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92413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104.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库尉遂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Word下载.docx

3.0m。

衬砌采用复合式方式:

一次支护是在围岩表面打系统锚杆、格栅拱架支护、挂钢筋网、喷射C20砼20cm厚。

二次衬砌为C25钢筋砼衬砌,厚0.40m,最后在顶拱120°

范围内进行回填灌浆。

在本标段的2+220和3+240出,设置二条施工竖井(支洞)进行隧洞施工。

1.1.3施工进度计划

本合同工程的施工进度要求如下:

合同工期2009年11月1日,因设计图纸到位较晚,拟订:

(1)2010年4月30日开工;

(2)2011年10月30日竣工验收。

详见编制的施工进度计划。

1.2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

1.2.1水文

孔雀河水质符合施工用水要求。

1.2.2气象

工程区处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境内,地处欧亚大陆中部,受海洋性气侯影响十分微弱,干旱少雨,蒸发强烈,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气侯。

多年平均降水量62.7mm,多年平均蒸发量2273mm,平均相对湿度为50~55%。

夏季炎热,极端最高气温达40℃,7月份平均气温22.9℃~25.9℃。

冬季寒冷少雪,极端最低气温达-28.1℃,1月份平均气温-9.4℃~-12℃。

全年以晴天为主,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太阳幅射能为143~152千卡(cm2)。

最大冻土深度63㎝~80cm。

流域内主要片区气象要素统计见下表。

表2-2-1工程区气象要素统计表

极端最高气温(℃)

40.0

多年平均最大风速(ms)

22.0

极端最低气温(℃)

-28.1

年平均相对湿度(%)

50-55

终霜期(日月)

104

最大冻土深度(m)

0.63

初霜期(日月)

1710

1月份平均气温(℃)

-7.5

多年平均无霜期(天)

191.7~203.4

7月份平均气温(℃)

26.2

多年平均降水量(mm)

62.7

多年平均日照时数(h)

2906.8

多年平均蒸发量(mm)

2273

太阳总辐射值(千卡cm2)

143~152

多年平均风速(ms)

2.6

1.2.3地质条件

1.2.3.1区域地质概况

1、地形地貌

工程区跨越横卧于库尔勒与博斯腾湖之间的天山南缘库鲁克山,测区总体可划分为博湖-塔什店断陷盆地、库鲁克隆起中、低山区和塔里木沉降盆地三个地貌单元:

⑴博湖-塔什店断陷盆地

位于工程区北部,属构造形成的断陷盆地,沉积了大厚度的第四系地层。

进水闸位于该地貌单元的南缘。

⑵库鲁克隆起中、低山区

为库鲁克山区,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山顶海拔高程1200~1250m,区内基岩裸露,由元古界地层组成。

区内基本无植被覆盖,冲沟纵横发育,切割深度一般30~50m。

引水洞线主要位于该地貌单元。

⑶塔里木沉降盆地

地形开阔,海拔高程850~990m,盆地内沉积了大厚度第四系,冲沟不发育,基地主要为第三系地层。

1.2.3.2引水洞工程地质条件

⑴隧洞围岩物理力学特性

本段进口(桩号1+100~3+750段)工程区隧洞围岩钻孔取样主要为第四系含土碎石、含砾砂层及低液粉(粘)土层,含土碎石胶结差,钻孔岩芯呈散体状。

①含土碎石:

砾石成分以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等为主,不均匀系数Cu=11.2~19.7,曲率系数Cc=0.4~0.7,颗粒级配连续,干密度1.87~2.04gcm3,纵波速度多在1800~2700ms之间,渗透系数一般3.0×

10-3cms左右,属中等透水层;

②低液粉(粘)土:

干密度1.53gcm3,结构稍密,局部微胶结,纵波速度多在2000~2600ms之间,渗透系数一般8.63×

10-5cms左右,属弱透水层。

⑵隧洞围岩分类

隧洞进口(桩号1+050~1+100段)分布的第四系中更新统洪积物(Q2pl),由于第四系地层为散体结构,国内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根据地层结构密实程度,开挖洞径及地下水情况,并类比其它工程经验进行综合评定,该地层组成的洞室围岩成洞条件极差。

⑶隧洞分段工程地质条件

隧洞总长2700m,隧洞进口段钻孔揭露地下水,均高于设计洞顶线;

出口段钻孔未揭露地下水位。

1)进口段(桩号1+100~2+060m)

位于库鲁克山北麓倾斜砾质平原区中下部,地形坡降145,上部为厚3.5~4.5m的洪积含土砂砾石层,其下为中更新统(Q2pl)含砾砂层和低液限粘土层,开挖深度24~47.5m,建议开挖边坡:

含土砂砾石水上1:

1.5,水下1:

2.0~2.5,并应设马道,设排水,(Q2pl)地层透水性较强,地下水的渗流及大气降水形成坡面水流对边坡有冲蚀影响,因此,须对坡面采取防护措施。

围岩均由第四系中更新统(Q2pl)低液限粘土组成,地下水位高于设计洞顶。

由于地下水的影响,该段成洞条件极差,须提前采取排水或降水措施,要求采取可靠的排水方案。

2)洞身段(桩号2+060~3+750m)

长1690m,洞身围岩均由第四系中更新统(Q2pl)地层组成,岩性以含土碎石层和低液限粘土层为主,局部弱胶结,地下水位埋深高于设计洞顶,洞室上覆岩土厚47.5~104.0m。

1.3砼用粗细骨料(砂砾料)料场条件

本标段所有混凝土骨料均从哈满沟砂石料直接采购成品料,通过前期实地考察,其基本能够满足施工需求。

1.4施工用水

工程区地下水埋深较深,开采使用使用成本较高。

其供水水源只能来自于库塔干渠,其水质优良,水量丰富,满足施工用水要求。

1.5交通条件

库尔勒市是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首府,也是南疆重要的交通枢纽和最大的物资集散地,可作为工程对外物资转运站,交通运输条件优越。

218国道和314国道均能从塔什店向东沿西泵站输水渠柏油路到达引水口,从314国道经塔什店至引水口距离为10km,从库尔勒市中心止引水口距离为25km;

末端位于库尔勒经济开发区白鹭河首端,距库尔勒市中心15km,交通便利。

项目区内有西气东输伴行石子路由西向东穿越项目区管线,对外交通设施较完善,运输条件较好。

本标段进场道路主要为发包人提供的1#道路和2#、3#进场道路。

1.5合同项目和工作范围

施工Ⅰ标施工项目及内容为:

隧洞桩号为1+050-3+750,施工长度2700m,其中1+050-1+100为隧洞进口明挖段;

1#竖井61.9m,2#竖井92.8m;

衬砌方式:

一次支护是在围岩表面挂钢筋网、系统锚杆、喷射C20砼15cm厚,同时进行格栅拱架支护,二次衬砌为C25钢筋砼衬砌,厚0.40m,最后在顶拱120°

1.6主要工程量

序号

项目名称

计量单位

工程数量

备注

1

隧洞进口段(施工桩号1+050-1+100)

 

1.1

土方明挖

m3

118800

1.3

注浆锚杆(Φ22)l=2.5m)

t

2.26

1.4

C20喷护砼

988

厚度10cm

1.5

固结灌浆

m

1843

1.6

隧洞C20洞脸

51

40cm,三级配

1.7

钢筋挂网

7.2

2

隧洞段1+100~3+750

2.1

土方洞挖

37545

无类围岩

2.2

地质原因超挖土石方

787

运输费

2.3

锁脚锚杆(Φ22)l=2.5m)

159.58

击入式

2.4

超前锚杆(Φ22,l=1.5m)

43.88

2.5

注浆锚杆(Φ25,l=1.5~2.5m)

61.44

C20洞喷砼

4518

厚度20cm

2.7

钢支撑(14b)

114.75

2.8

回填灌浆

m2

8574.14

2.10

C25洞衬砼

14074.89

二级配

2.11

格栅拱架支墩C20砼

343

2.13

水泥砂浆M10

1.05

填缝2cm

2.14

651橡胶止水带

2955.53

2.15

GB膨胀止水条

5300

2.16

高密度聚乙烯闭孔塑料板

35

2.17

洞身钢筋制安

1618.46

2.18

挂网钢筋(Φ8)

86.6

2.19

栅格拱架(Φ10~Φ25)

603.50

2.20

格栅拱架连接钢板

210.18

含附件

2.21

管棚(Φ40)

2960

3

1#竖井(桩号2+200)

3.1

2502.8

Ⅳ、Ⅴ类围岩

3.2

系统锚杆(Φ22,l=2.5m)

2.03

3.3

194.1

厚度15cm

3.4

900

3.5

675.08

3.6

23.05

3.7

5.48

4

2#竖井(桩号3+240)

4.1

3173.26

挖类围岩

4.2

13.51

4.3

281.92

4.4

1336

4.5

687.69

4.6

36.16

4.7

7.62

1.7工期、质量、安全目标

1.7.1工期目标

2009年10月20日进场,计划2010年4月30日开工,2011年10月30日竣工。

1.7.2质量目标

坚持质量第一,质量一票否决、质量重奖重罚原则,确保单元工程合格率100%,各项质量技术指标达到优良标准,争创本项目优良工程。

1.7.3安全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广泛开展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规定。

在工程施工期间,杜绝因工死亡、重伤事故,轻伤率控制在3‰以下,杜绝因管理不善而造成的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爆炸、火灾、中毒等重大事故。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

2.1指导思想

1、根据本公司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发挥我公司的技术、管理和装备优势,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全心全意为业主服务,千方百计满足业主需要。

优化生产要素组合,严格"

人、机、料、法、环、测"

等六个造成质量波动因素的管理,认真执行各项有关标准,确保每道工序受控,全面实现各项施工目标,建设业主满意的工程。

2、本工程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隧道土石方开挖工程施工阶段、隧道混凝土衬砌施工阶段、竣工清理期,通过工序间合理搭接、平衡协调及动态的计划调度,紧密地组织成一体。

3、本工程施工工期较为紧张,施工期间以工程进度及质量、安全文明施工为控制前提,一切施工协调管理即人、材、物应首先满足以上先决条件,以确保施工总进度计划达到要求。

2.1.2总体施工原则

1、本隧道围岩的稳定性较差,施工时根据隧道地质情况随时调整施工参数和施工方法。

以保证隧道开挖安全为中心,以控制围岩变形和施工安全为目标,以全面实现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为目的。

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在总体计划安排上,采取三个工作面进行同时施工,即1#竖井、2#竖井及进口段。

3、隧洞开挖采用分上下两个台阶(错台法)进行施工,上半洞的高度为1.8米,以满足操作要求。

由于本工程的隧洞围岩较差,施工中采用边挖边支护的施工方法,确保安全施工。

上半洞身的开挖长度大约控制在3m,就开始进行下半洞身的开挖。

再循环开挖长度0.5~1.5m,对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段辅以拱部超前小导管注浆的方式,以及采用超前注浆锚杆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采用超短台阶的开挖方式进行施工。

施工中必须合理组织各个工序进行穿插作业。

隧道施工配备排水、开挖、支护、运输、注浆、衬砌、通风等设备,保证合同工期的实现。

4、由于隧洞开挖面小,洞内机械运输条件差,为提高机械施工效率,施工期每200m设置一会车道。

5、优化施工方案,对不良地质按“先探测、管超前、预注浆、半断面、短进尺、强支护、紧封闭、勤量测”的原则组织施工。

6、在一次支护完成二次支护尚未跟近时,若围岩变性过大有失稳征兆时,可考虑一次支护底拱封闭加强一次支护等措施,随后及时实施二次支护。

衬砌采用钢模台车进行施工,采取现边顶拱,后仰拱的衬砌方法进行施工。

依据本工程的工期要求,我公司拟定设置三个台车有里向外开始进行施工。

7、本项目工程安全施工风险较大,均为地下工程施工,竖井施工深度较大,由于地质因素、地下水位较高,穿插及交插作业工序较多,安全隐患及安全生产尤其重要,安全生产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8、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开展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杜绝工伤死亡事故,杜绝因管理不善造成机械设备、交通运输、火灾、中毒等重大事故。

2.3、施工组织机构安排

1、项目部的设立

本工程采用“项目管理”方式组织施工,公司法人授权项目经理全权负责施工的组织、指挥、管理、协调和控制,代表企业法人履行合同,对施工质量、安全、工期和经营全面负责。

本工程设质检安全副经理和主任工程师各一名。

副经理负责协助项目经理管理施工现场生产工作。

主任工程师全面负责工程质量和施工技术工作。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见附表。

项目部组织机构框图

2.2现场施工准备

2.2.1场地平整及临时施工道路修建

进场以后,进行场内三通一平施工。

根据场内道路布置规划进行临时道路修筑,场地平整的过程中要注意到土方挖、填尽可能平衡,并且平整后的场地尽量顺原地形形成一定的坡度,以便地面排水。

2.2.2临时生产、办公设施规划与施工

按通过监理工程师审批的临时工程总体布置,组织临时设施、施工辅助项目、施工水、电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仓储系统等建、构筑物的规划、修建;

按照经业主审批同意的各辅助场地布置和结构设计进行临时建筑的修建,临时办公、生产设施场地按环保规划设置垃圾集中与收集站,现场生产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等;

2.2.3布设测量控制网点

组织工程测量人员校测由设计方提供的测量基准,并按本工程施工放线精度要求测设用于本工程施工的加密测量控制网点,主要控制点为进口段控制网、1#竖井、2#竖井的控制点,并将现场项目经理部建立的施工控制网的校测资料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对测设的网点和增设的控制网点修建必要的保护设施和标志。

2.2.4内业准备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详细踏勘现场、收集地形、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工程资料,组织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本标工程实施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包括:

施工总进度计划和各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总体规划和布置;

临时工程施工设计;

细化单位工程施工方法和措施;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区环境保护措施及文明施工等方面。

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重大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在广泛咨询并听取技术专家的建议的基础上并进行专题论证。

主要论证的方案为施工排水方案、隧洞支护方案、隧洞衬砌方案、竖井开挖及垂直运输、安全施工方案。

确定“优质、高效、安全施工”的最佳施工方案,并在规定的日期前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在单项工程施工前,会同设计、监理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充分理解设计文件,并据此指导现场施工。

组织专职质安人员编制本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管理办法和《安全防护手册》,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技能考核。

2.2.5材料、设备及零配件采购、运输与储存

进场后立即编制建筑材料的采购与使用计划,对于自行采购的建材在进库之前抽样检验,符合工程使用要求的才可入库储存。

按监理工程师要求的格式制定单位工程施工材料验收记录表格、材料使用记录表格、质量自检表格文件,以详实工程施工文件档案。

2.2.6环境保护设施修建

在进行场内三通一平的施工过程中,同时搞好施工营地、现场的安全与环保设施的建设。

施工营地进行必要的绿化,现场根据地形和施工安全要求设置防洪排水设施和防火消防设施,对可能由于施工造成的植被破坏或有水土流失隐患地段进行保护。

2.2.7施工外部环境的协调建立

进场后,立即和当地政府进行沟通交流,取得他们的支持,最大限度地争取当地群众的支持与配合,为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施工环境。

2.3施工总体安排

2.3.1施工区段划分

本标段遂洞全长2.7km,洞身段于2+200段和3+240段各设计一竖井,整体上本项目工程由三个施工区段组成,即进口洞身段1+100~1+700为洞身第一施工区,1+700~2+700为洞身第二施工区段,2+700~3+750为洞身第三施工区段。

开工后三个施工区首先进行施工的是进口段明挖、1#、2#竖井的开挖和衬砌,在三个施工区各自完成明挖、竖井开挖后分别进行隧洞工程施工,分五个作业面同步组织施工。

2.3.2施工队任务划分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施工项目主要为:

隧洞进口段土石方明挖、竖井开挖、竖井混凝土衬砌、平洞开挖、平洞混凝土衬砌、回填灌浆、固接灌浆、进口段普通混凝土浇筑。

根据本工程施工项目,三个施工区分三个作业队,由项目部统一管理,每个作业队各下设五个作业班组,作业班组分别为机械班、隧洞开挖班、支护班、衬砌班、钢结构制作安装班和灌浆班。

各作业班组负责的作业内容如下:

机械队——负责机械维修、进口段土方明挖、施工排水、大中小型机械维修和保养、竖井土方垂直运输、临时用电、建筑材料的运输等。

隧洞开挖班—负责隧洞的开挖及洞内水平运输。

钢结构制作安装班——负责隧洞支护的钢结构的制作与安装。

支护班——负责竖井、隧洞的锚杆、挂网、喷护混凝土施工。

衬砌班——负责隧洞的混凝土衬砌、混凝土拌和站。

灌浆班——负责锚杆灌浆、回填灌浆、固接灌浆。

2.3.3各分项工程主要的施工方法

2.3.3.1施工排水方案

施工排水方案主要采用井点降水法降低地下水位,在洞轴线外侧3m内打排水井的施工方案进行排水,排水井的间距依据现场实际排水量调整间距,排水井比隧洞底低8m,由于对地下水情况不明,初步拟定排水井间距为:

排水井间距为20m(具体以开挖后情况再做调整);

1#竖井和2#竖井各设置一排水井;

排水井均采用多极泵抽水排至地表排水沟内。

除采用井点降水法外,隧洞内排水主要为洞内渗水的排水,洞内抽水采用潜水泵抽水,由掌子面直接抽水排至洞外。

洞外井点降水应超前一个流水段进行施工,当隧洞开挖施工过程中,洞内施工排水能满足要求时,可停止地面排水井的施工,仅采用洞内施工排水。

1#、2#竖井底部处各设置一深集水坑,洞内排水均排至集水坑后由竖井处抽至洞外。

2.3.3.2洞身开挖施工方法

本隧洞土洞段围岩稳定性极差,岩性为低液粉(粘)土层及第四系含土碎石、含砂砾层,同时具有较高的地下水位,围岩稳定时间均较短,因此,全洞施工遵循短进尺、及时柔性支护、跟进式适时衬砌的原则进行(即边开挖、边支护、边衬砌),做到随挖随衬,及时支护,开挖、支护、衬砌各相差一个施工段。

由于隧洞围岩较差,开挖成洞条件差,必须采用超前支护的方式开挖,超前支护包括超前注浆小导管,超前钢结构支护,然后用人工开挖掌子面,土洞段严禁采用爆破方法开挖。

隧洞开挖遵循“短进尺”的开挖原则,采取错台开挖法,开挖采用上下台阶分部开挖方式,先开挖上导洞,再开挖下导洞,底拱浇注前再进行底部开挖。

开挖循环进尺暂按:

一般在0.5~1m,不得大于1.5m,围岩稳定性较差及变形相对较大的地段不得大于0.5m。

在取得一定的观测数据之后,再根据洞周收敛监测的结果由建设、监测、设计、监理单位共同研究调整。

隧洞开挖采用人工开挖,并采用输送带机运至2m3小型农用翻斗车拉运到洞外(平洞)。

竖井段土方输送带由掌子面到衬砌段,保持隧洞衬砌过程中不中断隧洞的开挖,农用车停于隧洞衬砌段后侧。

对于有地下水的地区段、必须提前采取排水或降水措施。

土洞的各道工序施工原则上应在相对干燥的条件下进行。

在洞外采取了排(降)水措施的基础上,若洞内仍然有渗水出现,应在洞内采取超前排水和设置可靠的施工临时排水系统,防止洞周岩体(或土体)在水的作用下破坏和失稳。

2.3.3.3洞身支护施工方法及要求

本隧洞是按照新奥法原理按两次支护复合式衬砌设计的。

一次支护(初期)是具有一定强度的柔性支护,二次支护是刚性支护,隧洞一次支护以挂网喷护混凝土、格栅拱架、系统锚杆为主。

在稳定性较差地段加密格栅拱架。

格栅拱架的间距可和开挖循环进尺一致,上导洞部位格栅安装以锁脚锚杆固定,下导洞格栅拱架在底板开挖控制线以下设置C20早强混凝土基座。

格栅拱架应与围岩密贴,安装后立即用喷射混凝土填塞格栅拱架与围岩的间隙,格栅间需采用钢筋进行连接,系统锚杆应与格栅拱架焊接。

一次支护必须在开挖后立即施作,开挖一个循环支护一个循环,本开挖循环没支护完成不得进行下一个循环的开挖。

一次支护应密贴掌子面进行。

15~20cm的挂网喷护混凝土可按规范分层次施工,但必须喷够厚度。

在一次支护完成二次支护尚未跟进时,若围岩变性过大有失稳征兆时,可考虑一次支护底拱封闭加强一次支护等措施,随后及时实施二次支护。

2.3.3.4二次支护施工方法及要求

二次支护为钢筋混凝土,厚度40厘米。

由于围岩变形较大极不稳定,在一次支护完成到30米时立即进行二次支护。

隧洞衬砌采用定制组合钢模台车支护,钢桁架支撑体系,侧顶拱采用混凝土输送泵将混凝土直接入仓浇筑,并在顶拱上预留入仓孔和振捣孔。

开挖超过确定的二次支护时间尚未进行永久衬砌时,应停止掘进,立刻进行二次支护。

待衬砌完成后可允许继续开挖工作。

二次支护与开挖掌子面的距离规定必须严格执行,其距离必须限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二次支护应及时浇注仰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