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929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docx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县委书记的榜样

1962年冬天,正是豫东兰考县遭受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最严重的时刻。

这一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淹坏了30多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最低水平。

就是在这样的关口,党派焦裕禄来到了兰考。

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呵!

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

困难,重重的困难,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这位新到任的县委书记的双肩。

但是,焦裕禄是带着《*选集》来的,是怀着改变兰考灾区面貌的坚定决心来的。

在这个贫农出身的共产党员看来,这里有36万勤劳的人民,有烈士们流血牺牲解放出来的90多万亩土地。

只要加强党的领导,一时就有天大的艰难,也一定能杀出条路来。

第二天,当大家知道焦裕禄是新来的县委书记时,他已经下乡去了。

他到灾情最重的公社和大队去了。

他到贫下中农的草屋里,到饲养棚里,到田边地头,去了解情况,观察灾情去了。

他从这个大队到那个大队,一路走,一路和同行的干部谈论。

见到沙丘,他说:

"栽上树,岂不是成了一片好绿林!

"见到涝洼窝,他说:

"这里可以栽苇、养鱼。

"见到碱地,他说:

"治住它,把一片白变成一片青!

"转了一圈回到县委,他向大家说:

"兰考是个大有作为的地方,问题是要干,要革命。

兰考是灾区,穷,困难多,但灾区有个好处,它能段练人的革命意志,培养人的革命品格。

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

"

焦裕禄的话,说得大家心里热呼呼的。

大家议论说,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

"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

连年受灾的兰考,整个县上的工作,几乎被发统销粮、贷款、救济棉衣和烧煤所淹没了。

有人说县委机关实际上变成了一个供给部。

那时候,很多群众等待救济,一部分干部被灾害压住了头,对改变兰考面貌缺少信心,少数人甚至不愿意留在灾区工作。

他们害怕困难,更害怕犯错误……

焦裕禄想:

"群众在灾难中两眼望着县委,县委挺不起腰杆,群众就不能充分发动起来。

'干部不领,水牛掉井',要想改变兰考的面貌,必须首先改变县委的精神状态。

"

夜,已经很深了,焦裕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他披上棉衣,找县委一位副书记谈心去了。

在这么晚的时候,副书记听见叩门声,吃了一惊。

他迎进焦裕禄,连声问:

"老焦,出了啥事?

"

焦裕禄说:

"我想找你谈谈。

你在兰考十多年了,情况比我熟,你说,改变兰考面貌的主要问题在哪里?

"

副书记沉思了一下,回答说:

"应该在思想前面加两个字:

领导。

眼前关键在于县委领导核心的思想改变。

没有抗灾的干部,就没有抗灾的群众。

"

两个人谈得很久,很深,一直说到后半夜。

他们的共同结论是,除"三害"首先要除思想上的病害;特别是要对县委的干部进行抗灾的思想教育。

不首先从思想上把人们武装起来,要想进行除"三害"的斗争,将是不可能的。

严冬,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

人们到齐后,他并没有宣布议事日程。

只说了一句:

"走,跟我出去一趟",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

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

车站的屋檐下,持着尺把长的冰柱。

许多逃荒的灾民扶老携幼拥挤在候车室里。

他们正等待着国家运送灾民前往丰收地区的专车,从这里开过……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说:

"同志们,你们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

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

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

他没有再讲下去,所有的县委委员都沉默着低下了头。

这时有人才理解,为什么焦裕禄深更半夜领着大家来看风雪严寒中的车站。

从车站回到县委,已经是半夜时分了,会议这时候才正式开始。

焦裕禄听了大家的发言,最后说:

"我们经常口口声声说要为人民服务,我希望大家能牢记着今晚的情景,这样我们就会带着阶级感情,去领导群众改变兰考的面貌。

"

紧接着,焦裕禄组织大家学习《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文章,鼓舞大家的革命干劲,鼓励大家像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工作。

以后,焦裕禄又专门召开了一次常委会,回忆兰考的革命斗争史。

在残酷的武装斗争年代,兰考县的干部和人民,同敌人英勇搏斗,前仆后继。

有个地区,在一个月内曾经有九个区长为革命牺牲。

烈士马福重被敌人破腹后,肠子被拉出来挂在树上……焦裕禄说:

"兰考这块地方,是同志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

"

一连串的阶级教育和思想斗争,使县委领导核心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站起来了。

他们打掉了在自然灾害面前束手无策、无所作为的懦夫思想,从上到下坚定地树立了自力更生消"三害"的决心。

不久,在焦裕禄倡议和领导下,一个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蓝图制订出来了。

这个蓝图规定在三五年内,要取得治沙、治水、治碱的基本胜利,改变兰考的面貌。

这个蓝图经过县委讨论通过后,报告了中共开封地委,焦裕禄在报告上,又着重加了几句:

"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

面对着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

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

"

这几句话,深切地反映了当时县委的决心,也是兰考全党在上级党组织面前,一次庄严的宣誓。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焦裕禄深深地了解,理想和规划并不等于现实,这涝、沙、碱三害,自古以来害了兰考人民多少年呵!

今天,要制服"三害",要把它们从兰考土地上像送瘟神一样驱走,必须进行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付出高昂的代价。

他想,按照*的教导,不管做什么工作,必须首先了解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要想战胜灾害,单靠一时的热情,单靠主观愿望,事情断然是办不好的。

即使硬干,也要犯"闭塞眼睛捉麻雀"的错误。

要想战胜灾害,必须详尽地掌握灾害的底细,了解灾害*,然后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部署。

他下决心要把兰考县1800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情况摸透,亲自去掂一掂兰考的"三害"究竟有多大分量。

根据这一想法,县委先后抽调了120个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控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

焦裕禄和县委其他领导干部,都参加了这次调查。

那时候,焦裕禄正患着慢性的肝病,许多同志担心他在大风大雨中奔波,会加剧病情的发展,劝他不要参加,但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同志们的劝告,他说: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

"他不愿意坐在办公室里依靠别人的汇报来进行工作,说完就背着干粮拿着雨伞,和大家一起出发了。

有一次,焦裕禄从固阳公社回县城路上,遇到了白帐子猛雨。

大雨下了七天七夜,全县变成了一片汪洋。

焦裕禄想:

"洪水呀,等还等不到哩,你自己送上门来了。

"他回到县里后,连停也没停,就带着办公室的三个同志察看洪水去了。

眼前只有水,哪里有路?

他们靠着各人手里的一根棍,探着,走着。

这时。

焦裕禄突然感到一阵阵肝痛,不时弯下身子用左手按着肝区。

三个青年恳求他:

"你回去休息吧。

把任务交给我们,我们保证按照你的要求完成任务。

"焦裕禄没有同意,继续一路走,一路工作着。

他站在洪水激流中,同志们为他张着伞,他画了一张又一张水的流向图。

等他们赶到金营大队,支部书记李广志一看见焦裕禄就吃惊地问:

"一片汪洋大水,您是咋来的?

"焦裕禄抡着手里的棍子说:

"就坐这条船来的。

"李广志让他休息一下,他却拿出自己画的图来,一边指点着,一边滔滔不绝地告诉李广志,根据这里的地形和水的流势,应该从哪里到哪里开一条河,再从哪里到哪里挖一条支沟……这样,就可以把这几个大队的积水,统统排出去了。

李广志听了非常感动,他没有想到,焦裕禄同志的领导工作竟这样的深入细致!

到吃饭的时候了,他要给焦裕禄派饭,焦裕禄说:

"雨天,群众缺烧的,不吃啦!

"说着,就又向风雨中走去。

送走了风沙滚滚的春天,又送走了暴雨连连的夏季,调查队在风里、雨里、沙窝里、激流里度过了一个月又一个月,方圆跋涉了5000余里,终于使县委抓到了兰考"三害"的第一手资料。

全县有大小风口84个,经调查队一个个查清,编了号、绘了图;全县的千河万流,淤塞的河渠,阻水的路基、涵闸……也调查得清清楚楚,绘成了详细的排涝泄洪图。

这种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使县委基本上掌握了水、沙、碱发生、发展的规律。

几个月的辛苦奔波,换来了一整套又具体又详细的资料,把全县抗灾斗争的战斗部署,放在一个更科学更扎实的基础之上。

大家都觉得方向明,信心足,无形中增添了不少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焦裕禄在苦苦思索着。

在多年的工作中,焦裕禄善于从*同志著作中汲取营养,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叫做"白天到群众中调查访问,回来读*著作,晚上'过电影'。

"他所说的'过电影',主要是指联系实际来思考问题。

他说:

"无论学习或工作,不会'过电影'那是不行的。

"

现在,全县抗灾斗争的情景,正像一幕幕的电影活动在他的脑海里,此时此刻,他常觉得*同志所倡导的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方法,是多么重要!

他决定发动县委领导同志再到贫下中农中间去,集中群众的智慧寻求解决困难的办法。

他自己更是经常住在老贫农的草庵子里,蹲在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

他带着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群众的无限信任,在广大贫下中农中间询问着、倾听着、观察着。

他听到许多贫下中农的要求和呼声,看到许多社队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革命精神。

他在群众中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总结了不少可贵的经验。

群众的智慧,使他受到极大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他战胜灾害的信心。

韩村是一个只有27户人家的生产队。

1962年秋天遭受了毁灭性的涝灾,每个只分了12两红高梁穗。

在这样严重的困难面前,生产队的贫下中农提出,不向国家伸手,不要救济粮、救济款,自己割草卖草养活自己。

他们说:

摇钱树,人人有,全靠自己一双手。

不能支援国家,心里就够难受了,决不能再拉国家的后腿。

就在这年冬天,他们割了27万斤草,养活了全体社员,养活了8头牲口还修理了农具,买了7辆架子车。

秦寨大队的贫下中农社员,在盐碱地上刮掉一层皮,从下面深翻出好土,盖在上面。

他们大干深翻地的时候,正是最困难的1963年夏季,他们说:

"不能干一天就干半天,不能翻一锨就翻半锨,用蚕吃桑叶的办法,一口口啃,也要把这碱地啃翻个个儿。

"

赵垛楼的贫下中农在七季基本绝收以后,冒着倾盆大雨,挖河渠,挖排水沟,同暴雨内涝搏斗。

1963年秋天,这里一连九天暴雨,他们却夺得了好收成。

卖了8万斤余粮。

双杨树的贫下中农在农作物基本绝收的情况下,雷打不散,社员们兑鸡蛋卖猪,买牲口买种子,坚持走集体经济自力更生的道路,社员们说:

"穷,咱穷到一块儿;富,咱也富到一块儿。

"

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广大贫下中农自力更生的革命精神,使焦裕禄十分激动。

他认为这就是在*思想哺育下的贫下中农革命精神的好榜样。

他在县委会议上,多次讲述了这些先进典型的重大意义。

他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应该把群众中这些可贵的东西,集中起来,再坚持下去,号召全县社队向他们学习。

"

1963年9月,县委在兰考冷冻厂召开了全县大小队干部的会议,这是扭转兰考局势的大会,是兰考人民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次誓师大会。

会上,焦裕禄为韩村、秦寨、赵垛楼、双杨树的贫下中农鸣锣开道,请他们到主席台上,拉他们到万人之前,大张旗鼓地表扬他们的革命精神。

他把群众中这些革命的东西,集中起来,总结为四句话:

"韩村的精神,秦寨的决心,赵垛楼的干劲,双杨树的道路。

"他说:

这就是兰考的新道路!

是*思想指引的道路!

他大声疾呼,号召全县人民学习这四个样板,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在全县范围内锁住风沙,制服洪水,向"三害"展开英勇的斗争!

这次大会在兰考抗灾斗争的道路上,是一个伟大的转折。

它激发了群众的革命豪情,鼓舞了群众的革命斗志,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抗灾斗争的发展。

它使韩村等四个榜样的名字传遍了兰考;它让*思想的伟大红旗,在兰考36万群众的心目中,高高地升起!

从此,兰考人民的生活中多了两个东西,这就是县委和县人委发出的"奋发图强的嘉奖令"和"革命硬骨头队"的命名书。

"当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共产党员要出现在群众面前"

就在兰考人民对涝、沙、碱三害全面出击的时候,一场比过去更加严重的灾害又向兰考袭来。

1963年秋季,兰考县一连下了13天雨,雨量达250毫米。

大片大片的庄稼汪在洼窝里,渍死了。

全县有11万亩秋粮绝收,22万亩受灾。

焦裕禄和县委的同志们全力投入了紧急的生产救灾。

那是个冬天的黄昏。

北风越刮越紧,雪越下越大。

焦裕禄听见风雪声,倚在门边望着风雪发呆。

过了会儿,他又走回来,对办公室的同志们严肃地说:

"在这大风大雪里,贫下中农住得咋样?

牲口咋样?

"接着他要求县委办公室立即通知各公社做好几件雪天工作。

他说,"我说,你们记记:

第一,所有农村干部必须深入到户,访贫问苦,安置无屋居住的人,发现断炊户,立即解决。

第二,所有从事农村工作的同志,必须深入牛屋检查,照顾老弱病畜,保证不许冻坏一头牲口。

第三,安排好室内副业生产。

第四,对于参加运输的人畜,凡是被风雪隔在途中的,在哪个大队的范围,由哪个大队热情招待,保证吃得饱,住得暖。

第五,教育全党,在大雪封门的时候,到群众中去,和他们同甘共苦。

最后一条,把检查执行的情况迅速报告县委。

"办公室的同志记下他的话,立即用电话向各公社发出了通知。

这天,外面的大风雪刮了一夜。

焦裕禄的房子里,电灯也亮了一夜。

第二天,窗户纸刚刚透亮,他就挨门把全院的同志们叫起来开会。

焦裕禄说:

"同志们,你们看,这场雪越下越大,这会给群众带来很多困难,在这大雪拥门的时候,我们不能坐在办公室里烤火,应该到群众中间去。

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

简短的几句话,像刀刻的一样刻在每一个同志的心上,有人眼睛湿润了,有人有多少话想说也说不出来了。

他们的心飞向冰天雪地的茅屋去了。

大家立即带着救济粮款,分头出发了。

风雪铺天盖地而来。

北风响着尖利的哨音,积雪有半尺厚。

焦裕禄迎着大风雪,什么也没有披,火车头帽子的耳巴在风雪中呼扇着。

那时候,他的肝痛常常发作,有时疼得厉害,他说用一支钢笔硬顶着肝部。

现在他全然没想到这些,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踏着积雪,一边走,一边高唱《南泥湾》。

这一天,焦裕禄没烤群众一把火,没喝群众一口水。

风雪中,他在9个村子,访问了几十户生活困难的老贫农。

在许楼,他走进一个低矮的柴门。

这里住的是一双无儿无女的老人。

老大爷有病躺在床上,老大娘是个瞎子。

焦裕禄一进屋,就坐在老人的床头问寒问饥。

老大爷问他是谁?

他说:

"我是您的儿子。

"老人问他大雪天来干啥?

他说:

"*叫我来看望您老人家。

"老大娘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用颤抖的双手上上下下摸着焦裕禄。

老大爷眼里噙着泪说:

"解放前,大雪封门,地主来逼租,撵得我串人家的房檐,住人家的牛屋。

"焦裕禄安慰老人说:

"如今印把子抓在咱手里,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一定能够改过来。

"

就是在这次雪天送粮当中,焦裕禄也看到和听到了许多贫下中农极其感人的故事。

谁能够想到,在毁灭性的涝灾面前,竟有那么一些生产队,两次三番退回国家送给他们的救济粮、救济款。

他们说:

把救济粮、救济款送给比我们更困难的兄弟队吧,我们自己能想办法养活自己!

焦裕禄心里多么激动呵!

他看到*思想像甘露一样滋润了兰考人民的心,党号召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硬骨头精神,已经变成千千万万群众敢于同天抗、同灾斗的物质力量了。

有了这种精神,在兰考人民面前还有什么天大的灾害不能战胜!

“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

焦裕禄常说,县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要把县委这个"班"带好,必须使这"一班人"思想齐、动作齐。

而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就必须靠*思想。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县人委有一位从丰收地区调来的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装潢县委和县人委领导干部办公室的计划。

连桌子、椅子、茶具,都要换一套新的。

为了好看,还要把城里一个污水坑填平,上面盖一排房子。

县委多数同志激烈地反对这个计划。

也有人问:

"钱从哪里来?

能不能花?

"这位领导干部管财政,他说:

"花钱我负责。

"

但是,焦裕禄提了一个问题:

"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

"他接着说明了自己的意见:

"灾区面貌没有改变,还大量吃着国家的统销粮群众生活很困难。

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

"

后来,焦裕禄找这位领导干部谈了几次话,帮助他认识错误。

焦裕禄对他说:

兰考是灾区,比不得丰收区。

即使是丰收区,你提的那种计划,也是不应该做的。

焦裕禄劝这位领导干部到贫下中农家里去住一住,到贫下中农中间去看一看。

去看看他们想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

焦裕禄作为县委的班长,他从来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

他对同志们要求非常严格,但他要求得人情人理,叫你自己从内心里生出改正错误的力量。

不久以后,这位领导干部认识了错误,自己收回了那个"建设计划"。

有一位公社副书记在工作中犯了错误。

当时,县委开会,多数委员主张处分这位同志。

但焦裕禄经过再三考虑,提出暂时不要给他处分。

焦裕禄说,这位同志是我们的阶级弟兄,他犯了错误,给他处分固然是必要的;但是,处分是为了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当前改变兰考面貌,是一个艰巨的斗争,不如派他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考验他,锻炼他,给他以改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为党的事业出力,这样不是更好吗?

县委同意了焦裕禄的建议,决定派这个同志到灾害严重的赵垛楼去蹲点。

这位同志临走时,焦裕禄把他请来,严格地提出批评,亲切地提出希望,最后焦裕禄说:

"你想想,当一个不坚强的战士,当一个忘了群众利益的共产党员,多危险,多可耻呵!

先烈们为解放兰考这块地方,能付出鲜血、生命;难道我们就不能建设好这个地方?

难道我们能在自然灾害面前当怕死鬼?

当逃兵?

"

焦裕禄的话,一字字、一句句都紧紧扣住这位同志的心。

这话的分量比一个最重的处分决定还要沉重,但这话也使这位同志充满了战斗的激情。

阶级的情谊,革命的情谊,党的温暖,在这位犯错误的同志的心中激荡着,他满眼流着泪,说,"焦裕禄同志,你放心……"

这位同志到赵垛楼以后,立刻同群众一道投入了治沙治水的斗争。

他发现群众的生活困难,提出要卖掉自己的自行车,帮助群众,县委制止了他,并且指出,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从思想上武装赵垛楼的社员群众,领导他们起来,自力更生进行顽强的抗灾斗争,一辆自行车是不能解决什么问题的。

以后,集裕禄也到赵垛楼去了。

他关怀赵垛楼的2000来个社员群众,他也关怀这位犯错误的阶级弟兄。

就在这年冬天,赵垛楼为害农田多年的24个沙丘,被社员群众用沙底下的黄胶泥封盖住了。

社员们还挖通了河渠,治住了内涝。

这个一连七季吃统销粮的大队一季翻身,卖余粮了。

也就在赵垛楼大队"翻身"的这年冬天,那位犯错误的同志,思想上也翻了个个儿。

他在抗灾斗争中,身先士卒,表现得很英勇。

他没有辜负党和焦裕禄对他的期望。

焦裕禄,出生在山东淄博一个贫农家里,他的父新在解放前就被*反动派逼迫上吊自杀了。

他从小逃过荒,给地主放过牛,扛过活,还被日本鬼子抓到东北挖过煤。

他带着家仇、阶级恨参加了革命队伍,在部队、农村和工厂里做过基层工作。

自从参加革命一直到当县委书记以后,他始终保持着劳动人民的本色。

他常常开襟解怀,卷着裤管,朴朴实实地在群众中间工作、劳动。

贫农身上有多少泥,他身上有多少泥。

他穿的袜子,补了又补,他爱人要给他买双新的,他说:

"跟贫下中农比一比,咱穿得就不错了。

"夏天他连凉席也不买,只花四毛钱买一条蒲席铺。

有一次,他发现孩子很晚才回家去。

一问,原来是看戏去了。

他问孩子:

"哪里来的票?

"孩子说:

"收票叔叔向我要票,我说没有。

叔叔问我是谁?

我说焦书记是我爸爸。

叔叔没有收票就叫我进去了。

"焦裕禄听了非常生气,当即把一家人叫来"训"了一顿,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

接着,他又建议县委起草了一个通知,不准任何干部特殊化,不准任何干部和他们的子弟"看白戏"……

"焦裕禄是我们县委的好班长,好榜样。

"

"在焦裕禄领导下工作,方向明,信心大,敢于大作大为,心情舒畅,就是累死也心甘。

"

焦裕禄的战友这样说,反对过他的人这样说,犯过错误的人也这样说。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