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42753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0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

《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EDI消息处理系统管理方案分析文档格式.docx

  (3)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便于协调与其他应用业务的互通标准EDIFACT和ANSIX.12在通信中的兼容;

  (4)支持传输文本、话音和图像多媒体信体的服务能力;

  (5)提供EDI增强型的安全功能;

  (6)支持x.500系列号码簿的名分析和分发表功能。

  EDI消息处理系统的功能模型

  EDI消息处理系统(EDIMS)由EDI用户代理(EDI-UA)、KDI消息存储(EDLMS)、消息传送系统(MTS)和EDI访问单元(EDI-AU)组成,功能模型如图所示。

  

(1)EDI用户代理(EDLUA),帮助单个EDI消息处理(KDIMG)用户起草、编辑、翻译、提交、检索和接收EDI消息。

EDI-UA可与消息传送代理(MTA)共置或分离,也可通过通信网络接人,构成远程EDI-UA即EDI-RUA。

  

(2)EDI消息存储(EDI-MS),帮助单个EDI-UA参与EDI通信,EDI-MS一般与MTA处于同一系统中,它可向与其对应的EDI-UA提供消息提交、投递、存储和检索。

  (3)消息传送系统(MTS),在EDI-UA间或在EDI-UA和EDI-AU间传送EDI消息(EDIM)或EDI通知(EDIN)。

EDIMS只包含一个MTS。

MTS由一个或多个消息传送代理(MTA)组成,它完成接续建立、存储转发,使用MTS服务实现EDI用户间的数据交换。

  (4)EDI访问单元(EDI-AU),EDIMG用户可以通过访问单元(AU)访问EDI消息处理系统或接受EDI消息处理系统的访问。

它有物理投递访问单元(PDAU)和传真访问单元(FAX-AU)。

  EDI消息处理系统的信息客体

  在EDI消息中,有EDI消息(EDIM)和EDI通知(EDIN)两类用户交换的信息客体。

EDI消息(EDIM)包含有EDI业务特定内容的消息,它携带EDI交换和与EDI交换的相关信息。

在一个EDI消息中只包含一个EDI交换,每个EDI消息在始发EDI消息时,都应包含一个EDI交换的信体部分。

EDI的基本消息结构由信封和内容组成。

  

(1)信封,传送有关路由选择的控制信息的参数,消息的信封分为提交信封、投递信封和中继信封。

当EDI消息经消息传送系统传送时,需用信封传送,消息传送代理根据信封上的内容负责选定EDI消息的路由及消息正确、安全的传送。

  

(2)内容,EDI消息的内容由标题和一个或多个信体部分组成:

  ①标题是有关消息特性的控制信息。

每个标题字段都赋于EDI消息的一个特性。

EDI标题遵循X.435建议规定,由"

本EDIM"

、始发者、接受者、EDIN接收方、转发责任、EDI信体部分的类型、不完全拷贝、失效时间、相关消息、废弃EDIM、EDI应用安全要素、交叉参考信息、EDI消息类型、服务串通知、语法标识符、交换发送者、制备的日期和时间、应用参考和标题扩展等19个标题字段组成。

  ②信体由一个包含EDI信息客体的主信体部分和若干个附加的信体部分组成。

主信体部分可以是交换的EDI本身,也可以是转发的EDIM。

附加的信体部分是与主信体部分有关但它与主信体部分类型不同的其他信体部分,它们可以是该交换的注释或图表。

  EDIMS中的信息流程

  

(1)EDI用户根据业务要求,创备各种电子单证。

用户端应用系统经映射程序产生EDI平面文件,平面文件通过翻译程序转换成标准格式的EDI报文,提交给EDIUA。

  

(2)从交换控制信息加上EDI交换其他信息(接收方标识符映射到x.400为O/R名)中生成EDI标题和提交信封。

  (3)把EDI标题和EDI交换信息放置在提交信封内,并提交到MTS。

  (4)MTS通过寻址、路由选择和存储转发,经多个MTS中转,把始发者的消息传送给与接受者EDI-UA直接相连的MTA。

若有多个接受者,则将同一份消息传送到与各接受者EDI-UA直接相连的各MTA。

  (5)与接受者EDI-UA直接相连的MTA,将收到的消息投递给接受者EDI-UA。

  (6)EDI-UA激活EDI用户程序,从收到的消息中提取EDI交换信息送给EDI应用。

经翻译程序的反变换,转为平面文件,又经映射程序把平面文件转换EDI用户端应用系统的数据格式为EDI端应用所接收。

  在EDI消息中,可选用的PDAU允许EDIMG用户发送信息给EDI消息环境外的间接使用者。

EDIMG用户可选用投递信息在EDI-M5。

                                       (海脉编译:

耕耘)

    TOP

----[案例推介]----

         EDI在纺织品许可证管理中的应用(下)

  (接上期)

  2.计算机通讯网络

  全国纺织品许可证管理系统,基于我国的公用数据网及长途电话网络,在北京外经贸部EDI中心机房的主机,与在各地签证机关的主机或网络远程工作站,以星形拓扑结构连成一个广域网系统。

  对外核查部分则以如下三种方式联网:

  ·

同欧共体通过国际长途电话网(IDD)方式连接;

同加拿大则通过CNPAC公用数据网到美国TELNET公用数据网的方式连接;

同美国的ELVLS核查系统所示。

  3.数据标准化

  EDI迅猛发展的原因,除了计算机的应用和网络通信技术已达到了较高层次和规模之外,EDI标准化基本模型结构的建立及与之相应的标准的形成也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全国纺织品许可证管理系统自1993年投入运行后,尤其在1994年与美国海关以ELVLS核查系统连网传送核查数据以来,使纺织品许可证的假、伪证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例如,1993年查到假、伪证430多份,1996年仅发现几十份,而且全部被阻截在设限国海关之外。

  1995年,外经贸部颁布了"

全国纺织品被动配额出口许可证管理系统工作规范"

,对配额的分配出口许可证的申领和签发实行计算机联网监控管理。

在实现出口企业,地方发证机关与外经贸部计算机7台的联网和出口许可证屯子数据传送、核查的基础上,外经贸部与设限国的海关实行计算机联网和出口许可证电子数据核查。

自1994年开始外经贸部先后与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国正式签署了纺织品出口许可证电子数据核查协议。

这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实现计算机联网管理的出口商品。

在世界上,我国也是唯一与主要设限国全面实现出口许可证电子数据核查的国家。

  许可证联网申领系统分为两部分:

发证机关的联网发证系统和公司的联网申领系统。

其中数据的联网传输是建立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上。

使用本系统时,申领公司可通过出口许可证联网申领系统的公司端程序,将申请表输人,并通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传至发证机关。

发证机关通过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接收申领公司的申请,经过计算机自动审核及发证人员在计算机上进行的多级审核,将审核通过或审核未通过(包括原因)的结果返回申领公司,申领公司人员在本单位将接收下来的审核未通过的申请,根据返回的原因进行修改,而后重新申领;

若审核通过,则带齐有关材料即可到发证机关领证。

  应用本系统,可科学地规范许可证申领管理工作,减少各个环节中可能发生的错误,大大提高了申领许可证的工作速度及工作效率。

该系统的应用对公司及发证机关都是十分有益的。

晓涵)

TOP

----[网络经济]----

               实施EDI的经济效益分析

                 一.EDI对企业带来的效益

  我们先通过几个典型实例来说明EDI的效益:

  1、据香港贸易通国际贸易电脑服务有限公司资料,EDI给企业带来的效益有:

提高商业文件传递速度81%,降低文件传递成本(EDI比邮递方式降低成本)44%,减少由于错记造成的商业损失40%,降低文件处理成本38%,提高竞争能力34%,减少顾客流失量21%。

  2、据美国GE公司提供材料,澳大利亚ColesMyer最大零售商年销售额达190亿澳元,在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有1800个商场,每年花费150亿澳元购买商品和服务,采用EDI,供应链管理产生如下效益:

定货物流周期缩短85%,订单开单时间减少95%,采用条码技术,节省500万美元,货运运费减少了48%;

减少数以千计的订单和发票。

  3、英国TESCO公司有430家商店,1400个供应商,年营业额740亿美元.采用了TRADNETEDI联接1300家贸易伙伴,发EDI或传真给400家贸易伙伴,每周2万个订单/发票,采用EDI取得显著的效益,见下表。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EDI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比较显著的几项如下所列:

  

(1)改进企业之间的通讯,缩短交易时间,尽快将商品推向市场;

  

(2)实现无纸贸易,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

  (3)减少库存,为实现"

零库存管理"

打下基础;

  (4)降低交易成本;

  (5)提高工作效率;

  (6)改进客户服务。

                二.EDI的社会经济效益

  1、EDI实现无纸贸易,提高贸易效率:

  ①加快贸易循环,加快信息流,货物流及资金流动;

  ②降低成本。

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直接成本与文书工作成本占国际贸易总值10%(约3000亿美元),如减少25%就节约750亿美元。

目前通过VAN上的EDI进行的贸易量超过I500亿美元,使用EDI的公司通常可以节省采购成本5%一Io%。

我国对外贸易每年单证费用约70亿美元,使用EDI可大大节省这笔费用。

新加坡每年节省6亿美元文件处理费用。

  ③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能力。

新加坡建立全国贸易网(Tradnet)后使报关时间从3天减少到15分钟,为政府每年节省10亿美元。

每张定单处理成本从2.5美元降至o.4美元,目前基本废除了商业书面文件,采用EDI进行对外贸易。

  2、EDI引起贸易方式的变革,促进生产、流通领域经营体制的改革。

  EDI应用改变了贸易方式,使贸易伙伴间建立更好更密切的关系,增加贸易的机会,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

企业内部结构与运行机制的变革,生产企业业务流重组,改革企业采购、生产、规划、会计及运输等部门。

企业内库存减少,按市场订货单组织生产,有可能实现零库存生产。

货运商能根据生产厂家及用户信息主动安排运输计划,迅速有效地组织运输。

EDI使产供销及最终用户更合理有效地进行资金管理,采用EFT资金转账系统,使各有关单位通过各自银行进行支付与转账,交易各方都能更好地计划资金的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