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4375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监理应急预案文档格式.docx

1.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1.1容易发生和引发火灾的物品有:

1)汽油、柴油、油漆、氧气、乙炔气等易燃易爆气(液)体;

2)木材、人造纤维板材、装饰用纸板、可燃塑料、锯末刨花碎片等建筑垃圾;

3)保温材料等可燃物体。

1.2容易发生火灾的场所

1)各种电气设备所产生的高热或电火花;

2)电焊作业点、木作加工点、油漆作业点、防水作业面;

3)生活区、仓库、办公区等。

1.41应急步骤:

1)疏散火灾区域人员,启动应急预案体系,相关人员各司其职;

2)截断电力,限制用火用电;

3)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防止火势蔓延;

4)启用消防水及可利用的各种水源;

5)如果形势变的很危险,应急反应人员应撤离到安全距离,同时及时进行双线报警。

火灾事故报警电话:

119、120;

6)调动项目部医疗救护、交通运输等有关资源协助灭火救助。

1.4.2带电火险

1)因电引发火灾时应尽快设法切断电源,然后扑救。

如条件无法切断电源的情况下,可采用带电灭火措施;

2)确定最小安全距离。

格局带电设备、线路电压确定最小安全距离,然后进行带电灭火,人与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见下表:

电压/KV10、35、66、110、154、220、330

距离/cm40、60、70、100、140、180、240

3)正确使用灭火器。

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不可使用水或泡沫类灭火器。

4)应用不导电的物品(木棒或竹器等)拨开电源,并扑灭着火衣物。

1.4.3灭火后,如发现伤员呼吸心跳停止,应在现场立即进行体外心脏按摩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抢救,待心跳和呼吸恢复后,及时转送就近医院进一步处理;

或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将伤员迅速转送至最近的医疗单位进行处理。

1.5自救常识

1.5.1灭火器材都放在每一楼层的明显部位,办公、生活区域或按规定放置灭火器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立即使用灭火器控制火情的蔓延。

1.5.2火场遇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服向应急楼道逃生。

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安全的楼梯通道,不得盲目跳楼,避免乘坐电梯。

除可以利用楼梯外,还可以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天窗、屋顶等攀爬到周围安全地点,沿着落水管、避雷线等建筑结构中凸物滑下楼也可脱险。

在浓烟中避难逃生,要尽量放低身体,并用湿毛巾捂住嘴鼻,穿过火区时要迅速果断,不要吸气,以免被浓烟熏呛。

并组织人员摸索走廊墙沿向应急出口逃生。

当被大火围困有没有其他办法可自救时,可用醒目物品不停地发出呼救信号,以便应急小组及时发现,及时组织营救。

1.5.3身上着火,千万不可奔跑或用手拍打,应为奔跑或拍打时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的补充,促旺火势。

当身上衣服着火时,应赶紧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条件可行时,可向人身上浇水、喷灭火剂。

1.5.4尽量避免跳楼逃生,冷静地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

应该注意的是:

只有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才采取跳楼的方法,跳时扒窗台或平台使身体自然下垂跳下,以尽量降低垂直距离,落地前要双手紧抱头部身体弯曲卷成一团,以减少伤害。

1.5.5当消防队到场后应全力协助消防员灭火。

在自救的基础上,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除及时报警外,应急工作小组要简要的向消防负责人说明火灾的情况,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要听从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

1.5.6保护现场。

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负责人的调查。

同时应立即采取善后工作,及时清理,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将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1.6火灾发生时应注意的事项:

不要惊慌尖叫,火灾小组各人员要听从指挥人员命令;

2.1.1.设法扑救,控制火势态势,防止火灾蔓延;

2.1.2.迅速疏导火灾现场人员分散至安全地段;

2.1.3.不要回到火灾层拿遗留物品;

2.1.4.不要使用电梯;

2.1.5.除报警外不要使用电话;

2.1.6.除不得已,不要敲窗跳楼或随意开窗;

2.1.7.在离开现场时,应随手把经过的门关上;

2.1.8.发现因电失火决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2.1.9.人正在处于室内,发现烟从门缝进来,应先用手在门上部试探一下温度,如感觉很烫,说明门外正在燃烧,请不要开门,应采取措施防止烟雾进入;

所有职工要走安全通道,并在指定集合接受点名。

2、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2.1一旦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迅速采取以下应急步骤救治人员:

1)迅速将伤员脱离危险场地,移至安全地带。

2)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发现窒息者,应及时解除其呼吸道梗塞和呼吸技能障碍,应立即解开伤员衣领,消除伤员口鼻、咽、喉部的异物、血块、呕吐物等。

3)有效止血,包扎伤口。

4)视其伤情采取报警直接送往医院,或待简单处理后去医院检查。

5)伤员有骨折,脱臼,肢体挤压伤,大块软组织都要固定。

6)若伤员有断肢情况发生应尽量用干净的干布(灭菌敷料)包裹装入塑料袋内,随伤员一起转送。

7)预防感染、止痛,可以给伤员用抗生素和止痛剂。

8)记录伤情,现场救护人员应边抢救边记录伤员的受伤机制,受伤部位,受伤程度等第一手资料。

9)立即拨打120向当地急救中心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单位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10)项目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

2.2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负责人。

2)重伤员运送应用担架,腹部创伤及背柱损伤者,应用卧位运达;

胸部伤者一般取半卧位,颅脑损伤者一般取仰卧偏头或侧卧位,以免呕吐误吸。

3)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便于调查分析事故原因。

3、急性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3.1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急性中毒类型;

3.1.1食物中毒:

未煮熟的豆角、发芽的土豆、鲜黄花菜、变质的食物,食用工业用盐等;

3.1.2有毒气体中毒:

一氧化碳、甲醛等。

3.2食物中毒最初症状是胃部不舒服、想吐,且愈来愈重,经过很久,就会开始呕吐;

此外,还有下痢、体温增高及头痛等症状。

3.2.1如食物吃下去的时间在一至二小时内,可采取催吐的方法。

立即取食盐二十克,加开水二百毫升,冷却后一次喝下。

如不吐,可多喝几次,迅速促进呕吐。

亦可用鲜生姜一百克,捣碎取汁用二百毫升冲服。

如果是吃下去的是变质的荤食品,则可服用十滴水来促进迅速呕吐。

有的患者还可用筷子、手指或鹅毛等刺激咽喉,引发呕吐。

3.2.2如果病人吃下去中毒的食物超过2小时,且精神尚好,则可服用些泻药,促使中毒食物尽快排出体外。

一般用大黄三十克,一次煎服,老年患者可选用元明粉二十克,用开水冲服即可缓泻。

老年体质较好者,也可采用番泻叶十五克,一次煎服,或用开水冲服,亦能达到导泻的目的。

3.2.3如果是吃了变质鱼、虾、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可取食醋一百毫升,加水二百毫升,稀释后一次服下。

此外,还可采用紫苏三十克、生甘草十克一次煎服,若是误食了变质的饮料或防腐剂,最好的急救方法是用鲜牛奶或其它含蛋白质的饮料灌服。

3.2.4如果经上述急救,病人的症状未见好转,或中毒较重者,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3.2.5如是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应急送有高压氧仓设备的医院,避免转院耽误患者的抢救时间。

3.3注意事项:

1)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领导。

2)如果患者昏迷则需要侧躺送医院救治,以免自然呕吐时,将呕吐物吸入气管里。

3)不可做口对口人工呼吸,以免将毒物吸入施救者的体内造成中毒。

4)抽筋者或中毒孕妇不可进行催吐。

5)重症中毒者要禁食8-12小时,可静脉输液,待病情好转后,再吃些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

4、触电应急事故预案

电击伤俗称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所致的损伤。

大多数是因为人体直接接触电源所致,也有被数千伏以上高压电或雷电击伤。

接触1000伏以上的高压电多出现呼吸停止,200伏以下的低压电易引起心肌颤及心搏停止,220~1000伏的电压可致心脏和呼吸中枢同时麻痹。

4.1触电症状:

强烈的电流通过人身体中,在一瞬间,人立刻就会暴毙或因休克而昏倒,身体也会有局部灼伤情形。

局部表现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出血、焦黑等现象。

烧伤区与周围正常组织界线清楚,有2处以上的创口,1个入口、1个或多个出口。

重者创面深及皮下组织、肌腱、肌肉、神经,甚至深达骨髓,呈炭化状态。

全身机能障碍,如休克、呼吸心跳停止。

致死原因是由于电流引起脑(延髓的呼吸中枢)的高度抑制,心肌抑制,心室纤维性颤动。

触电后的损伤与电压、电流以及导体接触体表的情况有关。

电压高、电流强、电阻小、体表潮湿,易致死:

如果电流仅从一侧肢体或体表付导入地,或体干燥、电阻大,可能引起烧伤而未必死亡。

4.2应急步骤:

4.2.1一旦发生触电事故,应急抢救员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木板或干布等绝缘材料使触电人员尽快脱离带电体。

应急抢救员切勿直接接近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而影响抢救工作的进行。

4.2.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急管理员准备气管插管、担架等设备。

应急协调员组织现场急救,同时,应急信息员待命根据伤者情况变化随时准备联系医院进行救护。

应急救护员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发现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就地抢救。

a)轻症:

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b)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

亦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c)立即拨打就近医院电话:

62909911(长宁区中心医院),与医院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联系电话、负责人等,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d)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e)呼吸心跳均停者,则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的氧供应。

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

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

如现场抢救仅1人,用15:

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f)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

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

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g)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

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抢救员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4.3注意事项:

(1)在未脱离电源时,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

(2)事故发生时应组织人员进行全力抢救,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和马上通知有关领导。

(3)心肺复苏抢救措施要坚持不断的进行(包括送医院的途中)不能随便放弃。

5、传染病应急预案

建筑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有:

甲型H1N1流感、致命性强传染疾病。

5.1应急步骤

1)对传染病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的方针。

2)对传染病的救治原则是:

造发现、早隔离、早治疗、早报告。

3)确定传染病的种类和危害程度,适时启动应急预案;

4)各应急小组进入紧急状态,随时候命;

5)对患者的住处、用品和垃圾进行消毒处理。

6)对接触过患者的所有人员进行排查,健康检查,防治交叉感染;

7)尽快查出致病原因,实施与针对性措施;

8)患者的转送应由防疫中心的专业人员实施;

9)及时上报上级有关卫生部门(疾病预防中心)。

5.2人员自救

1)得传染病的患者不要惊慌,主动与健康人群隔离开;

2)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外界联系(医院、卫生防疫机构),等待救治,防治病原扩散;

3)为患者提供必要生活用品、药物、防护用品;

4)利用现有药物治疗,防治病情进一步恶化;

5)要有战胜传染病的信心,与救护人员积极配合;

6)利用所知的医学知识,对受伤部位进行简单医学处理。

5.3保障措施

项目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为防治工作提供保障药品、器械和医用防护用品的物资储备。

项目部为员工提供部分防护用品,单位和个人自备一些药物及防护用品。

6、雷电事故应急预案

雷电事故包括:

直接雷击、接触雷击、旁侧闪格和跨步电压。

雷电事故主要发生在雨季(7、8月份),因此现场应做好雨季雷电事故的教育和预防工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雷电事故是自然灾害的一种,由于雷电具有冲击电流大、时间短、冲击电压高等特点,易造成雷击伤害事故,直接威胁着现场的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6.1雷电事故应急步骤

出现雷击昏倒而“假死”状态,可采取如下救护方法:

1)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雷击后进行人工呼吸的时间越早,对伤者的身体恢复越好。

应尽早争取在4分钟内以心肺苏醒法进行抢救,让心脏恢复跳动。

2)对伤者心脏进行按摩,并迅速通知医院进行抢救处理。

如果遇到一群人被闪电击中,应先抢救那些已经无法发出声息的伤者,再抢救那些会发出呻吟的伤者。

3)如果伤者遭受雷击后引起的衣服着火,切勿因惊慌而逃跑,此时应马上让伤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烧到面部,并往伤者身上泼水,可在地上翻滚以扑灭火焰,或趴在有水的洼池、池中熄灭火焰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伤者裹住隔绝空气,以扑灭火焰。

4)如果触电者昏迷,应把他安置成卧式,使他保持温暖、舒适,并立即施行触电急救、人工呼吸。

5)雷电事故发生时,应当根据《防雷减灾管理办法》规定及时向当地气象主管机构报告。

6)对伤者进行急救的同时,与医院联系,及时转送。

6.2.1总体原则:

一是人体位置尽量降低,以减少直接雷击危险;

二是人体与地面的接触部分如双脚要尽量靠近,与地面接触越小越好,以减少“跨步电压”。

6.2.2在雷电交加时,感到皮肤刺痛或头皮竖起,是雷电将至的先兆,应立即躲避。

6.2.3如果身处树木、楼房等高大物体,就应该马上离开。

如果来不急离开高大的物体,应该找些干燥的绝缘物放在地上,坐在上面,采用下蹲的避雷姿势,注意双脚并拢。

双手合拢切勿放在地面上。

6.2.4远离铁栏及其他金属物体。

并非直接的电击才足以致命。

闪电击中导电体后,电能是在瞬间释放出来的,向两旁射出的电弧远达好几米。

这些冲击波发出的声音,就是雷声。

若在附近处听到,强大的声波可能震伤肺部,严重时可把人震死。

6.2.5雷雨时如果身在空旷的地方,应该马上蹲在地上,这样可以减少遭雷击的危险。

不要用手撑地,应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

6.2.6空旷地带、孤树和孤立草棚应该回避,因为它们易遭雷击。

6.2.7雷电期间应该尽量回避未安装避雷设备的高大物体,如在见建筑物顶部、高塔、大吊车、等制高点上。

6.2.8如在屋内,应把电视的户外天线插头和电源插头拔掉。

不要靠近窗口,尽可能远离电灯、电线、电话等引入线,在没有装避雷针装置的建筑内则要避开钢柱、自来水管和暖气管道,以防雷电电流经它们窜入人体。

此外,室内如人员较多,相互间应隔几米为好。

如在户外,穿橡胶底的鞋或长靴有保护作用,但也不能完全保险。

6.2.9紧闭门窗,防止侧击雷和球雷侵入。

6.2.10不要靠近高压设备或高低压线路下方行走。

7、交通事故应急预案

因车祸引起的脑震荡、颅骨骨折、胸部和腹部创伤的应急步骤;

7.1脑震荡

7.1.1症状:

脑震荡是闭合性颅脑损伤最轻的一种,无神经系统器质性损伤,有暂时性功能障碍。

休息几天后功能可完全恢复,不遗留有其他障碍。

临床表现为伤后出现暂时性神志恍惚或昏迷,持续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醒后对受伤经过记忆不清,或头晕、头痛、呕吐等,但症状多在数天后消失。

7.1.2急救措施:

安静休息几天,对症治疗,或给予少量镇静剂。

如短期内经一般治疗症状未见好转,或反面而加重者,需做进一步检查处理。

7.2颅骨骨折

7.2.1症状和体征:

开放性颅骨骨折有头皮裂开,所以容易发现。

闭合性颅骨骨折有时可见局部凹陷或头皮有血肿而隆起,这多半表明有颅底骨折,伴有脑脊液漏。

如果脑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有颅内血肿压迫,则昏迷时间较长,或清醒后又陷入昏迷,说明情况十分严重,应即速处理,否则有生命危险。

7.2.2急救措施:

车辆驾驶员应将伤员平放,头稍垫高。

有创伤或脑脊液外溢时,按前面所述原则处理。

耳鼻有溢液者,切不可加压填塞。

同时向急救中心联系,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7.3胸口创伤

7.3.1症状:

伤口常引起损伤性窒息,病人在短时间内出现胸部剧痛,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甚至休克、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少有血痰,胸廓部出现皮下气肿,说明肺部有损伤,引起气胸或血胸。

7.3.2急救措施:

车辆驾驶员立即对伤者取半卧位,如果胸壁有伤口,造成开放性气胸,应迅速将伤口包扎封闭,使开放性气胸改变成闭合性气胸,同时,电话向急救中心联系,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7.4腹部脏器损伤

7.4.1症状:

病人感到腹部持续性痛,阵发加剧,不敢深呼吸,腹壁紧张入板状,并出现症状入恶心、呕吐、呕血甚至血性休克。

要考虑有脏器(如胃、肠)破裂。

引起腹膜炎,或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破裂出血。

7.4.2急救措施:

避免进食、饮水或用止疼剂,车辆驾驶员向急救中心联系,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8、易燃易爆品泄露事故应急预案

8.1易燃易爆化学品包括:

爆炸品、液化气体、易燃气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建筑工程涉及的主要危化品包括:

油漆、稀料、涂料、胶、油品硝酸、硫酸等化学品,以及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气体。

8.2容易发生和引发的潜在故事和紧急情况:

泄露、爆炸、燃烧、渗漏等。

容易发生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场所:

库房、焊接作业点、装修作业点、搬运作业点。

8.3应急步骤

8.3.1确定事故性质(泄露、爆炸、燃烧、渗漏),在危险物质泄露事故中,漏泄物的控制对防止环境污染、保障现场安全、防止事故影响扩大是至关重要的。

8.3.2泄露物控制包括泄漏物的围堵、收集和清除。

8.3.3如果形势严峻,及时进行双线报警,并及时启动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相关人员各司其职。

8.4人员自救常识及预防

8.4.1如遇化学物质(酸碱类)泄露或渗漏引起化学烧伤,应迅速脱离现场,脱去被化学物质浸的衣物,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冲洗用水要多,时间要够长。

一般清水如自来水均可使用,冲洗时间一般要在2小时以上。

9、伤害事故的应急抢救措施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危险因素的影响,会可能发生一些人员伤害事故,遇有伤害事故时,必须迅速采取急救措施,否则就会是事故扩大造成严重后果。

9.1创伤止血救护

出血常见于割伤、刺伤、物体打击和辗伤等。

如伤者一次出血量达全身血量的1/3以上时,生命就有危险。

因此,及时止血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遇有这类创伤时不要惊慌,可用毛巾、纱布、工作服等立即采取止血措施。

如果有创伤部位有异物不要拔掉,应立即送医院,经医生检查,确定未伤及内脏及较大血管时,再拔出异物,以免发生大出血措手不及。

9.2烧伤急救处理

在生产过程中有时会受到一些明火、高温物体烧烫伤害。

严重的烧伤会破坏身体防病和重要屏障,血浆液体迅速外渗,血液浓缩,体内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10、坍塌倒塌事故应急响应预案

一、目标

为有效防止事故扩大,降低员工生命危险,最大限度减少经济损失,特别制定本预案。

二、坍塌倒塌事故应急响应预案

1、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应急抢险工作小组;

2、挖掘被掩埋伤员及时脱离危险区;

3、清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

4、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

5、对呼吸及心跳停止的伤员予以心脏复苏;

6、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

7、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的发生,并将其转移到安全地方;

8、若有骨折时应及时用夹板等简易固定后立即送医院;

9、基坑:

加强排水和降水措施;

加强支护和支持加桩板等,对边坡薄弱环节进行加固处理;

迅速运走坡边弃土、材料、机械设备等重物;

削去部分坡体、减缓边坡坡度;

10、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

11、现场安全员应对脚手架、井架、塔吊等施工设备坍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应急抢险领导小组。

三、应急物质

常备药品:

消毒用品、急救物品(绷带、无菌敷料)及各种常用小夹板、担架、止血袋、氧气袋等物资。

四、注意事项

1、应立即停止施工;

2、注意观察基坑周边建筑物或设备;

3、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不能轻易放弃,必须坚持到底。

12、突发性停电应急响应预案

一、目的

为确保项目部发生突然停电后,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对本工程供电电流的维护,将恢复供电后的触电和机械伤害事故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二、突发性停电的应急响应预案

1、立即切断总配电房的电源开关,离开时锁好门;

2、分别切为各路分箱、分配电箱、开关箱的电路;

3、检查正在使用的各种小型机械的待机状况,确保供电后安全、有序的恢复工作;

4、检查大型机械如塔吊、人货电梯、井架、爬架等停止运行后的状态及限位效果;

5、有序组织人货两用电梯内人员的安全撤离;

6、有序的组织砼浇捣的质量控制,避免造成严重的质量事故;

7、充分了解停电的原因及可能恢复供电的时机;

8、有效地组织食堂伙食的安排;

9、组织检查本工地供电线路是否因施工不当造成断电;

10、对可能造成的不稳定秩序及时进行排解;

三、注意事项

1、恢复供电后应先检查各类机械设备是否处于安全待机状态;

2、恢复供电后,合闸顺序应为总配电房-分箱-分配房-开关箱;

3、对可能造成的其他事故,应启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