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38810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经开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规划文本Word格式.docx

第二十六条基调树种的选择18

第二十七条骨干树种的选择18

第二十八条常用树种推荐18

第四节植物配置的基本要求19

第二十九条植物配置原则19

第六章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20

第一节植物物种多样性规划20

第三十条本植被气候带园林植物物种的发掘与应用20

第三十一条相邻植被气候带园林植物的引种与应用20

第三十二条建立种质资源保存、繁育基地20

第三十三条提高园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20

第三十四条植物基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20

第二节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20

第三十五条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内容20

第三节景观多样性规划21

第三十六条景观多样性规划内容21

第七章分期建设规划21

第一节近期规划建设内容21

第三十七条公园绿地建设内容21

第三十八条生产绿地建设内容21

第三十九条防护绿地建设内容21

第四十条近期附属绿地建设内容21

第四十一条近期绿地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22

第二节远期开发建设内容23

第四十二条广滨路一带绿地规划理念23

第八章城市绿线管理导则24

第四十三条山体绿线控制24

第四十四条公园绿线控制24

第四十五条沿河绿线控制24

第四十六条道路绿线控制24

第四十七条高压走廊绿线控制25

第四十八条绿线控制要求25

第九章规划管理实施对策26

第四十九条规划管理实施对策26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3.《城市绿化条例》(国务院[1992]100号令)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5.《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GB50563-2010

6.《城市绿地分类标准》(GJJ/T85-2002)

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8.《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11)

9.《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修订版(2011)

10.《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修订版(2005)

11.《重庆市城市园林绿化条例》(1997)

12.《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

13.《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广滨路地段规划设计》

第二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

重庆经开区规划范围西起通江大道,东至东方造船厂、外环高速、茶园工业区东侧路一线,北至长江岸线,南抵南岸区行政边界,总面积约为59平方公里。

范围内包括广阳镇、迎龙镇、峡口镇、长生桥镇等四镇的部分地区,以及东港港区、长江工业园、茶园工业园三个功能区。

总用地面积约59平方公里。

第三条总体目标

以建成“生态宜居的滨江新城区”、“现代化的生态园林城区”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区”为总目标,依托经开区的城市山水特色,将经开区建设成为具有生态园林城市外貌,生态观念浓厚、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居民和谐幸福的临港生态之区。

第四条分期目标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近期与远期。

1.近期目标(2014~2017)

规划起点至近期末建设绿地总面积693.14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13%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1.30㎡。

2.远期目标(2017~2020)

远期建设绿地总面积2206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8.99㎡。

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经开区建设实际,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水条件和气候条件的优势,遵循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发展规律,综合运用规划学、生态学、景观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统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未来,通过绿化,努力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和景观质量,按照数量足,结构佳,分布均,功能强的基本设想,创建一个生态环保,物种丰富,市貌优美,功能齐全,特色突出的现代城市绿色人工生态系统。

第六条规划原则

(一)因地制绿的原则

绿地系统规划编制与城市总体规划一脉相承,因此要充分考虑绿地周边用地性质,以满足不同用地对绿地功能的不同要求。

(二)布局合理的原则

即均衡布局,合理配置各类绿地,保证绿地的均匀性。

规划结合经开区通山达水的空间格局,综合考虑各类绿地的合理空间分布,使之点、线、面、环相结合,形成完整的地区绿地网络系统,使其调节及使用功能得到充分保证,发挥园林绿地的综合效益。

(三)特色突出的原则

“江岸延绵,一山居中,两河穿城”是经开区现状的山水格局,绿地系统规划应强化通山达水,彰显山水联脉的生态格局,重点突出滨江带,滨河带和山体绿化,彰显经开区与众不同的绿地特色。

(四)生态环保的原则

将生态环保的理念与绿地系统布局充分结合,强化绿地的生态环保特性,达到从规划宏观到设计的微观处处体现生态的要求。

第七条绿地系统规划指标一览表

表1.1经开区绿地系统规划主要指标一览表

指标分类

主要指标

人均公园绿地(m2/人)

18.99

建成区绿地率(%)

43.58

绿化覆盖率(%)

50

绿地面积(ha)

2206

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

95

道路绿化普及率(%)

100

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061.12公顷,规划人口30万人。

表1.2经开区绿化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码

用地性质

用地面积

(公顷)

比例

(%)

人均用地

(平方米)

1

G1

公园绿地

569.56

25.82

其中

G11

综合公园

179.34

0.15

G12

社区公园

84.11

6.78

G13

专类公园

3.29

0.88

G14

带状公园

278.29

0.39

G15

街旁绿地

24.53

0.27

2

G3

防护绿地

628.47

28.49

3

G4

附属绿地

1007.97

19.29

城市绿地总面积

100

73.53

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5061.12公顷,规划人口为30万人。

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布局结构

第八条绿地布局规划理念

城林交融,轴向生长,江河密布,生态拓新”

科学利用山丘生态绿地使之自然嵌入城区,利用绿地合理组织区域建设用地,既自然分隔成片,又有机联系,充分展现城、绿、山、水交融的独特布局形态,使群山绿化成林,广场绿化成片,街坊绿化成带,水区绿化成荫,保证城市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科学组织城市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融,力求反映山水城市景观特色。

由于自然条件(滨河)的影响,经开区城市核心区呈带状分布,外围组团与之连片向两侧伸展。

带状核心改变了单核的向心特征,功能结构具有良好的均衡感,核心的完整性和边疆性是这种空间结构的关键。

绿地系统也将结合这种轴向生长的布局模式进行规划和拓展。

改造旧城,发展新区,全面改善环境质量,正确处理新建区域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止新建工业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与污染。

顺应自然,严格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各类水资源,在新区的建设上积极接应主城区的拓展,利用环境优势发展相关绿地。

第九条绿地布局结构

“江山环绕,一心主导,五廊入城,绿带交错,绿点均布”

遵循因地制绿、布局合理的原则,依托现状及总体规划要求布局上按“环、心、带、廊、点”五个空间层次进行,以外围山体、水体为生态大背景,以牛头山构筑城市“绿心”,以水系和路网绿廊为生态骨架,以公园绿地为绿化节点,构筑“江山环绕,一心主导,五廊入城,绿带交错,绿点均布”的混合式绿地布局结构模式,形成山水城市的布局形态。

江山环绕:

城区北侧长江,西侧的南山与东南侧明月山山脉相连,形成围绕经开区的天然生态屏障。

一心:

即规划区内处于中心位置的牛头山。

该山体是经开区内最为重要的山水环境特征之一,规划对其主体山脊线及重要制高点予以保留,保证地区场所肌理的延续,并形成地区最为重要的生态廊道节点之一。

五廊:

即牛头山-樵坪山山脉、苦溪河、鱼溪河以及东港地区石坝河、羊岔河等五条主要的山水脉络。

五条山水绿廊有效构建了明月山与长江之间联系,形成山水之间的生态渗透,并有效形成了组团分隔。

绿带:

分布于经开区内的主要交通干道,利用道路绿化作为城市绿带,连接各绿地斑块。

绿点:

分布于规划区内的公园绿地。

第三章绿地分类规划

公园绿地的规划以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前提,根据总归布局和游憩理论,在规划公园绿地时,充分考虑城市公园的服务半径,从而确定公园的规模、类型等。

按照合从300~2000米服务半径均匀分布各类公园绿地,形成居民步行5分钟到达休闲绿地的城市公园体系。

第十条规划指标

根据重庆市生态园林城市(区)标准和城市发展需要,至规划期末(2020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8.99㎡/人。

表3.1公园绿地分类表

公园分类

规模(公顷)

G11

G12

G13

4

G14

5

G15

第十一条各类公园绿地规划

(一)区级综合性公园

1、牛头山公园

位置与规模:

位于开迎路与主横五路交叉口西南侧,规划占地总面积127.26公顷。

性质与功能:

牛头山公园规划为市级综合公园。

是以突出植物景观和幽静、秀美的空间环境为特色,具备森林游赏、观景、游憩内容,总体上追求融入自然的情调,植物以自然丛林式布置为主的城市森林公园。

通过牛头山公园的绿化,作为城区内部最大一块集中绿地,是城市的绿肺,对改善城市环境与风貌将起到重要作用。

有助于形成城市中部景观轴线和视觉走廊,构成独具个性的新型山水园林城市。

公园重点服务于经开区市民,同时辐射主城区市民,建设成为集休闲度假、观光娱乐、康体疗养、动植物观赏、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多功能城市生态休闲型公园。

2、斑竹园公园

位于经开区水厂旁边,地块编号F42-1/01,F16-3/01,规划占地总面积32.99公顷。

打造以“竹”文化为主题的休闲区级公园。

公园结合周边居住区,重点突出休闲娱乐功能,营造一定的集散场地,为市民提供活动场所,紧急时可作为避灾场所使用。

水厂外围注重绿化的防护功能,将水厂与休闲活动区域进行隔离。

3、行政中心市民公园

位于正对南岸区行政中心,通江大道东侧,地块编号G09-2/01,G8-5/01,G8-9/02规划占地总面积22.5公顷。

公园打造在注重居民休闲功能的同时注重形式的简洁大气。

4、苦溪河中心公园

位于开迎路南侧,纵二路东侧,规划占地总面积16.76公顷。

作为苦溪河带状公园的一处节点公园。

营造城区内部的生态湿地公园,体现临港生态之区的生态理念,可打造湿地植物净化展示专区,使其具备湿地科普功能。

同时要求公园有一定亲水性,满足大众需求。

5、东港公园

位于广滨路与南北大道之间,规划占地总面积16.51公顷。

滨临重庆重点规划的国家级物流中心“三基地四港区”之一,使拥有百万标箱级的西部重要内河港口。

打造常绿的、规整的、疏朗的充满几何现代感的港口主题特色公园。

(二)社区公园

社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居住小区游园(居住区公园每个面积为3-4ha以上,居住小区公园每个面积在0.5ha以上)是指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

社区公园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点缀园林小品,并在园内设置一定的文化体育设施,游憩娱乐场所与老人、儿童活动场地。

社区公园的规划选址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居住区或商业服务区附近的自然山丘和林地,或居住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地方,达到既保护城市自然风貌,又方便服务居民的双重作用,并形成居住区的景观中心。

规划到2020年建成社区公园14个,总面积为84.11ha。

(三)专类公园

南部产业区中心公园

位于玉马路北侧与通江大道交汇处,地块编号G15-3/02、H13-2/02,规划面积为3.29ha。

作为经开区的门户区域,打造展现经开区工业产业,创意研发等特色的专类公园。

专类公园通过通过特色文化小品、建构筑物等与绿化结合,重点展现经开区打造我国西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现代服务业高地”的目标定位,并可以在专类园内可开辟专门区域对引入的企业进行集中展示宣传。

(四)带状公园

依托丰富的水系和主要道路进行规划建设带状公园。

主要包含广滨路带状公园,渔溪河带状公园、苦溪河带状公园。

滨河带状公园主要强化景观与功能结合,水体与花园结合,兼顾生态防护性、空间共享性、交通可达性以及连续性。

规划尽量保留原有植被,以野生植物景观为主,部分保留湿地类型,兼顾生物景观;

突出观赏与游览功能。

广滨路一带可结合堤防岸线、游艇码头、亲水设施、观光平台等休闲服务设施的打造,形成长达十公里的滨水休闲绿带,串联一系列公园、绿地、广场等,并引入丰富的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配合纵深方向上的组团功能营造不同特色,分别形成五个各具主题的段落。

顺应地形、景观多元的长江景廊,使滨江地带成为人流聚集的活力场所。

至2020年底,规划建成带状公园总面积为278.29ha。

(五)街旁绿地

街旁绿地根据周边居住人口的多少、密度以及需求,充分利用那些适于绿化而不宜建设的用地,在便于人们使用的街头布置绿地。

包括开放式游园、街头绿点、广场绿地、街旁绿带以及微型绿地。

至2020年规划建成带状公园总面积为24.53ha。

表3.3公园绿地规划建设汇总表

类别

项目名称

面积(ha)

备注

综合公园G11

牛头山公园

127.26

新建、全市性

斑竹园公园

32.99

新建、区域性

行政中心市民公园

22.5

苦溪河中心公园

16.76

东港公园

16.51

合计

179.34

社区公园G12

6-19

居住区公园

3-4/个

新建/扩建(共14个)

居住小区游园

0.5/个

84.11

专类公园G13

20

3.29

新建

带状公园G14

21

广滨路带状公园

153.4

22

渔溪河带状公园

82.15

23

苦溪河带状公园

51.74

287.29

街旁绿地G15

24

街旁绿地

24.53

新建/扩建

第十二条防护绿地布局

防护绿地主要布局于工业区组团、重要的市政基础设施周边及河道水系及高速公路、铁路两侧。

控制宽度要求分别为:

高速公路靠近城市建设区一侧控制防护绿带30米,建设区外侧控制防护绿带50米;

铁路两侧防护绿带控制各不少于50米,在用地紧张的地段(已建设地段等)也必须严格控制并留出一定的绿化带,宽度不得低于10米在居住区与工业区之间规划控制30米宽的卫生隔离带,可结合街头绿地,单位绿化设游憩设施,满足工业区周围的居民、工人等的休息娱乐需求。

在变电站周围要设置50米宽的防护隔离带,植被主要以小乔木,花灌木为主,不宜设游憩小道,禁止游人进入,220KV的高压输电线走廊下不少于36m的安全隔离绿化带宽度;

110KV的,不少于24m,并要严格控制高压线下建筑高度,保证在安全范围之内。

城市水厂、污水处理厂设30~50米的防护隔离绿带。

高压输气管道中心线两侧防护绿带各25米。

城区内的河流水系主要规划为公园绿地,在休闲游憩的同时也起到生态防护功能,对其他未纳入河流两侧公园绿地的区域保证不小于10米绿化带作为水体生态防护绿地。

规划防护绿地总面积为544.67ha。

第十三条防护绿地规划一览表

表3.4防护绿地规划一览表

序列

名称

面积(公顷)

现有/规划

江河防护绿地

362.69

道路防护绿地

83.75

城市卫生隔离带

52.50

规划

高压防护

118.53

628.47

第十四条道路绿地规划

(一)规划目标:

引导洁净空气入城,改善城市景观环境。

(二)规划思路:

根据七纵十六横骨架路网道路规划原则,按照路网划分区域的形式,以不同道路的特点,形成各具特色的23条绿色廊道,力争做到“一路一树种、一路一花卉、一路一景观”。

以开迎路、茶涪路、玉马路、开成路和广滨路为重点,道路绿化与街旁绿地结合形成特色景观节点,力求在变化中求统一,在统一中求变化,形成步移景异的绿色景观走廊,彰显产业园区、城市中心和生活片区的不同景观特色。

(三)规划内容

1、保障道路绿地率

在城市道路绿化中,根据规范,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

对现状绿地面积不足的道路,应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在其两侧留足块状街头绿地,以保证绿地占有率。

表3.5各道路带状绿地规划面积

道路规划红线宽度(米)

绿地率(%)

≥50

≥30

40-50

≥25

≤40

≥20

经开区道路的的主要类型分为:

快速路

经开区规划两条快速路,分别为三横线和四横线,即开迎路和玉马路。

规划道路红线宽度54米。

主干路规划:

规划形成“七纵十四横”的主干路网结构,其中:

七纵为:

通江大道、主纵一路、主纵二路、主纵三路、疏港大道、开成路、主纵四路。

其中,开成路规划红线宽度50米,其余主干道规划红线40米。

十四横为:

主横一路、东西大道、主横二路、主横三路、主横四路、主横五路、主横六路、江龙路、江桥路、茶涪路、主横七路、主横八路、主横九路、主横十路。

其中,茶涪路规划红线宽度50米,其余主干道规划红线40米。

交叉口控制:

高速公路、快速路、交通性主干路之间相交均采用全互通式立交。

交通性主干道与生活性主干道相交结合道路的实际情况可采用全互通和半互通式立交形式。

生活性主干道和次干道原则上不直接与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相连;

可与快速路的辅道相连右进右出;

无辅道区域可设置全互通式立交。

交通性主干道、生活性主干道、次干道之间相交均采用平面相交,但根据道路等级、流量情况,其重要交叉口应进行渠化、展宽设计并采用信号控制形式;

其它可采用右进右出形式。

表3.6规划城市主要道路绿地一览表

道路名称

控制路段

道路红线(m)

绿带宽度(m)

绿地率(m)

行道树树种

分车带主要树种

道路功能

道路长度

(m)

开迎路

全程

44

>10

≥25%

香樟

木芙蓉、紫薇、毛叶丁香

5836

玉马路

54

>16

≥30%

白玉兰、碧桃、红继木

3287

主横一路

40

≥10

栾树

白玉兰、樱花、金叶女贞

交通性主干路

2176

东西大道

天竺桂

紫薇、茶花、毛叶丁香

3050

主横二路

小叶榕

黄花槐、红梅、红继木

1376

主横三路

重阳木

木芙蓉、碧桃、红叶石楠

1592

主横四路

港口大道-东城大道

银杏

紫薇、桂花、黄金叶

905

东城大道-次纵十一

红梅、杜英、海桐

940

主横五路

黄花槐、白玉兰、红继木

2905

主横六路

通江大道-主纵三路

广玉兰

木芙蓉、茶花、四季桂

生活性主干路

2274

主纵三路-次纵八路

法桐

樱花、红梅、杜鹃

782

江龙路

通江大道-主纵二路

雪松

桂花、碧桃、黄金叶

1495

主纵二路-主纵三路

黄葛树

茶花、白玉兰、红继木

916

主纵三路-次纵十一路

紫叶李、木芙蓉、毛叶丁香

2791

江桥路

黄花槐、海桐、红继木

4359

茶涪路

通江大道-主纵四路

≥15

紫叶李、白兰花、桂花

5134

主纵四路-绕城高速

紫薇、茶花、桂花

536

主横七路

紫薇、广玉兰、四季桂

2881

主横八路

紫薇、木芙蓉、红叶石楠

2647

主横九路

黄花槐、红梅、毛叶丁香

2267

主纵二路-东城大道

杜英、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