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9311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docx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度发展报告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2007年度发展报告

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协会

第一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产业范围

高技术及其产业按原国家科委1991年的解释,是指那些对国家经济、军事有重大影响,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并能形成产业的尖端技术或新技术。

具体包括11个领域:

1.微电子科学和电子信息技术

2.空间科学和航天技术

3.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

4.生命科学和生物工程技术

5.材料科学和新材料技术

6.能源科学和新能源、高效节能技术

7.生态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

8.地球科学和海洋工程技术

9.基本物质科学和辐射技术

10.医学科学和生物医学工程技术

11.其他在传统产业基础上应用的新工艺、新技术

(二)产业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全省高技术产业坚持优势领域重点突破,加速推进产业化、集聚化和开放合作,加强自主创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特色优势逐步显现。

五年来,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累计实现增加值1380亿元,年均增长18.2%。

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2%,比2002年提高1个百分点。

2007年,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1-12月,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390亿元,同比增长23.5%,高于工业增速4.6个百分点。

其中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制造、环保等五大产业实现增加值314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81%。

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五大领域经济指标见下表:

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五大领域经济指标表

表一单位:

千元

指标名称

工业生产总值(现价)

新产品产值

工业增加值

电子信息

28841674.00

2119573.00

7161614.83

生物技术

23921354.10

644939.00

7342820.13

新材料

62472300.80

12058817.80

13097082.74

先进制造

15317874.00

1665398.00

3473962.00

环境保护

881695.00

74851.00

354844.33

五大领域总量

131434897.90

16563578.80

31430324.03

占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86.03%

81.61%

80.54%

高新技术产业在重大项目和重点专项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2007年共组织实施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项目124项,完成投资70亿元。

争取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14项,获国家支持资金8550万元。

10个项目列入省重点产业支撑计划,有56个高技术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8个项目获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授牌,18个国家项目通过竣工验收。

2007年,我省共有261个项目列入国家有关科技计划,争取到国家科技资金3.77亿元,比2006年翻了一番。

(三)产业集群概况

2007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基地不断发展,生物、信息、新能源、半导体材料、软件五大产业基地的产业集聚优势逐步显现。

石家庄生物产业基地,已经形成一批以华药、石药等骨干企业为龙头的优势企业群,抗生素、维生素原料药等10余种品种居全国领先地位,基因工程、生物工程药物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和市场份额。

全年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达12.5亿元,完成销售收入约320亿元、利税28亿元。

廊坊信息产业基地已初具形态。

通过华为、中兴、京东方、富士康等电子信息巨头投资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吸引上下游相关配套企业入区发展,仅京东方就带动了雅安、雷梦等7家配套企业在廊坊落户。

目前基地已形成了通信设备、半导体、液晶平板显示三条产业链,对产业升级和产业集聚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石家庄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全年完成投资4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亿元。

先期入园的9个项目已有7个投产,实现销售收入8.8亿元。

河北博威集成电路、河北普兴大直径硅外延材料已经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保定新能源产业基地,在光伏电池制造、风能开发利用等方面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基地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后续发展能力强劲,基地把建设“中国电谷”作为重中之重,加快特色产业太阳能电池、风电叶片项目建设。

目前基地已有20多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12亿元,有望成为国内最大、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光伏电池及能源装备生产制造基地。

河北半导体材料产业基地,已经形成了太阳能级硅材料、器件及集成电路级半导体材料、固体照明三大产业链,在石家庄、保定、宁晋、宣化、廊坊、秦皇岛等地正在加快产业链的延伸与完善。

河北软件产业基地,软件产业是我省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目前已形成燕郊、石家庄、保定、秦皇岛等四家省级软件产业基地。

其中,河北省软件产业基地(石家庄)的发展尤为迅速,已发展成为孵化面积24000㎡,软件企业106家,从业人员近4000人,技工贸总收入9亿元的软件产业专业孵化基地,基地内认定的软件企业达54家,发展潜力巨大。

第二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基本结构情况

高新技术产业属综合性行业,涉及领域广泛。

在此仅就我省生物产业基本情况作重点介绍。

(一)生物产业基本情况

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发展活力和影响力的朝阳产业,生物技术和产业的迅速发展,正在孕育和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形成新的国际产业分工格局。

预计到2010年全国生物产业产值增加值将达到5000亿元,2020年全国生物产业增加值将突破2万亿元,成为高技术领域的支柱产业和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为抢占国际经济技术竞争制高点,国家已将生物产业作为重点支持的新型战略产业,并根据我省生物产业的优越条件,将我省确定为第一批重点支持发展生物产业的省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省形成了石家庄、安国等有影响的生物医药基地,秦皇岛、廊坊、邢台的生物制造和衡水、邯郸的生物能源等产业增长点,初步形成以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构成的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

预计到2010年全省生物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实现增加值350亿元左右,年均增幅超过23.8%,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左右。

(二)生物产业基本结构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2007年开展生物产业统计试点工作的要求,将生物产业按如下6类划分:

1.生物医药,主要指疫苗与诊断试剂生产、药品制造、医疗仪器设备生产和其他现代生物技术医药产品。

2.生物农业,主要指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分子标记、细胞工程等)从事农业良种及林业新品种的培育与产业化,以及绿色农用生物产品的创制与生产。

3.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生物质开发新型能源,包括能源植物品种培育及种植行业。

4.生物制造,主要指利用可再生生物质制造新型材料和化学品等,以及利用生物的机能进行制造,替代化学制造

5.生物环保,主要指利用生物技术从事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退化等方面的治理,开发环保生物新技术及相关设备。

6.生物服务,主要指以合同的方式为制药企业和研发机构在药物研发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生物产业类型结构及企业空间布局结构

2007年,凡生物产品销售收入占企业全部收入的比例达到50%及以上的企业,据初步统计,我省有412个企业。

我省生物产业企业类型及空间布局统计表

表二单位:

地区

生物

医药

生物

农业

生物

能源

生物

制造

生物

环保

生物

服务

小计

石家庄市

68

32

2

20

6

3

131

张家口市

7

7

4

18

承德市

5

8

1

5

19

秦皇岛市

7

1

1

4

3

16

唐山市

5

2

3

1

11

廊坊市

10

3

7

20

保定市

27

53

5

30

115

沧州市

7

5

1

7

1

21

衡水市

1

5

1

1

8

邢台市

5

7

2

24

38

邯郸市

7

4

1

3

15

合计

149

125

16

108

10

4

412

(四)生物产业所有制结构

据初步统计,收集到部分地区较全的企业所有制结构数据列表如下,其余地区数据不全暂未列出。

我省部分地区生物产业所有制结构表

表三单位:

地区

所有制性质

生物医药

生物农业

生物能源

生物制造

生物环保

生物服务

小计

张家口市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

2

1

4

外商企业

1

1

2

民营企业

5

4

2

11

其他

1

1

承德市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

1

1

3

外商企业

0

民营企业

4

6

1

3

14

其他

1

1

2

秦皇岛市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

1

2

外商企业

1

1

民营企业

5

1

1

2

1

10

其他

1

1

1

3

廊坊市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

1

外商企业

1

1

2

民营企业

1

1

4

6

其他

8

1

2

11

衡水市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1

1

2

外商企业

0

民营企业

1

1

1

3

其他

3

3

邯郸市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0

外商企业

1

1

民营企业

4

3

2

9

其他

3

1

1

5

(五)生物产业人力资源结构

据初步统计,收集到部分地区较全的从业人员数据列表如下,其余地区数据不全暂未列出。

我省部分地区生物产业人力资源结构表

表四单位:

地区

生物

医药

生物

农业

生物

能源

生物

制造

生物

环保

生物

服务

小计

张家口市

1518

340

289

2147

承德市

2349

1731

60

2004

6144

秦皇岛市

1348

100

15

1834

328

3625

唐山市

838

338

867

1276

3319

邢台市

1020

2599

20

3903

7542

邯郸市

1226

451

70

210

1957

(六)生物产业资产结构情况

据初步统计,收集到部分地区较全的资产数据列表如下,其余地区数据不全暂未列出。

我省部分地区生物产业总资产结构表

表五单位:

万元

地区

生物

医药

生物

农业

生物

能源

生物

制造

生物环保

生物

服务

小计

张家口市

76382.54

7008.7

28894

112285.24

承德市

59472.23

95231.2

922.64

37469

193095.07

秦皇岛市

29095

5619

800

41459

18052

95025

唐山市

43723

23223

15251

70028

152225

邢台市

130494

92446.8

33225

116732.79

372898.59

邯郸市

42693

23590

2917

8843

78043

第三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情况

(一)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情况

加强产业技术创新系统建设,积极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工作。

2007年,我省有邯钢、长城汽车、唐山轨道客车、长城葡萄酒、河北以岭等5家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唐山惠达陶瓷、秦皇岛金海粮油等30家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目前,我省共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家,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4家。

(二)国家和省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建设情况

我省积极争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技术创新平台的认定和资金支持。

华药微生物药物工程研究中心已通过验收,成为我省第一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实验室是我省第一家国家重点实验室。

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家,为我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三)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情况

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基础能力建设。

围绕主导产业优化升级,解决了110多项产业共性关键技术。

以行业骨干企业为依托,组织实施了保定天威、华北制药、戴卡轮毂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8项,获国家支持资金2600万元。

省安排资金1430万元,支持河北宣工、常山纺织、邯郸海盛威、秦皇岛冶金机械等省级技术创新能力建设项目,对改善企业创新基础条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围绕主导产业技术升级,我省大力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了一批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信息化示范项目。

如保定市纵横软件公司的建设事业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唐钢集团的高炉专家系统项目,推广应用价值大,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目前,全省有80%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管理信息系统,计算机辅助技术在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中得到了普遍采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第四部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环境分析

(一)产业竞争环境分析

1.主要优势

一是产业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宽。

高技术产业是资源消耗低、环境负面影响小、渗透力强、带动作用大的战略先导产业,已经成为国家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能源资源浪费、缓解能源资源压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具有突出重要地位,发展空间宽广。

一些关键技术领域正在取得重要突破,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蓄势待发,高端电子产品、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将进入大规模产业化阶段。

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巨大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对高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将日益增长,高新技术产业面临加快发展的有利时机。

二是产业转移和合作面临机遇。

我省处于全国三大高技术产业集聚区之一的环渤海地区,相对西部省份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相对东部省份有资源、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在吸引产业转移合作方面有着先天的有利条件。

特别是京津周边地区在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投资中有着独特的基础优势。

国家实施的京津冀都市圈规划,为我省承接京津及其它地区高技术产业向我省的转移和辐射创造了新的契机。

跨国公司和国内优势大企业集团加速将生产制造的中下游环节向区位、资源、成本更有优势的地区转移,也为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来机遇。

三是发展环境更加有利。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并摆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把提升高技术产业作为发展我国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由大变强的重要措施。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在限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同时,加大了对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

即将修订出台的《科技进步法》更加突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强化了对自主创新、产学研结合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引导支持力度。

国家编制实施了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生物产业发展等12个高技术产业专项规划,并出台了相应的支持鼓励政策。

这些宏观环境、政策举措将使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和保障能力大大提高。

2.发展劣势

一是产业基础薄弱。

虽然我省高技术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先进省市和我省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产业发展总量规模仍然偏小,产业链较短,集群优势不强,对整个经济支持力弱。

2007年全省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8个百分点。

大多处于高技术产业价值链的中低端,如生物医药行业主要是以原料药加工为主,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少。

电子信息产业元器件类产品产值占到全行业的65%,数字化整机产品少,中小企业占在统企业的97%,大公司、大集团少。

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产业发展投融资渠道狭窄,企业投资能力不足,财政支持资金力度弱。

二是产业发展竞争加剧。

各省市高技术产业竞相发展,加剧了产业发展在技术、人才及市场等方面的激烈竞争。

与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省在基础、实力、环境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在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和产业转移、集聚技术和优秀人才等方面处于相对劣势。

特别是京津的强大吸附力,使我省大量优秀人才外流,一些有实力的企业直接将研发机构建在京津,影响我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是国际环境趋紧。

随着我国高技术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对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和贸易保护加剧,国内高技术产业发展受国际市场制约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

印度、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对高技术产业的吸附力提高,在市场和劳动力等要素方面比较优势日趋显露,国际产业转移和跨国投资分流迹象明显。

四是政策环境还不够完善。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的滞后以及部分优惠政策难以落实也成为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创业环境与发达地区相比有差距,致使科技含量高的成果不能转化成规模产业或迁移他乡,另辟异地发展。

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项目用地也制约着高技术项目的建设和发展。

(二)产业发展趋势

1.产业发展重点

《河北省高技术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确定了“大力发展战略支撑作用强,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广、技术集成度高的新兴产业,重点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优势产业,促进形成千亿元销售收入规模的大产业;积极培育先进制造、通用航空、海洋生物等成长性产业,促其扩大规模上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的发展重点。

电子信息产业,以通讯设备、平板显示、数字整机、软件、动漫及集成电路为重点,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生物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生物能源产业,建立生物技术服务平台,将加快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进程。

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材料、功能材料、涂布材料、先进合金材料等,大力开发材料的先进制备与加工新技术,提高新材料产业规模。

新能源产业,以光伏电池、风力发电成套设备、氢的制取及应用等为重点。

扩大硅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装备的产业规模,开发高性能燃料电池、动力电池、煤层气和太阳能热利用发电装备及关键器件。

先进制造产业,重点发展先进加工设备、先进仪器仪表、先进环保设备。

先进加工设备以成套装备为重点,加快智能化、柔性化、集成化技术应用。

航空航天产业,建设石家庄通用飞机制造基地,形成通用飞机部件设计、航空农业播撒设备研发、老机型改进改型、超轻型飞行器等的研发生产能力。

发展航空零部件配套制造以及关联产业。

海洋生物产业,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海洋资源及海水综合利用产业。

加快发展海洋技术,培育海洋产业,推进海洋资源开发从浅海向深海发展。

2.产业重点区域建设

优化区域布局。

发挥石家庄、保定、廊坊等市高技术产业集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中心城市地位突出等比较优势,加速形成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为支撑的高技术产业群。

产业基地建设。

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带动作用,重点建设石家庄国家生物、保定新能源和能源设备等六大高技术产业基地,培育发展邯郸新材料、承德仪器仪表等有成长性的产业基地,形成一批高技术产业的重要集聚区。

高新技术及各类产业园区建设。

重点加快石家庄、保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秦皇岛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支持廊坊、唐山、邯郸等一批高新技术及各类产业园区的发展。

3.突出关注新兴产业的培育

为落实省“十一五”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08年省内在生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卫星应用、节能减排等领域,谋划建设一批高技术产业重点项目。

并突出关注卫星应用、民用航空、非微晶材料、涂布材料等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