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794901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滴定分析基本知识Word文档格式.docx

按其容积不同分为常量、半微量、及微量滴定管。

常量滴定管的容量限度为50mL和25mL,最小刻度为0.1mL,而读数可以估计到0.01mL;

10mL滴定管用于半微量分析;

1~5mL微量滴定管用于微量分析。

按构造上的不同,又可分为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和自动滴定管。

(1)酸式滴定管在滴定管的下端有一玻璃活塞的为酸式滴定管,如图2-2(a)所示。

酸式滴定管可装酸性或具有氧化性的溶液,不适宜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活塞易被碱性溶液腐蚀。

玻璃活塞用以控制滴定过程中溶液的滴速。

(2)碱式滴定管带有尖嘴玻璃管和胶管连接的称为碱式滴定管,如图2-2(b)所示。

碱式滴定管可装碱性或具有还原性的溶液。

与胶管起作用的溶液(如KMnO4、I2、AgNO3等溶液)不能用碱式滴定管。

胶管内装有一个玻璃珠,用以堵住溶液。

有些需要避光的溶液,可采用棕色滴定管。

2.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1)洗涤详见玻璃仪器的洗涤方法。

(2)涂油

酸式滴定管活塞与塞套应密合不漏水,并且转动要灵活,为此应在活塞上涂一薄层凡士林(或真空油脂)。

方法是:

将玻璃活塞取下,用滤纸将玻璃塞和塞套中的水擦干。

用手指蘸少许凡士林在活塞的两头各涂上薄薄的一层,凡士林要适当,不能涂的太多,以免堵塞滴定管。

将涂好的活塞插入活塞套中,压紧后向同一方向旋转活塞,直到凡士林均匀透明为止。

转动活塞是否正常,再检查是否漏水。

若仍然漏水,说明凡士林涂的不够,需重复上述操作。

如果达到上述要求,在活塞的小头套上橡皮圈,即可使用。

碱式滴定管不涂油,只需将胶管、尖嘴、玻璃珠和滴定管主体部分连接好即可。

(3)试漏酸式滴定管试漏的方法是将活塞关闭,在滴定管内充满水至一定刻线,将滴定管夹在滴定台上,放置2min,看是否有水渗出;

将活塞转动180°

,再放置2min,看是否有水渗出。

若前后两次均无水渗出,活塞转动也灵活,即可使用,否则应将活塞取出,重新涂凡士林后再使用。

碱式滴定管试漏时,在滴定管内充满水至一定刻线,检查方法同酸式滴定管。

需注意的是应选择大小合适的玻璃珠和胶管,液滴是否能够灵活控制。

如不合要求,则应重新装配。

(4)装滴定液为了避免装管后的滴定液被稀释,应用待装的滴定液5~10mL润洗滴定管2~3次。

操作时,两手平端滴定管,慢慢转动,使滴定液流遍全管,并使溶液从滴定管下端放出,以除去管内残留水分。

在装入滴定液时,应直接倒入,不得借用任何别的器皿,以免滴定液浓度改变或造成污染。

(5)排气泡装好滴定液后,注意检查滴定管尖嘴内有无气泡,否则在滴定过程中,气泡将逸出,影响溶液体积的准确测量。

对于酸式滴定管可倾斜一定角度同时迅速转动活塞,

利用溶液自身重力,使溶液很快冲出,将气泡带走;

对于碱式滴定管可把橡皮管向上弯曲,并在稍高于玻璃珠处用两手指挤压玻璃珠,使溶液从尖嘴处喷出,即可排除气泡(如图2-3)。

排出气泡后,调整液面至0.00mL刻度处,备用。

如液面在0.00mL以下处,记下初读数。

(6)滴定滴定操作最好在锥形瓶中进行,必要时也可以在烧杯中进行。

滴定操作是左手进行滴定,右手摇瓶。

使用酸式滴定管的操作如图2-4所示,用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手指微曲,轻轻向内扣住活塞,手心空握,以防活塞被手顶出,造成漏液。

右手握持锥形瓶,边滴边摇动,使瓶内溶液混合均匀,使反应及时进行完全。

摇瓶时应作同一方向的圆周运动,而不能前后振动,以防溅出溶液。

滴定时,应使滴定管尖嘴部分插人锥形瓶口下1~2cm处。

开始时,滴定速度可稍快,3~4滴/秒左右,切忌溶液成流水状放出,左手亦不可离开活塞,“放任自流”;

临近终点时,滴定速度要减慢,应一滴或半滴地加入,滴一滴,摇几下并以洗瓶吹入少量蒸馏水洗锥形瓶内壁,若有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相接触,使液滴流出,并以蒸馏水冲下。

使用碱式滴定管的操作如图2-5(a)所示,左手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捏住橡皮管中的玻璃珠所在部位稍上处,捏挤橡皮管,使橡皮和玻璃珠之间形成一条缝隙,溶液即可流出,如图2-5(b)。

可用小拇指和无名指夹住尖嘴部位,防止尖嘴部位摆动。

但注意不能捏挤玻璃珠下方的橡皮管,否则空气进入形成气泡。

(7)读数

在注入或放出溶液后,必须静置1~2min后,使附在内壁上的溶液流下来以后才能读数。

接近计量点时,静置0.5~1min即可读数。

读数时,滴定管应垂直地夹在滴定管架上。

或从滴定架上拿下滴定管,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液面上部,让滴定管借重力自然下垂。

对于无色或浅色溶液,读数时眼睛要与溶液弯月面下缘水平,读取切点的刻度,如图2-6(a)所示;

对于有色溶液,如KMnO4、I2溶液,弯月面不够清晰,可读液面两侧的最高点,此时,视线应与该点成水平,如图2-6(b)所示。

注意,初读数与终读数采用同一标准。

必须读到小数点后第二位,即要求估读到0.01mL。

当液面在两最小刻度中间,读数为0.05mL,若液面在两最小刻度的三分之一处,读数为0.03mL或0.07mL,若液面在两最小刻度的五分之一处,读数为0.02mL或0.08mL。

注意:

读取初读数前,应将管尖悬挂着的溶液除去。

在读取终读数前,应注意检查出口管尖是否悬挂溶液,如有,则此次读数不能取用。

(8)滴定结束用完滴定管,管内溶液应弃去,不要倒回原瓶中,以免沾污操作溶液。

滴定管用水洗净,装入蒸馏水至刻度以上,用大试管套在管口上。

这样下次使用前可不必再用洗液清洗。

酸式滴定管长期不用时,活塞部分应垫上纸。

否则时间一长,塞子不易打开。

碱式滴定管不用时胶管应拔下,蘸些滑面粉保存。

(二)移液管和吸量管

移液管和吸量管都是准确移取一定量溶液的量器,均可精确到0.01mL。

1.规格

移液管是一根细长而中间膨大的玻璃管,如图2-7(a)所示,常用的移液管有5mL、10mL、25mL、50mL等多种规格。

吸量管叉称分度吸管,是具有刻度的玻璃管,两头直径较小,中间管身直径相同,如图2-7(b)所示,常用的有1mL、2mL、5mL、10mL等多种规格,它只在吸取小容量体积或分次移放溶液时使用。

2.移液管和吸量管的使用方法

(2)润洗洗涤后,移取溶液前,用滤纸片将管尖内外的水吸干,然后用所要移取的溶液润洗2~3次,以保证移取的溶液浓度不变,管内用过的溶液从下管口放出弃掉。

(3)移取溶液移取溶液时,一般用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拿住移液管上方,将管子插入溶液中,管子插入溶液一般为1~2cm左右,太浅往往会产生空吸。

左手拿洗耳球,将球内空气压出,然后把球的尖端接在移液管口,慢慢松开左手指使溶液吸人管内,如图2-8所示。

当液面升高到刻度以上时移去洗耳球,立即用右手的食指按住管口。

(4)调整液面放出溶液将试剂瓶和移液管一起端起,保持吸管刻线与视线水平,将移液管提离液面,并将管下端沿容器内壁轻转两圈,以去除管外壁上溶液。

将容器倾斜,竖直移液管,使管尖与容器内壁贴紧,右手食指微微松动,使液面缓慢下降,直到视线、弯月面下沿与刻度标线相切时,立即用食指堵紧管口。

左手改拿接液锥形瓶,并倾斜成45°

左右,将移液管放入锥形瓶,管竖直并使管尖紧贴锥形瓶内壁,放松右手食指,使溶液自然地沿壁流下,如图2-9所示。

待液面下降到管尖后,等5秒左右,移出移液管。

这时尚可见管尖仍留有少量溶液,除特别注明“吹”字的移液管以外,一般此管尖部位留存的溶液不能吹入锥形瓶中。

用吸量管吸取溶液时,大体与上述操作相同。

在同一实验中,应尽量使用同一根吸量管的同一段,尽可能使用上面部分,而不用末端收缩部分。

例如,用5mL的吸量管移取3mL溶液,通常让溶液自0流至3mL,应避免从2mL分刻度流到末端。

移液管或吸量管使用后,应立即用自来水、纯化水依次冲洗干净,放在移液管架上。

(三)容量瓶

容量瓶主要用来配制标准溶液,或稀释一定量溶液到一定的体积。

滴定分析用的容量瓶通常有25mL、50mL、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规格。

2.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1)检漏先加自来水至标线,盖好瓶塞后,将瓶倒立2分钟,如不漏水,将瓶直立,转动瓶塞180°

后,再倒立2分钟,如不漏水,方可使用。

用橡皮筋将塞子系在瓶颈上,因磨口塞与瓶是配套的,搞错后会引起漏水。

(2)洗涤倒入少许洗液摇动或倾斜浸泡,使洗液布满全瓶,洗液倒回原瓶,先用自来水充分洗涤后,再用适量纯化水冲洗3次。

(3)转移若用固体物质配制溶液,先准确称取固体物质置于小烧杯中溶解,再将溶液转移至预先洗净的容量瓶中。

转移的方法如图2-10所示。

一手拿着玻璃棒,使其下端靠在瓶颈内壁磨口下端;

另一手拿着烧杯,让烧杯嘴贴紧玻璃棒,使溶液沿玻璃棒及瓶颈内壁流下,溶液全部流完后,将烧杯沿玻璃棒轻轻上提,同时将烧杯直立,使附着在玻璃棒与烧杯嘴之间的溶液流入到容量瓶中。

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3~4次,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注意根据所配制溶液的量调节洗液用量,切不可超过刻线)。

如果是浓溶液稀释,则用移液管吸取一定体积的浓溶液,放入容量瓶中,再按下述方法稀释并定容。

(4)定容用蒸馏水稀释至容积3/4处,旋转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但此时切勿倒转容量瓶。

继续加水至距离标线约1cm

时,等1~2分钟,使附在瓶颈内壁的溶液流下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注意勿使滴管触及容量瓶内壁),逐滴加水至弯月面恰好与标线相切。

(5)摇匀盖上瓶塞,以手指压住瓶盖,另一只手指尖托住瓶底缘,将瓶倒转并摇动,再倒转过来,如此反复10次左右,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如图2-11所示。

在容量瓶中配制溶液时,热溶液须冷至室温后,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不要用容量瓶长期存放溶液,应转移到试剂瓶中保存,试剂瓶应先用配好的溶液荡洗2~3次;

容量瓶长期不用时,应该洗净,把塞子用纸垫上,以防时间久后,塞子打不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