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88653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文档格式.docx

反映家庭生活的素材——“去姥姥家”;

认识大自然的素材——“勤劳的小蜜蜂”“田园小卫士”“奇妙的动物世界”;

反映社会生活的素材——“热闹的民俗节”“做鸟巢”“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

2、注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本册教材彻底改变了过去教材普遍采用的“小步子”编排方式,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

例如,传统教学中,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笔算和口算放在一个单元,将相关的估算放在其他单元中,人为地将笔算与估算分开,不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

本册教材在知识安排上,将口算、估算、笔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策略。

同时,又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编排了两步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3、把解决问题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合为一个过程。

本册教材不受严格的知识体系束缚,由解决现实情境中的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然后把学到的新知识又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与知识学习融合在同一过程中,形成以解决问题为线索的基本框架。

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的学习,主题图呈现的信息是小朋友欣赏鸟巢的情境。

教材没有直接问长方形有哪些特征,而是在学生解决教材中提出的“怎样做呢?

”或解决学生自己提出的其他相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思考发现需要探索各个面的特征,然后通过学生的操作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在认识了特征之后又根据特征进行课后制作鸟巢的活动,使学生把解决问题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融为一个过程,实现解决问题能力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步发展。

4、强化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

本册教材沿用了前三册教材的编排特点,通过含有丰富信息的综合情境图让学生提出问题。

所不同的是,根据学生认知变化和能力的逐步形成,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逐渐增多,而图中的提示性的数学问题逐步减少,这样,就给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留下了更为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发展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选择信息、组织信息、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第二单元的5个信息窗,通过对话、信息牌、统计表等形式呈现了大量的有关数的信息,而没有出现一个提示性的教学问题,只是以“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的提示语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通过探索解决问题。

5、提倡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本册教材的编写思路、呈现方式和栏目设置都旨在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如“你问我说”体现一种开放、民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与教的方式,目的是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信息窗4的“你问我说”,红点标示的问题是“怎样检查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策略是多样的。

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探索出各自的检查方法,可以估算、口算、笔算等,笔算也可以用再算一遍、交换加数位置及减法等方法。

然后展示、交流各自的方法,以此体现个性化的学习。

6、教学内容:

本册共有十个单元,第一单元野营——有余数的除法 ;

第二单元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实践活动——奇妙的动物世界 

第四单元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一);

第五单元 

田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

第六单元 

做鸟巢——图形与拼组 ;

 第七单元 

去姥姥家——混合运算;

 第八单元新千年的第一缕阳光——时、分、秒的认识 

第九单元 

我锻炼 我健康——统计;

实践活动——我们的户外活动;

第十单元奥运在我心中 

——总复习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运算的意义,会口算表内有余数除法,百以内加减法;

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

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能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五边形、六边形。

5、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千米,知道分米、毫米,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6、结合实例,感知对称现象。

7、能用合适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掌握分段统计的方法。

(二)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他人的指导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和兴趣,能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作用。

3、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错误并及时改正,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及两步的加减混合运算。

3、正确辨认钟面上指示的时刻,认识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5、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并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估测、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6、感知对称现象。

五、教学措施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把握课标的理念,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维度确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探索性。

教师要注意创设生动有趣的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技能,体会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学中要注意改变由教师为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传统教学模式,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寻找策略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教师要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通过教学应用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教学时,就同一问题情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

在合作、探索中要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述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在自主练习时要为学生提供难易、数量不同的题目,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选择地完成,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智力潜能。

5、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根据新的课程理念,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中的执行者,教师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虽然本教材已构建成以教科书为核心,以教师教学用书、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及音像资料为辅的立体化的课程教材体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教师还需因人、因地、因时创造性地开发和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课程资源。

6、采用多元化的评价。

加强评价的改革,探索多元化的评价。

即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多元、评价方式多元。

注重过程性评价,要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评价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六、周次安排:

新授课

15周

复习课

2周

机动

1周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计 

划 

进 

课时数

教具学具

备注

1

2.25—3.1

野营——有余数除法

4

课件

开学准备

2

3.2—3.8

有余数除法复习

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

计数器

3

3.11-3.15

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

3.18—3.22

5

3.25—3.29

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直尺

6

4.1-4.4

勤劳的小蜜蜂—万以内数的加减法

7

4.8—4.12

8

4.15—4.19

国园小卫士—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9

4.22-4.26

10

4.29—5.3

期中复习

五一放假

11

5.6-5.10

做鸟巢—图形与拼组

七巧板

12

5.13-5.17

去姥姥家—混合运算

13

5.20—5.24

庆元旦—时分秒的认识

钟表

14

5.27—5.31

我锻炼我健康

统计表

15

6.3—6.7

奥运在我心中

16

6.10—6.15

回顾整理

17

6.17—6.21

期末复习

18

6.24—6.28

期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