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9453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物栽培学复习要点教材Word下载.docx

分蘖是由稻株分蘖节上各叶的腋芽(分蘖芽),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形成的。

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

水稻的生理需水:

直接用于水稻正常生理活动以及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分为生理需水,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是水稻生理耗水的二大主要形式。

在各种作物中,水稻的生理需水并非最多。

水稻的生态需水:

水稻的生态需水是指用于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养料、抑制杂草等生态因子,创造适于水稻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所需的水分,主要包括棵间蒸发和稻田渗漏二部分。

栽培稻种的起源:

普通栽培稻和非洲栽培稻有一共同的祖先,而后在亚洲和非洲独立、平行演化,即多年生野生稻→一年生野生稻→一年生栽培稻。

中国栽培稻种的演变与分类:

丁颖曾根据它们的起源、演变和栽培发展过程,把我国栽培稻种分为5级:

籼、粳亚种,早、中季稻和晚季稻群,水稻和陆稻型,粘稻和糯稻变种,栽培品种。

水稻的生长发育过程:

水稻的一生,在栽培上是指从种子萌动开始,经过生根长叶、分蘖拔节、孕穗开花、灌浆结实,最后形成新种子的生育过程。

根据水稻生育特点可划分为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和结实期四个生育阶段。

米粒的形成①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叶、蘖同伸现象:

母茎第n出现时,正是(n-3)叶位的分蘖出现期。

水稻产量:

水稻产量是由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与千粒重4个因素构成,即上述各因素的形成与各器官建成、群体物质生产、运输和积累等过程紧密相关。

按时间进程,水稻产量形成可分为3个阶段:

穗数形成阶段、穗粒数形成阶段以及结实率和粒重形成阶段。

稻米品质:

我国对稻米品质的评价从加工、外观、蒸煮与食味、营养及卫生品质等方面进行评鉴

秧龄三种表示方法:

天数、叶龄和积温。

安全齐穗期.......

库限制型品种等

水稻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产量占我国粮食作物总产近1/2。

水稻种植区域广,适应各种不同的土壤;

稻米的营养价值较高;

稻谷加工后的副产品用途很广。

壮秧的标准及意义:

壮秧的标准:

(1)壮秧的形态特征:

叶宽苗健,扁蒲白根,生长整齐,适当秧龄等。

抛秧栽培的优点和特点:

具有省工、省力、争季节,省种、省水、省秧田,增产、增收及有利于实行专业化规模育秧与供秧等多方面的优点。

.....

论述题:

高产稻田土壤基本特征和耕整原则:

1.高产稻田土壤的基本特征

土壤整体构造良好;

土壤养分充分协调,不缺微量元素;

有适当的保水保肥力;

土壤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生化强度高,保热、保温性能好,升温降温较缓和。

2、稻田的耕整原则

田平整,土壤膨软,土肥相融,无杂草残茬,无大土块,有利于插秧和插秧后早生快发。

2.晒田的作用及技术:

晒田又名烤田或搁田,指水稻分蘖盛期后到幼穗分化前的排水晒田,是我国水稻灌溉技术中的一项独特的措施。

(1)晒田的生理生态作用一是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更新土壤环境。

二是调整植株长相,促进根系发育。

(2)晒田技术晒田技术主要在于掌握好晒田时期和晒田程度。

确定晒田时期的原则为“到时晒田”和“够苗晒田”。

“到时晒田”是指在分蘖末期至幼穗分化初期晒田。

“够苗晒田”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90%左右时排水晒田。

对于土壤肥力高,苗数增长快,长势旺的田块,一般以“够苗晒田”为准;

对于土壤肥力低,苗数增加慢,长势差的田块,一般以“到时晒田”为准。

晒田程度有重晒、轻晒和露泥(晾田)三种。

一般对“够苗晒田”的田块,应重晒,晒到田边开大裂,中间“鸡爪裂”,人立不陷脚,叶色明显落黄;

对于“到时晒田”的田块,应轻晒或晾田。

轻晒的标准为:

田边开“鸡爪裂”,中间稍紧皮,人立有脚印,叶色略退淡;

晾田则只排于水。

通过晒田,应使禾苗出现“风吹稻叶响,叶尖刺巴掌,下田不缠脚,叶挺茎秆壮”的长相。

3.水稻直播栽培:

(一)直播稻的技术优势省工、省力,劳动生产率高;

提高复种指数;

节本增效;

便于机械化、规模化种植

(二)直播稻的生育特点

全生育期缩短,植株变矮,主茎叶片数减少;

分蘖早而多,有效穗数高,成穗率低;

根系发达,集中分布于表土层。

株型矮小。

(三)直播稻配套栽培技术

1.选用良种

应选用高产优质生育期适宜的品种,一般以选用早熟品种(组合)为宜。

要求根系发达,茎秆粗壮,株型较紧凑,分蘖力中等,穗型较大,抗逆、抗病能力强。

2.全苗技术

在精细整地,适时精细播种的基础上,播后灌3cm左右的浅水层,保证种子获得必需的水分。

待稻种发芽后适时排水晾田,促进扎根立苗,若田面发白,出现小裂缝,再灌跑马水,保持田土湿润,到2叶1心后保持浅水以促分蘖。

3.除草技术

精选稻种、消除杂草种子、早建水层、以水控草、拔净杂草及实行水旱轮作等措施可有效防止杂草。

化学防治可采用播前或播后苗前土壤封闭灭草,出苗后主攻防除第2批杂草和第1批残留杂草的方法,并辅之人工拔除和化学补除。

4.防止倒伏技术

注意科学施肥,防病治虫。

掌握“浅水分蘖,多次轻搁,后期间歇灌溉”灌水的原则。

于拔节期(即抽穗前30d左右)喷施300mg/kg多效唑可使水稻株高降低15%左右。

4.应用群体质量理论,阐述水稻高产栽培。

5.论述水稻产量各构成因素的决定时期和决定因素,以及相应的增产措施。

第二章小麦栽培技术

冬小麦、春小麦

分蘖节的概念:

由麦苗基部若干密集在一起的节所组成。

小麦温光反应特性:

小麦营养体生长一定程度后,需要一定的温度茎端生长锥才能开始转向分化幼穗,以后又需要一定的日长才能使幼穗正常发育。

小麦的光照阶段:

小麦通过春化阶段以后,又需要一定的日长才能使幼穗正常发育。

LAI:

叶面积指数,单位面积上所有叶片面积总和。

小麦的春化阶段:

小麦营养体生长一定程度后,茎端生长锥需要一定的温度才能开始转向分化幼穗。

多项选择题

小麦籽粒品质可分为形态品质、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

中国栽培大麦划分为三大生态区北方春大麦区、青藏高原裸大麦区和黄、淮以南秋播大麦区

大麦按用途分,可分为啤酒大麦、饲用大麦、食用大麦和食品加工大麦

专用小麦分为强筋小麦、中筋小麦和弱筋小麦

栽培小麦的祖先包括乌拉尔图小麦、野生一粒小麦、栽培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等原始种。

小麦的春化类型

(1)春性型这类品种对低温要求不严格,一般在0~12oC,经过5~15d即可通过感温阶段,但不经低温春化也能正常抽穗。

(2)冬性型这类品种对低温要求较严格,需在0~3oC下35d以上才能通过感温阶段。

(3)半冬性型这类品种对低温要求介于冬性品种与春性品种之间,通过感温阶段要求的温度为0~7oC,时间为l5~35d。

小麦的经济产量是由每公顷穗数、每穗粒数和粒重3个因素构成

小麦子粒品质可分为形态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3类

栽培小麦的祖先与演化过程:

栽培小麦的祖先乌拉尔图小麦、野生一粒小麦、栽培一粒小麦、野生二粒小麦、栽培二粒小麦等原始种。

世界各国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

世界各国提高小麦产量的主要措施包括:

(1)采用高产、优质、抗逆的优良品种;

(2)增施肥料、科学施肥;

(3)秸秆还田和种植绿肥作物培肥地力;

(4)扩大灌溉面积,改进灌排技术;

(5)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等。

简述小麦的一生:

小麦从种子萌发开始到新种子产生称为小麦的一生,或称全生育(时)期。

包括根、茎、叶、蘖的形成,幼穗的分化和开花结实等。

根据小麦器官形成的顺序和明显特征,习惯上分为出苗、3叶、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和成熟等生育时期。

南方麦区的北部地区冬季寒冷,小麦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还可划分出越冬期和返青期。

小麦主茎叶片的数目:

春性品种为10~11片,春性很强的品种只有8~9片,半冬性品种12~13片。

叶片分组:

穗的分化过程:

简述小麦南种北引和北种南引的特点。

答案:

南种北引:

表现为早熟,但抗寒性弱,易遭受冻害,难以越冬,产量低;

北种南引:

表现为迟熟,甚至不能正常抽穗,引种不易成功。

1.论述小麦温光反应特性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前者称春化阶段,后者称光照阶段,二者并具有严格的顺序性。

生产上的应用:

(1)引种。

北种南引,生育期延长,迟熟;

南种北引,生育期缩短,早熟。

(2)播期。

冬性品种,早播;

春性品种,迟播。

(3)播种量。

冬性品种,稀播;

春性品种,密播。

(4)加速育种世代。

缩短小麦感温阶段,可缩短其生育期,加速育种世代。

(5)器官促控。

感温阶段结束的标志是二棱期,光照阶段结束的标志是雌雄穗分化期,小麦感温感光特性影响穗分化进程。

2.小麦倒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①倒伏减产的主要原因粒重降低,倒伏越早越严重,粒重越轻,减产越大。

粒重减轻主要是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遇到障碍。

倒伏后光合总生产量下降,干物质生产少,茎秆被折断或弯曲呈“屈臂”生长,输导系统破坏或不畅,物质运输受到阻滞。

有根倒与茎倒两种。

@倒伏的原因根倒,主要由于土壤耕层浅薄,结构不良,播种太浅或露根麦,或土壤水分过多,根系发育差等原因造成。

茎倒,是由于氮肥过多,N、P、K比例失调,追肥时期不当,或基本苗过多,群体过大,通风透光条件差,以致基部节间过长,机械组织发育不良等因素所致。

@预防倒伏的主要措施A.选用耐肥、矮秆、抗倒的高产品种;

B.合理安排基本苗数,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C.根据苗情,合理运用肥水等促控措施,使个体健壮、群体结构合理;

D.如发现旺长应及早采用镇压、培土、深中耕等措施,达到控叶控蘖蹲节;

F.对高产田可使用多效唑、烯效唑、矮壮素等预防倒伏。

3.论述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与高产群体培育。

4.论述小麦品质调控技术。

第三章玉米

节根:

节根又叫次生根或永久根,着生在茎的节间居间分生组织基部,植物学上叫不定根。

特用玉米:

又称专用玉米,是指玉米子粒中某一特殊物质含量较高、或是利用玉米的不同器官、或是在特殊的采收时期用干特殊的用途,是普通玉米以外的具有特殊的营养品质或适合特种需要的各种玉米类型。

玉米棒三叶:

玉米的穗位叶及其上下其各一叶。

起源玉米起源于美洲大陆,但关于其起源中心有4种不同的说法。

按子粒形态与结构分类:

(1)硬粒型

(2)马齿型(3)半马齿型(4)糯质型(5)甜质型(6)爆粒型(7)粉质型(8)有稃型(9)甜粉型

按株型分类:

(1)紧凑型

(2)半紧凑型(3)平展型

玉米的叶数为l4~24片,根据单株叶片的多少可以判断品种的熟期。

玉米不同部位叶片对器官建成的作用不同,按“供长中心叶”和”生长中心”的关系,把玉米叶片分为4组,即:

根叶组、茎叶组、穗叶组和粒叶组。

一般中部叶片贡献大于上部叶片,上部叶片又大于下部叶片。

以穗位及其上下叶穗三叶对产量的作用最大。

玉米节间数一般有15-24个。

位于地下部的不伸长茎节一般3~7个。

花序与花玉米属雌雄同株异花,异形异位的异花授粉作物。

发芽最适宜的温度为25~36oC,当10~12oC时即可发芽,表土温度稳定在10~12oC时是播种的适宜时期。

对日长的反应玉米属喜温短日照作物

特用玉米类型包括优质蛋白玉米、高油玉米、爆裂玉米、甜玉米、糯玉米、笋玉米、青饲玉米、高直链淀粉玉米等。

世界上三大玉米带是美国中北部玉米带、中国玉米带和欧洲玉米带。

玉米对氮素的需要量最多,吸收磷较氮和钾少。

一般每生产100kg子粒,需氮2.2~4.2kg、磷0.5~1.5kg,钾l.5~4kg,三要素的比例约为3:

1:

2。

玉米品质与品种类型、栽培技术、种植区域和矿质元素有关。

玉米有九大类(亚种),其中有硬粒型、马齿型和半马齿型为生产上常用的类型(亚种)。

1.玉米生产的重要性:

1、玉米是高产粮食作物2.玉米是营养丰富的饲料作物3.玉米是良好的工业原料作物

2.简述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包括:

(1)良种选用;

(2)土壤耕作与施肥;

(3)播种和种植密度;

(4)田间管理;

(5)收获与贮藏。

3.简述玉米栽培科学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时期,以总结农民丰产经验、推广适用技术为主的阶段;

......

4.简述玉米地膜栽培技术。

1.论述玉米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和技术要点。

主要目标:

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促进根系发育良好,植株敦实。

①防旱、防板结,助苗出土。

播种后如遇天气干旱,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60%,应及时采取浇水和松土保墒。

夏玉米播后遇大雨,土壤板结应及时松土,破除板结,散墒透气,助苗出土。

②查苗、补种、育壮苗。

对缺苗断垄的要及时催芽补种或带土移栽。

适时间苗定苗,一般3叶间苗,4-5叶时定苗。

对于地下害虫发生较重的地块,可以推迟定苗1个叶龄。

间苗定苗应按照密度要求,去弱留壮,去杂苗、病苗。

③中耕除草。

玉米苗期中耕一般进行2-3次,定苗前进行第1次浅中耕(3-4.5cm深),拔节前进行1-2次中耕。

苗旁宜浅,行间宜深(9-12cm)

④防治病虫害。

玉米苗期主要有地老虎、金针虫、蓟马、蚜虫等,要及时防治。

2.试述玉米穗期的特点及管理措施。

答:

玉米穗期是指从拔节到抽雄,春玉米一般为25~35天,夏玉米为20~30天。

穗期的生育特点是从拔节开始,植株进入了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阶段,茎叶旺盛生长,雄、雌穗先后开始分化,秆物质积累进入直线增长期,需肥、需水量日渐增加。

大喇叭口期正值雄穗四分体和雌穗小花分化期,是玉米水分临界期,外界条件适宜,肥水供应充足,就能增加有效果穗数,形成大穗和每穗粒数,打下丰产基础。

此期存在着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个体生长发育所需与环境供应不足之间的矛盾。

因此,玉米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应该是通过肥水措施等壮秆、促穗,使穗多、穗大。

具体措施是:

(1)追肥、灌水。

追肥一般进行两次,第一次在拔节前后施入攻秆肥,第二次在大喇叭口期追施攻穗肥;

此期,特别是进入大口期为玉米水分临界期,此时应视土壤墒情并结合拔节期和大口期的追肥进行灌水;

(2)中耕培土。

在攻秆肥和攻穗肥时配合中耕培土,兼具除草和覆盖化肥的作用;

(3)根据玉米的田间长势及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时进行化学调控和病虫害防治。

3.玉米的施肥技术:

1.基肥基肥占总肥量的50%左右,过磷酸钙或其他磷肥应与有机肥堆沤后施用。

2.追肥

(1)苗肥苗肥一般在幼苗4~5时期施用,或结合间苗(定苗)、中耕除草施用,应早施、轻施和偏施。

(2)秆肥秆肥又称拔节肥,一般在拔节期施用,即基部节间开始伸长时追施,约占总追肥量的l0%~30%。

(3)穗肥穗肥是指雄穗发育至四分体、雌穗发育至小花分化期追施的肥料。

此时为玉米大喇叭口期,距出穗10天左右,是决定雌穗大小和粒数多少的关键时期。

穗肥一般应重施,施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60%~80%左右,并以速效肥为宜。

(4)粒肥粒肥的作用是养根保叶,防止玉米后期脱肥早衰,以延长后期绿叶的功能期,提高粒重。

粒肥应轻施、巧施,施肥量约占总追肥的5%左右。

第四章甘薯

长江流域夏薯区:

本区以夏薯为主,也有部分秋薯和少量春薯,甘薯与玉米套种的面积较大。

夏薯于4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栽培,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收获,生长期140~170d。

栽培甘薯为旋花科,甘薯属,甘薯栽培种,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块根植物。

甘薯按栽培季节可分为春薯、夏薯、秋薯、冬薯4大类。

按用途可分为工业原料用型、食用及食品加工用型和饲用型3大类。

甘薯的根可分为细根、柴根、块根三种类型。

甘薯由幼根发育为块根,是前期初生形成层活动和后期次生形成层活动为主的结果,两者在甘薯块根发育中具有同等重要性。

薯块大小取决于品种特性与栽培条件,一般将薯块大小分为大(250g以上)、中(100~250g)和小薯(1O0g以下)。

根据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关系又可划分为4个时期。

(一)发根还苗期;

(二)分枝结薯期;

(三)茎叶盛长,块根膨大期;

(四)块根盛长,茎叶渐衰期。

一般生产上选用l00~200g重的中等薯块作种较为适宜。

夏薯大多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收获。

收获应选择晴天进行,做到细收、收净、轻刨、轻装、轻运、轻放,尽量减少薯块破伤,以避免传染病害。

甘薯贮藏期适宜的窖温范围为10~15oC,尤以10~14oC为最佳。

为保持薯块鲜度,保持窖内相对湿度80%~90%最为适宜。

若相对湿度低于70%,会使薯块失水,导致生理代谢失调,抗性减弱,容易发生皱缩、糖心或干腐。

四、多项选择题

1.甘薯贮藏期适宜的窑温范围为()。

A.0-5℃B.6-10℃C.10-15℃D.16-20℃

2.甘薯块根萌芽特性包括()。

A.薯块顶部优于尾部B.薯块阳面优于阴面

C.夏薯优于春薯D.皮厚的薯块优于皮薄的薯块

3.甘薯块根的形成与膨大主要取决于()的活动。

A.初生形成层B.次生形成层

C.顶端分生组织D.居间分生组织

1.简述甘薯烂窑的原因与防治措施。

2.试述甘薯初生形成层活动能力、中柱细胞木质化程度与秧苗质量、环境条件与块根形成的关系。

3.简述甘薯的繁殖方法有哪些。

4.简述甘薯育苗的意义。

5.甘薯起垅栽培增产的原因。

6.甘薯的T/R比值及其生物学意义。

7.甘薯的栽插方法。

第五章大豆

大豆子粒营养丰富,含蛋白质(40%左右)和脂肪(20%左右),比小麦、稻米、玉米高2~4倍,特别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含量较高,被称为完全蛋白。

栽培大豆起源于我国,是由野生大豆进化演变而来。

其演化基本趋势是:

叶从小尖叶向大圆叶;

茎由细弱攀缘多分枝向粗壮直立少分枝;

子实由扁小黑豆向大圆黄豆;

结荚性由无限型向有限型;

短日性由强而弱,脂肪含量由低到高。

大豆属有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两个种。

大豆的茎比较坚韧,茎上有节,一般主茎有14~16节。

大豆的生长习性分类:

大豆的一生要经历种子萌发、出苗、幼苗生长、分枝、开花、结荚、鼓粒、成熟等过程。

可分为6个生育时期。

单位面积的大豆的子粒产量是由单位面积株数、每株荚数、每荚粒数和粒重所构成。

1.论述大豆花荚脱落的原因及协调生长,实现增花保荚的措施。

2.论述大豆施肥方法。

(1)有机肥有利于大豆生长发育,更有利于根瘤菌的繁殖,增强固氮力,特别在中低产地区,增施有机肥增产效果更明显。

夏大豆由于播种时间紧,往往来不及整地施肥,更应强调前茬作物多施有机肥作底肥培肥地力。

(2)磷肥大豆是需磷较多的作物,磷在土壤中移动性较小,施磷肥多采用播种前普施,每公顷施磷肥450~600kg,也可采用大豆播后将磷肥撒入耪沟内再耙一遍。

(3)氮肥在中肥、薄地上适时适量施用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在高肥地上施用过多氮肥除造成浪费外还会造成徒长而减产。

一般地块作基肥每公顷可施尿素75kg。

开花前或初花期可酌情追施氮肥,一般每公顷追施l50kg的硫酸铵。

(4)叶面喷施微肥在大豆花荚期进行叶面喷施微量元素如钼、硼、锌、锰,有增产效果。

钼和磷配合喷洒,效果更好。

第六章棉花

我国将棉区花分为长江流域棉区、黄河流域棉区、西北内陆棉区、北部特早熟棉区、华南棉区等五大棉区。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目前主要产棉区为新疆棉区、黄淮流域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三大区域。

三大技术-育苗移栽、地膜覆盖、化学调控。

通常把棉花从播种至大田收花结束的总日数称为大田生长期,或称全生育期,大约为210天左右。

从出苗到第一个棉铃成熟吐絮,则称为生育期,大约为l20天左右。

棉花一生要经历出苗、现蕾、开花、结铃、吐絮等五个生育时期。

根系建成一般经历根系发展期,根系生长盛期,根系吸收高峰期和根系活动机能衰退期。

棉叶可分子叶、先出叶和真叶三类。

棉铃经50~70天发育成熟。

从开花受精到吐絮,一般要经历三个时期。

(1)体积增大期

(2)棉铃充实期(3)脱水成熟期

衣指为l00粒子棉上的纤维重量(g),陆地棉衣指约5~8g。

衣分是纤维(皮棉)重量占子棉重量的百分数(%)。

陆地棉的衣分为35~42%。

生产上通常将单位面积的总铃数、平均单铃重、衣分称为构成产量的因素。

通常将7月15日前(长江下游为7月20日前)结的成铃称为伏前桃;

7月16日至8月15日(长江下游7月21日起,北方棉区也有定为8月10日止的)期间结的成铃称为伏桃;

8月16日(或11日)至9月15日(北方棉区因无霜期短,也有定为9月10日的)期间结的成铃称为秋桃。

产皮棉l00kg约需吸收氮素l0~13kg,磷素4~6kg,钾素8~13kg。

一般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4oC(5cm深的土温约在15~16oC)时即可开始播种

1.皮棉:

2.籽棉:

3.子指:

4.衣指:

5.衣分:

6.单铃重:

7.同位蕾:

8.邻位蕾:

9.棉花秋桃:

10.衣分衣分是皮棉重占原来籽棉重量的百分数。

当家肥:

为了满足花铃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及防止早衰,在盛蕾期开沟深施迟效性有机肥料(以厩肥、饼肥、堆肥为主,结合施用磷、钾、硼肥),以达到“蕾期施、花期用”的目的,棉农称此为“当家肥”。

棉花根系的建成划分为根系发展期、根系生长盛期、_________和__________。

棉花栽培种有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