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57066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69 大小:10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9页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9页
亲,该文档总共1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西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2019年1月

 

一、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

第1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例1,第3~4页课堂活动第1,2题,第4~5页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感悟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让学生经历百分数的形成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感悟抽象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感受百分数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

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的数据、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三峡风光的图片

教师:

长江三峡是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区,是一个美丽、神秘而又奇妙的地方!

三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无不如诗如画,还伴随着许多美丽的神话和动人的传说,令人心驰神往。

2.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

你从这幅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发现了什么?

你认识图中的这些数吗?

全班集体交流。

教师:

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样的数?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回答。

教师:

在我们刚才出示的资料中,有许多数据都是以百分数的形式呈现的,看来百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这个新朋友———百分数。

板书课题: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1)认识百分数。

课件出示商场购物情境图和裙子上的吊牌。

教师:

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裙子的吊牌上表示各种成分含量的百分数。

教师:

这条裙子吊牌上表示服装面料和里料成分含量的36%,25.6%和100%都是什么数?

引导学生回答这些数都是百分数。

教师:

请同学们把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教师:

36%,25.6%,21%,17.4%和100%仔细观察这些百分数,你有什么发现呢?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这个特点是什么呢?

引导学生认识“%”是百分号。

教师:

这么美的百分数又该怎么读呢?

36%怎么读?

引导学生正确读出百分数:

36%读作百分之三十六。

如有学生读作“一百分之三十六”,应及时纠正。

教师:

25.6%又怎么读?

学生读出百分数后,及时评价和指导读的方法。

教师:

把21%,17.4%和100%这3个百分数读给同桌听一听,比一比谁读得好?

(2)结合吊牌上的百分数初步感悟百分数的含义。

教师:

在裙子的面料成分中,羊毛的含量为36%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明白:

把这条裙子的面料成分看成100等份,羊毛占其中的36份,也就是羊毛含量是面料总成分的36%。

教师:

在裙子的面料成分中,涤纶的含量为25.6%,腈纶的含量为21%,粘纤的含量为17.4%。

这些又该怎么理解呢?

教师:

在裙子的里料成分中,涤纶的含量为100%,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明白:

涤纶的含量为100%表示把这条裙子的里料成分看成100等份,涤纶占其中的100份,也就是里料全部是涤纶成分。

2.教学例1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

教师:

请同学们仔细读题,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又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教师引导学生找到“星星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10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60人”的信息并提出“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

(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

要解决“男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百分之几”的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列式,怎么计算呢?

结果又是怎么样的?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

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3)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教师:

这么漂亮的百分数怎么写呢?

先让学生独立书写,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时,教师先示范书写,再让学生练习书写。

(4)即时练习,巩固提高。

教师:

根据“星星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10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60人”的信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

星星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10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60人。

女生人数占全年级人数的百分之几?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时,提醒学生:

解决这个问题时,通常情况下,要把结果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问题:

星星小学六年级共有学生100人,其中男生40人,女生60人。

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集体订正。

集体交流时,要让学生说出解决问题过程

(5)理解。

请学生说一说40%,150%在这里表示什么意义。

3.揭示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百分数的意义,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最后得出:

都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教师:

你能说一说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吗?

小结: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完成教科书第3页课堂活动第1题

(1)与同桌交流生活中的实例。

(2)全班集体交流生活中的实例。

2.完成教科书第4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同桌进行游戏,再说一说:

你赢了对方几次,赢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2)选取学生代表进行游戏,游戏后说一说:

谁赢了谁几次,赢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3.完成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全班集体交流。

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涂。

4.完成教科书第4页练习一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来比较这些百分数的大小的。

5.完成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3题

(1)学生先自己读一读题目,再与同桌交流题目中百分数的意义。

(2)全班集体交流。

6.完成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集体交流。

四、反思评价,总结提升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又有什么疑问?

【教后反思】

 

第2课时百分率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页例2,第4页课堂活动第4题,第5页练习一第5~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理解出勤率、合格率、成活率、出油率等百分率的含义,掌握百分率的计算方法,会根据问题情境计算百分率。

2.让学生感受百分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百分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感受百分数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率的意义,掌握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百分率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

收集生活中常用的百分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复习百分数的意义

教师: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吗?

学的什么知识?

谁来说一说百分数的意义呢?

引导学生回答: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

百分数又叫作百分率或百分比。

2.结合实际例子,说说百分数的意义

学生列举出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后,再让他们说说其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3.写出下面的百分数

百分之两百百分之一十六点八百分之零点五六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订正。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教学例2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2。

教师:

你从题目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例2中的相关信息。

教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问题:

什么是出勤率?

指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出勤率指实到人数是应到人数的百分之几。

问题:

怎样求出勤率?

引导学生回答:

求出勤率就是求实到人数是应到人数的百分之几,也就是求百分率。

教师板书课题:

百分率。

(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教师:

要比较两个年级某天的出勤率,就要先求出各个年级的出勤率。

用什么方法计算?

又怎么列式呢?

学生独立计算,计算后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

全班集体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因为98%>96%,所以这天六年级的出勤率要高些。

(3)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教师:

通过比较两个年级的出勤率,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两个年级缺勤人数相同,为什么六年级的出勤率要高些呢?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与同桌交流。

全班集体交流。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

两个年级缺勤人数虽然相同,但两个年级的应到人数并不相同。

五年级的应到人数是100人,六年级的应到人数是200人,六年级的应到人数比五年级的应到人数多,因此六年级的缺勤率较低,它的出勤率就高。

反思:

你认为缺勤率表示什么意思?

2.理解生活中常用到的百分率

教师:

在生活中像出勤率这样的百分率还有很多,谁来举例说一说。

引导学生回答生活中的百分率,如:

种子的发芽率、小麦制粉的出粉率、射击测试的命中率、小学生的近视率、做题的正确率、稻谷打米的出米率、产品检验的合格率、成绩检测的优秀率、植树造林的成活率、花生榨油的出油率

3.探索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教师:

选择你喜欢的百分率,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选择有代表性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板书。

教师:

请观察这些百分率的计算公式,你能总结出百分率的计算方法吗?

引导学生总结出百分率的计算方法:

某种百分率=某种数量÷总量×100%。

教师:

在成绩检测后,除了计算成绩的优秀率以外,我们还可以计算成绩的哪些百分率?

引导学生回答:

在成绩检测后,除了计算成绩的优秀率以外,还可以计算成绩的良好率、及格率、不及格率

教师:

有一个同学说,他们班上今天成绩检测的优秀率是110%。

他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引导学生指出:

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成绩检测中,成绩优秀的人数不可能超过全班总人数,也就是成绩检测中的优秀率不能超过100%。

教师:

在我们生活中有超过100%的百分率吗?

引导学生指出:

有。

如增长率就有可能超过100%。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完成教科书第4页课堂活动第4题

(1)同桌之间交流题目中的问题。

(2)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既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百分率,又可让学生说说计算这些百分率的方法。

2.完成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全班集体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指出单位“1”的量是什么,怎样求得湖北库段的面积占三峡库区面积的百分之几。

3.完成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比较产品的合格率的。

4.完成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指出计算正确率的方法。

5.完成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第8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问题(1),再全班集体交流。

(2)学生提出问题,独立解答,再与同桌交流。

让学生算算自己刚才所做练习题的正确率。

四、反思评价,总结提升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又有什么疑问?

【教后反思】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第1课时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页例1,第7页课堂活动第1,2题,第7~8页练习二第1,2,9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感受小数、分数与百分数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经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

百分数卡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将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2.将下面的小数化成分数

0.240.73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3.复习小数点的移动规律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感悟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需要。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页的空气质量监测情境图。

教师:

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找到“我们监测了340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和“其中有35%的城市达到了二级标准”的信息。

教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

(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

教师:

要解决“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

又怎么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

“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与“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相同,用乘法计算,列式为340×35%。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

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适当地板书。

(3)归纳小结,引出新课。

教师:

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解决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城市有多少个”的问题?

引导学生说出:

是将百分数化成分数或者小数的形式来解决问题的。

教师: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

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板书课题:

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

2.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

(1)把17%,40%化成分数。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

(2)把46%128%化成小数。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

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板书。

(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教师:

我们刚才经历了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过程,那么,你们能不能说一说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同桌之间交流,最后全班集体交流。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

百分数化分数,先把百分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最简分数;百分数化小数,可以直接去掉百分号,同时将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完成教科书第7页课堂活动第1题

3人一组对口令。

第1人说百分数,第2人说分数,第3人说小数。

每玩3次后,就互相交换角色。

2.完成教科书第7页课堂活动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指出:

做题时,要先将百分数化成分数,再根据分数涂色。

3.完成教科书第7页练习二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4.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2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百分数化成分数、小数的方法。

5.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9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

四、反思评价,总结提升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第2课时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页例2,第8页练习二第3~8题。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掌握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能正确将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进一步感悟数学之间的联系。

2.让学生经历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3.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能将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

百分数卡片、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将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分数

75%87.5%37%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2.将下面的百分数化成小数

125%0.37%66%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百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1)把0.78,1.32化成百分数。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

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适当地板书。

(2)把分数化成百分数。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

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交流时,并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适当地板书。

2.及时练习,巩固提高

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教师:

我们刚才经历了将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过程,那么,你们能不能说一说怎样把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再让学生与同桌交流方法,最后全班集体交流。

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时,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时,一般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即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三、练习应用,巩固深化

1.对口令

3人一组对口令。

第1人说分数,第2人说小数,第3人说百分数。

每玩3次后,就互相交换角色。

2.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3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3.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4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4.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5.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6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按怎样的顺序排列的。

6.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7.完成教科书第8页练习二第8题

(1)学生按题目要求折纸,仔细观察折纸被平均分成的份数。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四、反思评价,总结提升

教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

【教后反思】

 

问题解决

第1课时问题解决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页例1,第10~11页练习三第1~6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会正确应用这一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问题解决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

3.让学生感受百分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和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增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学生准备:

计算器、练习本。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出示课前复习题。

(1)学校在植树节举行植树活动,六(1)班植树50棵,六(2)班植树40棵。

六(1)班植树的棵数比六(2)班植树的棵数多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全班集体交流。

交流时,追问学生:

谁和谁比?

把谁看作单位“1”?

求“六(1)班植树的棵数比六(2)班植树的棵数多几分之几”是求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引导学生理解:

六(1)班植树的棵数比六(2)班植树的棵数多几分之几就是指六(1)班比六(2)班多植树的棵数是六(2)班植树棵数的几分之几。

(2)小康村今年有彩色电视机360台,去年只有300台。

今年彩色电视机的台数是去年彩色电视机台数的百分之几?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引导学生说出单位“1”。

教师:

同学们,在我们生活中有关百分数的问题比比皆是。

今天,我们一起来运用百分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课题:

问题解决

(一)。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教学例1

(1)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

教师:

从这幅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例1中的相关信息。

教师: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问题:

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问题:

去年比今年减少了百分之几?

教师指出:

同学们,你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真能干!

我们先来解决“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

课件出示:

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

(2)引导思考,解决问题。

课件同时出示例1与课前复习题第(2)题。

教师:

例1与课前复习题第(2)题比较,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师:

请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画出线段图。

比一比谁画得好,谁画得快!

先让学生独立画线段图,再与同桌交流,最后集体交流。

教师:

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呢?

引导学生说出:

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就是求今年比去年增加的台数是去年的百分之几。

教师追问:

在这里,我们把谁看作单位“1”?

引导学生说出:

把去年彩色电视机的台数看作单位“1”。

教师:

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百分之几”,用什么方法计算?

又怎么列式呢?

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

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适当地板书。

(3)比较分析,优化算法。

教师:

谁来说一说第1,2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学生指出第1,2种方法的解题思路。

教师:

在这两种解题方法中,你喜欢哪种呢?

为什么?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再集体交流。

集体交流时,教师指出两种方法都可以,然后重点引导学生探究第1种方法。

2.变式迁移,巩固提高

课件出示:

去年比今年减少了百分之几?

(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教师:

同学们,我们提出的第1个问题已经解决了,你们真行!

那么,第2个问题“去年比今年减少了百分之几”,你们能解答吗?

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再与同桌交流,教师巡视发现不同的解法。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适时指导。

全班集体汇报、交流。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

求“去年比今年减少了百分之几”是什么意思?

把什么看作单位“1”?

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适当地板书。

3.归纳整理,小结提升

(1)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如何计算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