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2000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单招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D.“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吃饭”这个帖子可能因为太好玩了,很快网友们转至各大网站,很多不明真相的网友纷纷问“贾君鹏是何许人也”,但没有任何人出来解答。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近几十年来,,,,,,。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

①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②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③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④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⑤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A、②④③⑥①⑤B、②⑤⑥③④①

C、⑥⑤④②③①D、⑥①②④⑤③

6.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匪我愆期,子无良媒愆:

拖延

B.以尔车来,以我贿迁贿:

财物

C.我戍未定,靡使归聘聘:

D.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来:

回家

7.比较下列两组加点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③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④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A.①与②的意思不相同,③与④的意思不相同。

B.①与②的意思相同,③与④的意思相同。

C.①与②的意思不相同,③与④的意思相同。

D.①与②的意思相同,③与④的意思不相同。

二、文言文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杨维岳传

戴名世

杨维岳,庐州巢县人也。

生而孝谨,好读书,毅然自守以正。

尝以文见知于郡守。

一日往谒,适富民有犯法者,守教维岳为之代请,可得金数百。

维岳谢曰:

“犯罪自有公法。

使此人不当罪,而维岳受其金,则不祥;

使此人当罪,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

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

”郡守由是益敬重之。

尝读书至忠孝大节,往往三复流涕。

慕文文山之为人也,画像祀之。

崇祯中,陕西盗起,都御史史可法巡抚淮扬。

维岳曰:

“此当代伟人也,不可以不见。

”乃徒步诣军门往谒。

居无何,寇益急,诏天下勤王。

时可法已拜南京兵部尚书,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

维岳捧檄泣曰:

“国事如此,吾何以家为!

”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崇祯十七年,上崩于煤山。

维岳闻之,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

未一岁,北兵渡江,京师溃,而史可法以大学士督师扬州,城破死之。

维岳泣曰:

“国家养士三百年,以身殉国,奈何独一史公!

”于是设史公主①,为文祭之而哭于庭。

家人进粥食,麾之去;

平日好饮酒,亦却之。

曰:

“今值国事如此,饮食能下咽乎!

”居三日,北兵至,下令剃发。

维岳不肯。

人谓:

“先生曷避诸?

”维岳曰:

“避将何之?

吾死耳!

”其子对之泣,维岳曰:

“小子!

吾生平读书何事?

一旦苟全幸生,吾义不为!

吾今得死所矣,小子何泣焉?

”人有来劝慰,偃卧唯唯而已。

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

凡不食七日,气息仅存。

亲属人来观者益众,忽张目,视其子曰:

“前日见志之语,慎毋以示世也。

”顷之遂卒,年五十六。

闻者莫不为之流涕,私谥为文烈公。

呜呼!

三代以来,变故多矣,为人臣者,往往身为大官不能为国死,而布衣、诸生又以死非吾事,则是无一人死也,君臣之义几何而不绝也哉!

(选自《南山集》,有删节)

注:

①主:

死者的牌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维岳故贳之贳:

赦免

B.累昼夜不能寝食累:

连续

C.北兵渡江,京师溃溃:

攻破

D.慎毋以示世也慎:

小心

9.下列句子中,直接表现杨维岳忠义大节的一组是()(2分)

①以维岳故贳之,是以私爱而挠公法也②即毁家以为士民倡

③北面痛哭,累昼夜不能寝食④避将何之?

吾死耳

⑤乃作不髡永诀之辞以见志⑥闻者莫不为之流涕

A.①⑤⑥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⑥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杨维岳喜好读书,坚守正道。

他宁可不要数百两银子,也不为犯法的富民“代请”。

郡守因此越发敬重他的为人。

B.杨维岳一直很敬重文天祥和史可法,他画了文天祥画像经常祭拜;

在史可法死后,杨维岳又设牌位写文章哭祭他。

C.清兵南下后,下令士民剃发。

杨维岳既不剃发,也不躲藏,决心以死明志,别人来劝慰他,他也卧床不应,绝食多日而亡。

D.作者谴责了在民族危难之际贪生怕死的达官贵人,以及不明大义的平民、书生,肯定了杨维岳为守君臣之义而献身的行为。

第Ⅱ卷(本卷共120分,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三.(25分)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维岳兢兢自守,惧无以报德,其敢以是为公累?

(3分)

译文:

⑵以府库虚耗,军资竭,兵不得出,传檄谕天下捐赀救国。

(4分)

⑶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2.阅读下面的诗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8分)

声声慢·

别四明诸友归杭

张炎①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淡泊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②。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

旧隐新招,知住第几层云。

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①张炎,宋末元初词人。

宋室南渡后举家迁至临安(今杭州)。

宋亡以后,落拓而终。

本诗作于元成宗大德二年。

②西泠:

西泠桥,西湖胜景之一。

①词的上片描写了诗人即将归杭时怎样复杂的心情?

下片诗人为什么不要朋友折柳相送?

(5分)

答:

②请简要赏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技巧。

13.古诗文默写。

(7分,每空1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望复关。

(《诗经》)

②淇水汤汤,。

③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今我来思,。

⑤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不宜异同。

(《出师表》)

⑥,望峰息心。

(《与朱元思书》)

⑦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作品。

完成12~15题。

活着的祖先

马国福

①祖先的坟静静地卧在山坡上、河滩旁。

白云从头顶掠过,向大地微笑致意,他们看不见;

飞鸟从旁边飞过,翅膀划过气流的声音,他们听不见;

风在草尖上奔跑,脚步轻柔,仪态万方,他们感受不到;

野花藏在草丛间悄悄私语,释放出一缕淡淡的芬芳,他们闻不见。

祖先是寂寞的。

②祖先们活着的时候,彼此牵连在血缘的纽带下,像一棵藤蔓上的瓜,沿着家族的根系,分享不同屋檐下有着相同温度的阳光,。

也承担着屋檐外不同方向吹来的风风雨雨。

他们曾经荣耀,也曾经坎坷,曾经争斗,也曾经和睦。

他们老了,累了,病了,一个个最后或安顺或无奈地辞别人世,谁也没能走出生命无常、枯荣自守、顺道而去的宿命。

③祖先们走了,

(1)从此,家族的家谱上多了一个亡者的姓名以及他在村庄里的功过口碑;

从此,家族的饭桌上少了一副碗筷和一串串断断续续的咳嗽。

从此,村庄的土地上,少了一个俯向大地劳作的身影。

他们把所有的恩怨情仇风光荣辱全部带到了土里,带进时间深处,最终成为泥土的一部分;

生前的种种如意、不是、斗争和计较,统统化为尘埃,化为子孙后代奠念他们时的一把把香火、一场场祭祀。

④在传统的节日里,尤其是家族里举办红白喜事的时候,当后代们把一炷炷香裱在坟前点燃,当一缕缕青烟从坟茔升起,一滴滴酒水、奠茶瞬间渗入泥土,一张张燃尽的纸灰随风飘远,当感恩的叩拜、祈求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的祷词自心间涌起,祖先们复活了。

祖先们不再寂寞。

⑤一系列奠祭仪式结束后,子孙们从坟头经过田头,最后回到自家的檐头。

或许,祖先们思谋着,以何种方式沿着子孙白天留下的脚印回家。

白天,祖先们幻化为一只鸟,回到曾经的家门前,站在高高的大树上,俯视曾经居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哪里少了一片瓦,哪里多了一块砖;

晚上,祖先们幻化成一阵风,乘着夜色,潜入依旧留有自己气息的院落里,抚摸曾经烙有自己掌纹的农具,哪里多了一片锈,哪里多了一个豁口,心微微作痛。

乘着后代们熟睡的时候,祖先们悄悄从窗缝里潜入粮仓,巡视粮仓是否盈实。

清晨,当晨曦穿过林梢,撒在庭院里,他们已经把每个角角落落看了个遍。

当看到一处处变化以实物的形式呈现生活逐渐美好的样子,他们方才安心离去。

⑥这些年来,每逢重大传统节日的夜晚,我常常独坐一隅,反思我们的祖先。

尽管祖先不可能幻化成风抚摸后代所使用的工具,也不可能幻化成鸟飞到阳台看我们的粮仓,但我一直觉得祖先并没有远离我们。

他们如同脚下一粒粒泥沙,翻滚着,流淌着,翻滚到他们曾经走过的田间小路,流淌进他们曾经含辛茹苦劳动过的麦田。

以他们灵魂的磷、腐朽肉体的肥,滋养生于斯安于斯的土地、河流、山川及其子孙。

⑦前不久,我到祖先的坟上烧纸。

简短的仪式结束后,我坐在坟前的一道田埂上,静静地看着香火缭绕四散。

坟头上一棵棵枸杞树蓬勃如华盖,挂满了红红的果实。

这串串枸杞像一盏盏小小的红灯笼。

莫不是它们在每个夜晚悄然亮起,给潜入村庄的祖先们照明?

架在枸杞树上的鸟巢偶有鸟雀飞来飞去,是不是为了慰藉地下的祖先,在这远山远野间,还有家的气息?

那叶齿锋利俗名叫冰草的青草,长得茂盛无比,像是守护要地的卫士,个个英姿飒爽,士气十足。

(2)难道它们也在冥冥之中听从祖先的召唤.护佑祖先在大地上永久的家园?

我们的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⑧小小的坟头是一个个路标,祖先在那头,我们在这头。

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是一条条游走远方的支流。

祖先已经不在世了,但那一抔抔黄土垒就的坟头,如同静放在大地上的一部久远发黄的教科书,支撑着我们生命的走向。

14.开头一节,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15.文中画线的两处,分别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从此,家族的家谱上多了一个亡者的姓名以及他在村庄里的功过口碑;

从此,村庄的土地上,少了一个俯向大地劳作的身影

(1)(2分)

难道它们也在冥冥之中听从祖先的召唤.护佑祖先在大地上永久的家园?

(2)(2分)

16.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写“活着的祖先”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分)

17.文题是“活着的祖先”,联系全文探究作者认为祖先还“活着”的含意。

五.语言表达题。

(15分)

18.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社会公信力”。

(不超过45个字)(4分)

“民无信不立”,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也应如此。

国家机关或社会各种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公务中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问题,考虑其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与公益性,考虑公民的心理因素和利益需求,以及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

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让民众认同,让民众信任,让民众满意。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增强政府公信力作为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社会公信力是。

19.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谦恭是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

谦恭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20.把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使整个段落语意连贯,层次清楚,逻辑严密。

人们都知道爱因斯坦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相对论学说,①很少有人确切地了解这种理论。

跟我们所熟知的经典物理学相比,相对论学说中有关新概念的表述充满了数学公式和演算,②目前常见的有关相对论的科普书籍一涉及重要概念,③在表达上或含糊不清,或繁琐难懂。

④这也不能全怪那些作者,⑤用非数学语言来表述那些新概念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六、作文(4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毛遂自荐”,是主动推荐自己,从而脱颖而出;

“负荆请罪”,是主动承认错误,终于化解矛盾;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是主动追求,以达到更高的目标……是啊,生活中许多事情,只要我们主动一些,往往会出现新的局面。

请结合你的对生活的理解,以“主动”话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

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优美,能体现思辨性。

参考答案

1、D.(A.duó

nB.nià

nC.là

o)

2、C.(A.暇B.坐D.缈)

3、D.(涸辙之鲋:

在干涸了的车辙里的鲋鱼。

比喻处在困境中等待救援的人。

应为涸泽而渔。

夙兴夜寐:

早起晚睡,形容勤劳。

对成语的理解错误,忽略了成语的时间性。

白头偕老:

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只能用于夫妻之间,这类的词语还有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等。

属对象使用错误)

4、B.(A中“不必要的”应去掉,成分赘余。

C项不合逻辑,“谁又能确保他们是否为权钱而动”应为“谁又能确保他们不为权钱所动”;

D成分残缺,应在“网友”前加“被”字。

5、D【解析】连贯类题目做题时要注意把握基本内容,初步分层归类,先在小范围内排序,然后再考查层次间的衔接,这其中应先找出关联词、代词以及表时间、地点的词语,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

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通读语段,检查确定。

6.C.聘:

7.C.(①言,预兆②言,音节助词③④匪,非,不是)

8.D(慎,千万)9C(①是直接表现,但不是其大节;

⑥可以表现其大节,但不直接。

10.C(“卧床不应”错,唯唯是指对劝慰者客气而简单的答语,此处有敷衍意)

11.

(1)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

(一句1分)

(2)因为国库亏损,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晓天下人捐钱财救国。

(一句1分)

(3)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你用车来接我,驾着你的车子来把我嫁妆接走。

附参考译文

杨维岳是庐州府巢县人。

生性孝顺而恭谨,爱好读书,坚守正道。

曾经凭借他的文章被知府赏识。

一天,去拜访知府,恰好碰上一个犯法的富人,知府教杨维岳替他打官司,可以获得几百两银子。

杨维岳推辞说:

“犯罪自有公法处置。

假使这个人不应该判罪,而我接受他的银子,就会不吉利;

假使这个人应该判罪,却因为我的缘故而赦免了他,这是用私情干扰公法。

我小心谨慎地坚守自己的节操,还担心没法报答您的恩德,哪敢因为这件事而连累您?

”知府因此更加敬重他。

杨维岳读书读到忠孝大节之处,常常多次流泪。

他仰慕文天祥的为人,就画了他的像供奉他。

崇祯年间,盗贼蜂起,都御史史可法任扬州巡抚。

杨维岳说:

“这个人是当代伟人,不可以不拜见。

”于是徒步到驻军营地拜见史可法。

没过多久,北寇的进攻更加急迫,皇上诏令天下起兵救援。

这时史可法已被任命为南京兵部尚书,因为国库亏损,军队物资用尽,军队不能出征,发布檄文告晓天下人捐钱财救国。

杨维岳捧着檄文哭着说:

“国家大事到这个地步,我还要家干什么呢!

”当即变卖家产来做大家的表率。

崇祯十七年,皇上死在煤山。

杨维岳听到这件事,面向北方痛哭,连续几个昼夜不愿吃饭睡觉。

不到一年,清兵渡过长江,国都被攻陷。

史可法凭大学士的身份在扬州指挥军队抗清,城池被攻破后为国而死。

杨维岳哭着说:

“国家培养读书人几百年,以身殉国的,为什么只有一个史公!

”于是在庭院里设下史公的牌位,写了祭文哭拜他。

家人送来米粥食物,他挥挥手叫拿走;

平时喜欢饮酒,也拒绝了。

他说:

“现在正遇上国家大事如此糟糕,还能吃得下喝得下吗!

”过了几天,清兵到来,下令剃发,杨维岳不肯。

有人说:

“您何不为此而避一避呢?

”杨维岳说:

“能躲避到哪里去呢?

让我死吧!

”他的儿子对着他哭泣,杨维岳说:

“孩子!

我一生读书做什么用?

如果有一天要我苟且偷生,我信守大义,坚决不干!

我现在能够死得其所了,你哭什么呢?

”有人来劝慰他,他只是躺着随便答应罢了。

写下宁死也不剃发的文字来表现他的志向。

一连七天不吃饭,仅存一点气息。

来看望他的亲属越来越多,他忽然睁大眼睛看着儿子说:

“前几天表现我的志向的文字,千万不要拿它给世人看。

”不一会儿就去世了,享年五十六岁。

知道这件事的人没有不为他流泪的,民间给他立的谥号是文烈公。

唉!

三代以来,兴亡更替的事情多了。

做臣子的常常身居高位却不愿为国家而死,平民、书生又认为为国而死不是自己的事,那么这样就没有一人愿为国而死,君臣之义不断绝还能有多久呢!

12、①答:

上片既表现了诗人即将别四明诸友的离情,又表现了因为即将回到故乡的喜悦心情和归乡时已是“鬓丝断雪”的迟暮之人的悲伤之情。

折柳送别本是古代的风俗,然而作者却劝朋友不要去折柳,因为深秋之际的杨柳正落叶纷纷、不堪再折,正如我辈一样,都有着“飘零”的身世。

(2分)

②“疏篱……渊明”一句运用了典故(1分),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的生活境况,以陶渊明自比,表明自己未曾变节,形象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故国之思和甘为大宋遗民的思想。

13、①乘彼垝垣②渐车帷裳③隰则有泮⑤陟罚臧否⑥鸢飞戾天者⑦无案牍之劳形

14、(4分)【答案】精选坟地典型景物细加描绘,以欢乐之景衬托伤惋之情,烘托祖先们的寂寞(2分),为下文写祖先们的复活、不再寂寞埋下伏笔(2分)。

(意思对即可)

15、(4分)

【答案】①对祖先去世的伤感之情;

对平凡而辛劳的祖先的怀念之情。

(2分)②对祖先“以生命的另一种方式存活着”护佑后代家园和子孙的感念之情。

16、(6分)

【答案】第一问:

作者运用了想象(以虚写实或拟物)和细节描写的方法来写“活着的祖先”的。

第二问:

通过想象祖先们幻化为鸟和风,回到曾经的家园的细节和场景,(1分)生动形象而又具体地表现了祖先们对家园一草一木及劳动成果的珍视、(1分)对子孙后代的期望和关心(1分),表达了作者对祖先们的感激和怀念之情(1分)。

【解析】要注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并明确常见的写作手法(修辞法、表达法、“艺术法”)。

其答题模式是:

运用了……手法(技巧),表达了……(内容),有……效果。

17、(6分)

【答案】

(1)祖先虽已逝去,但他们的精气神仍激励着后代,为后代指引人生的方向;

(2分)

(2)祖先虽已逝去,子孙们仍一直觉得他们并没有远离,他们仍然如活着一样关注、呵护、滋养着后代。

(2分)(3)祖先虽已逝去,但祖先是子孙生命的源头,子孙是祖先生命的延续(承续),祖先以另一种方式活在子孙中。

(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

【答案】国家机关或公共服务部门(1分)在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中(1分)所具备的为社会公众所认同和信任(1分)的影响能力(1分)。

19.略

20.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虚词。

①为转折关系;

②表示严重后果;

③“就”和“一”搭配;

④是让步关系;

⑤解释原因。

故答案为:

①但是;

②以致;

③就;

④其实;

⑤因为。

(如果有其他答案,只要能正确表达逻辑语义关系,即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