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3298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7 大小:4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7页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6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编流行病学临床真题温医编Word文件下载.docx

B只能调查一个或一组因素

C耗费人力和物力

D对发病率高的病不太适用

4.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确诊的新发病例,其优点是()

A一般说来,需要的样本较小

B保密性问题较小

C回忆偏倚小

D上述讲法都不对

5.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的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及社会等级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

试问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A前瞻性定群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现场实验

D历史性定群研究

6.传染病防制管理规定的传染病有()

A三类33种

B三类35种

C二类25种

D二类22种

7.下列哪一种测量常用来计算某病发病率的分母()

A.观察到的病例数

B.观察到的新病例数

C.无症状的病例

D.同期暴露人口数

8.流行病学实验研究中,实验组与对照组人群的最大区别是()

A:

年龄性别不同

B:

目标人群不同

C:

干预措施不同

D:

观察指标不同

9.有人认为,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检查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查出的阳性者中,85%是正确的,即该法查出的阳性者有85%真正患有上述两种肿瘤,用流行病学术语表达为()

A灵敏度为85%

B特异度为85%

C阳性预测值为85%

D假阴性率为85%

10.某课题组在追踪调查接触苯与白血病的发病情况时,发现所调查的工人中有80%的是调查员随访到的,而20%是由于宣传的影响主动与调查员联系的,结果调查员随访的研究对象中有4例白血病患者,主动报告的研究对象中也有4例白血病患者。

影响该研究结果最大的偏倚是()

A健康工人效应

B失访偏倚

C志愿者偏倚

D无应答偏倚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病因

2.筛检

3.爆发

4.药物不良反应

5.疾病监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2.比较传统因果观与现代因果观的差异。

3.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按性质所分的四个等级是什么?

4.药物流行病学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实验流行病学研究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它与观察性研究有和不同?

2.简述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

六.分析计算题(本大题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

1.为了探讨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章医生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进行调查。

他选择了病例153人,对照178人,调查的部分结果如下:

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部分结果

口服避孕药

心肌梗塞病人

非心肌梗塞病人

合计

39

154

请计算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塞之间的关系的比值比(OR),并解释该比值比(OR)含义。

2.两项关于冠心病的队列研究,一个是在美国麻省的Framingham,另一个是在PuertoRico进行的。

两地采用方法相同,诊断标准相同,研究期间人口变动很小且几乎相等,而冠心病没有能完全治愈的方法。

研究部分结果如下:

表1960-1970年两地60-64岁男性冠心病患病率和发病率

患病率(/105)(1970年)

平均发病率(/105)(1960-1970年)

Framingham

37.4

27.0

PuertoRico

15.5

5.2

根据该资料,对于该年龄男性冠心病死亡率可以做出如下那种推论?

为什么?

A.Framingham比PuertoRico高

B.Framingham比PuertoRico低

C.Framingham与PuertoRico同样高

参考答案

【判断题】1对;

2对;

3错;

4错;

5对;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选择题】1.c;

2.c;

3.d;

4.c;

5.b;

6.b;

7.d;

8.c;

9.c;

10.c

【名词解释】

1.病因:

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含义是使疾病发生概率即危险升高的因素。

2.筛检:

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从表面健康的人群中将可疑患者或有缺陷者鉴别出来。

3.爆发:

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4.药物不良反应:

指药物在预防、诊断、治疗或调节生理功能的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有害的和意料之外的反应。

5.疾病监测:

是长期、连续、系统地收集疾病及其影响因素地资料,经过分析将信息及时反馈,以便采取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

1答: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

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

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

2答:

传统因果观主要指决定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必定导致一定的结果,所以有充分原因的观念。

现代因果观主要指概率论因果观,认为一定的原因只是可能导致一定的结果,原因就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或特征,从而抛弃了充分原因的观念。

现代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是符合概率论因果观的。

3答:

A级设计良好的随机对照试验,B级设计良好的队列或病例对照研究,C级病例报告或有缺陷的临床试验,D级个人的临床经验

4答:

(1)提高药物上市前临床试验的质量;

(2)主要用于上市后研究

①补充上市前研究中未获得的信息,如对老人,孕妇和儿童的作用等

②获得上市前研究不可能得到的新信息如药物在人群中的利用情况及经济学评价等

实验流行病学研究的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对照的原则,随机的原则和盲法原则.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是将研究对象随机的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人为地给予某种干预措施,以观察干预措施效果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性研究是在自然状态下去观察和收集人群中疾病或某因素的资料.研究对象不能随机分组.实验性研究可以证实病因假说.

2答:

一级预防(病因预防)包括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目的是创造健康环境,减少病因暴露,(切断各种健康危害因素和病因对人体作用的途径),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

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

第三级预防就是临床期预防。

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

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

对终末期患者执行临终关怀。

【分析计算题】

OR=ad/bc=39×

154/24×

114=2.20

含义:

假如有统计学意义,口服避孕药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性是未口服避孕药的2.20倍。

1970年Framingham比PuertoRico患病率高,大约是2倍。

1970年之前10年间平均发病率Framingham是PuertoRico的5倍。

因此如果两个地区死亡率是相同的,可以预料Framingham的患病率是PuertoRico的5倍,而表中的数据仅为2.4倍,所以Framingham的死亡率一定高于PuertoRico死亡率。

因此A推论是正确的。

问题中给的条件已经说明,移民和治疗对这一差异无影响。

温州医学院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2001/2002年级临床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A

【A型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和防治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A.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提供诊断依据

D.不涉及药物治疗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

3.美国、芬兰等国提出:

早期发现并治疗高血压,提倡不吸烟或戒烟,推广健康饮食以控制高血脂等来预防冠心病。

这是因为:

A.冠心病是这些国家的主要死因

B.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找出了该病的危险因素,提供了对该病的预防途径

C.冠心病是由多病因造成的

D.通过生活方式等的改变可以去除或减轻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E.这些危险因素已为广大人民所承认

4.流行病学的分析性研究不包括

A.病例对照研究

B.现场试验

C.队列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

5.如某一新的疗法可防止某疾病死亡,但不能促使其康复时,那么将会发生该病的

A.发病率增加

B.患病减少

C.患病率增加

D.发病率降低

E.发病和患病均减少

6.疾病的三间分布包括

A.年龄、性别和种族

B.职业、家庭和环境

C.国家、地区和城乡

D.短期波动、季节性和周期性

E.时间、地区和人群分布

7.满足患病率=发病率x病程的条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A.发病率相当稳定

B.病程相当稳定

C.患病率相当稳定

D.当地人口相当稳定

E.发病率和病程都相当稳定

8.一种疾病的病死率为

A.每10万人中的死亡数

B.该病的死亡专率

C.某疾病的死亡结果

D.该病死亡在各种死亡中的比例

E.该病患者中死于该病的百分比

9.死亡率用以衡量人群因伤病死亡危险大小的指标。

若某市某区的死亡率为全市各区的最低,可以认为

A.该区的居民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水平较高

B.该区的死亡漏报率较高

C.该区的青壮年较多

D.该区的医疗条件较好

E.各区的人口组成可能不同,不能下结论

10.某社区开展高血压普查,可以算出该社区人群高血压的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罹患率

D.病死率

E.死亡率

11.表示流行强度的一组术语是

A.散发、流行和大流行、爆发

B.周期性、季节性和长期变异

C.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大小

D.传染性、易感性和免疫性的大小

E.以上都不是

12.出生队列分析在死亡统计中,可正确地显示

A.暴露对疾病的影响

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

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

D.家庭对疾病的影响

E.种族对疾病的影响

13.对一种疾病采取一级预防措施时,评价其效果最恰当的指标是该病的

A.死亡率

C.发病率

E.死因构成比

14.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偏倚控制不应包括下列哪一条

A.为减少不依从,试验期限不宜过长

B.为减少不依从,干预措施应简便易行

C.为减少不依从,应对受试者讲明研究的意义

D.为减少不依从.应多选择新发病例

E.为减少不依从,应对受试者密切随访

15.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

A.信息偏倚

B.选择偏倚

C.观察偏倚

D.混杂偏倚

16.关于对混杂因子的认识,以下哪一种看法是正确的

A.混杂因子一定不是疾病的危险因子

B.混杂因子一定与暴露因素无关

C.混杂因子一定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D.混杂因子一定不是同时与疾病和暴露均有关的因子

E.混杂因子一定是与疾病有关而与暴露无关的因子

17.下列哪一种偏倚不是病例对照研究中的偏倚

A.住院偏倚

B.回忆偏倚

C.Neyman偏倚

D.失访偏倚

E.混杂偏倚

18.以下哪一个因素不是产生偏倚的因素

A.调查员

B.调查对象

C.调查方式

D.调查环境

E.调查样本大小

19.下列哪一个方法不是控制病例对照研究中偏倚的方法

A.尽量在社区随机化选择病例

B.如以医院为基础,则尽量在多个医院中选择病例

C.尽量选用新发病例

D.尽量提供记忆目标,减少回忆偏倚

E.尽量选用现患病例

20.某乡5000户约2万人口,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

随机抽取第1户,随后每隔5

户抽取1户,抽到户的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

这种抽样方法称为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抽样

E.多级抽样

21.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

A.早期发现病人

B.早期诊断病人

C.筛查各种高危病人

D.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

E.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

22.关于现况调查中样本量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调查时样本含量越大越好

B.使用更少的样本以便节省人力和物力

C.调查时根据人力和物力来确定样本量

D.调查时应用适合的样本量

E.根据研究者的意愿来确定样本量

23.为制定某地区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社区综合防制方案,拟对该地区某时点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患病情况进行调查。

这类研究是

A.流行病学实验

B.队列研究

C.横断面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24.抽样调查较普查有许多优点,下列哪一项不是其优点

A.节省人力

B.适宜于调查患病率低的疾病

C.节约时间

D.工作易做得细致

E.节约物力

25.普查中对400例有乳腺癌的妇女和400名正常妇女进行活检诊断,结果是前者中100例阳性,后者50例阳性。

该试验的灵敏度为

A.87%

B.67%

C.25%

D.33%

E.12%

26.根据上题资料,该试验的特异度为

A.87.5%

27.评价筛检工作收益的指标之一是阳性预测值,它表示

A.试验阴性者为患者的可能性

B.试验阳性者为非患者的可能性

C.试验阳性者为患者的可能性

D.试验阴性者为非患者的可能性

E.试验与真实情况符合的可能性

28.关于调查表设计的原则,下列哪一项说法是错误的

A.语句要准确、通俗易懂

B.语句尽可能使用专业术语

C.有关的项目一项不能少,无关的项目一项也不列

D.尽量使用客观和定量的指标

E.项目排列先易后难,先一般后敏感

29.关于现况调查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观察法

B.可分为普查和抽样调查

C.又称为横断面调查

D.是一种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

E.现况调查进行时,疾病与研究变量可以同时存在

30.与队列研究相比较,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弱点是

A.花费大,时间长

B.确定可疑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

C.确定疾病结果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

D.难以获得对照

E.难以保证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

31.下列哪一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估计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

B.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的结局

C.可减少研究对象对回忆的依赖性

D.有可能确立该病的发病率

E.可用于罕见病的病因的研究

32.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疽的病因,他研究的条件是:

选择100例确诊新生儿黄疽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疽的新生儿100例,然后调查产妇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情况。

这种研究方法是

C.临床随访研究

D.实验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

33.能提供较可靠信息的病例是

A.现患病例

B.已康复的病例

C.新发病例

D.死亡病例

E.住院病例

34.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A.从医院的其它病人中选择对照

B.从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该病者中选择对照

C.从病人的亲属中选择对照

D.从病人的同事中选择对照

E.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

35.在一项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得到如下资料,据此可计算出其OR值为

对照

病例

有暴露

无暴露

30

20

130

A.12

B.6.5

C.3.1

D.5.33

E.不能计算

3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着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

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

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

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

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E.该疾病与暴露无关

37.前瞻性队列研究与流行病学实验的根本区别是

A.是否人为控制研究条件

B.是否设立对照组

C.是否进行显着性检验

D.是否在现场人群中进行

E.是否检验病因假设

38.在一份有关膀胱癌与吸烟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男性吸烟者膀胱癌发病率为48.0/10万,不吸烟者为25.4/10万,其相对危险度为

A.1.89

B.22.6/10万

C.48.0

D.0.0048

E.无法计算

39.采用与题5相同的资料,其归因危险度为

A.22.6/10万

B.1.89

D.0.00048

40.某因素和某疾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测量可借助于

A.潜伏期

B.传染期

C.相对危险度(RR)

D.整个人群的发病率

41.在队列研究中,发病密度是指

A.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现患(新旧)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人时数总和之比

B.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总观察时间数之比

C.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的总人数之比

D.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之比

E.在某动态人群中,某期间内新发病例数与同期该人群提供的人时数总和比

42.评价妊娠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准确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E.横断面研究

43.关于临床试验的对照组,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为患病的病人组成,但处理因素与试验组不同B.由人群中的非病例组成

C.与病人同时入院的非某病的病例

D.患某病的较轻型病例

E.对照组的设立是为了防止抽样误差

44.在临床试验中,避免主观偏倚的最主要方法是

A.统一检测标准

B.由一个人完成所有的结果观察

C.盲法

D.只使用客观指标

E.随机抽样

45.有人用某药治疗1000名呼吸道感染的儿童,结果有970名72小时内症状消失,因此对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该药是优先选取疗法的推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不是率的比较

C.不正确,因为没有进行统计学检验

D.不正确,因为没有采取对照组

E.不正确,因为队列效应在起作用

46.对流行病学病因含义最确切的表达是

A.病原微生物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心理因素

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

47.证明某因素是某病的病因须经历的步骤是

A.调查各病例,寻找其共同因素,并用此因素作实验,实验成功则病因成立

B.从疾病的频率和分布中形成假设,经分析验证再进行病因推断

C.先对各病例进行检验,找出可疑病因,再作实验证实

D.从病理资料提出病因假设,再通过实验证实

E.从临床资料提出病因假设,再经干预措施证实

48.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在城市的报告时限(网络直报)是

A.2小时之内

B.6小时之内

C.12小时之内

D.24小时之内

E.48小时之内

49.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是

A.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对症防治

B.病因预防、“三早”预防、心理治疗

C.早发现、早治疗、预防并发症

D.早发现、早治疗、对症防治

E.早发现、对症治疗、心理治疗

50.对于急性传染病接触者,采取检疫措施的时间是

A.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B.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短潜伏期

C.开始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D.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平均潜伏期

E.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

51.下列哪一项不是人工被动免疫使用的制剂

A.免疫血清

B.免疫球蛋白

C.丙种球蛋白

D.麻疹活疫苗

E.血清抗毒素

52.以下哪项不属于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A.接触传播

B.经空气传播

C.经水和食物传播

D.医源性传播

E.经胎盘传播

53.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

A.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发生在入院48小时内的感染

B.本次感染与上次住院直接有关

C.新生儿经产道发生的感染

D.由损伤产生的炎症反应

E.出现新的不同部位的感染

54.下列哪项不属于药物不良反应

A.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