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9153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7.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docx

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附答案

2016高三语文全真模拟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1、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宋代家训的特点

马泓波

家训指古代家族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

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从所搜集的资料来看,宋代的家训,专著加上单篇计百余种,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前代。

这些家训根据纂述者的身份,可分为宋代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类型。

宋代家训继承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又有发展,如《集事诗鉴》将散文与诗歌融合于一体。

宋代家训体裁上的另一大发展则是辑录体家训的大量出现。

辑录体家训就是将宋及宋前历代的训家教子的成文文献或者相关的家庭规范的活动汇集在一起,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如司马光《家范》等。

宋代家训的繁荣,与宋代社会的发展变化有很大关系。

宋代由以前的门阀政治时期转变到官僚政治时代。

选官以科举为主,宋代长久不衰的世家大族已经很少,贫富无定势,甚至贫富易位的现象屡见不鲜。

一些家族尤其是士宦家族积极地纂述家训,以期通过道德教化、行为规范等,令其家庭成员修身、齐家,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达到兴旺、繁荣的目的。

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

其中,治生方面,以叶梦得《石林治生家训要略》最为详尽;制用方面,以陆九韶《居家制用》更为具体。

宋人重视家庭治生,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这也是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

此外,科举也需要经济支持。

宋代家训一方面提倡家庭治生,另一方面提倡辩证的节俭,量入为出是其基本原则。

宋人把俭朴当做自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如“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打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袁采《袁氏世范》)。

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即通过对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的规范,将儒家思想贯彻其中。

除了道德教育外,宋代家训还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

宋人家训中也涉及许多教育原则,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

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

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其他的惩罚方式,如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告官、驱逐、移乡等。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兴旺长久,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

有的宋代家训如范氏的《义庄规矩》及后续规矩还得到朝廷的许可与支持。

家训、法律中都有儒家思想的渗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仍然怀抱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天下也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

所以在礼、法社会之中,家训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但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还是略有侧重的,家训更侧重家庭的发展,而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宋代家训的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量众多、种类繁多。

宋代家训专著与单篇计百余种,是家训史上数量最多的;有帝王家训、宗室家训、士大夫家训、百姓家训等。

B.注重家庭经济管理。

治生、制用是宋代家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叶梦得的《石林治生家训要略》与陆九韶的《居家制用》分别是其代表。

C.注重教育。

为提高子孙的素质,宋代家训不仅注重道德教育,还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教育。

D.与法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思想的角度推究,这种联系是建立在儒家思想之上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一些家族尤其是士宦家族为顺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维持家族在竞争中的优势地位,积极地纂述家训,家训因此而繁荣。

B.宋代家训把俭朴当做优良传统代代相传,提倡辩证的节俭,以量入为出为基本原则,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能吝惜财产。

C.宋代家训中有不少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的东西,例如教育贵早、宽严相济的教育原则。

D.宋代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采用教育与惩罚并重的方法,这些惩罚方式包括肉体惩罚、经济惩罚、精神惩罚等。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宋代家训是家训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内容丰富,涉及伦理道德、教育、经济、法律等方面,有力地推动了儒学的发展。

B.宋代家训适应当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形势,重视治生、制用,以维持家族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也对科举进行经济支持。

C.宋代家训的纂述虽然主观上只是为了维护家族的繁荣、兴旺,局限于家族的利益,但在客观上对治国平天下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D.宋代家训着眼于教导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法律是为了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宋代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因此迥然不同。

2.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陆玩字士瑶。

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郡檄纲纪①,东海王越辟为掾,皆不就。

元帝引为丞相参军。

时王导初至江左,思结人情,请婚于玩。

玩对曰:

“培缕②无松柏,薰莸③不同器。

玩虽不才,义不能为乱伦之始。

”导乃止。

玩尝诣导食酪,因而得疾。

与导笺曰:

“仆虽吴人,几为伧鬼④。

”其轻易权贵如此。

累加奋武将军,征拜侍中,以疾辞。

王敦请为长史,逼以军期,不得已,乃从命。

敦平,尚书令郗鉴议敦佐吏不能匡正奸恶,宜皆免官禁锢。

会温峤上表申理,得不坐。

复拜侍中,迁吏部尚书,领会稽王师,让不拜。

转尚书左仆射,领本州大中正。

及苏峻反,遣玩与兄晔俱守宫城。

玩潜说匡术归顺,以功封兴平伯。

转尚书令。

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

以玩有德望,迁侍中、司空,给羽林四十人。

玩既拜,有人诣之,索杯酒,泻置柱梁之间,咒曰:

“当今乏材,以尔为柱石,莫倾人梁栋邪!

”玩笑曰:

“戢卿良箴。

”既而叹息,谓宾客曰:

“以我为三公,是天下为无人。

”谈者以为知言。

玩虽登公辅,谦让不辟掾属。

成帝闻而劝之。

玩不得已而从命,所辟皆寒素有行之士。

玩翼亮⑤累世,常以弘重为人主所贵,加性通雅,不以名位格物,诱纳后进,谦若布衣,由是缙绅之徒莫不隆其德宇。

后疾甚,上表曰:

“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

”惟愿陛下崇明圣德,弘敷洪化,曾构祖宗之基,道济群生之命。

臣不胜临命遗恋之情,贪及视息,上表以闻。

”薨年六十四,谥曰康,给兵千人,守冢七十家。

太元中,功臣普被减削,司空何充等止得六家,以玩有佐命之勋,先陪陵而葬,由是特置兴平伯官属以卫墓。

                              

(《晋书·列传四十七》)

注:

①纲纪:

官职名,指州郡的主簿。

②培缕(1ǒu):

小土丘。

③薰莸: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

臭草,比喻恶物。

④伧鬼:

南方人对北方人的轻蔑称呼。

⑤翼亮:

辅佐。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允:

公允

B.谈者以为知言          知:

知己

C.玩尝诣导食酪          诣:

前往 

D.不以名位格物   格物:

穷究事物的道理或纠正人的过失。

这里指纠正人的过失。

5.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弱冠”,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

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

B.“江左”即江东。

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C.丞相参军、奋武将军、侍中、吏部尚书等,都是官职名。

缙绅:

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

D.官职的任免调动常用以下词语, “拜、迁、转、领”等。

“拜”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这里是升职。

“转”:

转任,转换所任职务。

“领”:

统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王敦被平定后,郗鉴以王敦的属吏没有履行匡正奸恶的职责为名,将陆玩等全部属吏予以囚禁,后经温峤营救得以释放。

B.陆玩弱冠之年就颇有美名,且性情刚直,不慕权贵,曾因到王导家食酪而造成身体不适,就写信对其嘲讽。

C.陆玩被提拔为侍中、司空后,曾有人前往拜访他,其间此人索酒倒在梁柱之间,以警示陆玩要珍惜朝廷任用,有所作为。

D.陆玩去世后,因其对朝廷有辅佐创业之功,死后备极哀荣,不仅能够陪葬先帝,而且朝廷还特地设置机构以保卫其墓地。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寻而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朝野咸以为三良既没,国家殄瘁。

(5分)

译文

 

(2)后疾甚,上表曰:

“臣年向中寿,穷极宠荣,终身归全,将复何恨!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官舍竹

王禹偁

谁种萧萧数百竿?

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②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注]①闲官:

诗人当时因受谗而被贬,所任的商州团练副使是个无事可干的虚衔,所以称作“闲官”。

②量移,原指从贬所移至稍近的地方,此处为反语,意为被贬到更偏远的地方。

8.颈联中哪两个字用得生动传神?

请作简要赏析。

(5分)

9.古今文人对“竹”情有独钟。

“竹”作为文学形象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典型。

请结合上面这首诗,谈谈你对“竹”这一意象的理解。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杜牧《阿房官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而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是,。

(3)《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船魂

王海群

夕阳西下,晚风渐起。

乌蟒河缓缓地流,“半江瑟瑟半江红”。

河对岸静泊着水泥船,岸上还是低矮的小茅棚,它们的主人还是艄公何大伯吗?

何大伯是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人。

当年我和母亲去外婆家,搭的就是他的船。

我和同船玩闹的另一个孩子都落水了。

何大伯跳下水,救起了我,另一个孩子却让激流永远地卷走了。

那是他自己的孩子小驹儿呀……

何大伯,今天我看你来了。

可是,我却怕何大伯认出我来。

一个老者走出了小茅棚,望望对岸。

船过来了。

是何大伯!

我的心突突地跳起来。

他老了,背弯了,头发、胡子全白了。

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样的漠然。

深深的愧疚压着我的心,假如他的驹儿不被激流卷走,假如他的第二个儿子还在他身边……

何大伯看了我一眼,扭过头,说了声:

“上船吧,同志。

难道他真不认识我了?

我工作了,成了一名年轻的法官,已有9年没来看他了。

不认识也好,哦,不,也许怪我没先叫他,可是……

上了船,他只是摇桨,默不作声,我打破了宁静,说:

“今天没什么风浪嘛,老人家。

”“有风浪也不怕,撑船的怕什么风浪?

”声音沙哑,却带着当年的豪气。

船到河心,夕阳已落,河水一片混沌。

“这水比以前浑多了。

”我说。

“清水也好,浑水也好,只要有船,就能渡人。

”何大伯接过我的话,眼睛却不看我,只是摇桨。

“还要有像你这样的老艄公才行啊。

”我说。

“不行,老喽。

再干6年,我小儿子白龙回来啦,就交给他。

他说得那样平静,我的心却提上嗓子眼,不敢看他。

船到岸边,我身上没零钱,只好掏出一张百元钞给他。

“怎么,用大票子吓我?

”他露出一丝笑意。

他边点钱边说:

“现在我烟酒都断了。

等儿子回来,我想买条新船。

“买条新船好啊。

”我说。

“只是,我看,光靠我这条船不行啊。

”大伯叹了口气:

“别看我老了,但还看得清。

你看,有些伢整天不务正业,偷吃扒拿,就是不上过日子这条船;有的当干部,不但不吃苦在前,还多吃多拿,坑害百姓,不给政府撑好船。

最叫我憋气的是政府要法办,让他们吃点苦,受点教育,家里还护着,请客送礼,替他们开脱。

要我说,没有政府这条大船,老百姓的一河清水就让他们搅浑了,迟早他们把自己给呛死。

我边听边点头赞许。

何大伯,你或许不知道,你的小儿子白龙的案子就是我判的啊。

20年前,你为了救我失去了大儿子驹儿,可是后来,我却没给你的小儿子白龙留一点情面……

“你看,天不早了,快回去吧,我这人瞎罗嗦。

我百感交集下了船。

回望对岸又有人朝河边走来,突然有了一个想法,复又上船,“老人家,我想帮你摆一次渡。

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

我抓过竹篙,一头抵向岸边。

一双手,一双厚实、温暖的手死死地捂住了我拿竹篙的手。

我扭头看他,他却侧脸,目光投向了远方浩渺苍茫的水面,嘴中嗫嚅着什么……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运用第一人称写法,讲述主人公“我’’在乘老艄公何大伯的船渡乌蟒河过程中和何大伯多次交往的故事。

B.写老艄公“两只眼睛失去了神采,表情是那样的漠然”,是以外貌描写来表现他失去孩子驹儿后的沉痛心情。

C.何大伯对“我”有救命之恩,可“我”却没有因此而宽容他犯罪的小儿子,这说明“我”是一个秉公执法的法官。

D.“我”提出摆渡这一请求,是希望我与老人相互谅解,而“老人疑惑地看了我一眼”,是对我的要求一时的不理解。

E.“半江瑟瑟半江红”这一句景物描写展示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夕阳西下时的河景,同时也起到了烘托人物的作用。

(2)小说从“我”不主动介绍自己,自认为何大伯没有认出是我这个角度写,有什么好处?

请简要分析。

(6分)

(3)从小说的叙述和描写上,哪些地方能看出何大伯已经认出我来了?

请结合原文作简要分析。

(6分)

(4)小说的题目“船魂”,含意丰富,请结合全文,从一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重返北京

白云悠悠,人世悠悠。

朱自清离开北京整整五年,想不到如今又回来了。

举目无亲,只好先住在朝阳门边一位朋友的家里。

他在北大读了四年书,虽也玩过几回西山,但多在城圈子里呆着,始终没到过清华,对它很是陌生。

清华设在北京西北部的清华园,环境幽静,风景优美,原是端王载漪的王府。

清华大学前身为“清华留美预备学校”,于1911年正式开办,它的任务就是培养留美学生。

1925年清华进行改革,增设大学部,朱自清就是因此而被聘的。

那时清华大学的教务长是张仲述,朱自清不认识他,于是和那位朋友商量写一封信去,约定第三天上午前往拜访。

那天几经周折,看表已经11点了,才到达清华大学。

坐在客厅等一忽儿,出来一个高个子长脸的,样子很能干的人,这就是他所要会见的教务长张仲述,谈到12点过,宾主才客气地分手了。

过了两天,朱自清带着简便的行李,从朝阳门朋友家搬出,住进了清华园古月堂。

清华园很美,绵密的绿树丛中,蜿蜒着清清的溪流,郁葱的伞松,青青的草地,宽敞的教室,巍峨的礼堂,小小的荷池晃荡着岸边小树的倒影,池莲迎风起舞,散发出阵阵幽香。

这样的风味和南方自不相同,别有一番气韵。

但朱自清孤身一人,刚来乍到,没有什么朋友,心里十分寂寞。

在江南时,他晚上睡眠极好,照例是一觉到天明,北来之后,却睡不安稳,夜夜有梦,而且从来没有一个是清清楚楚的,醒来不知所云,恍然若失。

最难堪的是每早将醒未醒之际,残梦依人,腻腻的不去;忽然双眼一睁,如坠深谷,万象寂然——只有一角日光在墙上痴痴地等着!

我此时决不起来,必凝神细想,欲追回梦中滋味于万一;但照例是想不出,只惘惘然茫茫然似乎怀念着些什么而已。

纷乱的梦境反映的是不宁的心绪。

其实,朱自清到北京之后,一直强烈地怀念着南方那段生活。

一天,他实在闷得慌,乃决意进城去,在海淀下了汽车,找了一个小饭馆,拣了临街的一张小桌子,坐在长凳上,要了一碟苜蓿肉,两张家常饼,二两白玫瑰,自斟自酌,不由又想起在江南的生活,情动于衷,从袋里摸出纸笔,在桌上写了一首《我的南方》:

我的南方,

那儿是山乡水乡!

那儿是醉乡梦乡!

五年来的跋徨,

羽毛般的飞扬!

呵!

他怎能忘了南方的山山水水,乡土人情?

那里有他的亲朋故友,有他年老的父母和弱妻稚子。

在那里,他有过快乐,也有过痛苦,南方毕竟是他耕耘过的土地,汗水洒过的地方啊!

10月的一天,他接到南方来的一封信,是父亲寄的,其中写道: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看到这里,朱自清不禁悲从中来,泪如泉涌,想到父亲待自己的种种好处,特别是八年前料理祖母丧事完毕,父子同车北上,在浦口车站分别的情景,犹如电影镜头一样历历在目。

他似乎还看到父亲为给自己买桔子,蹒跚地走过铁道,两手上攀,两脚上缩,肥胖的身子显出努力样子的背影。

想起当时的一切,他十分后悔自己那时年轻无知,不能体察父亲爱子之情,心中还老嫌老人说话不漂亮,暗地里笑他的迂。

又想到,父亲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东奔西走,可家中光景竟一日不如一日,以致老境如此颓唐。

又想到,他近来情郁于衷,常常动怒,但始终惦念着自己和自己的儿子。

哀伤和想念之情如滔滔潮水,铺天盖地而来,在晶莹的泪光中,他仿佛又看见父亲肥胖的,穿着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是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他含着泪水,伏案疾书,以朴实的笔调细致地叙写那次和父亲别离的情景,透过父亲的一言一动,揭示了他对儿子的无限怜惜、体贴、依依难舍的深情。

心灵在纸上疾走,他对父亲的刻骨思念之情,如涓涓流水,倾泻于字里行间,溶注于父亲的背影之中。

写到最后,他深情地呼告道:

“唉!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平淡一语,蕴蓄着他对年迈父亲的刻骨相思。

22年后,当《文艺知识》编者问他写作这篇《背影》的情况时,他答道:

“我写这篇文章只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这种从表面上看起来简单朴素,而实际上却能发出极大的感动力的文章,最可以作为朱先生的代表作品,因为这样的作品,正好代表了作者之为人。

由于这篇短文被选为中学国文教材,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

这是由文品论及人品了。

(1)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清华大学增设大学部,聘请朱自清北上任教,在与教务长张仲述相见的两天后,朱自清即入住清华园担任教师。

B.朱自清重返北京后,孤独寂寞,工作辛苦,加上身体虚弱,常常夜不能寐,他强烈地怀念南方那段美好生活。

C.朱自清不能忘记南方的生活,难忘南方的山山水水和乡土人情,故而情动于衷,写下了《我的南方》这首小诗。

D.朱自清回答有关写作《背影》的情况以及作者对这一回答的分析,表明作者已由朱先生的人品论及他的文品了。

E.本文叙写朱自清重返北京后的一段经历,同时分析了他的作品,指出当时动荡的时局对他这一时期创作的影响。

(2)试从句式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画线部分的文字。

(6分)

(3)朱自清朴素真挚的思想情感表现在哪些方面?

试结合文本有关内容加以分析概括。

(6分)

(4)为什么说“在中学生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和《背影》成为不可分的一体?

”试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探究。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5、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他的著作《朱镕基讲话实录》和《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经问世,便________,成为了风行一时的畅销书,正因为著作畅销,所以,朱镕基才

有了捐赠巨款的可能。

②运动员参赛,在展示自身竞技水平之外,张扬、创意的个性表达________,但亦要守住底线,对那些损毁目家形象之事、让祖目蒙羞之举不可姑息。

③沿着西湖走一圈,传来阵阵婉转动听的越剧。

76岁的杨师傅虽不是地道的戏迷,但从小_______,也能吟唱几句。

西湖是他退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洛阳纸贵无可厚非耳濡目染

B.洛阳纸贵无可非议耳闻目睹

C.奇货可居无可厚非耳闻目睹

D.奇货可居无可非议耳濡目染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从踩踏事故,到“电梯吃人”;从船沉江底,到港口爆炸……这么多惨痛的案例叠加起来,不知道可以编写成多少本教科书了,然而类似的悲剧,却还在不断发生。

D.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盛大阅兵式。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有一次,有人曾向希尔伯特请教:

明天最重要的技术是什么?

这位20世纪科学工作者界的领袖幽默地说:

“到月球上去抓苍蝇。

”。

希尔伯特在回答为什么时说:

“因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许多连带性的技术难题,而这意味着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几乎一切的物质困难。

”今天,人类已经成功地登上了月球。

去月球发电、种庄稼,已经像“抓苍蝇”一样实实在在地摆在我们面前。

A.这有点儿像天方夜谭。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B.这不是一句玩笑话。

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

C.这简直不可思议。

因为要做到这一点实在需要克服太多太多的困难

D.因为要做到这样一件小事,将要碰到一连串的难题。

这是无法想像的

16.根据下面材料,分条概括人类无法征服梅里雪山的原因,每一条不超过10个字。

(5分)

梅里雪山至今还是人类无法征服的圣地。

攀登者需要从海拔2300米的澜沧江边开始,攀爬至高度为4400米的主峰卡瓦格博峰。

这个距离对攀山者的体能是一个极难突破的极限。

在这个路程中,平均每隔1公里,地势就上升400米,从而形成一道道几近垂直的坡面。

山坡上冰川、冰瀑区、冰裂缝处处可见,险象环生。

在梅里雪山上,刚刚还阳光普照,瞬间便是彤云密布,狂风大作,飞雪覆盖,冰崖崩塌。

据记载,卡瓦格博峰曾一日发生上百次雪崩。

梅里雪山方圆上千公里,登山者一旦迷路,没有外部救援很难生还。

因此梅里雪山至今未被尘世沾染,是真正意义上的“圣山”。

答:

                                                                       

17.李白、杜甫、王实甫、汤显祖、巴尔扎克、雨果、鲁迅、金庸、莫言等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人物。

请仿照下面例句的形式,为以上提及的人物中的一位写一段话,评价其作品的意义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6分)

示例:

《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次个性解放的爱情呐喊,一座震撼世界的话剧巅峰;莎士比亚,捍卫人文,抨击封建,是无与伦比的辉煌的戏剧大师。

示例:

《牡丹亭》,一部跨越生死的爱情传奇,一部浪漫绮丽的昆剧经典;汤显祖,彰显人性,反对束缚,是当之无愧的杰出的戏剧作家。

(句式2分,内容4分,作者与作品要一致)

答: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喜剧演员贾某在一档节目中“恶搞”了花木兰,被一个叫作“木兰文化研究中心”的组织揪住不放,强烈要求贾某向全国人民道歉。

贾某道歉后,有些人似乎受到了启发。

道长孟某发长文批判导演陈凯歌新作《道士下山》扬佛抑道,影响宗教和睦,要求陈导向道教界、向社会道歉;六小龄童认为贾某道歉开了一个好头,要求恶搞《西游记》的影视剧也要道歉。

对此,网上意见不一,有赞同道歉的,认为恶搞不等于创新,不能为博眼球将经典恶俗化;也有替贾某、陈导等叫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