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910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路工程材料试卷.docx

道路工程材料(交工1002班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测定石料与沥青粘附性的主要方法有煮沸法。

2、粗集料毛体积密度是指粗集料在规定的条件下,单位毛体积(包括开口孔隙体积、闭口孔隙体积和矿质实体体积)的质量。

3、石灰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烧制的时间过长或过短而形成过火石灰和欠火石灰。

石灰在消化过程中,加水速度过快会成过冷现象,加水速度过慢会形成过烧现象,过火石灰可在消化后经陈伏后再使用。

4、目前集料掺配中常见的级配理论主要有富勒理论、泰波理论等。

5、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被称为沥青三大指标。

6、硅酸盐水泥石的腐蚀主要有淡水的腐蚀)、硫酸盐的腐蚀、镁盐的腐蚀和碳酸盐的侵蚀。

7、新拌水泥混凝土流动性测定方法主要有坍落度法、维勃稠度法。

8、水泥的凝结时间包括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

9、岩石抗冻性测定方法有直接冻融法、饱和硫酸钠溶液法两种。

10、乳化沥青主要由沥青、乳化剂、、水稳定剂组成。

11、为保证沥青混合料施工加热时的安全性,应该测试沥青的闪点、燃点两个指标。

12、马歇尔试验主要技术指标包括马歇尔稳定度、流值、矿料间隙率、毛体积密度、和沥青饱和度和残留稳定性。

13、沥青胶体结构有三个类型,它们分别是、溶胶结构、溶凝结构和凝胶型结构。

14、在混凝土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测试中,养护28天后测得破坏时的压力为807KN,则它的抗压强度应为35.9Mpa。

15、石灰在消化时,为了消出过火石灰的危害,因此石灰浆须进行“陈伏”。

16、道路和桥梁所用建筑材料需具备四方面性质:

物理性质、力学性质、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质。

17、在选择沥青结合料时,应该优选碱性石料,如果没有时,可掺加各种抗剥剂以提高沥青与石料的粘附性。

18、石灰在消化过程中,加水速度过快会成过烧现象,加水速度过慢会形成过冷现象,过火石灰一般质量较差,但可在消化后经陈伏后再使用。

19、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为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四钙和铁铝酸四钙。

20、沥青的四组分分析法中,认为沥青主要由沥青质、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四个组分组成。

21、水泥浆的凝结时间可分为初凝结时间、终凝时间。

22、水泥石防腐的主要措施有提高密实度、加耐蚀保护层等。

23、马歇尔实验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稳定度、流值、空隙、沥青饱和度和矿料间隙率。

24、按岩石的形成条件可将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25、集料的级配参数有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通过百分率。

26、低碳钢在受拉过程中经历了弹性、屈服、强化、颈缩四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

1、材料的密度ρt毛体积密度ρh和表观密度ρa之间存在如下关系(B)。

(A)ρt<ρa<Ph(B)ρt>ρa>ρh(C)ρt<ρh<ρa(D)ρt>ρh>ρa

2、在硅酸盐水泥熟料中,掺入石膏的作用是(D)。

(A)促凝(B)提高产量(C)具有微膨胀性(D)缓凝

3、当水泥浆体积固定时,改善混凝土混合物工作性的主要措施是(B)。

(A)改善石子级配(B)采用最佳砂率(C)采用较粗砂石(D)增加水泥和水的用量

4、石油沥青的老化与组分的关系是(C)。

(A)饱和分增多B)芳香分增多(C)沥青质增多(D)石蜡增多

5、钢中的含碳量增加,会显著降低纲的(D)。

(A)抗拉强度(B)屈服强(C)硬度(D)塑性

6..石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为VS,开口孔隙体积为Vi,闭口空隙体积为VN,石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为mS,则石料的表观密度ρS为(B)。

A)mS/(VS+Vi+VN)B)mS/(VS+VN)C)mS/vSD)mS/(VS+Vi)

7.路用石料按其所属岩石类型分四类,每一种类石料又按(A)指标分四个等级。

A)饱水极限抗压强度和磨耗率B)饱水极限抗压强度C)磨耗率D)极限抗压强度和磨耗率

8.石油沥青标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B)。

A)延度B)针入度C)软化点D)脆点

9.SBS改性沥青就是在基础沥青中加入了5%的(A)。

A)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B)丁苯橡胶C)氯丁橡胶D)乙酸乙烯酯

10.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是一种典型的(B)。

A)悬浮密实结构B)骨架密实结构C)骨架空隙结构

11.硅酸盐水泥中,加入石膏作为缓凝剂主要是控制(A)的水化反应速度。

A)铝酸三钙B)铁铝酸四钙C)硅酸三钙D)硅酸二钙

12.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掺量一般不超过水泥质量的(B),但它能按照某些要求改善混凝土性能。

A)1%B)5%C)10%D)15%

13.二灰稳定土中的二灰是指(A)。

A)石灰和粉煤灰B)水泥和粉煤灰C)火山灰和粉煤灰D)石灰和火山灰

14.(D)钢筋强度高,但塑性和可焊性较差,多用作预应力钢筋。

A)HPB235B)HRB335C)HRB400D)HRB500

15.SBR是(B)的代号。

A)天然橡胶B)丁苯橡胶C)丁腈橡胶D)氯丁橡胶

三.判断题:

1同组成成分的水泥,颗粒越细,比表面积越大,水化愈快,硬化后强度也愈高。

(√)

2、细度模数是评价细集料粗细程度的指标。

(√)

3、混凝土路面设计是以28天抗压强度作为设计指标的。

(×)

4、在硅酸盐水泥中,C3S主要提供水泥的后期强度。

(√)

5、沥青混合料所用粗集料优先采用酸性集料拌合。

(×)

6、石料的酸碱性是根据石料的PH值定的。

(×)

7、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前者指:

试件破坏时的最大力,后者是指:

破坏时的最大垂直变形量,可用千分表辅助测量。

(√)

8、当水泥及其它材料用量不变时,加大用水量反而会降低混凝土的最终强度.(√)

9、水泥标号是通过胶砂强度试验后,根据强度(标准养护28天)来判定的。

(√)

10、石灰中的Ca(OH)2变成碳酸钙是石灰硬化的唯一原因。

(×)

四.名词解释:

1.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是矿质混合料(简称矿料)与沥青结合料经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

2.硅酸盐水泥:

硅酸盐水泥是指由硅酸盐水泥熟料、0~5%石灰石或粒化高炉矿渣、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3.混凝土拌和物:

混凝土拌和物是将水泥、水与粗、细集料搅拌后得到的混合物,是指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尚未凝结硬化的水泥混凝土。

4.堆积密度:

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5.聚合物:

聚合物是由千万个低分子化合物通过聚合反应联结而成,因而又称为高分子化合物或高聚物

6.砂率:

指砂用量与砂、石总用量的质量百分比。

7.徐变:

指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沿作用力方向随时间的延长而慢慢增加的塑性变形。

8.砂的颗粒级配:

是指不同粒径的砂在一起的组合情况。

9.混凝土的和易性:

指混凝土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能获得均匀密实的混凝土性能。

10.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是指边长为150㎜的混凝土立方体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养护28d,用标准试验方法所测得的标准抗压强度值。

五.简答题:

1.沥青针入度、延度、软化点试验反应沥青哪些性能?

针入度是反映沥青稠度的指标;延度是反映沥青塑性的指标;软化点是反映沥青热稳定性的指标。

2.简述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由哪些因素构成?

沥青混合料的结构强度由矿料颗粒之间嵌锁力(内摩阻角)以及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及沥青的内聚力构成。

3.石灰浆体是如何硬化的?

石灰浆体硬化是两个过程的综合反映:

水分蒸发或基面吸收,浆体中的氢氧化钙从饱和溶液结晶析出,产生结晶强度,并具有胶结性;浆体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晶体,析出水分蒸发,使石灰浆体结构致密,强度提高。

4.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水泥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水泥强度和水灰比;集料的特性;养护温度和湿度;水泥混凝土的龄期。

5.何谓水泥的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对道路与桥梁施工有什么影响?

指水泥开始加水至水泥浆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凝结时间分初凝和终凝。

初凝间不能太短,便于在施工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对砼进行拌和、运输、浇灌和捣筑。

终凝时间不能太长,以便砼尽快硬化,产生强度,加快施工进度。

6.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有那些?

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施工和易性。

7.什么是连续级配、间断级配?

颗粒由大到小逐级粒径均有,按比例互相搭配组成的矿质混合料。

在矿质混合料中人为地剔除一个或几个粒级,形成一种不连续的级配。

8.简述影响新拌水泥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因素?

(1)水泥浆的数量

(2)水灰比(3)单位用水量(4)砂率(5)水泥品种和集料性质(6)外加剂(7)温度与搅拌时间

9.蜡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危害有哪些?

(1)容易使沥青高温时变软,低温时开裂。

(2)在有水分情况下,易使沥青与石料产生剥离现象。

(3)使沥青混合料的抗滑性降低,车辆行驶时易出现打滑现象。

10.沥青混合料作为路用材料的特点?

优点:

(1)良好的力学性能:

弹塑性,无需设置施工缝、伸缩缝,路面平整且有弹性

(2)良好的抗滑性能:

平整且有一定的粗糙度,不反光,行车安全

(3)施工方便,速度快

(4)可分期改造和再生利用

(5)晴天无尘,雨天不泞,便于汽车高速行驶

缺点:

(1)老化表层产生松散

(2)温度稳定性差:

高温软化,产生过分变形;低温脆化,产生裂

11.空隙率对沥青混合料录用性能的影响。

空隙率是沥青混合料最重要的体积特征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指标之一。

空隙率过低或过大时都会引发沥青路面产生车辙变形。

空隙率过大还可能增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氧化速度和老化程度,降低耐久性。

六.计算题:

1、从某桥工地取回下列材料,拟作水泥混凝土集料,根据级配范围的要求用图解法(平衡面积法)设计各集料在混合料中的用量(不要求校核)。

材料

名称

筛孔尺寸(mm)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通过百分率(%)

A

100

65

30

5

2

0

0

0

0

B

100

100

98

90

60

25

2

0

0

C

100

100

100

100

100

95

85

70

0

级配

范围

100

78~85

52~64

34~49

23~37

15~28

10~21

6~16

0

级配范

围中值

100

81.5

58

41.5

30

21.5

15.5

11

0

解:

计算级配范围中值:

材料

名称

筛孔尺寸(mm)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通过百分率(%)

A

100

65

30

5

2

0

0

0

0

B

100

100

98

90

60

25

2

0

0

C

100

100

100

100

100

95

85

70

0

级配

范围

100

78~85

52~64

34~49

23~37

15~28

10~21

6~16

0

级配范

围中值

100

81.5

58

41.5

30

21.5

15.5

11

0

A集料:

55.6%

B集料:

26.5%

C集料:

17.9%

2、按设计图纸:

用最大粒径为20mm的碎石及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设计C30水泥混凝土,混凝土置信度系数t=1.645,水泥富余系数为1.05,该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经验值为5.0Mpa。

试计算该混凝土中水泥的用量及水灰比(混凝土强度回归系数:

A=0.46B=0.07,单位用水量为180Kg)。

解:

(1)确定配制强度:

fcu.o=fcuk+1.645×5.0=30+1.645×5.0=38.2MPa

(2)水灰比计算:

水泥实际强度估算:

fce=1.05×42.5=44.6MPa

水灰比W/C=(0.46×44.6)/(38.2+0.46×0.07×44.6)=0.52

(3)已知单位用水量为180kg/m3

单位水泥用量mco=180÷0.52=3460kg/m3

3.根据下表某细集料的筛分数据计算其细度模数,判别其规格。

某细集料筛分结果

筛孔尺寸(mm)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筛底

总计

筛余质量(g)

0

15

63

99

105

115

75

22

6

500

分计筛余(%)

0

3

12.6

19.8

21

23

15

4.4

1.2

100

累计筛余(%)

0

3

15.6

35.4

56.4

79.4

94.4

98.8

100

-

通过百分率(%)

100

97

84.4

64.6

43.6

20.6

5.6

1.2

0

-

解:

根据各筛的筛余质量分别计算分计筛余百分率、累计筛余百分率和通过百分率,计算结果列于上表中。

细度模数为:

根据细度模数判别此细集料属于中砂。

4.采用“图解法”确定某矿质混合料的配合比(碎石、石屑和矿粉的筛分析试验结果以通过百分率列于下表第2~4列;设计级配范围要求值列于下表第5列)。

筛孔尺寸

(mm)

原材料筛分析试验结果,通过百分率(%)

设计级配范围

通过百分率(%)

碎石

石屑

矿粉

26.5

100

100

100

100

19.0

97

100

100

95-100

16.0

61.5

100

100

75-90

13.2

34.5

100

100

62-80

9.5

19.8

93.8

100

52-72

4.75

4.6

77.9

100

38-58

2.36

-

58.7

100

28-46

1.18

-

36.0

100

20-34

0.6

-

23.0

97

15-27

0.3

-

11.0

94

10-20

0.15

-

-

92

6-14

0.075

-

-

70.5

4-8

解:

绘制级配曲线坐标图如下图。

确定各集料用量为碎石48%,石屑40%,石粉12%。

5.已知混凝土经试拌调整后,各项材料用量为:

水泥3.10hg,水1.86kg,沙6.24kg,碎石12.8kg,并测得拌和物的表观密度为2500kg∕m3,试计算:

(1)每方混凝土各项材料的用量为多少?

(2)如工地现场砂子含水率为2.5%,石子含水率为0.5%求施工配合比。

解:

(1)比例常数k=2500/(3.10+1.86+6.24+12.84)=104,故基准配合比为:

              W=104×1.86=193.44Kg

S=104×6.24=648.96Kg

C=104×3.10=322.4Kg

G=104×12.84=1335.36Kg

(2)施工配合比为:

W=193.44-648.96×2.5﹪-1335.36×0.5﹪=170.53Kg

C=322.4Kg

S=648.96×(1+2.5﹪)=649.96Kg59/2.8)×100﹪=7.5﹪..

G=1335.36×(1+0.5﹪)=1342.04Kg

6.已知某水泥混凝土初步配合比为1︰1.76︰3.41︰0.50,用水量W=180kg/m3。

求:

(1)一次拌制25L水泥混凝土,各材料各取多少千克?

(2)配制出来水泥混凝土密度应是多少?

配制强度多少?

采用42.5普通水泥,碎石A=0.46,B=0.07,γc=1.13。

W/C=A*fce/(fcu,o+A*B*fce)

解:

(1)C:

S:

G:

W==360:

634:

1228:

183

水泥:

9kg砂:

15.85kg石子:

30.7kg水:

4.5kg

(2)密度:

360+634+1228+183=2405kg/m3

0.5=0.46*42.5*1.13/(R配+0.46*0.07*42.5*1.13)

R配=42.6MP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