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总体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九铁路穿境而过,合武高速铁路、合宁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后,乘坐动车组从上海到庐江4个小时,从南京到庐江2个小时,从武汉到庐江3个小时,交通十分便利。
(图1-1)
图1-1庐江县交通区位图
郭河镇位于庐江县城西北28千米处,跨越北纬31°
25′32″至31°
27′30″之间,东经117°
07′40″至117°
11′20″之间,西、北与舒城县相邻,东与同大镇相连,南与金牛镇、汤池镇接壤。
汤青公路穿境而过,合铜公路紧靠镇东北角,镇内郭福公路与其相连,另有合界高速及合九铁路自南向北跨越该镇。
全镇公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图1-2)
图1-2郭河镇及项目区位置示意图
规划项目区位于郭河镇北部偏中区域,处于郭河镇、舒城县的杭埠镇、肥西县的三河镇交界处,沪蓉高速公路(也是合铜高速公路)两侧。
东至南圩行政村与北圩行政村,西至马槽河,北至杭埠河,南至郭福公路。
行政区域辖整个广寒、河口两个行政村和福元社区的一部分。
占地面积14315亩。
在对外交通方面,沿项目区南部边界郭福公路往东北方向可到合铜公路,沿着合同公路往北5千米可以达到肥西县三河镇的高速入口,沿着合同公路往南可以达到县城城关镇;
沿项目区郭福公路往西南方向可到郭河镇中心;
沿与高速公路大体平行的金广路南行25千米,穿过金牛镇可以到达军二路,在金广路与军二路交叉口西侧附近有高速公路入口。
1.2自然条件
1.2.1气候
项目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冬季寒冷,春温多变,夏季炎热,秋高气爽。
一年中尤以夏季雨量集中,多梅雨,但空梅时则易干旱。
受大陆热低压和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气流,天气炎热,阳光辐射强烈。
冬春季无霜期长。
1.2.2日照
1981年至2005年平均年日照时数为1823.5小时,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21.7千卡/cm2。
日照时数最多年份为1992年2086.5小时,最少年份为1996年1572.7小时。
一年中日照时数最多为8月,最少为2月。
年日照平均百分率为42%,1992年为最大是47%,1996年最小是35%。
1.2.3温度与湿度
项目区年平均气温15.9℃,最暖年为16.9℃,分别是1961、1994和1998年,最冷年为15.2℃,分别是1957、1980、1984和1993年,其它为正常年份。
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59年8月31日,为41.3℃。
1967年出现35℃以上高温45天。
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1969年2月5日,为零下13.7℃。
1986年至2005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
最高值为80%,分别发生在1989、1991、1998、2003年。
最低值为75%,发生在1988年。
最小相对湿度为6%,发生在1986年3月7日,其次是11%,发生在1999年2月20日。
1.2.4气象
项目区属季风气候,常年多静风,年平均风速为2.41米/秒,频率为13%。
最大风速是20.3米/秒,北北东风向。
冬季多偏北风,西北风频率占14.3%,春季偏东风频率占12%,夏季偏南风频率占15.3%,秋季偏北风频率占13%。
寒潮大风一般发生在春秋季,但机率很小。
夏季多出现雷雨大风,有时也受台风影响。
年平均无霜期238天,年平均降雪日为10.7天,年降雪日最多是1987年冬至1988年春,为23天;
最少是1998年冬至1999年春,仅有3天。
项目区地气候多变,降水年际悬殊,水量分配不均匀。
四季降水分布不均,夏季降水量最多,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40%。
常年降水量以7月最多,6月次多。
多年平均降水量1277毫米,降水量最多年份是1991年,全年降水量达2176.9mm,最少1991年,为725.6mm。
1.2.5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属半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岗区、圩、畈相间,岗区易旱,畈区(图1-3)地势较为平坦,易涝,土壤贫瘠,以中产田为主,田面高程在13—18m之间,丘陵高程在20—40m左右,圩区8—12m上下。
田间工程几乎空白,仅有的一些沟渠,也因长年失修淤塞严重,不能发挥应有的引灌排水作用。
图1-3畈区
本区土壤,一是耕层质地不良,为上位粘盘黄棕壤,土质僵硬板结,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二是有机质含量低,所含养份贫乏,土壤物理结构差;
三是绿肥种性退化,产量低,再加习惯性双季稻种植,土壤有机质得不到补充,有进一步贫瘠化趋势;
四是未推行平衡施肥技术,农民施肥盲目,导致土壤养分含量比例不合理,既难以高产,又造成肥源浪费。
1.2.6水系
项目区水系属巢湖水系,马槽河灌区。
项目区北面的杭埠河(图1-4),发源于大别山区岳西县主簿园,由舒城县杭埠镇西南入庐江,从西向东经广寒桥北、肥西三河镇东南、庐江同大圩之北的新河入巢湖。
全长139千米,流经庐江县境23千米,集水面积1970平方千米。
杭埠河庐江段航道起自广寒铁路桥,止于巢湖口,长23.5千米。
据1995年及2003年调查,王四六渡以上航段部分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床经常淤塞,且上宽下窄,只有中、高水位时方可通航50吨级以下的船舶,下游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图1-4杭埠河
杭埠河主要支流马槽河(图1-5),源出汤池的大小马槽,入金汤水库后流经汤池镇、郭河镇西的中吴桥,至广寒村入杭埠河,该河的金汤水库至广寒段长23.8千米,集水面积141平方千米。
图1-5马槽河
项目区马槽河沉积物主要为花岗岩与变质岩系碎屑物,经上游洪水搬运沿途沉积下来的砂土,颗粒由上游往下游逐渐由粗变细,在项目区两侧沉积形成。
本区域水质较好。
据采样分析,每升水主要化学成分含量为:
氨氮0.3~0.4mg,亚硝酸盐氮0.008mg,硝酸盐氮0.03~3.21mg,化学耗氧2.76~3.45mg,总碱度1.83~1.39mg,溶解度7.02~7.19,酸碱度6.73~7.2。
适宜于农作物灌溉和人畜用水。
项目区内部的水系状况如图1-6所示。
图中蓝色线条和色块为沟渠和水体。
由于新马槽河从广寒村西侧直接进入航埠河,原来横穿项目区东西方向的马槽河基本失去了水利的功能。
项目区沟塘较多,布局散乱,占用了较多的土地资源。
由于水系原因,农田和村庄也形成小圩多、村庄散的特点,导致机械化耕作成本高、村庄占地多、土地利用率不高、劳动生产率不高、规模化经营难以发展等诸多问题。
图1-6项目区水系及用地现状
1.2.7地震灾害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庐江县郭河镇所在区域为6度地震区。
尚未发现因地震导致人财受损的记载。
1.3社会经济
1.3.1庐江县社会经济概况
庐江县国土面积2346平方千米,2007年底,全县户籍总人口116.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1.36万人,非农业人口15.5万人。
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64.78亿元,财政收入4.34亿元,农林牧副渔总产值35.7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87元。
2000年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列为全国第五批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2004年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生态省建设综合示范基地。
表1-1庐江县与周边各县农业经济指标比较
统计指标
庐江
无为
含山
和县
桐城
舒城
肥西
农业总产值(万元)
357599
546566
178593
259043
236013
241851
414692
农业从业人数(人)
523904
675743
208700
313647
370940
504354
477414
农民人均收入(元)
3587
3991
4388
4383
4910
3108
4514
耕地面积(公顷)
72637
85930
34801
49076
33586
41267
59542
播种面积(公顷)
173448
166253
48625
96665
100621
92382
129916
粮食产量(吨)
709666
470624
220670
369435
348205
377319
508188
棉花产量(吨)
6419
39407
8402
2315
2788
1874
6445
油料产量(吨)
28722
80305
39752
24496
34632
32347
69307
出栏猪(头)
179186
242920
57400
77511
302988
177103
327637
出栏家禽(万只)
829
1492
359
1282
509
1432
4540
根据2007年的数据(见表1-1),庐江县与周边各县在农业经济方面比较起来,粮食产量和播种面积占绝对优势,名列第一;
农林牧副渔总产值排名第三,不及无为县和肥西县。
庐江县农民人均收入只有3587元,在周边各县中排名很靠后,比桐城县的4910元少1323元,也远远低于肥西县的4515元。
庐江县与周边各县主要农业经济指标的直观比较如图1-7、图1-8、图1-9所示。
作为产粮大县,如何提高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是庐江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需要破解的难题,这也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的可持续发展所共同面对的难题。
图1-72007年庐江周边各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较图
图1-82007年庐江周边各县粮食产量比较图
进一步比较庐江县与无为县、庐江县与肥西县的经济指标数据(表1-1),可以看出庐江县农民人均收入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业产业结构问题。
庐江县与无为县的差距主要在棉花产量和油料产量,无为县棉花产量是庐江县的6倍左右,油料产量是庐江县的2倍多;
庐江县与肥西县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畜牧业,肥西县出栏猪头数是庐江县的近2倍,出栏家禽只数是庐江县的5倍多。
图1-92007年庐江周边各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图
庐江县与农民人均收入最高的桐城相比也能说明问题:
在桐城市,37万个农业劳动力一年出栏30万头猪,而庐江县52万农业从业人数,一年出栏的生猪头数不到18万头。
农民人均养猪数量大约相差2.4倍。
从上述比较中可以看出,调整庐江县农业产业结构可能是提高农业收入和农民人均收入的重要途径。
一般来说,在产粮大县发展畜禽养殖业和后续加工,促进粮食及农副产品的就地转化和升值,是提高经济效益和节约社会资源的有效途径。
1.3.2郭河镇及项目区社会经济概况
郭河镇土地总面积125平方千米,耕地面积71887亩,人口64043人,人均耕地面积1.2亩。
项目区是以生产粮油为主的农业镇。
2007年度国内生产总值1.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062万元,第二产业3860万元,第三产业3049万元,其中农业增加值5850万元。
粮食总产为5063.6万公斤,油料151.9万公斤,棉花120.9万公斤。
郭河镇2007年度地方财政收入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0元,稍高与全县平均水平(高4%)。
全镇有12个行政村和2个街道居委会,分别是:
三塘、三畈、潘墩、龙庙、乐庄、元井、河口、广寒、马塘、南圩、北圩、施湾12个村及郭河社区、福元社区2个街道居委会。
本项目区包括2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分别是广寒村、河口村、福元社区的部分地区,包含2347户8492人口,其中农业劳动力3344人。
详见表1-2。
表1-2项目区社会统计分析表
指标
单位
广寒村
河口村
福元社区
全社区
本项目区内
人口
人
3238
3398
4797
1856
户数
户
897
809
1656
641
农业劳动力
1230
1120
2569
994
总面积
亩
5529
5964
7297
2822
耕地面积
2925
3472
3550
1321
人均土地面积
1.71
1.76
1.52
人均耕地面积
0.90
1.02
0.74
注:
本项目区内包含的福元社区人口数根据人均耕地数据推算而得。
(1)广寒村
广寒村(图1-10)位于郭河镇最北部,总面积5529亩,耕地面积2925亩,现有19个村民组,人口897户共3238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230人。
居民大部分居住在广寒桥附近,民居沿广寒街道两边排开,房屋以单层砖瓦房占多数,其间偶有几栋两层房屋。
房屋大都年代久远,户型显得杂乱无章,屋内空间较为狭窄,物品摆放占据很大空间,有的过道仅能容下一人通行。
村内道路景观较呆板杂乱,没有道路绿化,街道垃圾乱堆乱放现象突出,尤以杭埠河岸最为严重。
村内有一广寒小学,是附近儿童上学读书的地方。
卫生所、文化室皆已经配备。
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有的村民潜心收集、经营各类古玩字画和古旧物品,使得广寒村的文化特色较为明显。
图1-10广寒村
(2)河口村
河口村位于本项目区中部,现有21个村民组,总面积5964亩,耕地面积3472亩,人口809户共3398人,其中农业劳动力1120人。
村民点比较分散,散布在罗庄、丁家旺、大黄岗、汪家墩、钱老屋、陈子埠等,中部地带沿金广路两侧散居有若干村民,这部分村民有一些是新建的楼房(图1-11、图1-12),设计新颖、装修精良,很多是在外打工经商赚钱回来盖的。
村内有一小学是黄岗小学,村部设在黄岗。
图1-11图1-12
(3)福元社区
福元社区(图1-13)位于郭河镇中部,本项目区南部,是郭河镇取道三河、通往合肥市的必经之地,社区集镇因而有一定规模。
现有37个村民组,总面积7298亩,耕地面积3550亩,人口1656户4797人,其中农业劳动力2569人。
根据初步调查和比例推算,项目区包含福元区土地面积2822亩,耕地面积1321亩,人口681户1456人,其中农业劳动力994人。
图1-13福元社区远眺图
福元社区居民大部分居住在郭福公路两侧,这种民宅布局限制了郭福公路的车辆通过能力。
福元社区的房屋建筑都较上两个村新,以两层为主,具有新农村象征的多层住宅福禄苑小区正热火朝天的建设中(图1-14)。
图1-14建设中的福禄苑小区
社区内有一所中学――福元中学,两所小学分别是榆树墩小学和福元中心小学。
社区内商业服务网点若干,此外还有一所卫生院。
1.4土地利用与农业生产
1.4.1项目区的土地利用情况
项目区总面积有14315亩,其中水田占52.96%;
农村宅基地占10.12%;
旱地占7.06%;
沟渠占6.74%;
空闲地占4.41%;
坑塘水面占6.05%;
道路用地占3.61%;
养殖用地和林地各占2.66%亩;
公建用地占3.74%。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参见图1-6,用地结构的分析如下图(图1-15)所示。
图1-15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比例示意图
从图1-15可以看出:
项目区的耕地面积(水田+旱地)只占总面积的60%,沟渠、坑塘水面、空闲地和农村宅基地占据了总面积的27%。
因此,项目区的农业综合开发思路,可以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对河沟水体进行规整,这样能有效增加农地面积,再结合采用优质高效农业生产和组织技术,就可以大大增强项目区的农业生产能力。
1.4.2项目区的农业生产
项目区的种植业结构以生产双季稻为主,油菜、小麦和棉花为辅,农作物品种比较单一且老化,良种推广速度缓慢,良种覆盖率低,管理粗放,粮食单产水平低,品质低,效益不高。
项目区总耕地面积为8589亩,均为中地产田。
其中中产田占56.10%,低产田占43.90%。
早稻常年单产406kg,双晚稻单产455~508kg,每亩两季收入共约1786元,亩投入(包括种子、农药、化肥)成本395元,亩均纯收入1391元。
棉花单产在264公斤上下,油菜单产在183公斤左右,亩收入较双季稻基本持平。
项目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在机械化收割方面尚是空白,耕地以畜耕为主,运输以人力为主,脱粒、排灌等方面虽已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大部分机具已使用期限较长,机具老化,技术状况差,远远不能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在养殖业方面,项目区农村有养鸭养鹅养鸡的传统。
有一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安徽宝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坐落于郭河镇,是一家集家禽良种繁育、商品禽标准化饲养、饲料加工、活禽屠宰与禽产品深加工、禽业科研与技术示范推广于一体的禽业产业化经营实体,是巢湖市招商引资兴办的家禽产业化龙头企业。
有年存栏10万套的父母代种禽场1个,年孵化1200万枚种蛋的孵化中心1个,标准化商品鸡饲养小区12处,年产6万吨饲料加工厂1座。
在郭河镇有家禽屠宰加工厂1座,年屠宰活禽1500万只。
公司现有员工5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5人,成立了禽业科技开发中心,承担技术攻关项目3项。
聘请专家指导组,对家禽良种繁育、商品禽标准化饲养、禽产品开发等技术进行攻关,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并应用于生产之中。
河口村有一养禽大户在小塘凹水库附近建有养鸡场(图1-16),运行正常。
著名的天歌鹅业公司曾在项目区建有养殖基地,但家鹅因饲料来源的分散性和种鹅繁殖率不高等特性,使其产业化经营成功者甚少,天歌鹅业似乎也未能带动项目区家鹅产业的发展。
图1-16小塘凹水库旁边的养鸡场
调查表明,本地的巢湖麻鸭是制作板鸭的优质资源,可作为养禽产业化经营的一个选择。
目前福元社区的水产养殖厂目前处于停产状态,大面积养殖水塘被闲置(图1-17),可继续养鱼并养鸭,同时作为发展循环农业的示范基地。
图1-17项目区被闲置的养殖水面
1.5基础设施建设
本项目区的农村电网均已改造完成,各村生活用电和农用电可以正常供给,使用方便。
水利是本项目区最重要的基础设施。
郭河镇属于杭埠河灌区,原马槽河自西向东贯穿整个项目区,现马槽河改从项目区西侧边界直入航埠河,原马槽河因之失去了其水利功能。
项目区抗旱主要依赖舒庐干渠,汤东、汤西支渠,设计标准分别为5立方米/秒和3.5立方米/秒。
项目区有小型水库2座,分支渠26条,农渠42条,排洪沟11条,灌溉站17座,排涝站5座,总装机947千瓦时,详见表1-3。
水库护坡长年失修,涵闸不配套,蓄水量远远低于设计水平;
渠道淤塞严重,缺少必要的涵闸,堤坝经常溃破,水源浪费严重;
灌溉、排涝站大都建于二十世纪60-70年代,机组设备老化,效率低下,抗旱排涝能力非常有限。
表1-3项目区水利概况表
名称
项目区
水库
座
2
水塘
口
135
109
42
286
蓄水总量
立方米
870000
770000
126000
1766000
干旱年份缺水量
201000
400000
10000
611000
分支渠
条
16
10
26
农渠
18
17
7
排洪沟
1
8
11
灌溉站
3
12
排涝站
5
总装机
千瓦时
303
460
184
947
在道路交通方面,穿越境内的合界高速公路对项目区的内部交通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拉近了项目区与省城的距离;
与合铜公路(省道)相连的郭福公路(柏油路面),是项目区对外联系的首要通道。
村村通工程兴建的金广公路(图1-18)贯穿项目区,连接了广寒村、河口村和福元社区,与高速公路大体平行,取道金牛镇与军二路连接,不仅项目区对外联系的重要通道,更是区内当前的交通干线,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1-18贯穿项目区南北的金广公路
项目区各自然村之间,目前多是砂石路和土路连接。
由于项目区小圩甚多,田间涵桥配套工程不足,格田成方不到位,又由于村庄多是依圩梗分散而建,致使镇级道路和一些自然村之间的支路不相通,农机难以进入田间作业,进而导致项目区机械化作业成本较高,规模化经营难以发展,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因此,水系和道路的调整,是本项目区基础建设的重要内容。
1.6项目区现状的综合评价
本项目区作为商品粮产区,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在庐江县乃至巢湖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6.1项目区的问题分析
首先是人均耕地资源十分有限,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项目区涉及的两个村和一个社区,人均耕地面积分别是0.90亩、1.02亩和0.74亩,加权平均后人均耕地为0.87亩。
全国的平均水平以16亿亩13亿人口计算,人均耕地为1.23亩。
在人多地少地区,商品粮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解决种粮效益不高、如何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
第二,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根据本章1.3.1节的比较分析,庐江县的农业产业结构总体看来比较单一,这是庐江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桐城、肥西、无为等县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项目区也是如此,农业内部的产业链条很短,农产品没有完成在本地的转化和升值过程。
因此农民收入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外出打工。
第三,新技术难以推广。
原因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农民兼业化倾向明显,严重影响了采用农业新技术的积极性。
在本项目区,如以2007年农民人均收入3730元计算,来自于种植业的纯收入每亩以1391元计算,每人按0.87亩耕地计算,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只有37%,农民为此而采用新技术意愿自然不强;
另一方面,由于经营规模狭小,再加上留在农村种田的多是老弱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