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033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1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固体气体液体部分Word下载.docx

 

A.先增大后减小 

B.先减小后增大

C.单调变化 

D.保持不变

B

=C可知,气体从状态1到状态2的过程中,pV之积先减小后增大,故温度先降低后升高,气体内能先减小后增大,B.正确,A、C、D错误.

第4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弯管,左管插入水银槽中,右管有一段高为h的水银柱,中间封有一段空气,则( 

A.弯管左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

B.若把弯管向上移动少许,则管内气体体积增大

C.若把弯管向下移动少许,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D.若环境温度升高,则右管内的水银柱沿管壁上升

ACD

气体压强px=p0+ph,由此可知,左边液面高度差等于h,A正确;

弯管向上移动时,气体发生等压变化,体积也不变,B错误;

同理,知C正确;

若T值增大,

=C可知,等压变化,V必然增大,右侧水银柱上升,D正确.

第5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上海卷))

温度计是生活、生产中常用的测温装置。

下图为一个简易温度计,一根装有一小段有色水柱的细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烧瓶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

当外界温度发生变化时,水柱位置将上下变化。

已知A、D间的测量范围为20℃—80℃,A、D间刻度均匀分布。

由图可知,A、D及有色水柱下端所示温度分别为( 

A.20℃、80℃、64℃ 

B.20℃、80℃、68℃

C.80℃、20℃、32℃ 

D.80℃、20℃、34℃

C

由盖吕萨克定律

=c得V∝T,由此可知,A为80°

,D为20°

,每格的温度为

=4℃,故水柱下端为32℃,因此,C正确,A、B、D.错误。

第6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延考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分子能聚集在一起形成液体或固体,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体积增大时压强一定减小

C.被活塞封闭在气缸中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一定增大

D.气体压强的大小只与温度和气体分子的总数有关

A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都是由于组成它们的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缘故,故A正确。

一定质量的气体,如果温度、体积、压强这三个量都不变,就说气体处于一定的状态,其中任一个量的变化都和其它两个量有关,因此B、C均错误。

气体压强的大小由气体分子的密度和平均动能决定,分子平均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密度与分子总数和体积有关,因此D错误。

第7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

地面附近有一正在上升的空气团,它与外界的热交换忽略不计。

已知大气压强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则该气团在此上升过程中(不计气团内分子间的势能)( 

A.体积减小,温度降低 

B.体积减小,温度不变

C.体积增大,温度降低 

D.体积增大,温度不变

空气团与外界热交换忽略不计,随高度上升压强逐渐减小,体积逐渐增大对外界做功,所以内能逐渐减小,则温度逐渐降低,只有C正确,A、B、D均错误。

第8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Ⅰ))

16.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气体封闭在气缸内,活塞与气缸壁之间无磨擦,a态是气缸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气体达到的平衡状态,b态是气缸从容器中移出后,在室温(27℃)中达到的平衡状态。

气体从a态变化到b态的过程中大气压强保持不变。

若忽略气体分子之间的势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b态相比,a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撞击活塞的个数较多

B.与a态相比,b态的气体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活塞的冲量较大

C.在相同时间内,a、b两态的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冲量相等

D.从a态到b态,气体的内能增加,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向外界释放了热量

AC

气缸从a态变为b态的过程中温度从0℃升到27℃而压强不变,即a、b为等压变化,所以体积增大。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个数减少但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a、b二态气体分子对活塞的压强相等、压力相等,因为a态中平均每个分子冲击力小,所以撞击分子个数多,即A正确。

冲量I=Ft,时间相等,压力相等情况下,对活塞的冲量相等,所以B错误,C正确。

从a态到b态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势能不计,所以气体内能增加,从外界吸收热量,则D项错误。

第9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Ⅱ))

14.对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体积缓慢地不断增大的过程中,气体一定对外界做功

B.在压强不断增大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一定做功

C.在体积不断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一定增加

D.在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的过程中,内能一定不变

A.气体体积增大时,一定对外做功,即A正确,而压强与做功、体积与内能均无关,所以B、C错误。

气体与外界没有发生热量交换过程中,内能有可能改变,有可能不变,还要看做功情况,所以D中内能一定不变是错误的。

第10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

20.A、B两装置,均由一支一端封闭、一端开口且带有玻璃泡的管状容器和水银槽组成,除玻璃泡在管上的位置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

将两管抽成真空后,开口向下竖直插入水银槽中(插入过程没有空气进入管内),水银柱上升至图示位置停止。

假设这一过程水银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B.B中水银的内能增量大于A中水银的内能增量

C.A和B中水银体积保持不变,故内能增量相同

D.A和B中水银温度始终相同,故内能增量相同

B

由题知,A、B两装置中水银面下降的高度相同,为h,故大气压力对两装置中水银做功相同,为正功,大小为WA=WB=P0Sh,由题知A、B两装置中水银重心升高高度。

hA>hB由功能关系WA=ΔEA+mghA,WB=ΔEB+mghB,故ΔEB>ΔEA,所以选B项。

第11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

11.如图所示,绝热气缸中间用固定栓将可无摩擦移动的导热隔板固定,隔板质量不计,左右两室分别充有一定量的氢气和氧气(视为理想气体).初始时,两室气体的温度相等,氢气的压强大于氧气的压强,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初始时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B)系统重新达到平衡时,氢气的内能比初始时的小

(C)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有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

(D)松开固定栓直至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的过程中,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

CD

温度相同,分子平均动能相同,A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可知,系统绝热,对外无做功现象,因此系统内能不变,温度与初始状态相同,氢气的内能不变,B错.系统内部,氢气对氧气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氧气体积减小,温度升高,之后发生热交换,热量从氧气传递到氢气,因此,氧气的内能先增大后减小,C、D均正确.

第12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标))

选考题9.(适合选修3-3(含2-2)模块的考生)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1、V1、T1,在另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p2、V2、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p1=p2,V1=2V2,T1=

T2 

B.p1=p2,V1=

V2,T1=2T2

C.p1=2p2,V1=2V2,T1=2T2 

D.p1=2p2,V1=V2,T1=2T2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

,将A、B、C、D四选项代入得D选项关系正确,故选D.

第13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广东卷新课标))

选考题10.(适合选修3-3(含2-2)模块的考生)图7为焦耳实验装置简图,用绝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将容器包好,重物下落带动叶片搅拌容器里的水,引起水温升高,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7

A.这个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

B.做功增加了水的热量

C.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

D.功和热量是完全等价的,无区别

AC

据题实验装置可测定热功当量,故A正确.因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热量是物体内能的传递的量度,故B、D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做功增加了水的内能,不是热量,故C正确.

第14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11.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空气被水银封闭在静置于竖直平面的U型玻璃管内,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内水银面高h,能使h变大的原因是( 

(A)环境温度升高. 

(B)大气压强升高.

(C)沿管壁向右管内加水银. 

(D)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

A、C、D

因p气=p0+h,当温度升高,向右管内加水银将都使封闭气体压强增大,故h必变大,故AC正确.而大气压增加,封闭气体体积减小,h变小,故B错误.当U型玻璃管自由下落时,水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ph=0,故封闭气体膨胀压强减小,h变大.故D正确.

第15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上海卷))

7.有一压力锅,锅盖上的排气孔截面积约为7.0×

10-6m2,限压阀重为0.7N。

使用该压力锅煮水消毒,根据下列水的沸点与气压关系的表格,分析可知压力锅内的最高水温约为( 

)。

(大气压强1.01×

105Pa)

P(×

1.01

1.43

1.54

1.63

1.73

1.82

1.91

2.01

2.12

2.21

t(℃)

100

110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A.100℃ 

B.112℃ 

C.122℃ 

D.124℃

C

当高压锅的限压阀刚好被顶起时锅内压强最大,温度最高,pm=p0+

=2.01×

105Pa,由列表知此时锅内温度为122℃,故选C。

第16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理科使用)(上海卷))

8.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开始离地,徐徐升空。

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变小,所受重力也变小

②气球内的气体密度不变,所受重力也变小

③气球所受浮力变大

④气球所受浮力不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由p=

RT得ρ=

,故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其内空气体密度减小,整体重力减小;

又因浮力f=ρ空气gV,故浮力不变。

故选B。

第17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文科使用)(上海卷))

19.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开始离地,徐徐升空。

①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变小,所受重力也变小 

②气球内的气体密度不变,所受重力也不变 

③气球所受浮力变大 

第18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川卷))

14.如图所示,厚壁容器的一端通过胶塞插进一支灵敏温度计和一根气针,另一端有个用卡子卡住的可移动胶塞。

用打气筒慢慢向容器内打气,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这时读出温度计示数。

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口后

A.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B.温度计示数变大,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C.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D.温度计示数变小,实验表明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加

打开卡子,胶塞冲出容器,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因容器壁厚,短时间内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C正确,A、B、D错误。

第19题(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重庆卷))

21.氧气钢瓶充气后压强高于外界大气压,假设缓慢漏气时瓶内外温度始终相等且保持不变,忽略氧气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该漏气过程中瓶内氧气

A.分子总数减少,分子总动能不变

B.密度降低,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C.吸收热量,膨胀做功

D.压强降低,不对外做功

BC

因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由温度决定,漏气过程分子平均动能不变。

由Ek总=n

k,

所以分子总数减少,分子总动能也减少,故A错;

由ρ=

,因m减少,V不变,故密度降低,故B正确;

因漏气过程,瓶内氧气体积膨胀,对外做功,由ΔE=W+Q,因分子势能为零,故ΔE=0,则Q<0,所以漏气过程瓶内氧气吸收热量,故C正确;

D错误。

第20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Ⅰ(新课程))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变得剧烈,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撞击器壁时对器壁的作用力增大,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气体体积变小时,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多,单位时间内打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数增多,从而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压缩一定量的气体,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分子a从远处趋近固定不动的分子b,当a到达受b的作用力为零处时,a的动能一定最大

气体的压强由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A、B选项都分别从一个因素来讨论气体压强,不知另一个因素的变化,无法确定气体压强的变化,所以A、B选项错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气体的内能由做功和吸放热共同决定,C选项只知外界对气体做功,但不知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无法判断气体的内能,所以C选项错误。

当a分子从远处趋近至分子力为零时,是从平衡位置外靠向至平衡位置,分子间作用力为引力,且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分子动能增加,从平衡位置再向里靠近,分子间作用力为斥力,且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减小,所以在平衡位置处分子动能最大,所以D选项正确。

第21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全国卷Ⅱ(新课程))

21.对一定量的气体,若用N表示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则

当体积减小时,V必定增加

当温度升高时,N必定增加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必定变化

当压强不变而体积和温度变化时,N可能不变

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N由体积和温度共同决定。

由压强

,压强不变,温度T变化,

必变化,所以N必定变化。

所以C选项正确。

第22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北京卷(新课程))

15.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Q间装有阀门K,P中充满气体,Q内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

打开阀门K后,P中的气体进入Q中,最终达到平衡,则

A.气体体积膨胀,内能增加

B.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C.气体分子势能增加,压强可能不变

D.Q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中

当阀门K被打开,P中的气体进入Q中,由于Q中为真空,且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所以气体内能不变,A、B选项错误。

气体体积增大,温度不变,压强减小,选项C错误。

由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Q中气体不可能自发的全部退回到P中,所以D选项正确。

第23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天津卷(新课程))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的内能就是组成该物体的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

B.只要对内燃机不断改进,就可以把内燃机得到的全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的方式上是不同的

D.满足能量守恒定律的物理过程都能自发进行

物体的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所以A选项错误,将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它变化是不可能,B选项错误,在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热传导是具有方向性的,不违背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但不能自发进行,D选项错误。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C选项正确。

第24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

5.用隔板将一绝热容器隔成A和B两部分,A中盛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B为真空(如图①).现把隔板抽去,A中的气体自动充满整个容器(如图②),这个过程称为气体的自由膨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只作定向运动

(B)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压强不变

(C)自由膨胀前后,气体的温度不变

(D)容器中的气体在足够长的时间内,能全部自动回到A部分

第25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新课程))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并非所有分子的速率都增大

(B)盛有气体的容器作减速运动时,容器中气体的内能随之减小

(C)理想气体在等容变化过程中,气体对外不做功,气体的内能不变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等温压缩后,其压强一定增大

AD

第26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上海卷)

9.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弯曲管A端开口,B端封闭,密度为ρ的液体将两段空气封闭在管内,管内液面高度差分别为h1、h2和h3,则B端气体的压强为(已知大气压强为P0)

(A)P0-ρg(h1+h2-h3)

(B)P0-ρg(h1+h3)

(C)P0-ρg(h1+h3-h2)

(D)P0-ρg(h1+h2)

第27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四川卷(新课程))

19.对一定质量的气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升高,压强一定增大

B.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C.压强增大,体积一定减小

D.吸收热量,可能使分子热运动加剧、气体体积增大

BD

压强由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

A和C中只知道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不知道另一个因素的变化,无法确定压强的变化,A、C选项均错误。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B选项正确。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吸收热量大于对外做的功值,物体内能增加,分子热运动加剧,D选项正确。

所以B、D选项正确。

第28题(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理综重庆卷(新课程))

16.如图,某同学将空的薄金属筒开口向下压入水中。

设水温均匀且恒定,筒内空气无泄漏,不计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被淹没的金属筒在缓慢下降过程中,筒内空气体积减小。

A.从外界吸热 

B.内能增大

C.向外界放热 

D.内能减小

水温恒定且金属筒缓慢下降,则空气的温度始终不变,气体的内能不变,B、D错误。

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必须向外界放热,A错误,所以C正确。

第29题(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物理(江苏卷))

(1)空气压缩机在一次压缩过程中,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功为2.0×

105J,同时气体的内能增加了1.5×

105J.试问:

此压缩过程中,气体 

▲ 

(填“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等于 

J.

(2)若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按下图所示的三种不同过程变化,其中表示等压变化的是

▲ 

(填“A”、“B”或“C”),该过程中气体的内能 

(增“增加”、“减少”或“不变”).

(3)设想将1g水均分布在地球表面上,估算1cm2的表面上有多少个水分子?

(已知1mol水的质量为18g,地球的表面积约为5×

1014m2,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放出 

104

(2)C 

增加

(3)6×

103(6×

103—7×

103都算对)

(1)气体内能的增加量小于活塞对气缸中的气体做的功,因此,气体必然放热.由W+Q=ΔU得

Q=ΔU-W=(1.5×

105-2.0×

105)J=-5×

104J,

负号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