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3389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度写范文高科技产业园案例借鉴总 天和高科技产业园模板Word下载.docx

1979年开始筹建西柏林革新与创业者中,(1983年建成,1987年以后与西柏林技术革新园区统称为西柏林科学园区),但其发展速度最快,短短几年就建立起了诸如亚深技术中心、海德堡技术园区、不伦瑞克科学园区、卡尔斯鲁厄技术工厂等高新区。

20世9O年代德国统一后,又在东部五州建立了十几个技术创业中心,到1992年全德共建立了101个高新区。

日本:

亚洲兴建高新区最早的国家是日本。

1963年日本开始兴建筑波科学城,1978年提出兴建关西文化学术研究城的设想,1980年,又提出技术城设想,并于1983年选定19个地区兴建技术城。

最近日本制定了由19个技术城组成的高技术区网络,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日本高新技术。

韩国大德科学城新加坡前特岗科技园印度班加罗尔科学城台湾新竹科学园全世界到现在有1OOO多家科学园或我们所说的高新区。

我国有53个国家级高新区。

3.我国5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现状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为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要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密集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新兴产业开发区’’。

从1991年起,国务院分两批一共批准成立了53个国家级高新区。

截止2003年,53个国家级高新区所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成为走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改革开放的示范区、科技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地方科技和经济发展最为强劲区域。

2003年53个国家高新区的32857家企业共实现营业总收入20938.7亿元,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工业增加值4361.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6%和32.7%,尽管受到“非典”的影响,但高新区依然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

高新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自1992年以来,保持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O.6%、5O.9%、32.7%、42.O%、52.O%和55.0%。

显示了13年以来,高新区企业的经济发展模式效果明显,特别是对当地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显现,对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意义深远。

国家高新区的人均GDP已经超过1万美元,营业总收入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正在向国家高新区集聚。

4.先进高新区可借鉴的经验·

中关村:

自主创新提速国际化进程;

·

西安高新区:

面向世界配置资源招商;

武汉东湖高新区:

着力培养国际化企业:

杭州高新区:

发展特色产业;

常州高新区:

推行理性执政;

包头稀土高新区:

建立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二、高科技园区的区位界定1.高科技园的区位要求一般来说,高科技园对区位条件的要求可归纳如下:

(1)拥有便利的交通运输与通信设施条件,信息获取及时;

(2)便于与关键人员接触;

(3)以地理位置非常临近的一所以上的名牌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依托,即接近于RD中心、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便于获取科技支持;

(4)拥有丰富而低廉的高素质劳动力,以便高科技园创新活动对人才的需求;

(5)与市场或贸易组织临近,便于收集市场信息;

(6)有一片具备必要基础设施的园区场地,且位于区域内环境优美。

2.高科技园的区位特征通过对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如美国“硅谷”、波士顿128公路,日本“硅岛”,我国台湾新竹和北京中关村等的研究发现,高科技园区的区位具有下列主要特征。

2.1集中于科技实力雄厚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必须要有雄厚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科技资源为基础,世界上著名高科技园区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

没有高水平的领先科技平台,高科技园区的发展将举步维艰。

绝大多数高科技园区位于科技实力雄厚、科教文化发达的区域中心城市,有一所或多所高水平研究性综合型大学或科研机构为支撑。

人们所熟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科技园区——硅谷,就有斯坦福大学的强大科技学术支持,硅谷60%到70%的企业是斯坦福学生和教师创办的;

几乎与硅谷同时发展起来的波士顿128号公路高科技园区,靠的是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高科技园区也是如此:

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高科技城,靠的是有百年历史、被称为“印度高校王冠”的印度理学院和班加罗尔大学等;

英国的剑桥科技园区是剑桥大学的杰作。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被称为台湾的“硅谷”、现已成为世界电子产业核心的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也是得益于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交通大学;

中关村高科技园区拥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

相反,若没有区域雄厚科技实力和丰富科技资源支撑的高科技园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如苏格兰东部邓弗姆林郊外高速公路边的“硅峡”就是最好的证明。

2.2集聚于区域中心城市(经济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文教中心、交通中心)世界绝大多数成功的高科技园区集聚于其所在国家地区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科技文教中心或交通中心,如我国最早于1985年成立的高科技园区就布局在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中心城市之一的深圳;

中关村位于我国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

张江高科技园区位于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这些城市一方面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另一方面也具有便捷的交通通讯设施。

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美国的”硅谷”、日本的“硅岛”等世界著名高科技园区也无不位于拥有便捷交通、通讯和良好基础设施的区域中心城市。

三、案例借鉴中关村科技园区1.概况中关村科技园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

1999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市政府和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请示中关于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意见和发展规划――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综合改革试验区;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科技创新示范基地;

立足首都,面向全国的科技成果孵化和辐射基地、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科技园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由此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从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发展成为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科技园、亦庄科技园、德胜园和健翔园在内的一区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其中海淀园的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研发、辐射、孵化和商贸中心,其他六园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在校大学生约40万人,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

园区内还有风景如画的颐和园、圆明园、香山等历史名胜和自然风景区,非常适宜人的工作、生活、居住。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的增长速度。

2005年,园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7万家,实现销售收入超过4800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多,五年内年均增长达到20%以上,占全国高新区总量达七分之一左右;

实现增加值960亿元,相当于当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14.1%。

中关村指数从2月份的120.22点上升到9月份的138.55点。

以软件、集成电路、计算机、网络、通信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其中台式PC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以上,笔记本电脑达到25%以上,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业占全国三分之一,软件出口占全国总额二分之一,星光系列多媒体芯片打入海外市场,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60%。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迅速,占园区经济总量的45%,带动了首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国民经济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园区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占全国的25%,“973项目”占全国的36%。

自1988年以来,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累计已经达到9项。

在国家的重大战略工程及国家安全领域,一批中关村企业发挥的重大作用。

科兴公司研制的“非典”灭活疫苗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研制达到与发达国家同步水平。

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出了六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中国芯”。

研制出11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

在神舟五号和六号载人飞船项目上,中关村企业以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向全球展示了提供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配套能力。

中关村的企业开始凭借核心专利参与创制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据不完全统计,企业拥有国际标准达9项,国家标准达98项,行业标准114项,中关村平均每100家高科技企业中就有13家参与了各类标准的制定工作。

近几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吸引了一大批以留学人员为主体的国际化人才和创业团队,一批高端科技项目和成果出自留学人员企业。

中关村留学人员创办的高科技企业3000余家,在高新技术企业从业的留学人员达到7000多人。

留学归国人员到中关村创业形成高潮,已成为自主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新生力量。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以清华科技园为代表的大学科技园,成为产学研有效结合的集聚区。

新建了一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技术孵化器、公共技术支撑平台。

入驻园区的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已达65家。

高新技术企业共建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与跨国公司共建研发机构、与大学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研发,成为技术创新的新形式。

几年来,中关村科技园区在机制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

实施了以“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为基本原则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并在法制环境、投融资体制、人才开发、信用制度、知识产权、市场化服务体系、政府服务体系建设、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发挥了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的作用。

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证券公司代办股份转让系统进行交易的试点工作、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创业投资等投融资改革一系列重要措施率先在中关村实施。

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市政府共建中关村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示范园区。

在园区开展了全国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协会商会工作成效显著。

市政府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园区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和创新创业环境的改善。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多次到中关村科技园区视察、指导工作。

2005年6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务委员陈至立考察了中关村科技园区。

在考察中,温家宝总理提出了“四位一体”的战略定位。

温总理说,推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继续办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一项重要工作。

指出当前国家高新区的建设正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承担起新的历史使命,要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在与华旗资讯总裁冯军、中星微电子公司总裁邓中翰、时代集团总裁王小兰等企业家座谈时,温总理形象地说:

象棋中的‘车’是勇往直前的,‘马’是与日俱进的,‘炮’是跨越式跳动的。

像车马炮一样,只要勇往直前,与日俱进,跨越发展,国家高新区就一定能办好、办出特色。

2005年7月19日,国务院总理、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家科教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听取了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汇报》,肯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自创建以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道路,为北京市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与改革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

提出了支持做强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若干政策措施。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大决策,北京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11月6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若干意见》。

2005年年底,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公告,确定了中关村园区规划范围,现在总面积232平方公里。

审核公告后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实现了政策覆盖范围、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者合一,新增了石景山园、通州园、雍和园、大兴生物医药基地。

“一区多园多基地”的空间布局得到进一步充实。

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园区发展全局,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认真实施园区“十一五”规划,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务院《关于实施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线,进一步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为建设创新型城市作出新的贡献。

2.空间布局一区多园多基地一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多园:

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石景山园、雍和园、通州园、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多基地:

国家软件产业(出口)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国家工程技术创新基地、国家网络游戏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1.园区简介上海市张江高科技园区成立于1992年7月,位于浦东新区中部,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分为技术创新区、高科技产业区、科研教育区、生活区等功能小区。

1999年8月,上海市委、市政府颁布了“聚焦张江”的战略决策,明确园区以集成电路、软件、生物医药为主导产业,集中体现创新创业的主体功能。

自此,张江园区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截止2006年底,园区累计注册企业4862家,其中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1981家,吸引外商投资总额162.91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达819.05亿元。

2006年,园区实现经营总收入约531.83亿元,税收39.64亿元,工业总产值302.63亿元,出口交货值179.15亿元,吸引各类研发中心91家,累计申请专利4032项。

园区最终将建设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学城。

经过14年的开发,园区构筑了生物医药创新链和集成电路产业链的框架。

目前,园区建有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信息产业基地、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国家863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网游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等多个国家级基地。

在科技创新方面,园区拥有多模式、多类型的孵化器,建有国家火炬创业园、国家留学人员创业园,一批新经济企业实现了大踏步的飞跃。

“自我设计、自主经营、自由竞争”和“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园区文化和创业氛围正逐渐形成。

2.地理位置3.周边交通道路:

园内与内环线相连,距南浦大桥3.6公里,距市中心人民广场13公里,距外滩商务区9公里,经市区主干线可直达机场、港口、火车站、商业中心。

园内北面的龙东大道是连接内环线和浦东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西面的罗南大道是连接内环线和外环线主干道路。

机场:

园内距虹桥机场25公里,距离浦东国际机场21公里。

30分钟左右的车程便可抵达两机场。

港区:

外高桥港区距园内25公里,距上集装箱码头30公里。

航线性遍及国内外,覆盖面广且密集,是中国最大的港口。

火车:

园内距上海火车站17公里。

上海有一百多条客货线路,从上海火车可直达全国各主要城市级香港特区。

地铁:

地铁二号线从虹桥机场途经张江到浦东国际机场,其中一期工程从张江高科技园区到中山公园,中途有世纪公园、东方路、陆家嘴、南京路、人民广场、静安寺等站并在人民广场与地铁一号线交汇;

中山公园站可换乘轻轨明珠线。

为园内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首班:

6:

30末班:

21:

48票价:

3~6元公交:

1)大桥六线:

张江地铁站~上海交通大学首班:

5:

22:

002)大桥五线:

张江地铁站~政肃路复旦大学首班:

48末班:

483)张川线:

张江地铁站~川沙申华公寓首班:

20:

004)园区环线:

张江地铁站~张江地铁站首班:

7:

00末班:

0050其它公交路线:

略4.园区规划1)技术创新区技术创新区是“聚焦张江”战略实施后启动的重点区域,主要为引进十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孵化用地,并兼容部分高科技公司办公用地。

区域的中心部分规划功能区生活服务中心。

2)生物医药产业区一期生物医药产业区一期位于龙东大道以南、金科路以西、祖冲之路以北、科苑路以东,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3)生物医药产业区二期生物医药产业区二期背面紧邻主干道高科路,总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基地内设哈雷路、爱迪生路、哥白尼路、李冰路、蔡伦路,使基地周边的道路形成方格状,并主干道高科路、金科路、张衡路相接,形成便捷的道路系统。

4)集成电路产业区一期集成电路产业区一期位于龙东大道以南、金科路以东、祖冲之路以北、张江路以西,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

5)集成电路产业区二期集成电路产业区二期北临龙东大道,西靠申江路,东邻外环线,南临高科路,规划面积约2.74平方公里。

规划地铁二号线贯穿其中。

基地内共有三横一纵四条主结构道路穿越其中,东西方向路为龙东大道、祖冲之路和高科路,南北方向道路为张东路。

6)科研教育区科研教育区规划以国家光源工程项目为契机,吸引全国范围的科研机构和理工科研究生院,并引进大学。

另园区规划生活服务配套区,为研究人员,学校师生等提供居住,工作等各方面服务。

7)居住区园区生活服务中心区安排在金科路两侧、祖冲之路地铁线交汇处,是居住功能相对独立,生活服务配套完善的小区。

此外,还包括位于龙东大道以南、张江路以西的一期、二期居住区以及园区内的两块动迁基地。

武汉东湖高新科技园区1.园区建设与环境资本雄厚·

倾力扶持最坚强的后盾东湖高新科技园是我国投资最活跃的地区。

武汉·

中国光谷的崛起,为园区企业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资本市场。

园区内设有近十家大型风险投资公司总部,专职为进园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几十家其他国内外风险投资公司也已投资园区项目各人商业银行还联合向武汉·

中国光谷提供高达260亿元的授信额度。

政府全力支持园区企业到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

已有东湖高新、华工科技、长江通信等十余家公司成功上市。

政府还承诺向武汉·

中国光谷投资30亿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业化配套·

数字化园区最先进的发展环境东湖高新科技园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能提供高标准的燃气、热力和专用气体等接人服务,更有国际企业孵化器、知识产权交易市场、留学生创业园、TT产品市场、光电子市场和光电测试中心等产业化配套设施。

随着宽带数字信息传输网、信息港、数码港的建设成功,科技园可为企业提供服务器租赁、网页托管等服务,并将形成以高速、宽带和集电脑、·

电视、电话为一体的多媒体网络为基础,能创造大量商业机会,共享资源,共同拓展发展空间的数字化园区。

群贤毕至·

人才荟萃最优秀的“大脑”人才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之本。

东湖高新科技园周边高等学府、科研院所云集,使企业能获得高素质的科技和管理人才。

园区周边完善的技术培训、教育体系增强了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人才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东湖高新科技园以资本求知识,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能迅速转化为生产要素。

园区还与全国各主要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第一时间获取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成为我们永不枯竭的“大脑”资源。

以人为本·

心心相映最真诚的服务东湖高新科技园倡导“热心、爱心、诚心,细心、耐心”的服务理念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联合办公中心为企业提供工商、税务、墓建、社会保障,招聘、人事管理等报批手续的“一室式”服务。

科技园招商部对进园企业实行专人全程跟踪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在入园过程中可能S遇到的问题。

武汉新新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园区物业管理,以ISO9000国际服务贯标体系为标准,实现高品质、无障碍,全天候的系统服务。

国内各商业银行为园区企业提供存款、贷款及厂房专项贷款、住房按揭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张扬个性·

享受成功尽在东湖高新科技园十年弹指一挥间,对于东湖高新科技园而言,新世纪,是机遇,更是挑战;

新千年,有收获,更需耕耘。

我们秉承开放式经营,专业化管理的发展模式,让每一位创业者,每一家企业,每一个集团都能在东湖高新科技园充分享受自由的发展空间。

成就您的事业,张扬您的个性,完美您的人生.这是我们的承诺。

创造科技新生活,您将享受创业与生活的和谐交融;

创造科技新生活,您将感悟生命的真意成就人生的价值;

创造科技新生活,这就是东湖高新科技园的深情呼唤。

东湖高新科技园配套设施东湖高新科技园已具备厂通水、通电、通电信、通道路、通燃气、通热力、排雨水排污水及场地平整等“八通一平”条件。

东湖高新科技园收费表东湖高新科技园基础设施使用收费表项目水增容费电增容费(按管径流量)(KVA)400(—次性交280(一次性交收费标准纳)纳)0.73(度)吨)1.1385电力使用费水使用费吨)蒸汽使用费进园企业如自行建设厂房及配套设施,园区免除厂人防设施配套费、商业网点配套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补偿费、教育附圳费、三峡电力集资费等基建税费,按建筑面积计算,每平方米可节省投资200-300元,其它市级管理权限的收费也实行“零费率”。

2.东湖高新科技园总体开发示意图台湾新竹——硅谷亚洲版新竹科学园被公认为亚洲三个主要科学园(日本筑波、韩国大德.最成功的一个。

新竹科学园不仅成功地将台湾推向信息产业第三、半导体产业全球第四的地位,而且台湾当今1O大企业当中有7家来自新竹。

1.新竹科学园起始举措.当时,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也是硅谷模式的创始人之一)建议,新竹科技园应该吸引移居美国的台湾工程师回去创业,就像硅谷曾经从东海岸吸弓工程师一样。

台湾接受了这个建议,随即邀请一批工程师和科学家回台湾参观,并为他们此行提供费用,同时出台了一个5年免税的优惠政策。

这些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