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79387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 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docx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高中生物合格考复习动物内环境专题考点2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018·佛山学考)将乙肝疫苗通过肌肉注入人体时,乙肝疫苗首先进入人体的(  )[单选题]*

A.血浆

B.组织液(正确答案)

C.淋巴

D.细胞内液

答案解析:

乙肝疫苗注射入肌肉细胞间,即组织液中。

四种内环境稳态失调症

(1)血糖平衡失调——低血糖、糖尿病等。

(2)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3)渗透压失调——组织水肿等。

(4)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

 

2.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单选题]*

A.体液

B.细胞外液(正确答案)

C.细胞内液

D.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3.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中的蛋白质的是(  )[单选题]*

A.消化道中的消化酶

B.作为氧运输的载体

C.抗击病原体的抗体(正确答案)

D.细胞呼吸作用的酶

4.如图表示人体某组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不属于内环境的是(  )

[单选题]*

A.①

B.②(正确答案)

C.③

D.④

5.关于人体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人体血浆的pH通常在7.35~7.45之间

B.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无机盐的含量有关(正确答案)

D.人体的各项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6.(2017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细胞内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内环境中Na+、K+浓度相对稳定可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葡萄糖氧化分解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葡萄糖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

 

7.(2019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疾病中,会导致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的是(  )①白化病 ②色盲 ③尿毒症 ④糖尿病[单选题]*

A.①②

B.③④(正确答案)

C.①③

D.②④

8.(2019年12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与血浆相比,组织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B.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对其内环境没有影响

C.正常人的血浆pH近中性,主要与Na+和Cl-有关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正确答案)

9.(2015年6月·广东学考)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通过不同方式发挥作用。

与神经调节相比,激素调节的特点是(  )[单选题]*

A.作用时间较短

B.微量而且高效(正确答案)

C.反应速度较快

D.通过反射弧起作用

答案解析: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时间短、反应速度快、通过反射弧作用。

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反应速度慢、作用范围广、微量而高效。

(1)内环境稳定的人,其生命活动不一定正常。

(2)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构基础和作用方式都不一样,但二者又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

 

10.四位同学分别对人体内环境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绘制了概念图,正确的是(  )

[单选题]*

A.

B.

C.(正确答案)

D.

11.下列有关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激素调节包含体液调节(正确答案)

B.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的细胞都起作用

C.激素调节大多具有反馈调节机制

D.激素调节既可以调节神经活动也受神经活动调节

12.人体内CO2通过体液的传送对生命活动进行的调节属于(  )[单选题]*

A.神经调节

B.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正确答案)

D.免疫调节

13.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

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

C.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正确答案)

14.下图中对激素作用方式及其调节特点的体现不包括(  )

[单选题]*

A.激素调节具有高效性

B.激素作用具有特异性

C.激素只能运输到特定部位(正确答案)

D.激素可作为信息传递

15.(2019年6月·广东学考)输氧时,需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兴奋,该调节方式属于(  )[单选题]*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正确答案)

C.激素调节

D.免疫调节

16.(2018年6月·广东学考)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单选题]*

A.作用时间较长(正确答案)

B.调节准确而快速

C.作用叙径是反射弧

D.调节范围较局限

答案解析: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具有作用时间长、作用范围广和反应速度较慢等特点。

 

17.(2019年12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正确答案)

B.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C.单细胞动物同时受神经和体液的调节

D.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作用方式相同

18.(2019年12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人体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参与调节的激素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B.产生渴感的部位在大脑皮层(正确答案)

C.参与调节的感受器在垂体

D.大量出汗会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

答案解析:

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参与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A错误;B、血浆渗透压升高时,引起大脑皮层产生渴觉,B正确;C、下丘脑中含有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渗透压感受器,C错误;D、大量出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D错误。

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分析技巧

(1)多数调节过程中都是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2)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3)激素调节的中枢都是下丘脑。

 

19.下列图中,能真实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的是(  )

[单选题]*

A.

B.(正确答案)

C.

D.

20.当人体失水过多或饮食过咸时,会导致(  )[单选题]*

A.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B.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正确答案)

C.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

D.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21.(2018·广州学考模拟)某人在野外活动因缺水感到口渴,这时他的(  )[单选题]*

A.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血浆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液产生量减少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产生量减少(正确答案)

22.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呼气是人体的主要散热途径(正确答案)

B.骨骼肌和肝脏是人体的主要产热器官

C.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是人体产热的重要途径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体温变化的功能

23.(2020年1月·广东学考)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可用于糖尿病治疗的激素是(  )[单选题]*

A.胰高血糖素

B.生长激素

C.抗利尿激素

D.胰岛素(正确答案)

24.(2019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人体神经中枢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脑干

B.水平衡调节中枢位于小脑

C.呼吸中枢位于下丘脑

D.语言中枢位于大脑皮层(正确答案)

25.(2018年1月·广东学考)在寒冷的环境中,人体不会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单选题]*

A.毛细血管收缩

B.细胞代谢速率下降(正确答案)

C.汗腺分泌减少

D.肝脏产热增加

26.(2018年6月·广东学考)农民夏季劳作时大量出汗,最适合用于恢复机体水盐平衡的饮品是(  )[单选题]*

A.牛奶

B.蔗糖水

C.纯净水

D.淡盐水(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大量出汗会流失水分和无机盐,淡盐水最适合恢复机体水盐平衡。

 

27.(2018年6月·广东学考)正常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含量变化的曲线是(  )

[单选题]*

A.

B.

C.(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常人进食后血糖含量上升,胰岛素分泌增加,随着血糖含量的下降,胰岛素分泌也下降。

 

28.(2019年1月·广东学考)下列不属于稳态失调的例子是(  )[单选题]*

A.正常人进食后血糖迅速升高

B.久居空调房引发空调病

C.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

D.伤口感染引发局部化脓(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正常人进食后血糖迅速升高、久居空调房引发空调病、肾功能衰竭导致尿毒症都属于稳态失调,故A、B、C错误。

伤口感染化脓是因为白细胞吞噬了病菌,此过程属于人体的免疫调节,故D错误。

 

29.(2019年1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人体主要通过呼吸和排尿散出热量

B.人体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正确答案)

C.神经和体液在体温调节过程的作用是接收信息

D.大脑皮层是体温调节中枢

答案解析:

人体主要通过皮肤汗液的蒸发进行散热,故A错误;人体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氧化分解,故B正确;神经和体液在体温调节过程的作用是传递运输信息,故C错误;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故D错误。

 

30.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单选题]*

A.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正确答案)

C.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31.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的细胞是(  )[单选题]*

A.浆细胞

B.吞噬细胞(正确答案)

C.效应T细胞

D.记忆淋巴细胞

32.(2018年6月·广东学考改编)下列能体现免疫系统维持机体稳态作用的实例有(  )[单选题]*

A.AIDS患者死亡的原因是其免疫功能缺陷

B.吗啡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脏长时间兴奋

C.抗体不能识别特异病原菌并抑制其繁殖

D.机体内衰老或癌变细胞被监控和清除(正确答案)

33.(2019年6月·广东学考改编)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有(  )[单选题]*

A.B细胞能识别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正确答案)

B.浆细胞产生的抗体能识别并结合抗原

C.T细胞、B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

D.人体免疫系统只具有防卫、监控功能

34.(2019年12月·广东学考改编)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吞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作用(正确答案)

C.机体自身的物质有可能成为抗原

D.人体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组成

35.(2016年6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其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其病原体主要攻击人体T细胞

C.该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受损

D.空气传播是其传染途径之一(正确答案)

36.(2019年6月·广东学考)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的细胞是(  )[单选题]*

A.吞噬细胞

B.T淋巴细胞(正确答案)

C.浆细胞

D.B淋巴细胞

37.(2018年1月·广东学考)下列关于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A.侵入人体的HIV会破坏T细胞

B.逆转录酶抑制剂有可能用于治疗艾滋病

C.艾滋病主要通过唾液、食物和昆虫传播(正确答案)

D.艾滋病患者比普通人更易患流感病

答案解析:

艾滋病是由HIV病毒攻击人体的T淋巴细胞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病,患者的免疫力低下,容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

HIV病毒属于逆转录病毒,因此逆转录酶抑制剂有可能用于治疗艾滋病。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38.(2019年12月·广东学考)下列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是(  )[单选题]*

A.性接触

B.输血

C.分娩

D.握手(正确答案)

39.(2020年1月·广东学考)吞噬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病原体,此功能主要依赖于细胞膜的(  )[单选题]*

A.流动性(正确答案)

B.选择透过性

C.面积的大小

D.蛋白质数量

40.(2016年6月·广东学考)小王给正常小鼠和切除胸腺的小鼠移植皮肤,发现后者更易成功。

据此可认为,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是(  )*

A.非特异性免疫

B.特异性免疫(正确答案)

C.T细胞(正确答案)

D.B细胞

答案解析:

移植排斥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有T淋巴细胞参加,T淋巴细胞在骨髓中产生,在胸腺成熟。

免疫细胞的三个“唯一”

(1)唯一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

(2)唯一没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是浆细胞(效应B细胞)。

(3)唯一有识别功能但无特异性的细胞是吞噬细胞

 

41.下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使血液pH________,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___(填“NaHCO3”或“Na2CO3”)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___的调节网络下进行。

(4)图乙中,B液为____________,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和________的含量有关。

(5)图乙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填名称)。

(6)________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填空题]

空1答案:

消化

空2答案:

泌尿

空3答案:

降低

空4答案:

NaHCO3

空5答案:

神经—体液—免疫

空6答案:

血浆

空7答案:

无机盐

空8答案:

蛋白质

空9答案:

组织液和淋巴

空10答案:

内环境

42.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组成示意图。

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的生活环境,又叫___________(填“细胞内液”或“细胞外液”),包括①血浆、②____________和③淋巴。

(2)内环境各成分之间有内在联系,其中血浆和淋巴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血浆__________(填“→”或“←”)淋巴。

(3)内环境必须在成分和渗透压、____________、温度等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时,细胞才能正常生活。

目前普遍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填空题]

空1答案:

细胞外液

空2答案:

组织液

空3答案:

空4答案:

酸碱度

空5答案:

神经—体液—免疫

答案解析:

(1)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组织液,③是淋巴,内环境即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

(2)血浆从毛细血管渗出变成组织液,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变成淋巴,淋巴回流进入血液又变成血浆。

(3)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处于相对稳定。

内环境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渗透压;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43.人在饥饿时遇到寒冷刺激会表现出面色苍白、全身颤抖,此时机体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这种状态下,人的细胞产热不足以维持正常体温,所以通过__________不自主收缩来加速热量的产生,所以全身颤抖;而另一方面通过________________收缩减少散热,所以面色苍白。

(2)寒冷刺激造成全身颤抖属于__________反射,其中枢主要在__________;寒冷刺激还会造成体内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激素的分泌增多,这两种激素均可促进______________,增加产热。

(3)饥饿时胰岛分泌的______________素增多,通过促进______________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____________,以维持血糖浓度的平衡。

(4)人在大量饮水后,______渗透压降低,垂体释放的______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______(填“降低”或“升高”),导致尿量增多。

[填空题]

空1答案:

骨骼肌

空2答案:

皮肤毛细血管

空3答案:

非条件

空4答案:

下丘脑

空5答案:

甲状腺激素

空6答案:

肾上腺素

空7答案:

细胞代谢

空8答案:

胰高血糖

空9答案:

肝糖原

空10答案:

葡萄糖

空11答案:

细胞外液

空12答案:

抗利尿激素

空13答案:

降低

答案解析:

(1)细胞产热不足,骨骼肌不自主收缩来加速热量的产生,另一方面通过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所以面色苍白。

(2)寒冷刺激造成全身颤抖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主要在下丘脑。

寒冷刺激还会造成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分泌增多,可促进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3)饥饿时,血糖浓度低,刺激胰岛A细胞导致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增多,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的平衡。

(4)人在大量饮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降低,促使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尿量增多。

 

44.(2020年1月·广东学考)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于神经-肌肉接头(类似突触结构)信息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下图为引发该病的机制过程图。

回答问题:

(1)图中a为________细胞,b为________。

(2)在正常人体中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过程为:

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b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________;该物质与肌细胞膜(类似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________电位,引起肌肉收缩。

(3)在人体免疫系统中,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后,信息传递给T细胞,T细胞刺激________增殖、分化,进而产生抗体。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免疫功能异常,是由于肌细胞膜上的受体被当作________,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导致兴奋不能由神经元传递到肌细胞,使肌肉不能收缩。

[填空题]

空1答案:

空2答案:

突触小泡

空3答案:

神经递质

空4答案:

动作

空5答案:

B淋巴细胞

空6答案:

抗原

答案解析:

(1)根据分析图中a为产生抗体的浆细胞,b位于突触小体内,为包含神经递质的突触小泡。

(2)正常情况下,神经冲动传至突触前膜→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与肌细胞膜(类似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产生动作电位,引起肌肉收缩。

(3)体液免疫过程:

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后,信息传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进而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故肌细胞膜上的受体相当于抗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