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714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docx

知识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

习题------止血、血栓与凝血检验

一、名词解释

1、内源性凝血

2、血液凝固

3、PT

4、APTT

5、TFPI

6、原发性纤溶症

二、选择题

(一)单向选择

1、不属于凝血酶的作用是()。

A.使纤维蛋白单体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

B.激活因子ⅩⅢ

C.加速因子Ⅶ复合物与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

D.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形成稳固的纤维蛋白多聚体

E.使纤维蛋白原水解成纤维蛋白单体

2、正常机体血液在血管内不凝固的原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血液流动快B.血管内膜光滑完整

C.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D.有抗凝物质存在

E.血管内膜损坏暴露出胶原纤维

3、下列哪种情况不能延缓和防止凝血()。

A.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B.血液置于硅胶管中

C.血液中加入肝素D.血液中加入维生素K

E.血液放在较低的温度下保存

4、下列哪项是外源性凝血途径的特点()。

A.由因子Ⅲ发动

B.所需时间较内源性凝血途径短

C.不需要钙离子参

D.需要因子Ⅶ参与

E.由因子Ⅴ发动

5、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是()。

A.抗凝血酶ⅠB.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C.氯化钠D.肝素

E.白蛋白

6、使血小板聚集第二时相所需要的最重要的物质是()。

A.外源性的ADPB.血小板内的cAMP

C.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D.外源性的cAMP

E.血小板释放的内源性的ADP

7、下列凝血因子中,除哪个外均为无活性的酶原()。

A.因子ⅡB.因子Ⅸ

C.因子ⅩD.因子Ⅺ

E.因子ⅩⅢ

8.内源性凝血的始动因素是()

A.凝血因子Ⅳ被激活B.因子Ⅻ被激活

C.血小板破裂D.凝血酶的形成

9.可使血液凝固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血小板破裂B.血管紧张素增加

C.肾素分泌增加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0.引起血块回缩的因素是()

A.纤维蛋白B.血小板收缩蛋白

C.凝血酶D.肝素

11.血小板聚集的第一时相由下列哪一种因素所引起()

A.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DP

B.血小板释放内源性ATP

C.血小板释放5-羟色胺

D.受损伤组织释放ADP

12.凝血过程中,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在于()

A.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因子不同

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

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

D.因Ca2+是否起作用而不同

13.以下哪种凝血因子不属于蛋白质()

A.因子ⅠB.因子ⅡC.因子ⅣD.因子Ⅹ

14、下列哪项不是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

A、血管壁结构异常B、过敏性紫癜C、单纯性紫癜

D、血友病E、血管性血友病

15B型题

A、出血时间测定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测定

C、血小板无关免疫球蛋白测定D、凝血时间测定

E、血浆纤维蛋白肽测定

17、了解内源性凝血系统()

18、用于ITP的诊断()

19、用于VWD的诊断()

20、了解血小板的功能和数量()

C型题

A、血管性血友病B、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21、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22、出血时间延长()

23、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增高()

24、凝血时间延长()

A、血友病甲B、血管性血友病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

25、APTT延长()

26、PT延长()

27、BT延长、血小板代数增多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ITPB、SLEC、AAD、TTPE、慢粒白血病慢性期

16、下列哪项血块收缩试验不减低:

()

A、ITPB、ⅩШ因子缺乏症C、血小板无力症D、红细胞增多症

E、多发性骨髓瘤

(二)多项选择

1.能诱导血小板聚集的物质是()

A.Ca2+B.5-HT

C.ADPD.ATP

E.肾素

2.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物质是()

A.柠檬酸盐B.抗凝血酶I

C.肝素D.维生素K

E.抗凝血酶Ⅲ

3.成人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是()

A.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小B.红细胞体积逐渐变大

C.红细胞核逐渐消失D.红细胞核变大

E.血红蛋白量逐渐减少

4.抗凝血酶Ⅲ的作用是()

A.除掉纤维蛋白原B.除掉血浆中的Ca2+

C.增强肝素的抗凝D.降低凝血酶的活性

E.阻断凝血酶激活因子Ⅹ

5.血小板的生理功能有()

A.损伤刺激血小板释放使局部血管收缩的物质

B.在损伤处血小板粘聚

C.形成止血栓

D.促进血液凝血

E.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

6.关于内源性凝血的途径,叙述正确的是()

A.胶原组织损伤首先激活因子Ⅻ

B.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

C.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长

D.许多环节有Ca2+参与

E.不需因子Ⅱ参加

7.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

A.纤维蛋白降解

B.因子Ⅰ降解

C.能清除体内多余的纤维蛋白凝块和血管内的血栓

D.纤维蛋白降解后不再凝固

E.纤维蛋白降解后能凝固

8.肝素抗凝的作用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增强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C.抑制血小板的粘聚和释放反应

D.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E.加速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三、判断正误题

1、内源性凝血过程是由因子Ⅹ激活而开始的。

2、许多凝血因子都是蛋白酶,它们可将肽链分解为很多个氨基酸。

3、血液在试管内发生凝固,这是外源性凝血过程。

4、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原成为血清,血浆中的凝血因子与血清中的相同。

5、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

前者只需血浆因子,后者还需组织因子。

6、肝素最主要的作用是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7、血浆中最主要的生理性抗血物质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8、血浆蛋白不参与生理止血过程。

9、血小板释放的5-羟色胺及儿茶酚胺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利于止血。

()

10、外源性凝血是由因子Ⅲ启动的,这种因子存在于组织中。

()

11、血液凝固三个阶段都需要Ca2+的参与。

()

12、红细胞凝集后,经振荡不能使细胞彼此分开。

()

13、血小板数量减少,则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

14、血管性血友病患者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阳性。

()

15、纤维蛋白源时间增加时,凝血时间延长。

()

16、APTT是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

17、严重的维生素K缺乏可使PT延长。

()

四、填空题

1、外源性凝血过程是因子Ⅲ和因子______形成复合物,在Ca2+存在的条件下激活因子Ⅹ生成Ⅹa的。

2、促使血小板第一凝集时相的最重要的化学物质是_____源性的___。

3、血小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吸附等生理特性。

4、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基本化学因素是______。

5、血液凝固的三个阶段都需要______的参与。

6、机体缺乏维生素K将导致血凝时间______,主要原因是肝脏______形成减少。

7、血浆中最重要的抗凝血物质是______和______。

8、抗凝血酶Ⅲ的主要作用是与______结合形成复合物,使之______。

9、肝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抗凝血酶Ⅲ与______的亲合力。

10、在凝血因子中,除和磷脂外,其余的都是蛋白质。

11.正常成人的血小板数量为_______。

血小板减少时,毛细血管的脆性_______。

12.血小板聚集形成的血小板_______,可以堵塞小血管伤口,利于_______。

13.外源性凝血过程是由_______所启动,这种因子存在于_______。

14.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

15.血液凝固是一种_______反应,加温可使凝固过程_______。

16.人体血液内的抗凝物质主要有_______和_______。

17.人体体外抗凝血,最常用的抗凝剂是_______和_______。

18、血管的止血作用有、、、。

19、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有、、。

20、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见于、、、、

、。

五、简答题

1、血小板有何生理特性?

2、简述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3、最重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有几种?

4、简述正常机体血管内血液不凝固的原因?

5、血小板有哪些生理功能?

6、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7、何谓纤维蛋白溶解?

基本过程和意义如何?

8、人体抗凝血系统的作用有哪些?

9、DIC的筛选和确证实验有哪些及其判断标准

六、论述题

1、试述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的作用?

2、试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3、试述纤维蛋白溶解及其生理意义?

4.内源性凝血系统和外源性凝血系统有什么区别?

5.正常情况下,为什么循环系统的血液不发生凝固而处于流体状态?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内源性凝血是指参加血凝的全部物质都存在于血浆之中,例如血管内膜损伤或抽出血液置玻璃管内所发生的凝血情况。

2、简称凝血,指血液从流动的溶胶状态转变为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3、PT: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4、APT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各凝血因子总的凝血状况的筛选试验。

5、TFPI:

tissuefactorpathwayinhibitor,即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可与Ⅶ

a,Ⅹa形成复合物,从而使它们失活.若TFPI水平降低易患血栓性疾病.其临床意义为TFPI

减低可见于:

严重创伤,广泛手术等,TFPI增高可见于妊娠.

6、原发性纤溶亢进症是由于纤溶酶原激活物增多导致纤溶酶活性增强,后者降解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多种凝血因子,使它们的血浆水平及其活性降低。

常见于胰腺手术和恶性肿瘤等。

二、单项选择题

1、E2、E3、D4、A5、B6、E7、E8、B9、A10、B

11、D12、A13、C14、D15、E16、B17、D18、C19、B20、A21、C22、C23、B24、D25、A26、D27、B

(二)多项选择

1.ABC2.CE3.AC4.DE5.ABCDE6.ABCD.7ABCD8.ABC9.ABD

三、判断正误题

1.×2.×3.×4.×5.√6.×7.√8.×9.√10.√11.√12.√13.√14、√14、×15、√16、√

四、填空题

1、Ⅶ

2、内ADP

3、粘着聚集释放收缩

4、ADP

5、Ca2+

6、延长凝血酶原

7、抗凝血酶Ⅲ肝素

8、凝血酶失活

9、增强凝血酶

10、因子Ⅳ11.(100~300)×109/L增加

12、血栓止血

13、因子Ⅲ组织中

14、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因子Ⅰ转变成纤维蛋白

15、酶促化学加快

16、抗凝血酶Ⅲ肝素

17、草酸盐柠檬酸钠

18、血管的收缩、血小板的激活、凝血系统的激活、局部血粘度的增高。

19、血小板的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

20、因子Ⅷ、Ⅸ、Ⅺ明显减少,凝血酶原重度减少,纤维蛋白原严重减少,应用肝素、口服抗凝药、纤溶亢进使纤维蛋白原降解增加,循环抗凝物质增加。

五、简答题

1、血小板的生理特性有:

(1)粘附当血管损伤而露出血管内膜下的胶原组织时,血小板就粘附在胶原纤维上。

(2)聚集血小板彼此间互相聚合起来,根据ADP释放部位的不同可分为第一和第二两个时相。

(3)释放反应血小板受刺激后,可将储藏颗粒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ADP等)释放出来。

(4)收缩血小板具有收缩蛋白,可紧缩血凝块,从而加速和加固止血作用。

(5)吸附血小板能吸附血浆内的许多物质,促进凝血的发生。

2、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参与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

(1)止血功能当小血管损伤而露出血管内膜下的胶原纤维时,血小板就立即粘附与聚集,同时释放5-羟色胺、儿茶酚胺和ADP等活性物质,形成止血栓,以利止血。

(2)凝血功能血小板内含有多种凝血因子。

以血小板第三因子(PF3)最为重要,它提供的磷脂表面是凝血反应的重要场所,从而加速血液凝固。

(3)对纤维蛋白溶解的作用血小板对纤维蛋白溶解起抑制和促进两方面的作用。

在血栓形成的早期,血小板释放抗纤溶因子,促进止血。

在血栓形成的晚后期,血小板一方面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促使纤维蛋白溶解;另一方面,释放5-羟色胺、组织胺、儿茶酚胺等,刺激血管壁释放纤溶酶原激活物,间接促进纤维蛋白溶解,保证血流畅通。

(4)营养与支持作用血小板能迅速填补和修复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脱落形成的间隙,而表现营养与支持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3、主要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血管激活物,是在小血管内皮细胞中合成,血管内出现血纤维凝块时,可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大量激活物。

第二类是组织激活物,主要是在组织修复、伤口愈合等情况下,在血管外促进纤溶。

如肾脏合成与分泌的尿激酶等。

第三类为依赖于因子Ⅻ的激活物,如前激肽释放酶被Ⅻa激活后,生成的激肽释放酶即可激活纤溶酶原。

这一类激活物可能使血凝与纤溶互相配合并保持平衡。

4、血流的畅通是组织细胞有充足血液供应的重要保证。

正常机体内血液在血管内处于流动状态,是不会发生凝固的,其原因主要有:

①正常机体内血流较快,不易发生血凝;②正常机体的血管内膜光滑完整,不易激活Ⅻ因子,因此不易发生凝血过程;③血液内不仅有凝血系统,而且有抗凝血系统,正常时两者处于对立的动态平衡,不易发生凝血;④血液内还具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既使由于某种原因出现微小血凝块,纤溶系统也很快会将血凝块液化。

5、其功能:

①参与生理性止血;②促进血液凝固;③对血管壁的营养支持功能。

6、其基本过程:

①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因子Ⅱ转变为凝血酶;③因子Ⅰ转变为纤维蛋白。

7、纤维蛋白溶解是指体内纤维蛋白和因子Ⅰ水解的过程。

基本过程包括:

纤溶酶原的激活和纤维蛋白的降解。

其作用是清除体内多余的纤维蛋白块和血管内的血栓,使血流通畅,保持血管内血液处于液态。

8、答:

人体的抗凝血系统主要包括

(1)细胞抗凝作用,如体内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和肝细胞对进入血液的促凝物质和被激活的凝血(抗凝血)蛋白进行吞噬、清除或摄取、灭活。

(2)体液抗凝作用,如肝和内皮细胞合成的抗凝血酶Ⅲ,在肝素的介导下,灭活凝血酶、FⅨa、FⅩa、FⅪa等丝氨酸蛋白酶,肝合成的肝素辅因子Ⅱ主要灭活凝血酶,其次灭活FXa。

其它依赖维生素K的抗凝蛋白如蛋白C、蛋白S、α2巨球蛋白、α1-抗胰蛋白酶等均有抗凝作用。

六、论述题

1、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创伤引起血小板粘附、聚集而形成松软的止血栓。

该阶段主要是创伤发生后,血管损伤后,流经此血管的血小板被血管内皮下组织表面激活,立即粘附于损伤处暴露出来的胶原纤维上,粘附一但发生,随即血小板相互聚集,血小板聚集时形态发生变化并释放ADP、5-羟色胺等活性物质,这些物质对聚集又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聚集的结果形成较松软的止血栓子。

②促进血凝并形成坚实的止血栓。

血小板表面质膜吸附和结合多种血浆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因子Ⅴ、和ⅩⅢ等。

α颗粒中也含有纤维蛋白原、因子ⅩⅢ和一些血小板因子(PF),其中PF2和PF3都是促进血凝的。

血小板所提供的磷脂表面(PF3)据估计可使凝血酶原的激活加快两万倍。

因子Xa和因子Ⅴ连接于此提供表面后,还可以避免抗凝血酶Ⅲ和肝素对它的抑制作用。

血小板促进凝血而形成血凝块后,血凝块中留下的血小板由其中的收缩蛋白收缩,使血凝块回缩而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

2、凝血过程基本上是一系列蛋白质有限水解的过程,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可用以下简图表示:

因子Ⅹ──→Ⅹa

↓(V+Ca2+)激活

凝血酶原因子────→凝血酶

(因子Ⅱ)(因子Ⅱa)

↓激活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因子Ⅰ)(因子Ⅰa)

即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凝血酶原激活形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分解而形成纤维蛋白。

3、血纤维溶解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

纤溶系统包括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激活物与抑制物。

纤溶的基本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

可用以下简图表示:

激活物

↓(+)(-)

纤溶酶原───→纤溶酶←─抑制物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纤溶系统与血凝系统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的关系。

纤溶系统在保持血管内的血液处于液体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内源性凝血过程发动之后,可形成少量纤维蛋白,但该过程中活化的因子Ⅻ(Ⅻa)又可激活纤维酶原使之生成纤溶酶,纤溶酶又可使已经生成的纤维蛋白生成降解产物。

这样就可使刚刚形成的凝血块液化。

4、内源性凝血系统与外源性凝血系统主要区别是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途径不同。

内源性凝血系统的形成是指参与凝血过程的全部凝血因子都存在于血管内血液之中。

当血管内膜损伤暴露出胶原纤维或基膜,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过程如下。

(1)血浆中因子Ⅻ接触受损血管壁的胶原纤维或基膜被激活为Ⅻa。

(2)在Ⅻa的摧化下,因子Ⅺ被激活为因子Ⅺa。

(3)在Ⅺa的摧化下,因子Ⅸ被激活为Ⅸa。

(4)因子Ⅸa、因子Ⅷ、Ca2+和血小板磷脂共同摧化因子Ⅹ,使其活化为Ⅹa。

(5)因子Ⅹa、因子V、Ca2+和血小板磷脂共同形成一复合物,称为凝血酶原激活物。

整个形成过程参与的因子较多,反应时间较长。

外源性凝血系统是指血管壁受损伤外,机体其他组织亦受损伤并释放凝血因子参加凝血的过程。

(1)组织损伤释放出因子Ⅲ(组织凝血致活素)进入血液后与Ca2+、因子Ⅶ共同组合成复合物。

(2)在因子Ⅲ、Ca2+、因子Ⅶ复合物摧化下因子Ⅹ转变为Ⅺa,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此过程较内源性凝血系统参加因子少,反应时间短。

5、在血管无明显损伤或破裂的情况下,心血管内也经常有少量的纤维蛋白形成,说明在心血管系统正常时也发生凝血过程。

然而,在正常机体内血液并没有凝固,却处于流动状态其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1)心血管内皮光滑完整,可防止经接触粗糙面活化作用而引起内源性凝血,同时也防止血小板的粘着、聚集和释放作用,防止凝血因子活化。

(2)机体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动,可迅速溶解所形成的少量纤维蛋白。

(3)正常血浆中存在着肝素、抗凝血酶Ⅲ等抗凝物质,使凝血过程发生极为缓慢。

(4)血流迅速,一旦血浆中某些凝血因子被激活后,迅速得到稀释,并被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清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