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02 配置管理CM.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0684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1.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P02 配置管理CM.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P02 配置管理CM.docx

《P02 配置管理CM.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02 配置管理CM.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P02 配置管理CM.docx

P02配置管理CM

配置管理

成熟度2级的支持过程域

目的

配置管理(ConfigurationManagement,CM)的目的,在使用配置识别、配置控制、配置状态记录及配置审计,来达到建立与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整性。

业界注释

配置管理过程域,包含下列活动:

∙识别所选定的工作产品的配置,这些工作产品在特定的时间点会组成基线

∙管理配置的变更

∙建立或提供规格,以便从配置管理系统建造工作产品

∙维护基线的完整性

∙提供正确的状态和目前的配置资料给开发人员、最终使用者及客户

纳入配置管理的工作产品,包含交付客户的产品、指定的内部工作产品、取得的产品、工具,以及其他用以产生或描述这些工作产品的。

(有关“配置管理”的定义,请参见词汇。

供货商和可能都需要将取得的产品纳入配置管理。

供货商协议中应建立执行配置管理的规定。

应建立并维护用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的方法。

请参考“供货商协议管理”过程域,以获取更多有关建立及维护供货商的协议信息。

可能纳入配置管理的工作产品,举例如下:

过程说明

需求

设计数据

图表

产品规格

程序代码

编译器

产品数据文件

产品技术文件

工作产品的配置管理可以在许多不同层次的精细度上执行。

配置可分解为配置组件和配置单元。

本过程域只使用“配置”这个术语。

因此,在这些实践中,在适当时候,配置可诠释为“配置组件”或“配置单元”。

(有关“配置项目”的定义,请参见词汇)

基线是配置持续演进的稳定基础。

举例来说,已核可的产品说明是一个基线,它包含需求、需求追溯表、设计、特定专业及使用者文件,成为内部一致的版本。

当基线开发完成,就会纳入配置管理系统。

基线的变更与自配置管理系统所建造的工作产品的发行,经由配置管理的配置管理、变更管理及配置审计等功能,进行有系统的管理与监督。

本过程域不只适用于的配置管理,也适用于组织工作产品(如标准、程序及再用链接库)的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着重于工作产品(包含已交付的系统)在管理面和技术面的严格管理。

配置管理过程域涵盖执行配置管理功能的实践,也适用于已纳入配置管理的所有工作产品。

相关过程域

有关开发计划和分工结构图,请参考策划过程域,以获得更多信息。

分工结构图可用于决有关绩效分析和矫正措施,请参考监控过程域,以获得更多信息。

特定目标及实践摘要

SG1建立基线

SP1.1识别配置

SP1.2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SP1.3建立或发行基线

SG2跟踪并管理变更

SP2.1跟踪变更申请

SP2.2管理配置

SG3建立完整性

SP3.1建立配置管理记录

SP3.2实施配置审计

各目标的特定实践

SG1建立基线

建立由已识别的工作产品所组成的基线。

本特定目标涵盖用以建立基线的特定实践。

“跟踪并管理变更”特定目标所涵盖的特定实践用以维护基线,而“建立完整性”特定目标的特定实践则用以记录和审计基线的完整性。

SP1.1识别配置

识别将纳入配置管理的配置、组件及相关的工作产品。

配置识别为下列的选择、建立及说明:

∙交付客户的产品

∙指定的内部工作产品

∙取得的产品

∙工具及其它工作环境的资本资产

∙其它用以产生或说明这些工作产品的

纳入配置管理的,包含用于说明工作产品需求的规格和接口文件;也包含其它的文件,例如:

测试结果。

可依据它对于定义产品的重要性,来决定是否纳入配置管理。

“配置项”是被指定要纳入配置管理的实体,它可能包含组成某基线的数个相关工作产品。

这种逻辑上的编组,提供较容易的识别和存取控制。

应根据策划时所定的准则,选取需纳入配置管理的工作产品。

典型的工作产品

1.已识别的配置项。

子实践

1.根据文件化的准则,选择配置和组成这些项目的工作产品。

在适当的工作产品层次中,选择配置的准则,举例如下:

可能被两个(含)以上小组共享的工作产品

会随着时间而变更的工作产品,其变更原因可能是发生错误或变更需求

数个相互依存的工作产品,当其中一个改变时,将会影响到其它的工作产品

对具有极高重要性的工作产品

可组成配置项的工作产品,举例如下:

过程说明

需求

设计

测试计划和程序

测试结果

接口说明

图表

原始码

工具(如编译器)

2.指定每个配置唯一的识别码。

3.识别每个配置的重要特性。

配置的特性,包含作者、文件格式或档案格式,以及程序代码所使用的语言。

4.识别每个配置纳入配置管理的时间点。

何时将工作产品纳入配置管理的准则,举例如下:

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

当工作产品准备好可进行测试的时候

工作产品需要某种程度控制的时候

成本和进度的界限

客户需求

5.识别每个配置项的负责人。

SP1.2建立配置管理系统

建立并维护一个配置管理与变更管理的系统,以便管理工作产品。

配置管理系统包含:

储存媒体、运作程序,以及存取配置系统的工具。

变更管理系统包含:

储存媒体、运作程序,以及记录和存取变更申请的工具。

典型的工作产品

1.配置管理系统,内含被管理的工作产品

2.配置管理系统的存取控制程序

3.变更申请数据库

子实践

1.在配置管理中,建立多重管理层级的机制。

通常会根据目标,风险及/或资源来选择管理层级。

管理层级可能因生命周期、开发时的系统种类及特定需求而异。

管理层级,举例如下:

建立-由作者管理

工程-当变更发生时,通知相关的干系人

开发-由低阶配置管理委员会管理

正式-由与客户参与的高阶配置管理委员会管理

管理层级可从简易跟踪开发中配置变更的非正式管理到正式配置管理过程变更基线的正式建构管理。

2.在配置管理系统中,存取配置。

配置管理系统的举例如下:

动态(或作者)的系统,包含目前正在产生或修订的组件。

它们在开发者的工作场所,而且由作者所管理。

属于动态系统的配置,由版本管理来控制。

主要(或受管理)的系统,包含目前的基线和基线的变更。

属于主要系统的配置,完全由本过程域的配置管理来控制。

稳定的系统,包含已发行使用的各种基线的保存档。

稳定的系统完全由本过程域的配置管理来控制。

3.在配置管理系统的不同程度管理机制下,分享和移转配置。

4.储存和复原已归档保存的配置版本。

5.储存、更新及取出配置管理记录。

6.从配置管理系统中,产生配置管理报告。

7.保存配置管理系统的内容。

配置管理系统的保存功能,举例如下:

配置管理档案的备份和复原

配置管理档案的归档保存

配置管理错误的复原

8.必要时,修订配置管理结构。

SP1.3建立或发行基线

建立或发行供内部使用和交付给客户的基线。

基线是一组经正式审查和同意的规格或工作产品,也是未来开发或交付的基础,而且只能经由变更控制程序才能改变此基线。

基线表示对一个或多个建构及相关的识别的指定。

当产品演进中,有几个基线可用来控制产品的开发与测试。

系统工程适用

基线共通的地方包含系统层次的需求、系统组件层次的设计需求,以及开发结束/制造前的产品定义。

这些被称为“功能基线(functionalbaseline)”、“配置基线(allocatedbaseline)”及“产品基线(productbaseline)”。

软件工程适用

软件基线可以是已指定唯一识别码的一组需求、设计、程序代码档案以及相关的可执行码、版次档和使用者文件(相关的)。

典型的工作产品

1.基线

2.基线说明

子实践

1.在建立或发行配置的基线之前,取得配置管理委员会的授权。

2.只有来自配置管理系统的配置,才能建立基线或发行基线。

3.记录基线所含的配置。

4.使目前最新的基线,随时可供使用。

SG2跟踪并管理变更

跟踪并管理已纳入配置管理工作产品的变更。

本特定目标所涵盖的特定实践用来维护基线,这些基线是由“建立基线”特定目标所涵盖的特定实践所建立。

SP2.1跟踪变更申请

跟踪配置的变更申请。

变更申请不只用于新的需求或需求的变更,也可用于工作产品的故障或缺陷。

分析变更申请,以决定此变更对工作产品、相关工作产品、进度及成本的影响。

典型的工作产品

1.变更申请

子实践

1.启动变更申请,并记录于变更申请数据库。

2.分析变更建议和所需的修改所造成的影响。

通过活动来评估变更,以便确保此变更与所有的技术需求和需求的一致性。

评估变更所造成的影响,也应考虑目前或合约之外的需求。

如配置被数个产品所使用,则该配置的改变或许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但也可能造成其它应用上的新问题。

3.如果变更申请会影响其它基线,应与相关的干系人一起审查这些变更申请,并取得他们的同意。

执行变更申请审查时,让合适的人参与决定,并记录每一变更申请的处理方法和决策理由,包含成功的准则、简单的行动计划及变更是否符合需要等。

执行处理方法所提的行动,并将结果告知相关的干系人。

4.跟踪变更申请的状态直到结项。

系统的变更申请,须用有效和实时的方式处理。

一旦开始处理变更申请,重要的是,当已核准的行动已产生作用,应尽快将之结项。

若行动一直不结项,结果将不只是更长的待处理状态清单,它可能导致成本和困扰的增加。

SP2.2管理配置

管理配置的变更。

需要管理工作产品基线的配置,管理包含跟踪每一配置的配置、必要时核准新的配置,并更新基线。

典型的工作产品

1.配置的修订历史记录

2.基线的保存文档(archives)

子实践

1.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管理配置的变更。

2.变更后的配置,在纳入配置管理系统之前,必须获得适当的授权。

举例来说,授权可来自配置管理委员会、经理或客户。

3.针对同时受某些变更影响的配置,在签入或签出配置管理系统时,必须设法维护这些配置项目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签入和签出的步骤,举例如下:

确认这些修订已取得授权

更新配置

将旧基线归档保存,并取出新基线

4.执行审查,以确保该变更没有对基线造成意料外的影响。

例如:

确保变更没有影响系统的安全及(或)机密。

5.适当记录配置的变更和变更的理由。

如果接受对工作产品的变更建议,则须识别完成修改工作产品及其它受影响部分的进度表。

配置管理机制可以定义成多种变更类别。

例如:

有些不影响其它组件的组件变更,其核准过程可以较简化。

已变更的配置,须经审查和核准后才能发行。

若未经发行,变更并不算正式生效。

SG3建立完整性

建立并维护基线的完整性。

“建立基线”特定目标的过程用于建立基线,“跟踪并管理变更”特定目标的过程用于维护基线,而本特定目标所涵盖的特定实践则用以记录和稽核基线的完整性。

SP3.1建立配置管理记录

建立并维护描述配置的记录。

典型的工作产品

1.配置的修订历史记录

2.变更过程的记录

3.变更申请的备份

4.配置的状态

5.不同基线间的差异

子实践

1.详细记录配置管理活动,使他人知道每个配置项目的内容和状态,并能复原配置的先前版本。

2.确保相关的干系人,能存取和了解配置的配置状态。

沟通配置状态信息的活动,举例如下:

提供存取权限给经授权的最终使用者

保存好基线的备份,以供经授权的最终使用者使用

3.标示基线的最新版本。

4.识别组成某基线的配置的版本。

5.描述前后版本基线间的差异。

6.必要时修订配置的状态和历史记录(指变更及其它行动)。

SP3.2实施配置审计

实施配置审计以维护配置基线的完整性。

配置审计确认最终的基线和文件有遵照特定标准或需求,并适当记录审计结果。

(有关“配置审计”的定义,请参照词汇。

审计种类举例如下:

功能配置审计(FCA)-审计的执行是在验证配置项目的测试功能特征,达到功能基线文件所指定的需求,而且操作及支持文件已完整及满足。

实体配置审计(PCA)-审计的执行是在验证建置的配置遵照技术文件的定义。

配置管理审计-审计执行是在确认配置管理记录及配置完整性、一致性及正确性。

典型的工作产品

1.配置审计结果

2.行动

子实践

1.评量基线的完整性。

2.确认配置管理记录已正确识别配置。

3.审查配置管理系统中,配置的结构和一致性。

4.确定配置管理系统中,配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依据计划中所述的需求和已核准的变更申请的处理为基础,来判断内容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5.确定符合适用的配置管理标准和程序。

6.跟踪审计的行动直到结项。

各目标的通用实践

仅适用于连续式表述

GG1达成特定目标

本过程将识别的输入的工作产品转换为职别输出的工作产品,并支持与促成过程域特定目标的达成。

GP1.1实施特定实践

实施配置管理过程的特定实践,以开发工作产品并提供服务,达成过程域的特定目标。

GG2制度化已管理过程

将过程制度化为已管理过程。

GP2.1建立组织政策

建立并维护组织政策,以策划和执行配置管理过程。

详细说明:

本政策建立组织对下列活动的期望:

建立和维护基线;追溯和管理工作产品的变更(在配置管理下);以及建立和维护基线的完整性。

GP2.2策划过程

建立并维护执行配置管理过程的计划。

详细说明:

执行配置管理过程的计划可包含于计划或被项目计划所参考,计划在策划过程域中描述。

GP2.3提供资源

提供充足的资源,执行配置管理过程、开发工作产品及提供过程服务。

详细说明:

可用于本过程域的资源(工具),举例如下:

配置管理工具

数据管理工具

归档及复制工具

数据库程序

GP2.4指派责任

指派配置管理过程的责任与授权,以执行过程、开发工作产品及提供过程服务。

GP2.5培训人员

依需要培训人员,以执行或支持配置管理过程。

详细说明:

培训的主题,举例如下:

配置管理人员的角色、责任及权力

配置管理标准、程序及方法

配置数据库系统

GP2.6管理配置

将指定的配置管理过程工作产品,纳入适当层级的管理。

详细说明:

请参照表6.2的通用目标和通用实践,以获得更多关于GP2.6的信息及配置管理过程域的关联性。

纳入管理的工作产品,举例如下:

存取清单

变更状态报告

变更申请数据库

配置管理委员会会议记录

已归档保存的基线

GP2.7识别并纳入相关的干系人

依计划识别并纳入配置管理过程相关的干系人。

详细说明:

干系人参与的活动,举例如下:

建立基线

审查配置管理系统报告,并解决议题

评量变更配置的影响

执行配置审计

审查配置管理审计的结果

GP2.8监控过程

依本过程的执行计划,监控配置管理过程,并采取适当的矫正措施。

详细说明:

用于监控的度量和工作产品,举例如下:

配置变更的数量

配置审计的执行数量

配置管理委员会或审计活动进度

GP2.9客观评估遵循程度

依本过程的说明、标准及程序,客观评估配置管理过程的遵循程度,并解决不符合的情况。

详细说明:

审查的活动,举例如下:

建立基线

跟踪并管理变更

建立并维护基线的完整性

审查的工作产品,举例如下:

基线的保存档

变更申请数据库

GP2.10与上层管理人员进行状态审查

与上层管理人员审查配置管理过程的活动、状态及结果,并解决问题。

仅适用于阶段式表述

GG3及其特定实践,不是成熟度二级评估的必要组件,但它们是成熟度三级和更高等级评估的必要组件。

仅适用于连续式/阶段式表述第3-5级

GG3制度化已定义过程

将过程制度化为已定义过程。

GP3.1建立已定义过程

建立并维护已定义配置管理过程的说明。

GP3.2搜集改进信息

搜集由策划及执行配置管理过程所衍生的工作产品、度量、度量结果及改进信息,以支持组织过程与过程资产未来的使用与改进。

详细说明:

工作产品、度量、度量结果及改进信息,举例如下:

配置的状态趋势

配置审计结果

变更申请时序报告

仅适用于连续式表述

GG4制度化已量化管理过程

将过程制度化为已量化管理的过程。

GP4.1建立过程的量化目标

建立并维护配置管理过程的量化目标,该目标用来处理以客户需要与经营目标为基础的质量与过程绩效。

GP4.2稳定子过程绩效

稳定一个或多个子过程的绩效,以决定配置管理过程的能力,是否达成已建立的量化质量与过程绩效目标。

GG5制度化优化过程

将过程制度化为优化的过程。

GP5.1确保持续的过程改进

确保供配置管理过程的持续改进,以实现相关的组织经营目标。

GP5.2矫正问题的根本原因

识别并矫正配置管理过程的缺陷与其它问题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