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综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1856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9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国历史综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历史综合.docx

《中国历史综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历史综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历史综合.docx

中国历史综合

第一单元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第二分册)

第一节中华文明的摇篮

1.原始农耕(A)

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

农业的起源,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2.炎黄传说(A)

在华夏族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关炎帝、黄帝的传说,在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文献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近代以来,中国人普遍以炎黄子孙自称。

3.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与核心区域(A)

考古资料表明,最迟至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大地文明的起源,已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诞生的核心地区。

第二节夏朝与二里头文化

1.《礼记·礼运》中的夏朝(A)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儒家典籍《礼记·礼运》说夏朝建立之前是“大同之世”,夏朝建立之后进入了“小康之世”。

“大同之世”是“天下为公”的社会,“小康之世”是“天下为家”的社会

2.二里头遗址(A)

与文献记载相对吻合的考古遗址是二里头文化,宫殿式建筑说明二里头社会已经分化。

第三节商朝与青铜文化

1.商朝的历史是信史(B)

由于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商朝已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的历史也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而成为信史。

2.方国联盟(A)

商与周边方国存在着一种松散的联盟关系,商王是方国联盟的共主,方国臣服或归附于商。

商朝的兴衰,可以四周方国的向背为晴雨表。

至商朝末年,方国的众叛亲离,实是商周更替的一大原因。

3.青铜器与甲骨文(A)

处于青铜时代的商朝;司母戊鼎:

为世界青铜文化史上所罕见。

商朝青铜器主要是礼器,专用礼典祭祀,是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有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力的功能。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

为探究商史提供了一手资料。

第二单元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第二分册)

第一节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1.西周的建立(A)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领军队发起对商的进攻,在商都郊外牧野打败商军,商纣王兵败自杀。

商朝灭亡后,武王建立了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2.封邦建国体制的内容(A)

周朝建立后,为了对新征服的地区进行有效统治,创立了封邦建国体制。

一方面分封已臣服的殷人后裔和原殷邦方国的首领;另一方面,以武力为后盾,将同姓诸侯分插到各地方国间,成为地方的政治中心,达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功效。

这种由周人新创的统治方式,不仅实现了对殷人的合围控制,也提高了王权的地位,周王成为“天下”的共主。

3.礼乐制度(A)

礼起源于原始先民的习俗意识,后逐渐演变为人们生活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

周公制定礼乐制度,将礼的规范作用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上,以显示贵与贱、尊与卑、长与幼、亲与疏之间的身份差异及权利义务。

周公又创作舞乐、史诗,以音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维系社会成员的团结。

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二节诸子百家

1.社会大变革(B)

社会政治变革:

由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经济生产变革:

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把农业经济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的政策,促进了自耕农和新型地主的产生。

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

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改革,在战国时达到高潮。

思想文化变革:

由礼乐制度到百家争鸣。

2.百家争鸣(B)

百家争鸣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为灿烂的一页。

先秦诸子的思想史我国后世学术思想的源头,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法、道三家。

儒家:

孔子创造出“仁”这一核心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的生命力。

孔子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

孟子,主张仁政;荀子,主张礼法合一。

道家:

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中国后世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法家:

韩非、李斯,主张提倡法治,君主集权制。

第三节多民族、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1.战国七雄(A)

齐、楚、秦、燕、赵、魏、韩

2.商鞅变法(A)

秦孝公即位后,任用商鞅,以富国强兵、兼并天下为目标,先后实行了:

废除井田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农耕,建县制和什伍连坐等一系列法规。

秦国也因此由弱变强,后来居上。

3.秦帝国的建立(A)

公元前221年。

秦嬴政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大一统帝国。

4.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B)

为了有效控制大一统的新局面,秦朝统治者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国家机器。

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皇位世袭,皇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嬴政自称“始皇帝”。

中央官制——三公:

丞相掌政事,百官之长;御史大夫掌监察;太尉掌军事。

九卿:

分工负责具体政务

秦朝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

长官由朝廷任命。

县下有乡、里等组织,郡县的属吏则由郡守、县令自行选用,基层属吏职权颇重。

为了巩固新的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的畅通;建筑长城,以抵御匈奴的侵扰;开边移民,以充实边地实力;焚书坑儒,以统一思想舆论。

评价:

秦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第四节秦末农民起义

1.秦短命而亡的原因(B)

表现:

赋役沉重,滥用民力;秦律繁苛,族诛连坐

根源:

统治者不能审时度势调整治国方略

影响:

社会矛盾激化,民怨沸腾

2.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农民起义(A)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揭开了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3.西汉的建立(A)

秦朝灭亡后,刘邦与项羽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打败了项羽。

公元前202年,刘邦即皇帝位,建立汉朝,史称“西汉”

第三单元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第二分册)

第一节汉承秦制

1.汉承秦制(A)

汉朝统治者从皇帝制度、中央官制,到地方郡县制度,虽继承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疏缓,与秦朝的急切苛刻全然不同。

2.文景之治(A)

文帝、景帝时期,采取“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倡导以农为本,多次下诏减天下百姓的田租;又废除了秦朝留存下来的族诛、连坐等严刑苛法。

这一系列轻徭薄赋、省刑约法的措施,为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形成了“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的社会景象,史称“文景之治”。

第二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措施(A)

由皇帝与亲信近臣形成了宫廷的决策核心,称为“内朝”或“中朝”;而以丞相为首执掌政务的政府机关,称为“外朝”。

设立刺史制度,由中央特派监察官员,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

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权利,大体消除汉初郡国并行制带来的负面影响。

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内容:

汉武帝时,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的建议,设立五经博士,将儒学定为官学,其他诸子之学“罢黜”在官学之外。

后又在长安建立太学,教授五经,从中选拔官吏。

影响:

儒家在官学中确立“独尊”地位,经学的教授、学习,为儒家学者置身仕途开辟了道路,通经致用成为古代学者的普遍追求。

以五经为代表的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

儒学成为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和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

实质:

武帝的执政原则可以概括为“儒表法里”。

3.对西域疆土的拓展(A)

汉武帝通过对匈奴的三次战争,大体解除了匈奴对北边的威胁。

为了加强对西域的控制,西汉在河西走廊设置了河西四郡(敦煌、酒泉、武威、张掖),天山南北地区遂与内地连为一体。

第三节光武中兴

1.东汉的建立(A)

公元25年刘秀登上帝位,重建汉朝,史称光武帝。

因定都洛阳,位于旧都长安之东,历史上称“东汉”。

2.豪强地主(A)

东汉后期,地方豪强势力不断膨胀,不少豪强地主拥有大庄园,组建“家兵”、“部曲”之类的私人武装,有些名门望族还凭借精通儒学的文化优势成为官宦世家。

第四节三国鼎立

1.赤壁之战(A)

208年,曹操亲率20万大军南下,孙权联合抗曹,双方在赤壁隔江对峙。

刘备与孙权联合抗曹。

孙刘联军,运用火攻,大获全胜。

2.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A)

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

三国鼎立的格局最终形成。

第五节民族交流与融合

1.南北朝政权的更替(A)

2.孝文帝改革与民族融合(B)

目的:

顺应北方民族融合趋势,巩固北魏对中原统治。

阶段:

冯太后改革;孝文帝全面汉化迁都洛阳;通汉语;易汉服;改汉姓;胡汉通婚;改官制律令;尊孔子,行礼制,以孝治国。

影响:

加快民族融合,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进步。

第四单元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第二分册)

第一节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

1.隋朝与唐朝的建立(A)

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618年,隋炀帝杨广被杀,隋朝灭亡。

同年(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

2.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B)

三省六部制初创于隋文帝时,经唐朝的继承和发展。

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尚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分工:

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地位:

中央最高政务机构,三省长官皆为宰相;议政:

政事堂议事、决定,经皇帝批准后,以诏令颁布执行;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

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唐朝还设立政事堂作为宰相议事的处所。

凡遇军国大事,由政事堂会议商议决定,凡被加以特定官衔而能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都成为宰相,致使宰相人数多至一二十人。

三省六部制其实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3.科举制(B)

科举制是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经唐朝逐渐健全。

其中,进士科尤受重视。

秦汉以来,选拔官员主要采用推举的方式。

科举取士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

于是,门阀实力受到有效抑制,地方上的离心因素逐渐消解,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科举制的实行是我国官员选拔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在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均差产生了深远影响。

隋唐之后,科举制不断发展和完善,一直沿用至清末。

(清末新政)

第二节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1.“贞观之治”(A)

626年,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627—649)。

实行舒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日趋安定、生产逐渐恢复。

贞观年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民族和谐,史称“贞观之治”。

2.唐蕃关系(A)

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常为后人称道,他接受吐蕃赞普(君主)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了汉蕃两族的友谊,在历史上传为佳话。

3.“开元盛世”(A)

唐朝的鼎盛出现在唐玄宗李隆基时期。

出现政治清平、社会安定、经济高度繁荣的景象,后人赞誉为“开元盛世”。

第三节中外文化的交流

1.丝绸之路(A)

自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后,这条连接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路通道持续兴旺,对东西间的商品贸易、政治来往、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

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2.遣唐使(A)

日本将与唐朝的交往视为国家大事,曾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来中国交流学习。

第五单元两宋的繁荣与元的统一(第三分册)

第一节文官体制

1.北宋的建立(A)

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病变,取代后周,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2.文官体制(B)

内容: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

枢密院长官一般由文官担任。

宋朝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将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的禁军,以老弱者充任地方上的厢军和乡兵。

采取“更戍法”。

特点:

宋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选拔文人担任官职。

文官在朝廷内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央及地方重要官员大都由文人担任,形成了一个由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为主体的文官政府。

皇帝也尊敬士大夫,不杀士大夫。

此外,还实行官、职、差遣分立的制度。

影响:

有效地防止了将领分立割据、拥兵对抗朝廷情况的发生,消除了武将乱政的隐患,加强了中央集权和皇权,巩固了北宋政权、维护了来之不易的统一局面。

但也造成“冗官”、“冗兵”和“冗费”等三冗问题,并最终使北宋陷入“积贫”、“积弱”局面。

3.科举制的完善(A)

内容:

北宋科举考试分解试、省试和殿试(皇帝亲临)等三级。

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不以诗赋取士,增加策论考试,以考核世子对儒家典籍的理解和对社会事务的分析能力。

影响:

逐步完善、兴盛的科举制保证了公正和公平。

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也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二节多民族政权的并存

1.北宋、辽、西夏鼎立的局势(A)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建立夏,史称西夏。

1044年,宋与西夏议和,宋、辽、西夏形成三国鼎立局势。

2.靖康之变与南宋建立(A)

1127年金军占领开封,俘虏宋徽宗、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同年康王赵构(宋高宗)称帝,南宋建立,定都临安(今杭州)。

3.蒙古崛起与南宋灭亡(A)

1206年,铁木真建立蒙古国,尊称成吉思汗。

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1279年灭亡南宋,统一全国,结束了五代以来多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

补充:

榷场是各国边境互市贸易的市场,由官府管理,它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是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第三节经济重心南移

1.海上丝绸之路(A)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

西夏的兴起,中原通往西域的传统商路受阻。

商业的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海外贸易使南宋获得巨大财政收入,促使宋朝政府重视对外开放,并鼓励海外贸易。

宋代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海外贸易提供了丰富的商品。

宋代海上丝绸之路输入的商品:

香料、珍宝、药材等;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茶叶等。

以中国泉州为起点,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波斯、阿拉伯乃至东北非洲。

历史意义:

丰富了通商各国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增进了人民之间的友好交往,给通商各国的文明进程增添了活力,是宋朝政府获得了巨额的财政收入,也加强了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第四节辉煌的科学技术

1.泥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A)

北宋毕昇创制活字印刷。

(比欧洲古腾堡铅活字早了四个世纪)公元13世纪以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

对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起到了巨大作用。

2.火药武器发明和使用的影响(A)

发明:

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南宋是出现了“突火枪”。

宋元年间发明的“火铳”,已具备管形火器的基本特征。

影响:

公元13世纪以后蒙古西征,火药技术传到阿拉伯、欧洲,并对欧洲历史产生较大影响。

战争进入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时代。

3.《梦溪笔谈》(A)

北宋沈括用笔记体裁写成《梦溪笔谈》,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沈括最早使用“石油”一词。

第五节行省制度

1.行省制度(B)

元朝采取汉族王朝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管理全国,中央政府主要由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组成。

中书省称“都省”,管理六部,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关。

枢密院掌管军事、御史台掌管监察。

元代在地方创设行省制度。

行省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一大变革,“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名字被沿用至今。

行省制度的意义:

元朝将包括边疆地区在内的全国各地区都置于中央统一管理之下,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客观上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1.宣政院(A)

元代中央政府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

2.澎湖巡检司(A)

设立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第六单元明朝的灭亡与清前期的强盛(第三分册)

第一节皇权的强化与内阁制度

1.明朝的建立(A)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南京),年号洪武,是为明太祖。

2.内阁制度(B)

明初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600年的宰相制度由此终结,六部直接听命于皇帝。

明成祖朱棣时正式确立内阁制度,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央机构。

内阁在理论上、制度上来说,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和行政权,必须完全遵照皇帝的旨意行事。

内阁隶属和依附于皇权,内阁实质上是皇权的组成部分。

3.厂卫机构(A)

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后继的明代君主又分设东厂、西厂等机构。

以法外行事的特务政治加强专制统治。

内阁的设立和厂卫特务政治的产生,说明明代皇权的空前强化,明代君主专制的集权程度趋于空前。

第二节明末社会危机与农民起义

1.清的建立与清军入关(A)

1616年,满族(原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

第三节康乾盛世

2.军机处的设立(B)

清初顺治时,中央政府有内阁和议政王大臣会议,后者是清初最高决策机关,对皇权有很大限制。

康熙时,设立南书房以钳制议政王大臣会议,但效果不大。

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秉承旨意、辅助皇帝

乾隆时,强化军机处,内阁形同虚设,取消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机处完全按照皇帝旨意办事,军机大臣没有独立的决策权,军机处完全隶属于皇权,军机处的实权要小于明代后期的内阁,军机处的产生意味着清代君主专制的集权程度到达了顶峰。

影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的产物,皇权得以空前加强

1.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措施(A)

东北地区:

康熙时,与沙俄的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西北地区:

清朝康、雍、乾三朝连续用兵,消灭了蒙古准噶尔部分裂势力。

乾隆时平定回部(维吾尔族)大小和卓叛乱,设立伊犁将军,管辖天山南北;

西南地区:

雍正时,设立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乾隆时,确立册封“达赖”、“班禅”金瓶掣签制度,体现清政府对西藏地区的主权;

东南地区:

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康熙时消灭郑氏割据势力,设立台湾府,管理台湾事务。

影响:

清政府通过战争手段和设立行政机构、官职,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维护了中央集权和全国的大一统。

2.社会经济繁荣的注重表现(A)

南方地区多种双季稻,单位面积产量大为提高。

明代引入中国的高产作物番薯、玉米等。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显著增加。

湖州丝织、松江棉布远近闻名。

北京成为全国贸易中心。

城镇的专业化:

镇江“银码头”、汉口“船码头”、无锡“布码头”。

3.《四库全书》(A)

乾隆时,编纂《四库全书》,是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

4.文字狱(A)

清朝为稳固统治,极力推行文化专制政策,对知识分子的思想钳制空前严厉,大兴文字狱。

第四节明清海外贸易与对外贸易政策

1.朝贡贸易的特点(A)

“朝贡贸易”是明清由官方控制和垄断、唯一合法的海外来华贸易。

朝贡贸易的特征实质:

厚往薄来,怀柔远人。

2.葡萄牙人占据澳门(A)

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选择中国澳门作为贸易中转的据点。

以澳门为中心的转口贸易,将中国市场纳入世界性贸易的网络之中。

3.从海禁到闭关(B)

(1)清朝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清初,为隔离东南沿海的反清武装,朝廷实行海禁政策,山东以南的沿海居民被迫内迁。

——康熙帝在位的中期,取消海禁,重开海外贸易,并指定在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在今上海)设立海关,允许外国商船前来贸易。

——康熙晚期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2)乾隆时,实行闭关政策的背景和原因:

背景:

欧洲社会正发生巨大变化,清朝自康熙晚期,对外贸路线加以收缩。

原因:

清统治者出于对西方势力的戒备以及自大、保守的心态,实施闭关政策。

实施措施:

规定外国商船只能在广州一地通商,而且须遵守种种限制。

清朝中期,清政府对外商来华实施更为严格的限制,国门关闭得更加紧密。

第五节早期的西学东渐

4.《几何原本》的翻译(A)

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前六卷,为第一部中译本西方科技著作。

5.早期西学东渐的意义(B)

引入西方文艺复兴以后的科学技术,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积极意义。

不少中国人借此开阔了眼界,窥见一个原先全然无知的西方世界。

一些明智之士认识到中国与西方的差距,开始对中国的传统和现状进行反思。

第七单元天朝的危机(第五分册)

第一节鸦片战争与五口通商

1.19世纪40年代以前的中国与世界(B)

经济

政治制度

对外

清朝

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男耕女织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闭关锁国,自诩天朝上国

英国

大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君主立宪资本主义

商品经济,对外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下的矛盾、中英贸易逆差。

2.林则徐领导虎门销烟(A)

1839年6月,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3.《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B)

1842年8月,中国战败,中英《南京条约》签订。

主要内容:

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领土完整);赔款洋银2100万元(加重财政负担);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破坏贸易主权);协定关税(破坏关税自主权)。

附件:

领事裁判权(破坏司法主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全面破坏主权)

4.《南京条约》的影响(C)

(1)社会性质的变化:

——近代史开端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经济结构的变化: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被迫纳入世界市场,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

(3)社会矛盾的变化: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化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并存、民族民主革命开始)

(4)革命任务与历史分期的变化:

——民族民主革命

反帝反封建就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5)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

——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成为主流

以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为代表的爱国知识分子开始主张学习西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逐渐成为近代中国社会思潮的主流。

如: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一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向西方学习寻求真理成为主流)

评价:

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开始形成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

5.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A)

1856年10月,英国“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6.火烧圆明园(A)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侵略者闯入圆明园,纵火焚烧了这座中西合璧的皇家林园。

7.《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B)

1858年《天津条约》主要内容:

增开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允许外国人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