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205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92.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docx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

高中生物专题练习-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提高)

一、单选题

1.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分别是()

A.32、16、64、64B.32、8、32、64

C.16、8、32、32D.16、0、32、32

【答案】A

【解析】由题干可知,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其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所以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一条DNA。

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和体细胞相同,但是DNA已经复制,每条染色体上有2条DNA,所以该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有32条染色体,64条DNA;两条同源染色体构成一个四分体,所以四分体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该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有16个四分体;每个四分体内有两条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故一个四分体有4个姐妹染色单体,即该动物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单体数为16×4=64。

因此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分子数分别为32、16、64、64,A正确。

2.下列有关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联会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初级卵母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

C.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均有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有利于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A错误;卵原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以增加自身数量,又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初级卵母细胞只能进行减数分裂,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均与体细胞相同,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个DNA分子,所以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目都相同,C正确;减数分裂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会导致基因重组,增加了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而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D错误。

3.下图为三个处于分裂期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

B.乙、丙细胞不可能来自同一个体

C.甲、乙、丙三个细胞均不含同源染色体

D.甲、乙、丙三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答案】A

【解析】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再结合甲和丙中的染色体颜色可知,甲可能是丙的子细胞,A正确;乙细胞和丙细胞所代表的生物的染色体数目相同,都是4条,因此乙、丙细胞可能来自同一个体,B错误;、乙、丙两个细胞均含有同源染色体,甲细胞不含有同源染色体,C、D错误。

4.下列有关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

C.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条Y染色体

D.雌雄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答案】B

【解析】受精卵中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而细胞质遗传物质几乎都来自母方,A错误;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使亲子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维持恒定,B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因此人类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或1条或2条Y染色体,C错误;雌配子数量远远小于雄配子,D错误。

5.一个基因型为TtMm(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卵原细胞,如果它所产生的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由该卵原细胞分裂产生的细胞中,基因组成表示正确的是()

A.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B.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

C.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D.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为TM或tm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卵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M,则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组成为TTMM,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tmm,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极体的基因组成为TM或tm,D正确。

6.图1表示某二倍体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为该动物体内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

综合图1和图2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图1中CD段的细胞中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

B.图2所示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的是甲和乙

C.图1所示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为卵细胞

D.图2甲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组成有差异

【答案】D

【解析】处于图1中CD段的细胞中含有1个或2个染色体组,A错误;图2所示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对数相同的是甲和丙,B错误;图1所示细胞分裂完成后产生的子细胞为卵细胞和极体,C错误;据图分析,图2甲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等位基因A、a,因此甲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遗传组成有差异,D正确。

7.如图为显微镜下二倍体百合(2n=2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基因重组可发生在(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A

【解析】基因重组有2种类型,一是自由组合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另一种是交叉互换型: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②),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8.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相等

C.在减数分裂的两次连续分裂过程中都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

D.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

【答案】D

【解析】在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经复制后数目不变,但DNA分子数目加倍,A错误;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依次为4和2,不相等,B错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过程中出现了同源染色体分离的现象,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C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能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离不开星射线的牵引,而星射线是由组成中心体的中心粒发出的,所以与中心体的功能有关,D正确。

9.下图分别表示对几种生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进行观察的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赤道板存在于上一时期的细胞中

B.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C.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发生在这一阶段

D.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不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

【答案】C

【解析】若图甲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赤道板是不存在的物质,A错误;若图乙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有染色单体的存在,故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不可能发生在这一阶段,B错误;若图乙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某阶段,则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没有分离,存在染色单体,故可发生在这一阶段,C正确;若图丙表示果蝇卵巢内的几种细胞,则b组细胞中不一定会出现联会和四分体,b组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中、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的前中期,D错误。

10.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不同

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和DNA分子数目相同

C.两者后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

D.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

【答案】C

【解析】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没有联会,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但因两者在细胞分裂间期已经完成了染色体的复制,每条染色体均含有2个DNA分子,两者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DNA分子数都相同,A错误;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地排列在赤道板上,B错误;有丝分裂后期主要特点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此时染色体数目暂时性加倍,DNA分子数不变,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C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同源染色体分向了两个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而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所以两者末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不同,但两者DNA分子数目相同,D错误。

11.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细胞(  )

      

A.只分裂形成一种卵细胞

B.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

C.含有3个染色体组

D.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

【答案】A

【解析】由于细胞质不均等分裂,且着丝点已分裂,所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因此分裂后只能形成一种卵细胞,A正确;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染色体相同,属于复制关系,不含同源染色体,B错误;由于图示细胞中着丝点分裂,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共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由姐妹染色单体分裂形成的染色体上的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应该完全相同,而图示细胞出现了等位基因G和g,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形成的,D错误。

12.下列关于“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铁丝把颜色和长短相同的两条橡皮泥扎起来代表配对完成的一对同源染色体

B.模拟过程中被拉向纺锤体两极的染色体可能含有染色单体

C.模拟过程中一共画了2个纺锤体

D.模拟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需要3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答案】

B

【解析】“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用铁丝把颜色不同但长短相同的两条橡皮泥扎起来可代表配对完成的一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模拟过程中被拉向纺锤体两极的染色体可能含有染色单体,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含有染色单体,B正确;模拟过程中一共画了1+2=3个纺锤体,C错误;模拟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需要2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D错误。

13.如图表示老鼠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比值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bc段完成DNA分子的复制,细胞中染色体数不加倍

B.cd段细胞中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减半但着丝点不分裂的现象

C.de段表示着丝点的分裂,e点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体细胞相等

D.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相等,可能含两条X染色体

【答案】C

【解析】由分析可知,图中bc段完成DNA分子的复制,有丝分裂间期DNA因复制而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变,A正确;如果cd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则染色体数目减半但着丝点不分裂,B正确;de段表示着丝点的分裂,若图表示有丝分裂,e点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若图表示减数分裂,e点时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等,C错误;由分析可知,ef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核DNA数相等,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两条Y染色体或两条X染色体,D正确。

1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答案】B

【解析】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都分裂,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A正确;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有丝分裂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发生,B错误;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都为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C正确;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D正确。

15.图甲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图乙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曲线可表示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

B.若图甲曲线表示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C.若图甲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

D.图乙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相应变化发生在图甲中的b点时

【答案】B

【解析】图甲过程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但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为0或4n,图甲无法表示,A错误;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可以有1或2个DNA分子,因此n为1,B正确;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体组数加倍,从2个染色体组变为4个,则染色体组n为2,且图甲不能表示,C错误;图乙过程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该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若图甲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则图乙相应变化不对应图甲中b时期,D错误。

二、综合题

16.下图1为某二倍体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某时期示意图,图2、图3为某一动物(2n=4)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示意图;图4为以上两种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用H表示)的变化曲线,其中F点代表分裂结束点。

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期,其中囊泡来自_____________(填细胞器名称),囊泡与形成新细胞的_______________有关。

(2)图2细胞中含有_____对同源染色体,图3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图4___________段。

(3)图4曲线中D→E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点时细胞中含有_______个染色体组。

若该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H的变化,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段。

【答案】

(1)末期高尔基体细胞壁

(2)2次级精母细胞CD

(3)着丝点分裂4或2CD

【解析】

(1)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释放含纤维素的囊泡,纤维素通过囊泡转运到细胞外,形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2)图2细胞正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故图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由分析可知,图3为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为1/2,对应图4的CD段。

(3)图4曲线中D→E发生的变化是,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由1/2→1,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

若D→E代表有丝分裂后期,E点时细胞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若D→E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E点时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

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值为1/2,对应图中CD段。

17.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动物,图1是其两个不同时期的细胞分裂图像,图2表示细胞分裂时有关物质和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曲线片段,请据图回答:

(1)图1中①②所处的时期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动物产生②细胞的场所是________,②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在无突变的情况下,图1中②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

(3)若图2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_。

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________。

(4)若图2中E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图2进行的细胞增殖过程与图1中的________对应。

(5)若图2中曲线表示DNA数目变化,那么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E段发生的原因是否相同?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有丝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卵巢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aB

(3)42

(4)②

(5)相同,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解析】

(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1中①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2)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说明产生②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其产生的场所是卵巢,其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根据①中的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可推知②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

(3)根据图1可知,该生物的体细胞含有4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间期复制后有8个DNA分子,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期有8条染色体,若图2曲线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核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4,若曲线表示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过程,则n等于2。

(4)若图2中E点以后发生着丝点分裂,则该细胞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对应于图1中的②。

(5)若图2中曲线表示DNA曲线变化,那么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DNA减半的原因相同,都是由于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所致。

18.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

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___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

(3)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

(4)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

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

现有3组实验:

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

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

(2)次级精母细胞

(3)a、b

(4)阻滞第一次卵裂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解析】

(1)图1中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成为独立的染色体,为有丝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类型a。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应该为次级精母细胞。

(3)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a、b。

(4)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能获得加倍的卵细胞,正常受精后获得三倍体,同理,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减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卵细胞正常受精后也能获得三倍体,而用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受精卵的卵裂过程,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含有四个染色体组,用细胞松弛素B阻滞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形成的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19.如图1表示某基因型为AaBb的高等雌性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图2表示该动物体内发生的三个生理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曲线,图3表示该动物体内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图像有____________。

(2)图2中甲、乙、丙代表的生理过程依次为____________图1中甲、戊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分别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_阶段(填序号)。

(3)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图2中的____________时期(填序号)。

(4)若该动物雌雄交配后产下多个子代,各子代之间及子代与亲本间性状差异很大,主要与图2中____________时期(填序号)所发生的变异有关。

(5)图3中的____________(填“①”、“②”或“③”)细胞对应于图1中的乙细胞,细胞乙内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

【答案】

(1)甲、丙、戊

(2)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⑤、①

(3)③和⑥

(4)①

(5)②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解析】

(1)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中都有同源染色体,因此图1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甲、丙、戊。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2中甲表示减数分裂,乙表示受精作用,丙表示有丝分裂;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⑤;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①。

(3)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的③和⑥。

(4)该动物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中,性状多样性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于图2中的①。

(5)图丁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并且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应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其细胞质的分裂是均等的,因此可以确定该细胞为第一极体,可对应图3中的细胞②;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1中的乙细胞发生了交叉互换或基因突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