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201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配电柜二次配线工艺Word文件下载.docx

2.18柜内的弱电布线与强电应分开敷设。

2.19集中布置的端子的短接线,不进入线槽。

2.20面板和柜体的接地跨接线不应缠入线束内(单独敷设)。

2.21剥线必须使用专用工具(剥线钳剥4mm²

及以下导线,6mm²

以上导线用电工刀削除绝缘层)。

2.22端子接入两根导线时,之前应加铜垫片,保证压按平贴,接触良好。

2.23导线截面积不同时,截面积大的放下层,小的放上层。

2.24使用材料

BV单股铜芯线,BVR多股铜芯线、行线槽、绝缘套管、线夹(大、中、小三种),3*150mm尼龙扎带,OT(UT、IT)铜接头,绝缘塑料带,号码管、标签、缠绕管。

4工具

斜口钳、剥线钳、尖嘴钳(或圆嘴钳)扁嘴钳、螺丝刀、扳手、冷压钳、(20~75W电烙铁、记号笔、万用表。

5准备工作

5.1、评审图纸:

⑴接受图纸,必须具有资格人员(组长以上)才能接受,并注意以下几点:

①查看图纸的清晰度;

②查看图纸产品计划号是否相符;

③查看图纸数量是否正确;

④接受生产的图纸必须有交接手续;

⑵对合同的质量计划及技术要求详细理解;

⑶无质量计划无制作要求的合同必须由技术部门出具相关手续方可生产;

⑷生产前必须看清质量计划和制作要求及图纸的签字是否齐全,组织讨论确认方案后方可生产或首件的加工工艺、布置等方面评审确认后批量生产。

5.2、方案确定

⑴选择材料

①导线选择

a.一般情况下,柜内导线采用黑色,有特殊要求的按质量计划中的颜色要求选线;

b.一般情况下,电压回路固定线束用1.5mm2BV导线,电压回路活动线束采用1.5mm2BVR导线。

电流回路固定线束采用2.5mm2BV导线,电流回路活动线束采用2.5mm2BVR导线,接地线采用黄绿双色导线;

c.热带型产品选用热带型聚氯乙烯线,高温型产品选用航空蜡克线;

d.计量柜中电流回路线束采用4mm2BVR导线,电压回路活动线束采用(控制回路,信号回路,照明回路)活动线束采用1.5mm2BVR导线,固定线束采用1.5mm2BVR导线;

注:

北京地区产品要求:

电压回路固定线束采用1.5mm2BVR导线,电压回路活动线束采用1.5mm2BVR导线,电流固定线束采用2.5mm2BV导线,电流回路活动线束采用2.5mm2BVR导线,BVR导线需先压线鼻后焊锡,BV导线不需焊锡,如果是针线鼻子无需焊锡;

②号码管

a.根据所下二次图中的线号,用号码筒打印机打印出所需的号码筒,以便放线时使用;

b.号码筒内径为3-5mm,分别用于1.5-4mm2导线;

c.号码管打印后字迹必须工整、清晰、且无涂改现象;

③护线套

a.线束穿入金属板孔时,金属板孔上必须有保护层(护线套);

b.根据金属孔的周长,把护线套量好后下料;

c.护线套嵌好后,接缝处应处于下方;

④缠绕管

a.采用阻燃性缠绕扎丝,用于线束的绑扎;

b.缠绕时先将线束整理整齐,导线应拉直,不允许参差不齐;

c.为了达到通电时的散热要求,缠绕管每绕一周均应有2-5mm空隙;

d.缠绕时接缝处应处于线束下方接口;

⑤线鼻子

a.用于多股导线的接头,压接后便于固定;

b.线鼻子是根据导线截面和接线庄头的螺丝外径选择的;

c.TVR系列(“O”型)1.25-31.25-41.25-52-3

线鼻子规格如下:

2-52-62-82-103.5-4

3.5-53.5-65.5-45.5-55.5-6

d.LT系列(针型)线鼻子规格有:

LT15008LT25008

e.其它型号的规格有:

RF110,RF250,BF110,BF250

⑥线夹子

a.线夹子用来固定线束的,分小号、中号和大号三种;

b.选择线夹子的大小根据线束的粗细来决定,小号线夹子能容纳的线束采用小号线夹子固定,如容纳不下就采用中号线夹子固定;

c.线夹子固定先把线夹子盖子上的自攻螺丝拧松,并拆下一只,将线夹子底座用螺丝固定牢固,螺丝的大小是根据实施选择的,一般情况下用M48*8半元螺丝和Φ4平垫、弹垫、螺冒紧固,线夹子底座固定后,将线束放于线夹底座上,然后将线夹子盖子盖上,将自攻螺丝拧紧;

d.线夹子坚固后,线束不存在滑动现象且线夹无裂痕;

⑦抽带

a.抽带用于线束的绑扎和固定;

b.抽带根据其尺寸长短,大小分多种,二次配线过程中采用3*150mm规格的;

c.抽带使用时,先将抽带放于线束外围,有齿的面向线束,光滑的面朝外,把抽带的尾端插入抽带头部里,用力拉一下,使线束在抽带内没有滑动现象,再将抽带尾尾端伸出头部的多余部分剪去;

⑧螺丝

a.螺丝的规格要保持一致;

b.如接点已攻丝,紧固时需相就规格的半元或六角螺丝和相应规格的弹垫、平垫坚固后弹垫必须压平;

 

c.如接点未攻丝,紧固时需相应规格的半元或六角螺丝和相应规格的双平垫,一弹垫一螺帽,紧固程序必须达到要求,坚固后螺杆伸出螺母2-3扣,最多不超过5扣。

6工艺要求

6.1配线排列应布局合理,接线正确、牢固,与规范一致。

6.2配线方法有以下三种,其工艺过程分别如下:

(1)平行排列配线:

放线→布线→平行编排→固定→接线;

(2)成束配线:

放线→布线→扎束→固定→接线;

(3)线槽配线:

布线→放线→布线→接线。

成束配线时,应将较长导线放在线束上面,分支线从后面或侧面分出,紧固线束的夹具应结实、牢靠,不应损伤导线的外绝缘,禁止用金属导易破坏绝缘层的材料捆扎线束。

线槽应平整,无扭曲变形,内壁光滑、无毛刺。

线槽的连接应连续无间断,每节线槽的固定点至少两个。

线槽接口应平直、严密,槽盖齐全、平整、无翘角。

固定线槽的紧固件,紧固后其端子应与线槽内表面光滑连接。

线槽的出线口应位置正确、光滑无毛刺。

同类型器件的端子与线槽直线距离基本一致。

行线槽布线时,行线槽的配置应合理,固定牢靠,线槽盖启闭好,断口整齐,颜色保持一致。

6.3在装有电子器件的控制装置中,交流回路及高坪(110V及以上)控制回路应与低坪(110V以下)的控制回路分开布线,对于易受干扰的连接线,应采取有效的抗干扰措施。

如户内高压带电显示装置,强制闭锁的~220V电源线应与a、b、c三个输入线分开敷设。

6.4多股线应采用冷压接头,压接牢靠,接触良好,压好后焊锡。

6.5导线两端应套线号识别标记(套号码管)接好的号排应满足阅读习惯。

6.6活动的布线应保证活动到极限后,线束不受拉力和张力影响,且关闭时不应大应力。

6.7过门线束应采用固定线束的措施,过门线束1.5mm不超过20根,1mm²

不超过40根,若导线超出规定数量,应分成两束或更多。

过门接地线低压柜为2.5mm²

黄、绿线,高压柜为6mm²

的铜绳或铜编制带,两端压接O形铜接头,整平搪锡,套透明绝缘管。

6.8连接两个端子间的导线不允许有接头。

6.9导线束不能紧贴金属结构敷设,穿越金属构件时应加装橡胶套或其它绝缘套。

6.10焊接接线只有在所选元器件是采用此种形式时才允许。

6.11二次线所有紧固螺钉拧紧后螺纹露出螺帽2~3扣,不得超过螺丝公称直径的一半,螺纹不能滑丝。

6.12批量产品,二次布线应一致,同批产品材料色泽应基本相同。

6.13二次接线与高低压导体之间的电气绝缘距离见表

(1):

额定电压V

≤0.5

3.6

7.2

12

二次线与裸导体间距(mm)

≥12

≥75

≥100

≥125

二次带电体与地之间绝缘距离(mm)

≥5

二次带电体之间绝缘距离(mm)

≥3

6.14指示灯及按钮颜色见表

(2):

合闸(或启动)

分闸(或停止)

储能

按钮

指示灯

绿

黑色

白色

6.15端子排布线时,应将方便的接线位置留给用户,如图

(1)。

厂内配线

用户接线

端子排水平布置时

端子排垂直布置时(左)垂直布置时(右)

线

图1

6.16直流回路中具有水银接点的电器正极应接到水银侧接点的一端。

7操作程序

熟悉图样确定芳案校对器件及贴标识布线平行排列或捆成束或线槽形线

分路线束剥线头套号码管压接铜接头(必要、时焊锡接线对线检查

7.1熟悉图样

7.1.1看懂并熟悉电路原理图,二次接线图,屏面布置图等制造规范。

7.1.2统计线路编号,元器件系列号及代号,交审核后转打印。

7.1.3统计使用材料,列出清单,交审核后备料。

7.2确定方案

根据制造规范等资料,评审确定布线走向,固定位置,确定行线方式;

同时召集配线工交代工艺要求,明确质量计划。

7.3校对器件及贴标

7.3.1根据施工接线图,对柜体内所有电器元件的型号、规格数量、外观进行校查,并确认安装是否符合要求,如发现问题,应提请解决后再进行接线(或在工序卡上记录问题)。

7.3.2按图样规定的电器元件序列号进行标识,标识贴于器件上方,以利于观察,同时不可能遮盖的位置,要求标贴整齐、不歪斜、不拖落。

7.3.3按图样规定的端子名称标识端子,满足阅读习惯。

7.3.4有模拟牌的面板应校对与一次方案是否相符,如有误,应提请更换。

7.4布线

7.4.1导线选择按表(3):

电路特征或用途

导线截面(mm²

颜色

直流电压

≤48V

0.75

正(黑)负(兰)

≤220V

1.5

保护电压回路

黑色

保护电流回路

2.5

计量电流回路

2.5(4*)

1.5(2.5*)

控制回路

直流

1

兰色

交流

红色

接地线

随回路

黄绿双色

7.4.2布线要求:

线束要求横平竖直,层次分明,外层导线应平直,内层导线不扭曲或扭绞。

布线时,要将贯穿上下的较长导线排在外层,分支线与主线束成直角,从线束的背面或侧面引出,线束弯曲时应先捋直后逐根弯曲(捋直弯曲易用手,严禁用钳强行捋直弯曲)。

7.4.3比量第一个接头端子至第二个接头端子的导线长度,并加100mm左右余量,剪断导线并套上号码套,打勾使号码套不致滑落,活动的地方,应活动至最大位置比量断线,保证导线连接后活动时不受张力和拉力。

7.5行线方法

7.5.1平行排列线束,捋直紧贴敷设面,保持走线平行,间隔200mm固定一次,或单根或整体。

7.5.2成束配线,根据线束中导线根数选择缠绕带,缠绕间隔均匀,一般间隔5~10mm,间隔均匀,线束不交织。

适当设置线夹固定(间隔横向≤300mm;

纵向≤400mm;

紧固后线束不晃动,且不损伤导线绝缘。

7.5.3线槽行线:

空间符合规定,导线不交织。

7.5.4跨门线一律采用多股软导线,线长至极限位置。

门开至极限位置及关闭时线束不受其张力与拉力的影响,线束通过软管敷设,两端用线夹固定,线夹固定位置不能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

(2)

7.6分路线束

7.6.1分路到继电器的线束,一般按水平居二个继电器中间的方向行走,到接线端子的每根线应弯曲成一致的弧形。

如图(3):

7.6.2分别到仪表的线束,可用中间分线的布置,如图(4):

7.6.3分路到按钮信号灯、熔断器、控制开关等器件的线束,原则上按横向对称行走,如位置有限制时,允许直向对称行走。

7.7剥线头

7.7.1导线连接到端子应有一个弧形(见7.6),富余约50mm剥线(以保证弯弧形状一致为原则留余量。

剥线不得损伤线芯。

7.7.24mm²

及以下线径用剥线钳,大于4mm²

用电工刀削,剥削长度见(图6)。

7.8套号码套

7.8.1号码套字迹清晰,全部采用电脑打印。

7.8.2线路编号与二次接线图上号码一致。

7.8.3同一根线两端编号相同。

7.8.4号码管字迹方向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如图5):

7.9端头制作

7.9.1铜接头采用OT、UT、IT系列(其它形式根据设计要求

7.9.2按导线截面和端子螺钉规格选择铜接头,用冷压钳将导线芯线压入铜接头内,导线芯线不得负于铜端头表面,也不得将绝缘层压入铜接头内,(见图6):

7.9.3压按牢靠,不松动,压按点正确,(见图7):

7.9.4多股芯线应拧成一股,穿入铜接头。

7.9.5规定要焊锡的在铜接头冷压后,用30W或50W的电烙铁进行焊锡。

焊锡点应牢固,均匀发亮,不得有残留助焊剂或损伤绝缘乘,在柜内焊锡结束后,清理滴锡。

7.9.6单股导线需弯单眼圈时,曲圆的方向应与螺钉紧固方向相同。

开始曲圆部分和绝缘皮的距离为2~3mm(以垫圈不回压住绝缘皮为原则),圆圈内径=螺钉公称直径+0.5~1mm,以下情况不允许:

(1)圆圈不光整,至少为3/4圆;

(2)线头根部太长;

(3)曲圆方向与螺钉紧固方向相反;

(4)圆圈不圆;

(5)无用余头未剪去,裸露垫圈以外应不超过0.5~1mm

7.10接线

7.10.1严格按二次接线图接线

7.10.2接线前检查号码管编号方向是否正确,压按是否牢固,羊眼圈是否正确。

7.10.3当二次线接入一次线时,应在母线相应位置钻Φ5孔,用M4螺钉紧固,螺钉、平垫、弹垫、螺母齐全,或用子母垫圈进行连接,或插接,二次线不得在相间穿过。

7.10.4互感器的二次线不允许穿过相间,每组互感器二次只允许一点接地,并设独立的接地线,不应串联接地。

7.10.5元器件端子接线不允许超过2根,接线端子一般只接一根线,当需要连接两根以上时应采用过渡端子,确保连接可靠性。

7.10.6当端子为压接时:

7.10.6.1两个羊眼圈之间加铜垫片;

7.10.6.2一个羊眼圈,一个铜接头时,不加平垫;

7.10.6.3两个铜接头时,应反面叠在一起紧固;

7.10.6.4采用“0”形铜接头。

7.10.7当端子垫片为瓦形时,独股单根应弯羊眼圈,独股双根从螺钉两侧直接插入,插入深度易露出0.5~1.0mm为宜。

7.10.8当端子垫片为瓦形时,多股线可采用针形铜接头冷压后插入紧固,插入深度易露出0.5~1.0mm为宜。

7.10.9当端子为螺钉连接时:

7.10.9.1多股应采用相应规格的冷压接头;

7.10.9.2独股线弯成羊眼圈;

7.10.9.3两个羊眼圈之间加铜垫片;

7.10.9.4一个羊眼圈,一个铜接头时,不加平垫;

7.10.9.5两个铜接头时,应反面叠在一起紧固;

7.10.10将导线接入端子上,用端子上原有螺钉拧紧,不得有滑丝现象,除特殊垫圈外均应加弹垫。

螺纹露出螺母以2~3扣为宜,不得超过螺钉公称直径的一半。

7.10.11接头连接后将号码管整理整齐,字体向外,符合阅读习惯。

7.10.12不接线的端子应配齐螺钉、螺母、垫圈并拧紧。

7.10.13导线与小功率电阻及须焊接的器件连接时,在焊接处与导线之间应加上绝缘套管,导线与发热件连接时,其绝缘层剥离长度,按表7规定,并套上适当长度的瓷管。

与发热元件相连时导线剥离长度表7

管形电阻发热功率为额定不同百分比时

7.5~15(W)

25~200(W)

≤30%

≤50%

剥离长度(mm)

10

20

40

7.10.14线束应距长期带电发热元件20mm以上。

7.10.15线束应远离器件的飞弧区。

8接地

8.1接地装置的接触面需光洁平贴,保证良好接触,并应有防松和防锈的措施。

8.2互感器的二次线圈应单独可靠接地。

8.3带有金属外壳的元器件必须接地。

8.4工作电压超过50V,装有电气元件的活动面板应可靠接地;

高压柜门板都应接地。

8.5柜内印有需接地元件的接地柱要单独连接到柜内接地体。

元件间接地不得采用跨接方式连接。

8.6柜内有屏蔽线的接地。

或者其他电子元件的接地,所使用的接地线应与主接地排绝缘,当需要与主接地排导通时应采用6mm2的接地线连接。

9现场

9.1生产时,线头、线皮无落地现象,保持地面清洁;

9.2柜子、桌子、二次线小车摆放整齐,无歪斜现象;

9.3穿戴好劳保用品,做好防护工作;

9.4合同结束,多余物质及时退库,保持二次小车整洁。

10质量检查

10.1掌握质量计划,图样要求或由无特殊设计要求;

10.2检查二次标签是否齐全,整齐,不易脱落,字迹工整不易褪色;

10.3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配线应整齐美观,接线正确且牢固;

10.4线束应垂直或水平有规律地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

10.5采用汇线槽布线时横向竖向搭接口应平整,无毛刺,槽内线应平整,顺序排列,不交叉;

10.6用于连接门上元器件或可动部位的线束,应是多股软导线,敷设长度应有适当弯曲半径,且两端应固定紧;

10.7强弱电路二次线不能同束,应分别成束,分开走向;

10.8导线与电气元件采用螺栓连接,插接、焊接或压接时,均应牢固可靠;

10.9柜内二次线束的走向应不妨碍抽屉的进出,或阻碍元器件的拆卸,并应固定牢固;

10.10导线端均有编号,且编号正确,字迹清晰,一目了然,位置统一;

10.11装有电压超过50V的元器件的可动部位(如:

门)均应与金属构架的接地可靠连接。

10.12检查铜排接头压接质量,压坑正确、露芯符合要求。

10.13检查导线布线、排线、捆扎质量。

10.14检查螺钉内是否松动。

10.15检查柜内是否已清理干净。

10.16检查合格后,填写工序卡,提请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