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25750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6.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docx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

中国美术史

名词解释

1.彩陶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者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2.岩画:

岩画是古代描绘或者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3.饕餮纹:

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4.画像石(砖):

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壁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5.“迁想妙得”:

“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中,掌握对象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以及与外形的关系,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迁想”的结果。

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与主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

6.顾恺之:

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出身世族家庭。

少年时以其天才的、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闻名,并为上层人士所器重。

他是一个典型的士大夫专业画家,他在绘画及文学方面艺术方面才华横溢。

有绘画作品《洛神赋》《女史箴》,在艺术上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要求—“传神写照”

7.张僧繇:

江苏人,生于南齐时期,主要艺术活动在整个梁代。

他所创造的绘画风貌,对南北朝后期和隋唐两代的绘画艺术,起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他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8.“畅神说”:

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畅神说”,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畅神说”使中国画“以神写照”的理论又前进了一步。

9.“比德说”:

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

其基本涵义是:

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既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

10.《五牛图》:

是中唐专写农村风俗的画家韩滉的作品。

在这幅横卷上,画家用粗笔描绘了五头不同形态的黄牛,其中有所谓“步者、 者、纵 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

笔墨简练、形象生动而逼真,体现出深厚朴实的艺术风格。

11.《历代名画记》:

唐代张彦远著。

此书是中国第一部比较完备的绘画通史,文章体裁新颖、材料丰富,在古代美术史论著中,是一部科学、系统的重要文献。

全书共分十卷,内容大致包括四部分:

绘画的发展史,画家传记及有关资料,绘画技法与理论,作品的鉴赏收藏与考证。

12.“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这是张璪总结自己的艺术实践时谈到的,他概括了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理论基石。

“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心源”,即有所思,有所寄意;反之,“得心源”也不凭空而得,一味以意为之,而是建立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便会有好多作品产生。

13.“意在笔先”:

“意”主要是指构思的内容,即用形象来把握思想、情感、意趣。

有了这个意就全局在胸,落笔就能“守其神,专其一”

14.“品论”:

以品论画,自六朝始,历代沿袭,遂成传统。

立品格,对于把握绘画的审美特征是一个创举,对于中国古典美的范畴理论,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

15.院体画:

专指封建时代为皇室宫廷供养的专职画家的作品,反映了最高统治者的审美标准。

一般讲求工细、整齐、富丽堂皇,有较强的装饰性。

16.“南宋四大家”:

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

他们四人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17.《清明上河图》:

是北宋风俗画家张择端所画的风俗长卷。

作者通过清明节北宋都城汴梁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两岸各阶层人物活动情景的描绘,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全幅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画家用高度概括和集中的手法,广阔而细致地描写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形象和世俗生活。

18.《太白行吟图》:

作者梁楷是宋嘉泰年间的画院待诏。

〈太白行吟图〉是他减笔画的代表作品。

用迅疾洒脱、灵转活泼的几笔,活现了李白“恃才傲物、不慕荣利”的性格和昂扬潇洒的动人神情。

19.文人画:

是指封建时代文人士大夫创作的鲜明反映他们生活理想和审美趣味的具有独特形式的绘画。

20.元四家: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是元代最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被称做元四家。

21.董其昌:

明末的绘画大师,而且是一位重要的绘画理论家。

他提出了“南北宗论”。

22.八大山人:

明朝朱耷,号八大山人。

善画山水花鸟竹木。

23.扬州画派:

清朝雍正至乾隆年间活动在扬州地区的著名画派。

主要成员有金农,郑燮,黄慎,李 ,罗骋,李方膺,汪士慎,高凤翰等八人。

24.借古以开今

25.吴带当风:

唐代画家吴道子所创。

吴道子在中年之后,一改顾恺之以来的线型,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物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后人将"吴带当风"作为一种技法规范。

26.《人物龙凤帛画》:

这是1949年在湖南陈家大山楚墓中发现的我国现存最早的绘画之一(战国)。

此画表现楚国贵族妇女祈祷飞腾的龙凤引导她的灵魂登天升仙。

此画主要采用黑线勾描的表现手法,线条运转有节奏韵律感,用色单纯。

黑白块的对比,点、线、面的结合,使形象有一定的重量感而生意盎然。

此画以墨线勾画,可以认为战国时期已经形成了中国线描人物的传统风格并达到较高水平。

27.元四家:

元代中晚期的浙江一带的文人画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

生活中有不得意的遭遇,艺术上受赵孟頫影响,以绘画作品表现其心境和情趣。

28.《屈子行吟图》:

是明代画家陈洪绶年轻时为屈原《九歌》所做插图12幅中最出色的一幅。

画家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坚毅沉着,宛如泰山不可动摇的爱国诗人的形象,突出表现了其愤郁孤寂的情绪和坚定不移的气节。

29.本生故事:

是指释迦前生,包括他作王子以前若干世的故事。

其实本生故事的内容,许多是早就在印度民间流传的美丽的寓言和传说。

这些来自民间的本生故事,通过艺术家的彩笔,构成了莫高窟壁画中最富有人间气息的动人作品。

30.南宋四大家:

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画院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他们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

亦称“南宋四家”

31.借古以开今:

清初“创新派”的艺术主张。

以清初“四僧”和龚贤为代表的“创新派”,继承了明中叶以后兴起的突破传统的解放思潮,在艺术上感破感立,强调个性解放,提倡“借古开今”,反对泥古不化,利用和改造传统的绘画形式表达自己真实的生活情感。

他们的艺术对清代和后世影响很大。

填空题

1.原始是时代的美术类别大致有石器、陶器、雕塑、绘画以及建筑和编织工艺等。

2.原始美术具有混沌性特征。

3.艺术起源说有以下观点模仿说:

、巫术说、游戏说、心灵表现说以及“季节变化的符号说”、“投射说”等。

4.仰韶文化彩陶的早、中、晚期分别以半坡类型、庙底沟类型和马家窑类型为代表。

5.西安半坡村遗址出土彩陶的代表作品有人面鱼纹盆、鱼纹盆、鹿纹盆。

马家窑遗址出土彩陶的代表作品有舞蹈纹彩陶盆等。

6.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正是原始时代“击石拊石,为兽率舞”的形象反映。

7.彩陶纹饰的描绘手法有三种类型:

线描型、平涂型、综合型。

8.如果说彩陶是以其造型和纹饰的有机结合而光彩夺目的话,那黑陶则是以质地精美和丰富的造型取胜。

9.黑、光、薄、棱、鼻是黑陶的基本特征,它给人以庄重、肃穆的审美感受。

10.原始黑陶以距今四千年左右的龙山文化类型为代表。

11.目前发现最早的玉器是辽宁省阜新查海七八千年前原始村落遗址中的一批玉器。

12.我国重要的岩画有内蒙阴山岩画、江苏连云港将军崖岩画、广西花山崖岩画、云南沧源岩画、四川珙县岩画、新疆天山岩画等。

13.迄今已发现的我国绘画最早的实物资料是甘肃秦安大地湾仰韶文化时期居址的地画。

14.希腊雕塑是在肯定人性的基础上高扬“神性”,青铜礼器是在极端地贬抑人性的基础上高扬“神性”的。

15.河南安阳武官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标志着我国公元前14世纪前后对于青铜器铸造的最高水平。

16.青铜礼器在各种场合使用,主要在祭祀活动中使用.

17.青铜的造型具有端庄凝重、纹饰富丽而怪异的特色。

18.三代青铜器的纹样装饰,常常采用三层重叠的组织原则。

19.商代古城湖北盘龙城殿堂遗址中宫殿建筑前堂后室的布局,奠定了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中国宫殿建筑前朝后寝的基本结构。

20.瓦的发明是西周在建筑上的突出成就。

21.我国传统的民族形式的木构建筑基本形制确立于西周。

22.汉代的美术创作队伍由宫廷画家、民间画工、文人画家三个方面构成。

23.集战国建筑艺术之大成而毁于秦末兵乱的骊山阿房宫是宣扬秦统一之威力的艺术佳作。

24.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其人物形象使人联想起伟大诗人屈原。

25.汉代的厚葬风气的兴盛,使“墓室艺术”非常发达。

26.汉代艺术的基本特征是气势和古拙。

27.山东画像石代表作品有《泗水取鼎》、《王陵母》等。

四川画像的代表作品有《播种图》等。

28.山东画像石艺术的特点是古朴深厚,南阳画像石艺术的特点是泼辣豪放,四川画像砖艺术的特点是清新明朗。

29.汉画像砖在四川地区发现最多。

30.《泗水取鼎》是山东武士祠画像石的代表作之一。

31.迄今发现汉墓壁画中图幅和榜题保存最多的是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

32.战国秦汉的壁画可分殿廷宫室壁画和墓室壁画两大类。

33.汉代石雕中最具艺术价值和艺术魅力的应首推霍去病墓前石雕。

34.霍去病墓前石雕的中心作品是《立马》。

35.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观”之一的秦陵兵马俑是1974年在陕西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发现的。

36.在成都天回山出土的东汉陶俑《击鼓说唱俑》,是一件具有永恒魅力的杰作。

37.汉代青铜造像的代表作品有《长信宫灯》、《铜奔马》以及云南晋宁石寨山等地出土的滇族铜雕等。

38.1969年在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的铜车马仪仗队,是我国汉代造像的代表作品。

其中足踩铜雀的天马堪称雕塑史上的杰作。

39.在文献记载中,最早以画“梵像”即西域风格的佛像知名的画家是曹不兴。

40.顾恺之提出把握描绘对象形神的方法是迁想妙得。

41.顾恺之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高新要求是传神写照。

42.“六法”是南齐画家谢赫在其《古画品录》一书中提出来的。

43.曹不兴和卫协是三国两晋时期开启一代新风而留名画史的画家。

44.曹不兴是东吴最有声誉的画家,也是记载中最早以佛画知名的画家。

他所画佛像衣纹稠叠如贴在身上一样,故有曹衣出水之说。

45.卫协绘画的主要特点是“巧密与精思”(顾恺之语)。

46.我国古代四大画家是张僧繇、顾恺之、陆探微、吴道子。

47.张僧繇创造了独具风格的疏体画,与顾恺之、陆探微的密体画一道,奠定了我国绘画艺术的两种基本表现手法。

48.谢赫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系统的美术史论专著。

他在该书序中提出了标程千古的品画标准“六法论”。

49.谢赫提出的品画艺术标准——“六法论”,即“气韵生动、古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模写”。

50.南北朝时期的两篇重要山水画文献是宗炳的〈画山水序〉和王微的〈叙画〉。

51.畅神说是南北朝时期宗炳在他的《画山水序》中提出的。

52.佛教与佛教艺术东渐的路线大致有三条:

一是西北路,沿丝之路而输入内地;一是海路,即从锡兰到青岛和广州;一是从尼泊尔到西藏,从缅甸到云南(即南方丝绸之路)。

53.丝绸之路上的佛教艺术遗址有新疆的克孜尔千佛洞、敦煌的莫高窟、甘肃的炳灵寺、麦积山,山西的云岗石窟、河南龙门石窟和四川广元石窟艺术。

54.佛教艺术大致包括三部分:

建筑、雕刻、壁画。

55.敦煌莫高窟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是我国佛教艺术的代表。

56.迄今发现保存早期壁画最多的是敦煌莫高窟。

57.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萨垂那太子》属本生故事内容。

58.中国佛教雕塑艺术史可分三个时期,早期:

魏晋南北朝时代,以北魏的云岗和龙门石窟为代表。

中期:

隋至中唐时代,以唐代龙门及天龙山为代表。

晚期:

晚唐至两宋时代,以唐宋大足为代表。

59.云岗石窟、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并称我国古代佛教石窟艺术三大宝库。

60.佛教建筑主要有塔、寺庙、石窟三大内类。

佛教建筑最大的特征是封闭性。

61.隋唐绘画中以人物画和释道人物画为主流,成就最高。

62.初唐画坛以阎立本为代表的中原画风和以尉尺乙僧为代表的西域画风为主。

63.阎立本的代表作是《步辇图》、《职贡图》、《历代帝王图》。

64.“吴带当风”的“吴”指的是吴道子;画圣指的是吴道子。

65.吴道子用“莼菜条”式的线条描绘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66.《虢国夫人春游图》、《武后行从图》、《捣练图》是张萱的代表作。

《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听琴图》是周昉的代表作。

67.张萱、周昉的绮罗人物画是唐代丰腴华贵审美理想的形象反映。

68.晚唐孙位的《高逸图》具有魏晋遗风。

69.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卷轴山水画中最古老的一幅。

70.李思训被后人推为“北宗”或青绿山水画派之祖。

〈江帆楼阁图〉、《明皇幸蜀图》是其代表作。

71.王维在中国山水画史上曾被推为南宗之祖。

72.中晚唐时期知名的花鸟画家有薛稷、边銮、刁光胤。

73.韩干是唐代的画马名家,〈牧马图〉、《照夜白图》流传至今。

74.韩滉是中唐专写农村风俗的画家。

〈五牛图〉是其著名的传世之作。

75.唐代的绘画理论主要有裴孝原的〈贞观公私画史〉、李嗣真〈读画品〉、彦悰〈后画录〉、张怀瓘〈画断〉、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和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

76.〈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较完备的绘画通史。

首次提出书画同源的理论。

77.中国佛教造像至唐代已达到完美的境地。

杨惠之是有记载的雕塑家中的代表人物。

78.唐陵雕刻最著名的当数昭陵六骏浮雕

79.唐代工艺品最著名的当推唐三彩。

80.“院体画”是宋朝(朝代)绘画的主流。

“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是鲁迅先生对之恰如其分的评价。

81.五代花鸟画的突出成就,集中地反映在南唐的徐熙、西蜀的黄荃两位画家的艺术上。

82.五代南唐花鸟画的代表画家是徐熙。

83.五代西蜀花鸟画的代表画家是黄荃。

84.五代人物画作品《宫中图》为周文矩所作。

85.五代人物画作品《韩熙载夜宴图》为顾宏中所作。

86.五代山水画坛出现了荆浩、关同、董源、巨然几位大画家,开创了南北山水画风格。

87.五代北方山水画派以荆浩、关同为代表,江南画派以董源、巨然为代表。

88.五代山水画家荆浩名作有〈匡庐图〉,关同名作有〈关山行旅图〉。

89.《潇湘图》、《龙袖郊民图》是五代山水画家董源所作。

90.《秋山问道图》是五代山水画家巨然所作。

91.五代南唐山水画家留下的佳作有赵干的《江行初雪图》,卫贤的《高士图》。

92.宋初中原画派以李成、关同、范宽为代表。

93.他们均师荆浩,更师造化,各自艺术风格不同:

关同峭拔、李成旷远、范宽雄杰。

94.《晴峦萧寺图》和《读碑窠石图》是李成的代表作。

95.《溪山行旅图》是一幅古代山水的优秀典范,作者范宽。

96.郭熙是北宋院体山水画的代表。

他的山水画理论由其子整理编成〈林泉高致〉,这是我国画论中的一部重要著作。

97.“米点山水画”的开派画家是米芾。

98.“夏半边、马一角”指的是南宋山水画家夏珪和马远。

99.《万壑松山图》、《清溪渔隐图卷》是南宋山水画家李唐的代表作。

100.《踏歌图》为宋代画家马远所作。

101.宋代的道释人物画高手有武宗元、石恪。

102.宋代人物画大师有李公麟、梁楷、牧溪。

103.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绘画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04.现存宋代最有名的历史画有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李唐的〈采薇图〉、李公麟的〈免胄图〉。

105.五代两宋佛教造像风气最盛者莫过于四川大足。

106.大足石刻北山125窟的数珠观音,因其柔媚纯净,被人们称之为媚态观音。

107.赵孟頫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山水画,〈鹊华秋色图〉卷是他山水画的代表作。

108.“元四家”按董其昌的说法指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

109.黄公望传世作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富春山居图〉。

110.元代著名的水墨花鸟画家有王渊、陈琳、李 、柯九思、王冕等。

111.王蒙的山水画常用解锁皴。

112.“牛毛皴”是元代画家王蒙画山水常用的皴法。

113.“予作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是倪瓒的艺术见解。

114.“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这是石涛的艺术见解。

115.明代工艺美术方面的突出成就,一是瓷器,二是染织和漆器,三是明式家具。

116.刺绣在清代形成了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四大名绣。

117.“明四家”指的是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

118.沈周的山水画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沧州趣图卷》。

119.唐寅人物仕女画代表作有《东方塑偷桃图》、《孟蜀官妓图》、《秋风执扇图》,《李端端图》等。

120.董其昌不仅是明末的绘画大家,而且是位重要的绘画理论家。

他是南北宗论的首提者。

121.董其昌认为山水画“南宗”的开派画家是王维。

122.水墨写意山水画在元代完全成熟,而水墨写意花鸟画则在明代陈淳,徐渭手下才成熟、完美起来。

123.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大师陈淳传世作品有《松菊图》、《牡丹图》、《设色花卉》。

124.《墨葡萄图轴》是明代水墨大写意花鸟画大师徐渭的代表作。

125.明末的人物画大家有陈洪绶,崔子忠等。

126.清初“四僧”指的是弘仁,朱耷,石涛,髡残。

127.王时敏是清初“正统派”的代表画家,而“创新派”主张的代表是清初四僧和“金陵八家”之首的龚贤。

128.弘仁的传世作品有《黄海松石图》,《梅屋松泉图》,《小江风使图》等。

129.髡残(石溪)的传世作品有《板恩寺图》,《苍翠凌图》,《雨洗山根图》。

130.朱耷现存作品有《荷兰水鸟图》,《牡丹孔雀图》、《湖石翠鸟图》、《安晚帖》等。

131.石涛的山水画代表着清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

132.石涛在艺术上见解很深刻,著有《苦瓜和尚语录》、《题画诗跋》等。

133.朱耷在绘画作品上常用的号是八大山人。

134.《千岩万壑图》、《江村画卷》、《夏山过雨图》、《高斋图》是龚贤的传世山水画。

135.扬州画派是清朝雍正到乾隆年间活动在扬州地区的著名画派。

136.郑板桥的艺术主张、美术见解,大都见于题画诗,后收入《郑板桥集》。

137.郑板桥自称自己的书法为“六分半书”。

138.《红楼梦图咏》是清人改琦平生的精心之作。

139.费丹旭的代表作有《十二金钗图》和《百美图卷》。

140.徽州木刻可以代表明代板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141.明清时期的木板年画的主要产地有天津的杨柳青和苏州的桃花坞。

142.明代建筑成就体现在北京城,圆明园和园林的建造上。

143.苏州的拙政园可作为明代园林建筑的代表。

144.清代建筑成就以圆明园为最高。

承德避暑山庄是清建筑的又一重要成就。

145.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一个中国画报《点石斋画报》于1884年在上海创刊。

146.上海画派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绘画流派。

其主要画家有任熊,任薰,任颐,虚谷吴俊卿等。

147.赵之谦,任伯年,吴昌硕并称为清末三大家。

148.所谓“海派三任”是指任熊、任薰和任颐。

149.我国最早建立的专业美术院校是1911年在上海创立的中西美术学校。

150.1912年11月,上海美专的前身上海图画美术院创立,年仅17岁的刘海粟任院长。

151.以运用磨制石器和发明陶器为主要标志的新石器时代,是古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起点。

152.中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

153.秦汉时期的美术,从历史纪年来划分,应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220年。

154.我国最早的寺院,是东汉时期建于洛阳的白马寺。

155.敦煌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

156.古代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是三国时东吴的曹不兴。

157.魏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其最具代表的作品当数作于永和九年的兰亭序。

158.唐代宗教美术的一个显著变化,便是其现实性因素的增多,这种倾向也被称为世俗化。

159.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营造的昭陵陵,开创了“因山为陵”的先例。

160.《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南唐画家顾闳中。

161.宋代风俗画家中以善画婴戏而著称的是苏汉臣,其传世作品有《秋庭戏婴》等。

162.宋代山水画家王希孟所绘《千里江山图》,堪称青绿山水之典范。

163.元代学米氏云山而自成一家的少数民族画家高克恭。

164.南宋缂丝名家有定州沈子蕃、松江朱克柔等。

165.清初,江西画家罗木开创了江西派。

166.原始社会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流行地面建筑与干栏式式建筑。

167.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时代最具特色的青铜器。

168.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司母戊方鼎是商后时期的作品。

169.汉代兼具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艺术作品是画像石。

170.西汉马王堆出土的“T”字形旌幡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171.三国时期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也是记载中知名最早的佛像画家曹不兴。

172.北宋为宫廷花鸟画推向新的水平的画家是法常。

173.南宋以画“边角之景”而著名的画家,除马远外,还有夏珪。

174.明清时期的木版年画主要产地有天津的杨柳青和苏州的桃花坞。

175.北京的天坛是皇帝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处所。

176.原始黑陶擦距今四干年左右的龙山文化类型为代表.

177.青海大通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正是原始时代

“击石附石.百兽率舞”的形象反映。

178.青铜礼器在各种礼仪场合使用,主要在祭祀活动中使用。

179.集战国建筑艺术之大成而毁于秦末兵乱的骊山阿房宫是宣扬秦统一之威力的艺术佳作。

180.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其人物形象使人联想起伟大诗人屈原。

181.迄今发现汉墓壁画中画幅和榜题保存最多的是内蒙和林格尔东汉墓壁画.

182.在文献记载中.最早以画佛画知名的曲家是曹不兴

183.顾恺之提出把握描绘对象形神的方法是迁想妙得。

184.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萨埵那太子》属于本生故事内容。

185.初唐人物画以閰立本为代表的中原画风和以尉迟乙僧为代表的西域画风为主。

186.五代南唐花鸟画的代表画家是徐熙.

187.五代人物画作品《宫中图》为周文矩所作。

188.“米点山水画”的开派画家是米芾

189.《秋郊饮马图》为元代画家赵孟頫所作。

190.“牛毛皴”是元代画家王蒙画山水常用的皴法。

191.山水画《庐山高图》的作者是沈周

192.在中国绘画史颇有影响的“南北宗论”是明代的董其昌提出来的。

193.朱耷在绘画作品上常用的号是八大山人

194.“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这是石涛的艺术见解。

195.所谓“海派三任”是指任熊、任薰和任颐。

196.仰韶文化彩陶早期以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为代表。

197.安阳武官出土的商代的司母戊大方鼎,标志着我国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后青铜器铸造的最高水平。

198.三代青铜器纹样装饰.常常采用三层重叠组织原则。

199.汉代的厚葬风气的兴盛,使“墓室艺术”非常发达。

200.汉画像砖在四川地区发现最多。

201.《泗水取鼎》是山东武氏祠画像石的代表作之一.

202.“六法”是南齐画家谢赫《古画品录》一书中提出来的。

203.迄今发现保存早期壁画最多的是敦煌莫高窟。

204.吴道子用“莼菜条”式的线条描绘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

205.董源是五代江南山水画派的代表画家。

206.《重屏会棋图》为五代画家周文矩所作。

207.《踏歌图》为宋代山水画家马远所作。

208.王蒙的山水画常用解索皴。

209.“予作画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这是倪瓒的艺术见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