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895737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边沟总结Word文件下载.docx

G242新晃方家屯至兴隆段公路改建工程路基排水设施由边沟、排水沟组成,均采用M7.5浆砌片石。

K0+821-K1+003.53段路基右侧边沟为M7.5浆砌片石砌筑,长182.5m。

我部于2016年4月24日—5月4日完成对该段边沟的开挖、砌筑和抹面,这是项目首件M7.5浆砌片石边沟的施工,历时11天,成功地完成了首件桥台基础施工,经过28天养护后,于2016年6月1日对边沟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均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经过自评,结果达到优良工程,可以作为指导本标段后续边沟的施工(分项工程子项质量检验评定附后),现从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机械、人员、材料准备,及质量和安全保证措施等作出总结,具体如下:

2、首件工程施工目的

1、确定合理的施工工艺流程;

2、确定合理的施工机械、人员组合;

3、确定合理的施工周期;

4、收集相关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用于指导全部M7.5浆砌片石边沟的施工并达到技术质量标准。

3、施工工艺评述及试验数据采集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沟槽开挖→砌筑→抹面→养护

2、施工工艺评述

1)施工准备

①、清理施工场地,人员、机械、材料落实到位,做好定位放线,将测量资料成果监理工程师审查。

②、熟悉施工图纸,认真做好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

2)施工工艺评述

①、测量放样

排水工程根据设计图纸,放出中线,线位放好后请监理检测,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②、沟槽开挖

在测量放样检测好后,即组织人员开挖路基两侧排水边沟,该排水边沟的位置应根据设计边沟的流水方向、高程来开挖。

基坑开挖根据土质情况,可采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配合完成,也可采用人工开挖成型。

如采用机械开挖,应防止超挖,应留出5~10cm左右,由人工修整成型,确保边沟、排水沟的边坡平整、稳定,严禁贴坡。

基坑开挖后,需进行沟底高程复测。

③、基槽开挖完毕后,首先进行自检,互检,合格后;

报项目部质监人员检测,检测合格后;

由项目部报请现场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在全部检验合格后,方准进行水沟的片石砌筑工作。

④、砌筑

a、在边沟砌筑前用夯板夯实,遇积水部分用水泵排水,晒干再夯实。

b、砌筑边沟所用材料如石料采用标号不低于30Mpa的片石,石质坚硬、结构紧密、色泽均匀、无风化、无裂纹,厚度不小于5cm的片石。

c、砂采用中粗砂(砂的最大粒径不超过5mm),所用水泥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并且在搅拌处用磅秤计量原材料的用量。

d、砂浆采用砂浆搅拌机搅拌,且拌和时间不少于3分钟。

经拌和的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

砂浆随拌随用,并在堆放砂浆处加垫铁板以防砂浆水分流失。

砂浆的标号不低于设计7.5Mpa的要求。

配合比经过试验确定并经常根据砂含水量调整施工配合比,拌和前挂黑板注明砂浆标号、理论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

e、一般情况下,砂浆拌和好后在3~4h内用完,气温超过30℃时,在2~3h内使用完毕。

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或泌水的砂浆必须重新拌和,已初凝的砂浆不得用于施工。

f、冬季施工,砂浆用水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温度太低,必须给水适当加温。

g、砌筑时片石表面泥土清洗干净,采用坐浆砌筑,片石安放稳固,片石大面向外侧,减少表面粗糙程度。

砌筑上层石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石块。

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加以清扫和湿润。

砌筑过程中,随时注意沟底沟壁的平整坚实,砂浆要饱满,无空隙松动,粘结牢固,石料之间缝宽不大于3cm,砌体外露面进行抹面,采用M10砂浆,厚度2cm。

h、砌筑采用坐浆法进行施工,严禁采用灌浆法进行施工。

砌筑上层砌块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予以清扫和湿润。

i、浆砌边沟顶面压顶先进行精确高程测量,清除砌体上的灰尘及其它杂物,压顶时拉线、立模,做到线型美、直线线型顺直、曲线圆滑、表面平整。

⑤、养生

浆砌完毕后,及时用草袋、麻袋覆盖砌体,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所砌筑圬工的砂浆,在初期硬化期间不应使其受雨水冲刷或水淹浸。

养护期间避免外力碰撞、振动或承重。

3、试验数据采集

①、实测项目

经现场检测该首件工程的砂浆强度、轴线偏位、沟底高程、墙面直顺度、断面尺寸、铺砌厚度等指标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②、外观鉴定

经细致观测,砌体内侧及沟底平顺,沟底无杂物。

③、综合评述

通过各项指标的检查,本段M7.5浆砌片石边沟批复的施工工艺及工法满足要求。

浆砌排水沟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2

轴线偏位(mm)

50

经纬仪或尺量:

每200m测5处

1

沟底高程(mm)

±

15

水准仪:

每200测5点

4

墙面直顺度(mm)或坡度

30或符合设计要求

20m拉线、坡度尺:

每200m测2处

5

断面尺寸(mm)

30

尺量:

6

铺砌厚度(mm)

不小于设计

7

基础垫层宽、厚(mm)

四、质量保障体系及保障措施

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的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本项目有关的质量要求,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认真落实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制度”和“三级检查制度”,按照本项目的质量标准组织施工。

1、建立健全全面质量管理体系

(1)项目经理对质量全面负责,对质量工作进行全面领导,是质量的第一责任者。

(2)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由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施工工长、班组长参加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进行全面质量管理,重点对工程质量形成的过程加强控制和管理,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部以加强质量工作的管理。

(3)做好生产班组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施工前都对原材料严格检验,报请监理审批后才使用。

施工中实行工序交接单制度,上道工序验收合格后才能交接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实行逐级技术交底制度,开工前,工程技术人员应进行现场示范性交底。

(5)设置专职质检员。

2、技术保证措施

(1)进场材料应做好标识,不合格的材料应及时清出场外,以免施工人员变动时用错材料。

(2)严格按规范频率做好原材料和基础抽样和验收试验。

(3)搞好技术交底及技术培训工作,在施工中要加强过程监控,保证不返工。

(4)施工员在所管理班组进行跟班监控,并及时将信息提供给质检员、技术部门,由技术负责人及时进行处理。

(5)所有隐藏工程记录,必须经监理工程师和有关验收单位签字认可后才能下道工序施工。

3、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⑴、片石强度低

形成原因:

1)片石进场前未进行检验

2)部分石料风化

防治措施:

1)片石进场前应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规定

2)剔除风化石或清除现场

⑵、砂浆不饱满

形成原因:

1)砌筑时先干砌后灌浆

2)填缝砂浆没有插捣密实

1)砌筑时应先坐浆

2)对填缝砂浆一定要插捣密实,不留空隙

4、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必须积极配合并服从监理对工程各分项的监督检查,基础开挖完成后现场技术人员和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并填写相关资料后报监理检查,现场签认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

 5、严格报表制度,对隐蔽工程项目必须及时报监理工程师检查。

6、积极主动地配合监理工程师严格按程序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共同把好施工质量关。

7、发挥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的作用,起到事前预防、过程控制和事后总结的作用。

实行技术交底制度,落实质量管理计划,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和各项检验报表。

五、施工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

1、安全施工情况

1)、建立了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本项目设1名专职安全员,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履行保证安全的一切工作。

 2)、对本项工程施工操作人员执行了相关的安全教育与安全讲话,设立了安全监督岗,在工程施工中未发现安全隐患。

3)、工程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有劳务使用和机械租用安全生产协议书。

4)、工人掌握本工种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上班操作时间内一律戴安全帽及防护手套。

工地设立了明显的安全警示牌和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栏。

各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无证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得上机操作。

5)、工程施工前进行了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开展三级教育。

6)、夜晚施工时配备足够的照明工具,以防发生意外。

2、文明施工情况

1)、施工前已要求作业队重视文明施工的重要性,全面加强现场施工管理,提倡规范作业,保证施工现场组织有序、内部管理严密、有条不紊。

2)、项目部管理人员、各队施工技术人员、各班组施工作业人员上工地一律佩戴安全帽和工作证,提高文明施工的整体意识。

3)、搞好施工临时排水工作,防止泥水、污水污染农田、水塘。

搞好环境保护,施工前已将清淤、清表的废料运至弃土场妥善处理。

4)、严格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现场布设,做到布置合理,道路畅通,排水良好,场地平整洁净。

5)、执行现场管理责任制,竖标牌公布,欢迎各界公开监督和指导,做到现场材料堆放整齐,并将各类材料标识清楚。

机械设备停放有序,场内清洁干净,实施现场标准化管理。

6)、加强文明施工教育,使参与施工的职工遵纪守法,上岗作业,着装整齐,佩带标志,防护到位,下班休班遵守村规民约。

7)、加强机械、车辆和司机人员的管理,做到遵章行车,不带病开车。

3、环境保护

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林木,不发生乱砍乱伐事件;

注意防火,保证不发生林区火灾事故;

保护野生动物,不发生偷猎野生动物事件;

严格取弃土,不发生乱挖乱弃甚至侵占河道弃土事件,保证工程完成后恢复地形地貌,还田于民。

2)、水环境保护目标

保证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及有害物质集中处理,不发生污染工区水环境事件,保持水环境清洁。

3)、大气环境保护目标

采取洒水等措施降尘,选用清洁能源,保证不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4)、声环境保护目标

选用底减震效果好,低噪声的设备,特殊机械设消音装置,尽可能减少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5)、水土保持目标

不随意砍伐树木和破坏植被,不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事件。

六、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投入

根据施工验证,计划工期为18天(含7天养护),采用施工方案的机械、人员组合,施工时在砌体养护后历时18(施工11天)个工作日内完成,满足进度需求,具体投入详见下表:

施工投入的机械设备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用途

挖掘机

220

基坑开挖

砂浆拌和机

50L

砂浆拌合

载货汽车

材料运输

人员配置计划表

一、主要管理人员

姓名

职务及岗位

人数(人)

备注

陈建华

项目总工

技术负责

刘胜

施工负责人

施工管理

马先锋

质检负责人

自检、报验

刘武生

现场施工员

施工、技术

肖江勇

试验负责人

现场试验

胡文斌

测量负责人

现场测量

林新

安全负责人

安全管理

管理人员合计:

二、施工作业人员

工种

人数

队长

民工

12

辅助摊铺、整平,边角

机械操作手及司机

3机械+3司机

作业人员合计:

16

七、施工中的体会、经验及教训

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和指导下和项目部人员的共同努力中,于2016年6月1日完成了M7.5浆砌片石边沟首件工程的施工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员全过程跟踪作业,做好了相关原始记录。

完工后对该分项工程进行了评定,评定为优良:

①同时满足M7.5浆砌片石边沟的基本要求,所有的材料都满足规范要求,严格按配合比施工;

②实测项目及外观检查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③质量保证资料齐全。

八、首件工程技术参数指标、评述总结

水泥:

M7.5、M10砂浆采用浙浦日光P.C32.5水泥,砂采用0-4.75mm规格的砂,片石采用强度大于MU30粒径10-15cm的片石料,M7.5砂浆标准配合比为水泥:

机制砂:

水=350:

1590:

280,M10砂浆标准配合比为:

水=380:

280,用此配合比配制的砂浆具有良好的和易性,沉入度为3-5cm,气温较高时适当增大。

砂浆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间为3-5min。

气温超过30摄氏度时,应在2-3h内使用完毕。

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离析、泌水的砂浆,在砌筑前重新拌和,已凝结的砂浆,不得使用。

经过监理试验室验证,用此配合比施工现场抽样砌筑砂浆(M7.5)试块28天抗压强度分别为:

7.7MPa~9.0MPa、,M10抹面砂浆试块28天抗压强度为:

11.1MPa,均满足设计要求。

九、首件工程结论

K0+821-K1+003.53段右侧M7.5浆砌片石边沟严格按照监理工程批复的首件M7.5浆砌片石边沟的施工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施工,按照方案内人员、机械设备的方案进行配置组合,并在施工中严格按照以下质量、安全控制措施指导施工、规范施工。

施工完毕后,及时对现场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M7.5浆砌片石边沟首件工程施工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为合格工程。

十、首件工程成果推广

通过对K0+821-K1+003.53段右侧M7.5浆砌片石边沟首件工程的施工,总结出了一套比较稳定、成熟的施工方法和工艺,项目部已经把此首件工程成果对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达到了预期效果,可以在全线的同类工程中应用,在应用过程中,须严格按照首件工程施工方案的要求,不断吸取和总结施工中的经验、教训,及时调整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人、机、料和施工工艺等,并按照本总结中提到的措施避免质量通病的出现。

湖南金沙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G242新晃方家屯至兴隆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部

2016年6月4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