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04598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高考化学实验专题汇编图文文档格式.docx

5(2007-bjlz-11.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

的是

6(2008-bjlz-9.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①KOH、Na2SO4、AlCl3②NaHCO3、Ba(OH2、H2SO4③HCl、NaAlO2、NaHSO4④Ca(OH2、Na2CO3、BaCl2A.①②

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7(2009-bjlz-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

再通入SO2,产生沉淀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

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

再加入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

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8(2010-bjlz-9.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主观题

1(2004-bjlz-28.(18分资料显示:

“氨气可在纯氧中安静燃烧„„”。

某校化学小组学生设计如下装置(图中铁夹等夹持装置已略去进行氨气与氧气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实验。

(1用装置A制取纯净、干燥的氨气,大试管内碳酸盐的化学式是是。

(2将产生的氨气与过量的氧气通到装置B(催化剂为铂石棉中,用酒精喷灯加热:

①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管内气体变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停止反应后,立即关闭B中两个活塞。

一段时间后,将试管浸入冰水中,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请结合化学方程式说明原因。

(3将过量的氧气与A产生的氨气分别从a、b两管进气口通入到装置C中,并在b管上端点燃氨气:

①两气体通入的先后顺序是,其理由是②氨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3(2004-bjcz-29.(12分向纯碱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若再向该溶液中滴入过量氯化钙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原因是。

4(2004-bjcz-32.(18分用示意图中的装置进行A、B、C、D4组实验,在a、b、c中加入的试剂如表中所示。

5(2005-bjlz-27(18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

6H2O晶体。

(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E中的现象是。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

简述检验滤

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

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FeCl3溶液→FeCl3·

6H2O晶体

①步骤I中通入Cl2的作用是。

②步骤II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

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6(2006-bjlz-26.(17分X、Y、Z、W四种化合物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其中X含有四种元素,X、Y、Z的焰色反应均为黄色,W为无色无味气体。

这四种化合物

具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

(1W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与Y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X含有的四种元素之间(二种、三种或四种可组成多种化合物,选

用其中某些化合物,利用下图装置(夹持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装置III中产生白色沉淀,装置V

中可收集到一种无色气体。

①装置I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II中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

②用X含有的四种元素中的两种组成的某化合物,在催化剂存在下制备并收集纯净干燥的装置V中气体,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所需仪器装置是______(从上图选择必要装置,填写编号。

(4向Z溶液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某种生产和生活中常用的漂白、消毒的物质,同时有X生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07-bjlz-26.(13分短周期元素的单质X、Y、Z在通常

状况下均为气态,并有下列转化关系(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

a.常见双原子单质分子中,X分子含共价键最多。

b.甲分子中含10个电子,乙分子含有18个电子。

(1X的电子式是

(2实验室可用下图所示装置(缺少收集装置,夹持固定装

置略去制备并收集甲。

①在图中方框内绘出

..用烧瓶收集甲的仪器装置简图。

②试管中的试剂是(填写化学式。

③烧杯中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3磷在Z中燃烧可生成两种产物,其中一种产物丁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不全

是8电子结构,丁的化学式是。

(4nmol丁与nmol丙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4nmol乙和另一化合物,合物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74倍,其化学式是。

2008-bjlz-26.(13分通常状况下,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

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Y和Z均由元素R组成,反应Y+2I―+2H+I2+Z+H2O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

蒸馏水(滴有酚酞

⑴Y与Z的关系是(选填字母。

a.同位素b.同系物c.同素异形体d.同分异构体⑵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都能使品红褪色。

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

⑶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⑷气体(CN2与X化学性质相似,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其水溶液是一种酸。

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其结构式是。

②KCN溶液显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⑸加热条件下,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C为碳元素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m、n

均为正整数。

若CR2质量为w1g,MmRn质量为w2g,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则MmRn中m:

n=(用含w1、w2和a的代数式表示。

8(2008-bjlz-27.(17分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

X有5个原子核。

通常状况下,W为无色液体。

已知:

X+Y

Z+W

⑴Y的电子式是。

⑵液态Z与W的电离相似,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

⑶用图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

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c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

(目的是: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③步骤c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

⑷一定温度下,将1mol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保持压强不变,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气体逐渐

变为无色。

若保持T2,增大压强,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

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温度在T1~T2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温度在T2~T3之间,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保留1位小数。

9(2009-bjlz-27.(14分某学习小组探究

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

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

由此得出

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可选药品:

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

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

NO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装置②的作用是

③⑤

(5.该小组得出的结论所依据的实验现象是(6.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发现装置①中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

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

同学们分别涉及了一下4个试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

这些方案中可行的是(选填序号字母)a.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b.加水稀释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颜色变化10(2010-bjlz-27.(13分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

I.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II.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III.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IV.……。

(1A中产生黄绿色气体,其电子式是。

(2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3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Ⅳ的操作和现象是。

(5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6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北的原因: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