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山东烟威分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7936896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9.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信证券山东烟威分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信证券山东烟威分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信证券山东烟威分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信证券山东烟威分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信证券山东烟威分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信证券山东烟威分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中信证券山东烟威分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信证券山东烟威分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信证券山东烟威分公司实习生招聘考试真题及解析网络整理版文档格式.docx

  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加

  1.7倍,节能减排走在全国前列。

  第4题:

绿色公关:

指企业为避免在环境问题上的失误、造成自己的公众形象被损害而预先针对公关开展传播、沟通和协调工作。

下列属于绿色公关的是()。

  A.某化工企业就污水排放引起的环境污染,向当地居民解释,赔偿经济损失

  B.某电信公司组织“倡导绿色、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筹集善款赈灾

  C.某制造公司认养城市绿地、郊区林地,提升了公司形象和公众的认同度

  D.某食品企业注重厂区景观和绿化工作,向上级部门申报“绿色厂区”的称号

答案C。

A项中没有“预先”,B项中不会有“环境问题上的失误”的问题,D项没有体现出公关工作,故选C。

  第5题:

若销售团队有5个人,每个人把其他四个人的年龄相加,所得到的和分别为95,102,100,99,104,则这五个人中年龄最大的人为()岁。

  A.25

  B.26

  C.27

  D.28

答案F。

F。

  第6题:

引起苦杏仁中毒的毒性物质是()。

  A.毒蛋白

  B.毒氨基酸

  C.生物碱

  D.氰苷

  E、毒肽类

答案D。

  第7题:

理想对于(),相当于()对于行动。

  A.现实作风

  B.动机规划

  C.蓝图希望

  D.奋斗目标

题干中的“理想”对应的是第二个填空项,“行动”对应于第一个填空项。

只有D项的对应最为贴切,即理想对应目标,奋斗对应行动。

故选D。

  第8题:

教育、科技和(),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

  A.眉防

  B.对外贸易

  C.农业

  D.人才

2020年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教育、科技和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综合国力的核心。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强国必先强教。

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国家。

  第9题:

如果你准备好了,那就请你随着我,一同去——那书香与花香的时光盛会吧,让我们的每一天都有书香长相伴,亦有花香滚滚来,让我们的未来永远像那人间的四月天那样,每一天都有精彩上演,每一天都有快乐人怀。

呵!

四月天,怎能让人不__________呢,尤其是在书香与花香__________的时光里。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赶赴迷醉纷至沓来

  B.参加陶醉接踵而来

  C.奔赴痴迷络绎不绝

  D.光临沉醉源源不断

赶赴:

赶到(某处)去;

在一定时间内到达。

奔赴:

朝着一定的目标奔去。

两个词语都强调速度快,但是在常用搭配上有所区别,“赶赴”一般与现场、约会等搭配,而“奔赴”一般与前线等词语搭配。

  “光临”是指他人的来访,显然用在第一个空不合适。

  “参加”在表述的生动性、形象性上不如“赶赴”,因此,第一个空应填“赶赴”。

纷至沓来:

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

络绎不绝: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接踵而来:

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

源源不断:

形容接连不断。

显然,“络绎不绝”和“接踵而来”的主语应该是人,用在第三个空不合适。

综上,本题正确答案为A。

  第10题:

著名学者齐美尔认为,由于允许冲突的存在,结构松散群体和开放社会会对那种危及基本意见一致的冲突形成保护层,从而把产生有损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的危险减少到最低程度,对立群体的互相依赖和这种社会内部冲突的交叉,有助于通过互相抵消而把“社会体系缝合起来”,这样就阻止了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的崩溃。

这段文字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某些社会冲突有助于社会稳定

  B.社会冲突可能会导致核心价值观念的分歧

  C.开放社会的特征是允许不同群体间的冲突存在

  D.社会的和谐与冲突是辩证的

文段的主要结构是:

由于允许冲突的存在……从而……有助于……这样就阻止了……。

可见,文段主要讲的是允许冲突存在的好处,由此排除

  B.C.D项迷惑性比较大。

文段讲的是允许冲突的存在能够对“危及基本意见一致的冲突形成保护层”,阻止“沿着一条主要分裂线的崩溃”,换而言之,允许冲突的存在能够避免动摇社会根本的大冲突的产生。

而不是在说和谐与冲突的转化问题。

比较而言,A项更贴合文意。

  第11题:

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

  “打赢了战争、创造了历史之后,还要成为解释和记录历史的人”,这很好地说明了他为什么重视历史著作。

尽管历史上并没有多少人能同时记载历史,但获得胜利的一方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记载历史的。

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A.历史记录未必真实

  B.介绍丘吉尔的著作

  C.丘吉尔是政治家也是历史学家

  D.历史记载的话语权非常重要

根据题干最后一句“但获得胜利的一方是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记载历史的”可知,胜利的一方有记载历史的话语权,说明取得历史话语权非常重要。

  故选D。

  第12题:

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

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知”中的“知”是认知的意思

  B.文章主旨在于评论徐文长的“怪”

  C.在“他知”中.徐文长的字排第一

  D.

  “自知”与“他知”不同.并不奇怪

  “自知”是自我认知的意思,故A项正确。

B项不正确,文章主旨是想说明“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徐文长的“怪”只是作为论证这一主旨的一个例子而存在的。

C项表述错误,“徐文长的字排第一”是“自知”。

D项中“并不奇怪”的说法也不正确,文段开头即明确提出,“自知”与“他知”的不同是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

故本题答案选A。

  第13题:

三位数的自然数P满足:

除以3余2,除以7余3,除以11余4,则符合条件的自然数P有()个。

  A.5

  B.4

  C.6

  D.7

B。

本题属于余数类。

除以3余2,除以7余3,除以11余4的最小值是59,因此所有符合条件的数可以表示为231n+59,n可取0,1,2,3,4,所以1000以内共有5个数符合题意,所以选择B选项。

  第14题:

某天五个朋友聚会,其中一个人历数喝酒对身体的危害,并热心地劝告大家戒酒。

他逐个询问说:

  “你现在戒酒了吗?

”四个人的回答各不同。

请根据他们的回答,判断这四个人当中,谁没有违反这个推理隐含的前提?

()

  A.我正准备戒酒

  B.我已经戒酒啦

  C.我从来不喝酒

  D.我特别喜欢喝酒

问“你现在戒酒了吗”隐含的前提条件是这个人现在还在喝酒。

A项很容易得出,现在仍喝酒;

B项已经戒掉,说明现在已经不喝酒了;

C项从来不喝酒,违反现在喝酒这一前提;

D项只能说明喜欢喝酒,不能推出现在是否还喝酒。

  第15题:

由于深海是冷水区,深海鱼和其他物种生长缓慢,生长周期较长、性成熟期迟缓,繁殖力低。

许多深海鱼要活30年或更长时间,一些鱼,如罗非鱼还能生存达150年之久。

深海的另一个特点是过去很少受到外界,主要是人类的打扰,因而物种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

这两个特点加起来就造成了深海物种一旦受到打扰,如被大量捕捞,它们作为物种的恢复率是极其低的,因此整个物种将很快灭绝。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人类活动对深海物种的影响

  B.深海物种的生态脆弱性

  C.深海物种生长缓慢且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

  D.深海保护应引起人类重视

文段先列举深海物种的两个特点:

生长缓慢和明显的地方性特征,然后指出这两个特征造成深海物种一旦受到打扰,便将很快灭绝的事实,由此可见,文段意在表明的是深海物种的生态脆弱性.B项表述正确。

A项表述主体为“人类活动”,而文段着重谈的是“深海物种的特性”,故A项说法有误;

C项是对材料的简单列举;

D项“深海保护”范围过大,文段仅涉及“深海物种”一方面。

  第16题:

下列药物中,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的是

  A.异烟肼

  B.利福平

  C.咪康唑

  D.克拉霉素

  E、环丙沙星

  第17题:

道德两难故事法是()的实验研究中运用的一种方法。

  A.皮亚杰

  B.斯陶布

  C.章志光

  D.柯尔伯格

  第18题:

  “九·

一八”事变之后,为避劫难,国民政府决定“国家”南迁。

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_______的文物大迁徙工程。

l939年2月,他们将部分“国宝”_______于贵州安顺严华洞,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所幸文物安然无恙。

_______一位当事人说:

  “事后回想,心有余悸。

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_______愈挺愈直了!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史无前例埋藏不过确乎

  B.绝无仅有藏匿但是反而

  C.绝无仅有埋藏但是反而

  D.史无前例藏匿不过确乎

绝无仅有:

极其少有。

史无前例:

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这种“文物大迁徙工程”是“史无前例”的,这样对此种迁徙才更具讽刺性;

  “埋藏”指藏在土里,而文物不一定是埋在土里,可以只是藏在洞里,所以应用“藏匿”;

  “心有余悸”之后是转折之意,而脊梁“愈挺愈直”是在万里辗转中检验过的,应用“确乎”。

经以上分析,可知答案为D。

  第19题:

腻苔主病是

  A.湿浊

  B.痰饮

  C.瘀血

  D.食积

  E、中风

答案A,B,D。

  第20题:

外面的世界布满了纵横交错的路,每一条都通往不同的地点。

那些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条上,其余的路对于他等于不存在。

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关注内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时始终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

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

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寻找到回家的路。

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的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这段文字意在表达()。

  A.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不要在变幻的外部世界中迷失了自我

  B.我们应该多尝试可能的方向,找寻不同的路,不要太过执着

  C.我们应该找寻一个忠实的密友,分享你的一切遭遇,倾听你的一切心语

  D.我们应该有着坚实的自我,一心一意走其中一条路,不被其余的路所迷惑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我们应该关注自己的内心生活,拥有坚实的自我,这样才不会迷失在外面的世界,永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A项符合题意。

B项的“不要太过执着”文段中没有体现,排除。

文段中的“密友”是一种比喻,指的还是自己,而不是现实中的密友,排除C。

D项中的“一心一意走其中一条路”是“只知死死盯着外部生活的人”的做法。

不是作者提倡的做法。

  第21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2020年上半年,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用户数规模达2.14亿,市场收入规模达237亿,其中通道费(移动流量费)占整体市场的59.1%,达140亿元,其余为各项服务收入。

我国移动互联网市场收入同比增长率最低的年份是()。

  A.2020年

  B.2020年

  C.2020年

  D.2020年

除2020年以外,其余年份市场收入同比增长率均明显高于50%,只有2020年同比增长率低于50%,因此2020年同比增长率最低。

  第22题: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些民间传统文化习俗正在变异、消亡,不少传统技艺濒临灭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我国克服困难,从2020年到2020年,中央财政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拨款为

  10.26,亿元,而2020年的财政预算已经达到了4.15亿元。

国家依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增加投入,切实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工作,这样做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

对本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是()。

  A.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

  B.我国大力增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财政预算

  C.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D.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

文段只是提到我国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变异、消亡”,并没有说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灭亡速度加快,且这并不是文段的论述主题,故A项排除;

B项本身说法正确,但这只是我国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一个方面,是一项具体的措施,不具有概括性,故也排除;

D项属于断章取义,文段最后一句只是说“积极参与……有效地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这并不能说明“参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很重要”,且这不是文段阐述的重点,故也排除。

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3题:

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

实验一中参试者学习40组单词。

实验二中参试者学习一系列手指信号。

两实验中,只告诉一半参试者10小时后将接受测试,实际上所有参试者都将接受测试。

只安排一部分参试者在学习和测试之间小睡。

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参试者表现更好;

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该结论的一项是()。

  A.实验一中参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在某语言专业学习的年轻人

  B.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小睡时没有睡着,他们无意识地在大脑中复习所学过的内容

  C.安排小睡时间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众所周知,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

  D.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以放松的心态参加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C题干的结论是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A项谈的是实验一,与结论无关,排除。

B项,B项涉及的是“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为无关选项,排除。

C项说明睡觉组成绩高另有其他原因存在,削弱了题干结论。

  D项谈的是“部分参试者”,虽有一定削弱力度,但不及C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第24题:

一片秋叶随风飘落,宣告了其自然生命的终结。

有人突发奇想,用现代工艺把叶子镶嵌在陶罐上,叶子获得了第二次生命,陶罐也因彩叶依偎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光彩。

  新产品备受消费者青睐,取得了“1+11>

2”的良好效果。

这一事例说明()。

  A.秋叶和陶罐的价值随着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B.新价值的创造改变了秋叶和陶罐的属性

  C.观念创新实现了秋叶和陶罐价值的增值

  D.秋叶和陶罐的价值取决于其自身属性和人的需要

答案A,D。

哲学中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人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哲学上的价值概念实质上是用来表达人的需要和事物属性二者之间特定关系的。

这种特定关系就是指事物对人有积极意义。

因此,价值是一个关系范畴,价值取决于事物自身的属性和人的需要,故D正确。

人的需要会因时而变,人对事物属性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因此事物的价值会随着二者关系的改变而改变,故A正确。

  第25题:

在水体污染源的调查内容中,有一条与大气的污染源相似,即()。

  A.企业的种类、性质和规模

  B.产生废水的工艺流程,所含毒物种类和浓度

  C.用水量、排水量

  D.废水排放口位置

  E、废水净化处理情况

  第26题:

①一方面,以娱乐为职能的大众文化得到蓬勃发展的机会。

②与此同时,文化领域却又全然不同的景观。

③问题是怎样产生的呢?

④九十年代的中国,商品大潮汹涌而起,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无限生机。

⑤一方面,一部分“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则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

⑥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文化的二重性。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②①⑤③⑥

  B.③⑥①⑤④②

  C.④①⑤②③⑥

  D.④③⑤①②⑥

按事理逻辑,起始句应为④,由②中的“与此同时”可知,与④联系最紧密的是②,而①⑤紧承②,解释②中“不同景观”,③⑥紧跟其后讲述原因。

  故选A。

  第27题:

新闻媒介是沟通社会与政府的重要桥梁,在政务信息传输系统中具有_______的作用。

但体制转型的压力,加之巨大利益的诱惑及制度缺失,给记者的职业操守带来巨大_______,各种虚假报道不时见诸报端,成为小道消息的渊薮。

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新闻从业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及新闻评估核实制度。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一元二冲击

  B.独树一帜影响

  C.无与伦比挫折

  D.无可厚非挑战

先看第一空。

  “独树一帜”比喻自成一家,不能修饰“作用”,排除B项;

  “无可厚非”是指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原谅,不能作定语来修饰“作用”,D项也应排除。

再看第二空。

  “挫折”与“记者的职业操守”不能搭配,故排除C项。

故应选A。

  第28题:

定义:

①接近权:

指大众即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接近、利用媒介发表意见、观点的自由权利,实际上是通过新闻媒介而实现的表达权。

②更正权:

指当与己有关的报道出现错误时,当事者拥有要求同一传媒予以更正或登载反驳文章的权利。

③知晓权:

指公民能够不受阻挠地理解国家政务信息的权利,也指公民接近大众传媒产业及军事产业、公害产业所拥有的信息的权利。

典型例证:

  

(1)很多媒体鼓励受众参与媒介的娱乐节目或媒介发起的社会活动,在媒介上刊播新闻性、文艺性、学术性作品等等。

  

(2)何某被误抓后释放。

在被关押期间,电视台应公安局之邀将此事制成新闻播放。

为此,何诉至法院。

  要求电视台为其恢复名誉,赔礼道歉并赔偿其精神损失费。

  (3)小张在高考中落榜,他强烈要求了解高考命题、阅卷的详细程序及具体人员。

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根据题干定义,

  

(1)鼓励受众通过传媒发表观点,符合接近权的定义;

  

(2)对电视台的错误报道,何某要求予以更正,符合更正权的定义;

  (3)小张对高考信息的了解,符合知晓权的定义。

故答案选D。

  第29题:

恶性肿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

  A.吸烟、环境污染、病毒感染

  B.吸烟、糖尿病、高血压

  C.吸烟、肥胖、高血压

  D.吸烟、高血压、高血脂

  E、不合理饮食、肥胖、高血压

  第30题:

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但在地理上提的最多的却是长江。

她影响着整个湖北的气候,土壤,物产,同时也酝酿了灿烂辉煌的楚文化。

这段文字中的“她”指的是:

  A.湖北

  B.洞庭湖

  C.地理特点

  D.长江

本题根据就近原则,很容易选出与“她”距离最近的“长江”。

将“长江”代替原文中的“她”,文意不变。

故D项为正确答案。

  第31题:

太阳风中的一部分带电粒子可以到达M星表面,将足够的能量传递给M星表面粒子,使后者脱离M星表面,逃逸到M星大气中。

为了判定这些逃逸的粒子,科学家们通过三个实验获得了如下信息:

实验一:

或者是X粒子,或者是Y粒子;

实验二:

或者不是Y粒子,或者不是Z粒子;

实验三:

如果不是2粒子,就不是Y粒子。

根据上述三个实验,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这种粒子是X粒子

  B.这种粒子是Y粒子

  C.这种粒子是2粒子

  D.这种粒子不是X粒子

由实验三可知,不是z粒子一不是Y粒子。

假设这个粒子是2粒子,则由实验二可知.是Z粒子→不是Y粒子。

又这个粒子或者不是z粒子或者是Z粒子,由二难推理可得,不是Y粒子。

进而由实验一可知,不是Y粒子→是X粒子。

所以A项一定为真。

  第32题:

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其生效时间应是()。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签署之日

法律生效有四种方式:

  

(一)自颁布之日起生效;

  

(二)法律本身规定具体生效时间;

  (三)由另外的专门决定规定生效时间;

  (四)规定在法律颁布后一段时间后生效。

如无明文规定时,法律生效时间即为法律公布之日。

故选B。

  第33题:

东施效颦:

中国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有心痛的毛病。

犯病时手扶住胸Vl,皱着眉头,比平时更美丽。

伺村女孩东施学着西施的样子扶住胸口,皱着眉头,因其本来就长得丑,再加上刻意地模仿西施的动作,装腔作势的怪样子,让人更加厌恶。

用下面哪个词来解释成语东施效颦最合适?

  A.独辟蹊径

  B.标新立异

  C.盲目模仿

  D.照猫画虎

东施效颦是指胡乱摸仿不适合自己的事物,起到相反的效果。

  选项中只有盲目模仿意思与之相近。

故选C。

  第34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或歧义,表述准确的一项是()。

  A.排球运动员使劲而又灵巧的托着球,不让对方有空子可钻。

  B.是潦潦草草,敷衍了事,还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学,这是关键到学好学坏的

  C.文章抒发了作者对祖国的热爱和骄傲。

  D.第二天,他买了一本新的还给那位同学,还向那位同学抱歉。

B项语序不当,应改为“是潦潦草草,敷衍了事,还是勤勤恳恳,扎扎实实地学,这是学好学坏的关键”:

C项动宾搭配不当,“热爱和骄傲”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