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003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四川省阿坝州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四川省阿坝州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应和(hè)取缔(dì)自惭形秽(huì)

B.吝啬(lìn)翘首(qiáo)持之以恒(héng)

C.徘徊(huái)怅然(chàng)信手拈来(niān)

D.仰慕(mù)毡子(tǎn)花团锦簇(c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谧默契触目伤怀B.狭隘和睦矫柔造作

C.皎洁磅礴九曲连环D.伫立旷野涓涓细流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古人讲究称呼的使用,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用尊称,两种称呼不能混为一谈。

B.对技术精益求精,对每道工序一丝不苟,《大国工匠》中大师们的追求令人感动。

C.经过艰难攀爬,我们终于登峰造极,站在高山之巅,尽享美丽风景,一览众山小。

D.大型实景表演《草原之梦》融合声光电等技术,场面极其壮观,让人叹为观止。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初,权谓吕蒙曰: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4.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管理B.见往事耳见:

了解

C.及鲁肃过寻阳过:

经过D.即更刮目相待待:

看待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以刀劈狼首

B.蒙乃始就学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下车引之

D.结友而别人不知而不愠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进步巨大,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

B.吕蒙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体现了学习的重要性。

C.文章善于刻画人物,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生动地塑造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

D.吕蒙读书的功效主要通过鲁肃从侧面展现,他的惊叹衬托出吕蒙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三、翻译

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默写

8.请用课文原句填空。

(1)青青子衿,__________。

(《诗经·邶风》)

(2)出门东向看,__________。

(《十五从军征》)

(3)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4)__________,猛浪若奔。

(吴均《与朱元思书》)

(5)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6)__________,心忧炭贱愿天寒。

(白居易《卖炭翁》)

(7)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8)__________,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蝉的卵

法布尔

①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②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

卵就产在这些孔里。

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③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

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④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

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

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⑤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

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

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

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⑥不久,它落到地上。

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

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⑦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

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粘土上。

⑧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

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

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⑨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

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

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⑩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

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

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

⑪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有删改)

9.围绕“蝉”,文章主要介绍了哪三方面内容?

请简要概括。

10.第④-⑨段按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有什么作用?

11.第⑩段作者列举了两个数据,有什么作用?

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要分析。

12.本文在介绍蝉时,多次以“小动物”“弱小的动物”“小生物”来称呼。

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

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春的锣鼓

乔忠延

①春,是从何时开始苏醒涌动的?

②是从崖畔上垂下第一枝黄灿灿的迎春花吗?

不是,一枝独秀的迎春花,犹如从天地间穿过的第一只燕子,传递的仅仅是春将要到来的消息。

是从漫山遍野红艳艳的山桃花吗?

不是,芬芳竞艳的山桃花,犹如杨树梢头叽叽喳喳的喜鹊,那已是春盈满天地间的捷报。

那春到底从何时开始苏醒涌动的?

我固执地认为,从大年的威风锣鼓猛然爆发、齐声轰鸣,春便苏醒、便起步、便奔涌……

③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春和我一样,都是贪睡的孩子。

一旦入睡,就久久享受着酣梦,迟迟难以苏醒。

那时,妈妈在枕头边摆好过年的新衣服、新棉帽,还有小鞭炮,可我就是赖在被窝里不想起床。

忽然,我的眼睛灿亮,我一跃而起,穿上衣服,飞跑出去,恨不得长出一双翅膀,一下就能飞出好远。

让我眼睛灿亮、一跃而起的,正是那翻江倒海般轰鸣的威风锣鼓。

④威风锣鼓,是我家乡山西临汾特有的打击乐。

乐器很简单,就四样:

锣、鼓、钹、铙。

敲打时,鼓居中,铙、钹在鼓的四个角,锣围在外圈。

这样组合在一起,演奏成一曲,能够迸发出惊心动魄的声威。

有人描写过,如霹雳轰鸣,如暴雨倾盆。

可我总觉得还不够劲,那锣鼓声,比霹雳还要威武,比暴雨还要狂猛。

那气势,不是山呼海啸,胜过山呼海啸;不是石破天惊,胜过石破天惊。

那锣鼓能长劲,那锣鼓能生威,能让懵懵懂懂的我奋然跃起,奔跑开来,跑向村正中的大院,随着激昂的声响,和村里的老老少少欢天喜地度过万象更新的大年初一。

⑤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汾河两岸的先辈们为何能缔造出威风锣鼓,并且用威风锣鼓激活每年这最重要、最隆盛的新春佳节。

或许是我居住在黄土高原的缘故,春节来临时却没有一点点春天的气息。

冰封河山、寒凝大地。

正因为如此,我才一厢情愿地认为春和那个儿时的我一样,正在被窝里贪睡。

需得猛击一掌,需得大吼一声,才能惊醒春,春才会迎着寒冽的西北风起步,奔走,直至奋跑,跑进万紫千红,跑进林茂禾盛,跑进五谷丰登。

而如这一掌猛击、一声大吼一般,见气势、具活力的,无疑就是先辈们缔造的威风锣鼓。

⑥曾经沾沾自喜,以为破译了威风锣鼓蕴含的奥秘。

然而,自从威风锣鼓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不得不重新鉴赏感悟其中的丰饶真谛。

再观看锣鼓表演,耳边震荡的是多变的鼓点,胸中翻腾的竟然是李白的诗句,要么是“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要么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要么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风起,壮思飞,长风破浪,直挂云帆,这才是威风锣鼓千秋相传、万代不衰的永恒魅力。

⑦我曾经盯着被誉为鼓王的程三洪,用他打鼓的姿态解读威风锣鼓魅力的内涵。

他那眼时睁时闭,臂时舞时停,腿时起时伏。

我蓦然领悟,威风锣鼓的声威交织着多种力量,使用的是心力,张扬的是外力,积蕴的是内力,下压的是重力,上翘的是弹力,浑身喷射的是爆发力。

毫无疑问,只有将精气神集于一身,融为一体,才能击打出波澜壮阔的声威。

⑧喜滋滋、笑盈盈的家乡儿女吃过阖家团聚的年夜饭,喝过人寿年丰的喜庆酒,一开大门,新年光临。

信心满满的乡亲们早已挎着鼓,举着钹,持着锣,擎着铙,呐喊着飞步奔上场来。

脚跟站定,双槌敲击,盈耳的全是滚滚春雷!

⑨在惊天动地的春雷声中,春草在萌动,春水在融冰,春在苏醒、奔涌,和着人们众志成城的热浪欢悦地奔涌,奔涌!

(有删改)

13.在作者笔下,威风锣鼓具有哪些魅力?

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4.作者为什么觉得春天是从威风锣鼓的齐声轰鸣开始苏醒涌动的?

15.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16.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六、作文

17.阅读下面一则材料,然后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读书日”是为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引导大家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汲取力量,并希望所有人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

2020年4月23日,在第25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全国各地推出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们每个人都应当积极投身到“世界读书日”活动中。

请在“我_____________读书日”中的画线处补充一个字,使之语意完整,然后以此为标题,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思考、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有真情实感。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⑤不得套作、抄袭。

七、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见下渝州。

1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19.诗人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八、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范文正公①,苏人也。

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方贵显时,置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择族之长而贤者主其计,而时共出纳焉。

日食,人一升;岁衣,人一缣;嫁女者五十千,再嫁者三十千;娶妇者三十千;再娶者十五千;葬者如再嫁之数,葬幼者十千。

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

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于是始有禄赐之人,而终其志。

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

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

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选自钱公辅《义田记》,有删改)

注:

①范文正公:

范仲淹。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养济群族之人济:

救济B.葬者如再嫁之数数:

计算

C.尝有志于是矣志:

志向D.惟以施贫活族之义活:

使……存活

21.将文中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

(2)公既歿,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

22.范文正公是怎样的一个人?

请简要分析。

九、名著阅读

23.《_____________》是现代作家老舍的代表作,小说围绕着主人公_____________(人名)拉车奋斗—买车丢车—挣扎毁灭的情节展开,反映出主人公_____________、不甘失败、_____________的心路历程。

十、语言表达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某校对初二年级学生就家务劳动对性格、家庭关系及学习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

对性格的影响

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对学习的影响

积极影响

无影响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无影响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无影响

消极影响

64%

34%

2%

72%

24%

5%

32%

30%

38%

(1)家务劳动对性格、家庭关系及学习有何影啊?

请结合上表,概括中学生对此问题认识的主要倾向。

要求:

不出现具体数据。

(2)你的好友明明认为家务劳动对学习有一定消极影响,担心干家务活会耽误学习。

如果你对他进行劝导,会怎么说?

25.阅读下面的消息,回答后面的问题。

4月23目,第二批天府文化书单面世,我省部分专家学者在书单中,为青少年特别推荐了《四川历史名人丛书·小说系列》。

该丛书从四川省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人中选择了大禹、李冰、扬雄等人,以其生平为基础,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历史小说形式,生动地讲述了他们的故事,深入挖掘了他们与四川这片土地的历史联系。

该丛书对加强乡土教育、传承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蜀山蜀水,人杰地灵,历史名人留下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传承和学习”,文化学者袁庭栋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

要求:

不超过35字。

(2)有关部门将召开这批丛书的阅读推广活动。

作为该活动的志愿者,请你为活动拟写一则宣传语。

要求:

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

参考答案

1.D

【详解】

D.毡子(tǎn)——(zhān)。

故选D。

2.B

【详解】

B.矫柔造作——矫揉造作。

故选B。

3.C

【详解】

A.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符合语境;

B.精益求精:

比喻已经很好了,还要求更好。

表示要求极高。

符合语境;

C.登峰造极:

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

用于攀登高山顶峰,属于望文生义,使用错误;

D.叹为观止:

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符合语境;

故选C。

4.A

5.A

6.C

【分析】

4.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A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的“治”是“研究”,不是“管理”。

故选A。

5.

考查对文言一词多义的理解。

A.以(都是“用、拿”的意思);

B.乃(于是、就/表示判断,是);

C.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指元方);

D.而(表示顺承关系/表示转折关系);

故选A。

6.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本文主要运用了语言(对话)描写。

所以C项的“主要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表述有误。

故选C。

【点睛】

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

”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孙权说: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

“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

”吕蒙说:

“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

”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7.

(1)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2)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

【详解】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

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1)重难点词语有: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以为,认为。

益,好处。

(2)重难点词语有:

今者,如今,现在。

才略,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8.悠悠我心泪落沾我衣不求闻达于诸侯急湍甚箭海内存知己可怜身上衣正单梦回吹角连营无限山河泪

【详解】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本题中的“悠悠、沾、诸侯、湍、可怜”等字词容易写错。

9.成虫产卵及蝉卵孵化,蝉的幼虫的活动,概括蝉的一生。

10.使文章脉络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

11.内容上强调突出地说明幼虫在地下生活时间之长,在地上生活时间之短;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2.形象生动地写出作者对小生命的尊重和同情,字里行间充满对小动物的怜爱和呵护。

【解析】

9.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第一方面:

①段“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和②段“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及③段“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写蝉的成虫产卵及蝉卵孵化;第二方面:

④段“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⑤段“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⑥段“不久,它落到地上”,⑦段“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⑧段“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⑨段“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

隐藏了自己”,⑩段“未长成的蝉的地下大概是四年生活”,这些段落一一介绍了蝉孵化出的幼虫到成虫各阶段具体的生长活动及生活习性;第三方面:

⑪段“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写蝉变成成虫的情况,对蝉的一生进行概括。

10.

本题考查按时间顺序说明事物的作用。

时间顺序即按照事物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

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本文④—⑨段按时间顺序对蝉的幼虫到成虫各阶段的生长活动及生活习性进行说明,使得说明更清楚更有条理性,使读者一目了然。

11.

本题考查列数字说明方法的作用。

“四年”和“五星期”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两个数字内容上形成对比,突出强调地说明了蝉的幼虫在地下生存的时间漫长,而成虫在阳光下的生存时间极其短暂,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结构上,又总结了上文蝉的幼虫生活的情况,引起下文对蝉的一生进行概括。

12.

本题考查词语表达效果。

⑥段“不久,它落到地上。

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⑧段“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⑨段“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这些内容写出了蝉的幼虫要活下来的不容易,其中“小动物”“弱小的动物”“小生物”这些称呼,反映出作者对小动物生存艰难的同情和疼惜,生动形象地写出作者对每一个弱小生命的尊重敬畏,更饱含着作者对动物的关心和爱护。

13.有惊心动魄的声威,有气势,有活力,有千秋相传、万代不衰的永恒魅力,波澜壮阔的声威。

14.威风锣鼓的气势壮阔,那锣鼓能长劲,那锣鼓能生威,让村里的老老少少欢天喜地,给大地带来春的生机和活力。

15.运用了设问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激发读者的思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和“山桃花”对于春天的作用,进而说明威风锣鼓是促使春天苏醒涌动的,表现了作者对威风锣鼓的赞美之情。

16.结构上:

照应开头。

内容上:

此处将锣鼓的声音形容为春雷,写出了威风锣鼓给大地带来生机和活力,鼓舞着人们为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深化文章的主题。

【解析】

13.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知。

文章围绕家乡的锣鼓,在第④段中写到“乐器很简单”“这样组合在一起,演奏成一曲,能够迸发出惊心动魄的声威”,“那气势,不是山呼海啸,胜过山呼海啸;不是石破天惊,胜过石破天惊”;第⑤段中“如这一掌猛击、一声大吼一般,见气势、具活力的,无疑就是先辈们缔造的威风锣鼓”;第⑥段中“同风起,壮思飞,长风破浪,直挂云帆,这才是威风锣鼓千秋相传、万代不衰的永恒魅力”;⑦段中“只有将精气神集于一身,融为一体,才能击打出波澜壮阔的声威”。

据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威风锣鼓的魅力所在。

14.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理解。

文中说春天是从威风锣鼓的齐声轰鸣开始苏醒涌动的,这里的春天象征的是一种朝气蓬勃,充满力量的生活状态。

文中用详细的描写表现了威风锣鼓的气势,“不是山呼海啸,胜过山呼海啸;不是石破天惊,胜过石破天惊”,这种气势“能让懵懵懂懂的我奋然跃起,奔跑开来,跑向村正中的大院,随着激昂的声响,和村里的老老少少欢天喜地度过万象更新的大年初一”,可见锣鼓带给人们的是生机和活力,是“精气神集于一身”的饱满热情。

所以作者说春天是从锣鼓声轰鸣开始苏醒涌动的。

据此理解作答。

15.

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

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

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

划线句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这种修辞手法能激发读者的思考。

将“迎春花”比作“燕子”,“山桃花”比作“喜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和“山桃花”只是起到了传递讯息的作用,进而说明春天是从威风锣鼓的齐声轰鸣开始苏醒涌动的,表现了作者对威风锣鼓的喜爱之情。

16.

此题考查的是结尾在文中的作用,结尾的作用通常有:

结构上:

点题、首尾呼应、总结全文。

内容上:

突出人物品质/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中心。

文章结尾“在惊天动地的春雷声中,春草在萌动,春水在融冰,春在苏醒、奔涌”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在惊天动地的春雷声中”将锣鼓声比喻为春雷,写出了锣鼓催醒了春天,给大地带来勃勃生机,“和着人们众志成城的热浪欢悦地奔涌,奔涌”一句将感情升华,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7.范文:

我思读书日

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来临了!

4月23日你读书了吗?

试想,你已多久未曾捧着一本书籍,静坐于树荫下去品读别人的人生了。

不知从何时开始,你已对周围人埋头点击手机的模样司空见惯,而你也仅以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

我觉得设立“世界读书日”是有必要的,意义非凡。

书是我们人类的灵魂伴侣,人类生活离不开书。

有人认为节日只是表面热闹,没有实际意义。

的确,节日只是一个节日,但设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人们重拾书本,静心阅读,节日只是一个契机。

当今社会,人们被快节奏的生活和高强度的工作折腾得焦头烂额,无法静下心来放松自己,更别说阅读了。

书与人们渐行渐远。

设立世界读书日可以在这天提醒人们、鼓励人们阅读,多读书读好书。

让人们放松下来,重新拾起书本。

不仅能够在忙碌中得到一丝闲话,又能在闲暇中重新审视自己,宽慰自己。

读书,自古以来便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古人用他们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可见读书的意义之高,是不可估量的。

古时的文人,他们不分昼夜,一有机会便潜心于埋头苦读。

正是这一天天的累积,才使他们充满智慧,成为不朽的人物,为后世所家喻户晓。

反观当下,读书这么普通的一件小事,却“奢侈”到成为一个节日,要用一个准确的时间来提醒世人,我们该读读书了。

如若让古人所知道,那他们该惊呼这是多么地荒唐。

对于他们而言,再正常不过的生活习惯,到了我们这里,大家却只会在世界读书日这天才忽有感触,而后又将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