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39775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第3章 第1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6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5、在杠杆的两端分别挂着质量相同的铝球和铁球,此时杠杆平衡。

然后将两球分别浸没在溶液质量相等的稀烧碱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杠杆不平衡

B.铝球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澄清;

铁球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溶液蓝色变浅,杠杆右边下沉

C.反应后去掉两烧杯,杠杆仍平衡

D.右边球上出现红色,左边溶液的碱性增强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和冷水反应:

Na+2H2O=Na++2OH-+H2↑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Al+2OH-=

+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

2Al+6H+=2Al3++3H2↑D.铁与稀硫酸反应:

Fe+2H+=Fe3++H2↑

7、用铝箔包裹着2.3g金属钠投入足量水中,理论上可以收集到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A.0.05molB.0.2molC.大于0.05mol小于等于0.2molD.无法判断

8、镁和铝分别与等浓度、等体积的过量稀硫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V)与时间(t)关系如图。

反应中镁和铝的()

A.物质的量之比为3:

2B.质量之比为3:

2

C.摩尔质量之比为2:

3D.单位时间内生成

的体积之比为2:

3

9、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1B.3:

4C.2:

3D.4:

10、在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

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

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不溶物一定是CuB.不溶物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

C.不溶物一定是FeD.溶液中一定含有

但不一定含有

1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Na+2H2O

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Al+2OH-

+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

2Al+6H+

2Al3++3H2↑

D.铁和稀硫酸反应:

Fe+2H+

Fe3++H2↑

12、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能长期使用是因为铝表面氧化膜起保护作用

B.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铝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

13、有关Al与NaOH溶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Al是还原剂,NaOH及H2O均是氧化剂

B.还原产物是H2,且由H2O还原所得H2的物质的量与由NaOH还原所得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C.此反应说明铝具有两性,铝的活泼性比只具有金属性的金属弱

D.此反应中,只有水是氧化剂,NaOH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

14、回答下列问题:

(1)用金属钠制取过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是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列各物质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用金属钠生成氧化钠,可有多种方法:

;

在上述三种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向20

溶液中滴入2

溶液时,沉淀质量与所滴加

溶液的体积

关系如下图所示:

(1).图中

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

(2).图中

(3)上述两步用总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

(4) 

假设溶液中有0.39

沉淀,则此时用去

溶液体积为__________。

16、用铁、铝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

(1).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____。

(2)气体A是__________。

(3)加入足量NaOH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

(4)溶液B中阴离子除OH-外还有__________,溶液D中存在的金属离子为__________。

17、某小组为了探究“铁与水蒸气”能否发生反应及反应的产物,进行了系列实验。

(1).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还原铁粉和石棉绒的混合物,加热,并通入水蒸气,就可以完成高温下“Fe与水蒸气的反应实验”(石棉绒是耐高温材料,不与水反应)。

反应一段时间,有肥皂泡吹起时,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____________时(填实验现象),说明“铁与水蒸气”能够进行反应。

写出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证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3价的Fe,他们计划取出少量混合物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过滤。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观察到溶液的颜色有两种可能,如下表。

在下表中填写与现象相对应的结论与解释(可以不填满)。

现象

结论与解释

可能①

溶液由浅绿色变红色

可能②

溶液仍然为浅绿色

(4)可能①中,若要使红色又变成浅绿色,又不增加其它的金属离子,可以加入_____,可能②中,加入_____可以使溶液变成红色。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铝与盐酸或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別为2Al+6HCl=2AlCl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因为盐酸和烧碱都是足量的,铝粉将全部参加反应,当生成等体积气体时消耗铝的量相同。

2答案及解析:

D

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在加热或点燃时生成Na2O2,A正确;

钠长期置于空气中,经一系列反应最终生成Na2CO3,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正确;

钠与水反应时的现象为“浮”“熔”“游”“响”等,C正确;

钠的性质活泼,与其他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时,会先与H2O反应,不会将不活泼的金属置换出来。

3答案及解析:

铁与Cl2反应只生成FeCl3,A错误;

Cu、Mg与​NaOH溶液不反应,B错误;

若使用过量盐酸,Fe、Al均反应,C错误。

4答案及解析:

B

将钠块加入CuSO4溶液中时,反应的实质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Cu(OH)2沉淀,反应放出的热量会导致Cu(OH)2分解生成黑色的CuO,不会置换出单质Cu;

因为钠的密度小于水,故反应过程中钠浮于水面而不能在溶液中沉浮,⑥、⑦错误。

5答案及解析:

Al与碱溶液反应,不生成白色沉淀,A错误;

左边烧​杯由于放出H2,质量减少,故B正确;

右边Fe置换Cu时,铁球质量变大,而左边铝由于反应质量减少,C错误;

在左边消耗NaOH溶液,碱性变弱,D错误。

6答案及解析:

C

AB项中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D项的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

7答案及解析:

2.3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

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05mol;

NaOH的物质的量为0.1mol,生成的NaOH和铝箔反应,

0.1molNaOH可以生成0.15mol

所以生成的

总量为0.2mol。

8答案及解析:

由图象可知,两个反应中生成的氢气一样多,说明两种金属提供的电子数目一样多,则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2,质量之比4:

3,故A项正确;

B项错误;

镁、铝的摩尔质量之比为8:

9,C项错。

由图象可知,镁、铝与硫酸反应需要的时间之比为3:

2,则单位时间内生成

的体积之比为3:

2,D项错。

9答案及解析:

利用方程式

若等量的Fe产生H2的物质的量比为3:

4,在则相同的条件下H2的体积比为3:

4.

10答案及解析:

CuO和Fe的混合物加入稀硫酸后,发生如下反应:

反应停止后再加入铁钉无任何变化,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无

也无

此溶液为

溶液。

所得不溶物一定有Cu,可能还含有剩余的Fe粉。

11答案及解析:

C

A项应为2Na+2H2O

2Na++2OH-+H2↑;

B项应为2Al+2OH-+2H2O

2AlO2-+3H2↑;

D项应为Fe+2H+

Fe2++H2↑

12答案及解析:

铝箔表面的氧化膜起保护作用,不会剧烈燃烧。

13答案及解析:

Al与NaOH溶液的反应可视为两步反应:

①2Al+6H2O 

2Al(OH)3+3H2↑;

②NaOH+Al(OH)3 

NaAlO2+2H2O.将两式叠加后可得总反应式为2Al+2NaOH+6H2O 

2NaAlO2+3H2↑+4H2O,在分析该氧化还原反应时,不能将两端的水消去,因为①式是氧化还原反应,而②式为非氧化还原反应,若将两端的水消去,可得另一总反应方程式:

2Al十2NaOH+2H2O 

2NaAlO2+3H2↑,若分析此反应方程式时,NaOH就被错误地认为是氧化剂了,经以上分析可知,A、B项错误;

D项正确;

C项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因为金属的活泼性与金属失电子的能力有关,而与是否具有两性无关。

如Al比Fe的活泼性强.

14答案及解析:

1.

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2.0价;

-1价;

-2价

3.③;

此反应中产物只有

是固体,而且另一产物

可以把周围环境中的氧气排净,使得

不被氧化成

解答第3题时,如果只简单考虑,当然是钠直接与氧气反应最好,但实际上钠与氧气反应时,生成的

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

产物含有杂质,故方法①不好。

而方法②首先是产物中含有碳杂质,且生成的

会与

反应生成

故此法也不好。

最好的方法是方法③,产物纯,且不易变质。

15答案及解析:

1.滴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量最大;

2.滴入​NaOH溶液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3.

4.7.5mL或17.5​mL

0.39

为0.005

不足:

过量:

16答案及解析:

1.过滤;

2.H2(或氢气);

3.2Al+2OH-+2H2O

2AlO2-+3H2↑ 

Fe+2H+

Fe2++H2↑

4.AIO2- 

Fe2+

1.进行操作X后得到溶液和固体,故操作X为过滤。

2.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故气体A为H2。

3.混合物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Al与NaOH溶液反应;

固体C为铁,加入稀盐酸,Fe与稀盐酸反应。

4.溶液B中阴离子有OH-、AlO2-,溶液D中金属离子为Fe2+。

17答案及解析:

1.肥皂泡有爆鸣声,3Fe+4H2O(g)

Fe3O4+4H2;

2.Fe3O4+8HCl=FeCl2+2FeCl3+4H2O、Fe+2HCl=FeCl2+H2↑、Fe+2FeCl3=3FeCl2;

3.

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可能含有+3价的Fe,

因为Fe3+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血红色。

也可能不含+3价的Fe,因为如果铁粉有余,

剩余铁粉会与Fe3+反应,将溶液中Fe3+完全还原为Fe2+。

4.铁粉,水

1.铁与水蒸气:

3Fe+4H2O(g)

Fe3O4+4H2故用点燃的火柴靠近肥皂泡,当肥皂泡有爆鸣声,证明已有氢气生成,反应已开始.

2.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可能是:

①Fe3O4②Fe、Fe3O4加入足量的盐酸,溶解,过滤,发生反应:

Fe3O4+8HCl=FeCl2+2FeCl3+4H2O、Fe+2FeCl3=3FeCl2、Fe+2HCl=FeCl2+H↑.

3.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现象①溶液由浅绿色变红色,则说明反应后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3价的Fe,因为Fe3+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血红色;

现象②溶液仍然为浅绿色,则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Fe3+,可能是铁粉有剩余,剩余铁粉会与Fe3+反应,将溶液中Fe3+完全还原为Fe2+.

4.可能①中,若要使红色又变成浅绿色,又不增加其它的金属离子,可以加入铁粉;

可能②中,加入氯水可以使溶液变成红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