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7499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docx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课题:

寻找美的踪迹  课时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造型表现领域。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这节课就是用相机来记录我们身边的美。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综合探索  教学目标1、知识:

认识肌理,从整体和局部寻找美、体会美  2、技能:

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3、情感:

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构图  教学难点从多角度发现事物的美。

  教具准备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

水粉笔墨水宣纸  学具准备数码相机,牙刷,吸管,水粉颜料。

水粉笔墨水宣纸  课件内容1、不同数量花的欣赏  2长城远近照片的欣赏  3、树林、沙漠以及树叶、沙粒的欣赏图片  4肌理图片的欣赏  教学评价1、在学生回答感受时加以肯定,并对创意好的回答突出表扬,对欠缺的回答进行补充。

  2、对学生作业肯定的同时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加以改善。

优秀作业要给予表扬,并指出优点所在。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请学生欣赏一朵花照片、几朵花照片和许多花的照片.(展示课件图片一、图片二和图片三)  教师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

一朵花明朗清晰、几朵花重叠绽放,许多花绚丽多彩。

  我们一起来《寻找美的踪迹》。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不同的数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活动二:

  请学生欣赏长城的远观和近看的图片。

(展示课件图片四、图片五和图片六)  教师再分别请学生谈谈对三张照片的体会  小结:

近处的长城威严壮观,远处的长城宛如一条长龙盘旋在山间。

  教师启发学生:

古代诗人杜甫曾有一首诗来形容庐山。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也是来形容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的美。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远近的不同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活动三:

  请学生欣赏树林、沙漠的照片(展示课件图片七和图片八)  提问学生:

从这些自然的景色中,还隐藏着哪些美的踪迹呢。

  学生回答完后再欣赏课件九和课件十。

  小结:

这些景色都是我们平时注意到的美。

成林的大树很美,片片的树叶也美丽。

无限的沙漠很美,颗颗的沙粒也很美丽。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发现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局部都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美  活动四:

  教师请学生用这种排比句的形式表达自己找到的美丽。

  例如:

汪洋的大海很美丽,滴滴水珠也美丽。

  我家的房屋很美丽,整齐的砖瓦也美丽。

  我们的学校很美丽,。

也美丽。

  设计意图:

开拓学生思维,从不同角度发现美的踪迹。

  活动五:

  请学生欣赏肌理图片。

自然界的肌理图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图片。

(制作的肌理图片表现点和线的各一张)(展示课件十一到最后一张)  在欣赏照片肌理现象中,提问学生:

你觉得它们象什么?

  在欣赏制作的肌理图片中,提问学生:

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叶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

  制作肌理图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皱的纸张沾墨,然后打开后的效果。

  学生讨论  小结:

线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纸渲染等方法  点可以用牙刷、喷壶、水彩笔点等方法进行制作。

  教师在学生回答时,演示其中一种到两种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肌理现象,找寻肌理制作的方法。

  活动六:

作业设计  学生作业提出要求,可以用数码相机直接拍摄风景或者肌理的照片。

也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教师鼓励学生用多种工具相结合的方法个人或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指导,并要求给作品起名字。

作业完成后,学生相互欣赏,通过师生互评对作业进行评价。

课题: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1、知识:

通过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类别。

  2、技能:

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

  3、情感:

培养学生对祖国建筑以及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教学难点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教具准备课件、课本、电脑、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课本、自己收集的资料、水彩笔、图画纸  课件内容1、现代建筑  2、古代建筑一处  3、古代建筑外观  4、建筑结构  5、群体布局建筑  6、群体布局建筑  7、匾额  8、楹联  9、棂格  10、4幅建筑  教学评价1、学生自我评价  2、教师评价  3、学生相互评价  第

(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观察建筑,点出建筑  (设计意图:

了解建筑的基本特点)  1、同学们,我们坐在什么地方?

(教室)  2、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都有哪些部分组成?

(墙壁、天花板、地面、门窗)  3、还有什么地方有这些特点?

(电影院、家……)  4、[课件1:

现代建筑]这些都叫做“建筑”。

(板书)  活动二:

点出本课欣赏重点  (设计意图:

了解本课欣赏重点)  1、[课件2:

古代建筑]同学们看这做建筑和我们现代的建筑有什么不同?

(是古代的、外观不同)  2、[点题]板书:

(完整课题“我国古代艺术”)  活动三:

课本欣赏  (设计意图:

总体了解本课欣赏内容)  1、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的欣赏一下课本各种古代建筑。

  2、小组交流一下自己对古代建筑的感受。

  3、同学们说一说自己交流的感受。

(造型美丽、色彩缤纷)  活动四:

欣赏外观造型  (设计意图:

了解建筑的外观造型)  1、[课件2]同学们观察一下我国古代建筑的“外观造型”(板书)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

  2、从课本中找出答案来读一读。

  板书:

“屋顶屋身台基”  3、[课件3:

古代建筑外观]说一说,各个部分的造型特点。

  活动五:

欣赏建筑结构  (设计意图:

了解建筑结构的特点)  1、同学们说一说我国古代建筑主要使用的材料是什么?

  2、让我们走近古建筑找一找它的特点。

[课件4:

建筑结构]  3、学生结合课本找出古代建筑的特点。

  4、板书:

“立柱横梁斗拱”  5、读一读课本中的注解。

  活动六:

欣赏群体布局  (设计意图:

了解群体布局特点)  1、[课件5、6:

群体布局建筑]同学们来看一看,这些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有一个什么共同点?

(群体布局)  2、学生读一读课本中的文字。

  学生说出从文字中所了解到的,并记录到黑板上。

(学生板书:

院子为中心、中轴线、对称)  活动七:

欣赏建筑装饰色彩  (设计意图:

了解建筑装饰色彩)  1、同学们分组从课本中找出在建筑中所包含的艺术内容。

  2、请每个组来说一说。

  3、我国古建筑综合运用了绘画、雕刻、书法等艺术表现手法。

(板书:

绘画、雕刻、书法)  4、[课件7、8、9:

匾额、楹联、棂格]请同学们看一下如:

额枋上的匾额、柱上的楹联、门窗上的棂格。

  5、同学们说一说在建筑中加上各种艺术手法的效果是怎样的?

  6、色彩是我国古代建筑的一大特色,同学们从课本中找一找我国古代建筑在色彩的运用上都是怎样的?

  活动八:

总结  1、今天同学们一定收获不少吧,请来说一说。

  2、看到我国的古代建筑你有什么感慨呢?

  3、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我国古代建筑的资料和我们所在地区的古代建筑资料,下节课我们共同欣赏。

  板书设计  外观造型:

屋顶、屋身、台基  建筑结构:

木(立柱、横梁)斗拱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群体布局:

院子为中心、中轴线、对称  装饰色彩:

绘画、雕刻、书法  第

(2)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学生展示资料  (设计意图:

巩固上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建筑的认识)  请同学们到实物投影前来展示一下自己所收集的资料。

运用到上节课讲到的知识(教师引导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来谈)。

  活动二:

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设计意图:

了解我国古代建筑的类别)  1、刚才同学们的介绍很精彩,大家展示了各种各样的建筑,我们来为同学们的介绍分分类。

(根据学生的介绍分出:

“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板书)  2、学生欣赏课本中的各种建筑类别。

  3、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分别说说什么是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

  4、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的建筑类别。

  活动三:

欣赏评价  (设计意图:

培养对我国古代建筑的欣赏感受能力,能够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欣赏祖国古代的建筑艺术。

)  1、现在我们分成4个小组,成立4个小小导游团,为大家分别介绍一处古代建筑。

  2、[课件10:

4幅建筑]我们来分一分每个小组介绍的建筑。

  3、学生交流准备。

(要求从外观、结构、布局、装饰、类别来依次欣赏)  4、学生分组展示。

  5、集体评价,评出“优秀导游团”。

  6、我们再来争做“优秀小导游”,谁来介绍一下家乡的古代建筑。

  活动四:

学生绘画  (设计意图:

进一步感受祖国古代建筑)  我们光顾欣赏了没有带照相机怎么办?

那就请同学们用画笔记录下自己喜欢的古代建筑并可以将自己画出来。

  活动八:

总结  1、让我们来欣赏一下大家的作品,谁来做导游介绍一下。

  2、通过你对我们的城市建筑有什么认识和评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设想。

  板书设计  我国古代建筑艺术  外观造型、建筑结构、群体布局、装饰色彩  类别:

宫殿、坛庙、塔、寺庙、民居

课题:

明与暗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

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

把这种关系画出来,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1.知识: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技能:

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情感:

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

  教学难点  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

  教具准备1.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射灯。

3.摆放石膏形体的桌子,配以衬布。

4.投影仪。

5.范画两幅6.铅画纸一张(4k)、铅笔、美工刀。

  学具准备8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  教学评价1.从学生作业中选出质量较高与较差的作讨论评讲。

  2.肯定作业中的优点,同时启发学生,指出缺点与改正方法。

  3.学生作业时,教师应该全面辅导、督促学生按要求、方法进行练习,发现典型问题时再作补充讲解。

  教学过程:

  活动一:

欣赏导入  (设计意图:

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  1.同学们,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对,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

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

(出示课题)  活动二:

探究新知(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  1.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

  (写生灯)你们来看,这是一张白纸,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你来观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

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

(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总结:

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

  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总结:

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

  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总结:

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

  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总结:

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

  活动三:

观察体会(设计意图:

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  1.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

(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

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

你们再仔细看看,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

暗部呢?

  总结:

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

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

(课件演示)  2.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

(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活动四:

主动参与(设计意图:

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

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  4.最后进行细致刻画:

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

  活动五:

学生实践(设计意图:

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  作业设计:

  1.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明暗交界线不准;  C、投影不准;  D、排线问题;  E、反光太亮。

  活动六:

欣赏讲评(设计意图:

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  1.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

  2.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

往对事物的常规观察方式,打乱时空,放弃正常的透视比例,把一切事物任意安置在空间,以构成新颖而神奇的作品。

本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评一评”,在观察中领悟方法、在动手中体验、在实践中创新,以积极围绕学科特点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内容及课型人美版第11册美术教材第4课8—9页,属“造型.表现”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发挥想象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设往对事物的常规观察方式,打乱时空,放弃正常的透视比例,把一切事物任意安置在空间,以构成新颖而神奇的作品。

本课通过让学生“看一看”、“画一画”、“说一说”、“评一评”,在观察中领悟方法、在动手中体验、在实践中创新,以积极围绕学科特点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个性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内容及课型人美版第11册美术教材第4课8—9页,属“造型.表现”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画家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感悟利用改变常规的思维方式进行创作所产生的艺术效果;2、学习夏加尔的表现方法,发挥想象将生活中看似没有关系的物象组合在一起,设设计一幅奇妙的作品;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他们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

通过了解如何利用物象进行魔术组合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难点:

如何利用不同类型的图形组成一副新颖有趣的画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师作品、操作用纸;学具准备:

课前搜集自己身边的小饰品及铅笔、彩色笔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同学们,你们喜欢魔术吗?

(„„)今天,周老师带来了一个小魔术,想看吗?

(„„)(课件出示)同学们,老师用这些不相关的图形变出的画美吗?

想不想像老师一样也创作一幅这样的作品?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图形的魔术组合》(出示并粘贴课题)二、探究方法动手实践

(一)看一看为了帮助同学们学习这种组合方式,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幅俄国画家夏加尔的油画作品,想看吗?

(课件出示)但老师建议你们要有准备地看,边欣赏边思考以下问题:

1、这幅画上画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我和我的村庄、人物、动物、房屋、树木等、重叠缩小或放大颠倒夸张„„)2、你觉得这幅画与以前看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给你什么感受?

指名汇报,相机总结。

出示课件,学生齐读: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幅画上有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和缩小的树木,夏加尔打乱时空,放弃正常的透视比例,让画中的一切事物好像失去了重力被任意安置在空间里,使这幅画充满了神奇的童话色彩:

画中的绿面人就是作者自己,他正和大牝牛亲切地对话呢!

背景中有典型的俄国房子,还有教堂和钟楼。

画家用重叠法,在牛头中又添画了妇女挤奶的形象;前景正中,一棵被缩小的开花树被握在作者手中。

这一切,将作者残留在记忆中的杂乱形象叠现出来,构成了一幅梦的写照、一个色彩的奇境。

(二)画一画同学们实践体验了这些组合方法,但要真正创作一幅作品,还要运用线条、色彩等进行连接、装饰,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不同类型的作品,要求:

边欣赏边思考:

这些作品中哪些地方组合得巧妙?

你还想怎样组合?

(课件出示)同学们,这些作品美吗?

同学们真会发现美,你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老师也被你们感染了,情不自禁地设计了几幅作品,想看吗?

请同学们继续欣赏——(课件出示)同学们边欣赏边思考,肯定积累了不少想法吧?

请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把你们的想法付诸于实践吧!

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以上所学知识,小组合作创作一幅作品,要求:

1、组内先讨论好主题,然后分好工,有步骤地进行创作;2、可以参考书上提供的图案,也可以自主创作图形,进行绘画创作;可以不上色,也可根据画面的实际需要进行着色;3、各组民主推选一名代表负责交流作品形象和创造的方法开始——教师巡视指导(三)说一说评一评刚才老师发现,咱们班同学的美术功底真厉害!

在较短时间内设计并创作出了一幅幅内容各异、风格鲜明的作品。

下面我们来评一评它们吧,首先老师先说明一下评价标准:

非常好(☆☆☆☆☆)、很好(☆☆☆☆)、一般(☆☆☆)。

先由各组代表到喜欢的小组交流,得到评价后再返回本组。

三、展示作品物化效果

就学生作品情况有选择地粘贴在黑板上进行展示,指名回答:

在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哪幅?

为什么?

四、布置作业拓展延伸同学们不光创作得好,还特别有个人主见,很会当小老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从你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你们扎实的美术功底、认真的学习态度、丰富的创造想像让老师久久感动!

那么,你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课件出示)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的收获真多,老师特别高兴。

下面老师邀请大家到“作业超市”里逛一逛,请你带着收获,任选一题课后完成。

1、利用废弃物组合成新的形象,并画下来;2、模仿《我和我的村庄》的表现方法,创作一幅新作品;3、利用自己身边的物品先巧妙组合,再画出来进行添加,使画面更丰富。

同学们,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也谢谢亲临指导的各位评委和老师们!

下课——

《添画人像》教学设计(2016-06-1321:

19:

43)转载▼

标签:

教学分类: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艺术大师的表现风格和艺术特色,运用各种表现方法添画人像。

2、学生在观察、分析、讨论、体验的过程中,学会创造性地添画人像。

3、利用传统文化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鼓励学生亲身实践。

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表现方法添画人像

教学难点:

恰当运用,富有新意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一)、师吟诵汉代徐干的“导人必因其性,治水必因其势。

(二)、给你人像的一半,你能否创造性地添画出另一半呢?

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

利用传统文化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一)、欣赏书中画家作品的表现方法和风格。

(二)、观察改画的作品:

说出截取和添画的方法以及是否符合原作的风格。

(三)、师吟诵《论语》中的子曰: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四)、小组讨论:

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添画人像?

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五)、师引诵《弟子规》中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六)、作业要求:

依据原有头像的一半,选择适宜的表现方法,创造性地添画出另一半。

设计意图:

感受不同创作方法的艺术效果,了解添画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利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进取心,鼓励学生亲身实践。

四、课堂练习:

(一)、学生尝试创作表现。

(二)、渗透《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学会取长补短。

五、课堂总结:

(一)、展示各组优秀作品,组织学生相互评价。

(二)、教师提出希望。

设计意图:

提高学生审美、评价能力,激励学生不断进取。

六、板书设计:

课题

截取

添画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教学设计课题: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课时:

一课时授课年级:

6年级教材分析:

线的粗细、长短、聚散等排列构成黑白对比,这些黑白关系形成不同的节奏和韵律变化,使画面产生丰富乐感,形成美妙动人的画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六年级《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教学设计六年级《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教学设计课题: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课时:

一课时授课年级:

6年级教材分析:

线的粗细、长短、聚散等排列构成黑白对比,这些黑白关系形成不同的节奏和韵律变化,使画面产生丰富乐感,形成美妙动人的画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感悟黑白对比的美感。

课业类型:

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和形式美法则,运用点、线、面的疏密组合完成黑白对比的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能用线的粗细、长短、聚散等表现方法画一幅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间传统文化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知识及造型手法。

教学难点:

掌握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教学准备:

范画若干、粗细黑色、若干图片设计意图:

利用信息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欣赏感受线描画的独特魅力,学习线描的表现形式:

线条的粗细疏密排列,点线面合理安排,完成一幅用线画具有黑白对比效果的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

示课题1、比一比

(1)、首先我们来看这张蝴蝶的实物照片,再来看这张图片,两张图有什么不同?

(原创)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教学设计(原创)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教学设计

(2)、我们再来将这一张图与后面的这张图作个对比,你们更喜欢哪一幅?

(原创)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教学设计(原创)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教学设计2、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线条”,来感受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

揭题:

线描画中的黑白对比--板书设计意图:

稳定学生情绪,并引导学生回忆已知的线条,了解线条,初步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