡雅,不言离别,而离别之情溢于言表。

对点跟踪,规范练习

4.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送魏万之京 

李颀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

离歌:

离别之歌。

 

关城:

潼关、函谷关。

御苑:

皇家的宫苑。

砧声:

捣制寒衣的声音。

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离别的环境)?

从中又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

答案

(1)“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深秋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2)尾联直抒胸臆,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

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

这是一般送别诗最常见的做法。

5、阅读下面古诗,完成

(1)~

(2)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④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①韩十四:

名不详,十四是指他的排行。

②老莱衣:

传说春秋时代楚国隐士,七

十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欢娱他的双亲。

③黄牛峡:

长江峡名,在今湖北宜昌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④白马江:

在蜀州(治所在今四川崇庆)东北十里处。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联苍劲中蕴藏一股郁抑之气,暗扣题目,交代背景,揭示战争把天伦之乐、甚至人间万事都破坏的现实。

B.颔联写自己与朋友的经历,前后形成流水对,用自己的经历引出对方的遭遇,宾主分明,寄寓遥深,一气流贯。

C.颈联虚实结合,实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虚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秋意更深,景象更觉怅然。

D.尾联“此别”总括前面离别的情景,“各”字收束全诗,“犹恐”二字与“叹息人间万事非”前后呼应,意味深长。

E.本诗是一首送别诗,但不像一般送别诗那样凄凄惨惨戚戚,诗人用笔苍劲,伸缩自如,感情激昂,可谓送别诗中的上乘之作。

(2)全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1.选C3分,选E2分(C项应为“虚写黄牛峡水声回响不绝,实写稀疏的树影在白马江边掩映摇曳”。

E项“感情激昂”有误,全诗感情深沉委婉。

2、①对国家战乱动荡、人间世事沧桑的忧愤:

首联诗人叹息干戈遍地的今天,老莱子彩衣娱亲的美谈已经很难找到;

②对骨肉同胞的思念,对家破人散的哀痛:

颔联写自己与弟妹离散,朋友韩十四与父母不知哪里相见;

③与朋友分别的离愁别绪:

颈联写朋友离去后,诗人依然凝想入神;

④对朋友的勉励之情:

劝告朋友分别之后各自努力,珍重前程;

⑤对未来的担忧:

世事难料,担心不能与韩十四一同回乡。

(答出其中3点即得6分,每点2分,其中“感情”1分、“结合诗句分析”1分)

6、(2017湖南怀化名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秋日鲁郡尧祠亭上宴别杜补阕范侍御

李白

我觉秋兴选,谁云秋兴悲?

山苷落日去,水与晴空宜。

鲁酒白玉壶,送行驻金羁。

歇鞍憩古木,解带挂横枝。

歌鼓川上亭,曲度神飙吹。

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对。

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

1.下列对整首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诗标题交代了时间“秋日’’、地点“鲁郡尧祠亭”、人物“杜补阙”“范侍御”及事件“宴别”。

B.诗开头两句“我觉”、“谁云”前后对照,以强烈的主观抒情色彩体现李白的艺术个性,一“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

C.三、四两句交代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抓住群山、落日、水流、睛空等景物与后文“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共同营造了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

D.送别宴会上大家开怀畅饮,歌唱的歌唱,奏曲的奏曲。

作者以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了别宴上的热烈场面。

E.此诗语言自然而夸张,层次分明而有节奏,增强了全诗的艺术感染力。

2.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

1、AE。

【解析】B“‘悲’字为全诗定下伤感的基调”有误。

C“落寞凄清”不妥,三、四句之境阔大疏朗。

D“以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描写”有误,此处主要为正面描写。

2、①乐观、旷达。

诗歌四两句写别宴的具体时间和场景,大家开怀畅饮出诗人和友人们异乎寻常的乐观、旷达,一扫一般送别诗那种常见的哀婉、悲切之情,而显得热烈、奔放。

(答出情感1分,分析2分,共3分)②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的愁绪。

全诗以“相失各万里,茫然空尔思”作结,酒酣席散,各奔一方,留下的是无尽的离情别绪。

(答出情感1分,分析2分,3分)

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