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58479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实施方案Word格式.docx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近年来,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得到我校语文教师的重视,但形势仍不容乐观,主要问题表现在:

1、阅读兴趣比较单一:

休闲性阅读占据学生课外阅读的大部分时间,这些书大多缺少富有哲理的思维火花和人性的闪光。

2、阅读习惯和阅读量不够理想:

由于我校属农村小学,学生家庭状况较差,很多家长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学生大多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大的阅读量。

3、课外阅读时间的比重少:

电视、游戏等活动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孩子们的阅读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4、阅读消费较少:

多数学生无用于购买书刊的费用。

5、学生缺乏阅读课外读物的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

小学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如何通过引导、教育和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因此我们确定“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作为课题加以研究。

二、研究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中外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2、让学生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运用交流的习惯。

3、探索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4、学生能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研究对象

我们选取五

(1)班、五

(2)班、五(3)班、五(4)班共四个班作为实验班,五

(1)班和五(5)班作为对比班,进行课题实验研究。

四、研究内容

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1、通过调查分析,摸清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基本现状,并研究相应的阅读指导对策,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理想。

2、通过利用社区资源,立足课内指导、课外阅读、亲子阅读等途径培养学生爱读书、读好书、爱积累、会运用交流的阅读习惯。

3、通过研究实践,教会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着力构建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自主性,自动性品质,为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研究学生课外阅读效果的评价方法。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督促、交流、评价。

通过班级读书会、各种读书活动、定期检查读书笔记、阅读汇报课等形式进行检查反馈。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决定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阅读教材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阅读教学效益为核心,以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为重点,探索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

(二)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为辅。

1、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把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实践者也要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要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

在这里,课题组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本课题组研究的实践者,同时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者。

在实践中研究,不断反思和总结,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

2、调查法

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

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3、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效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学校其它班级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4、文献法

文献法就是收集有关文献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

六、研究措施

为确保研究工作有序有效地进行,提高研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课题组成员拟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课题研究:

1、问卷调查,了解现状

由课题组设计调查问卷,对我校四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和语文阅读能力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和了解,为研究方案的调整、研究假设的修正、研究措施的完善提供依据。

2、加强管理,指导研究

聘请我校教研室两位领导担任课题组顾问,定期和不定期指导课题研究,及时排忧解惑。

3、加强交流,突出实效

课题组成员要定期开展课题研讨会,将好的经验加以推广,及时纠正偏差,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七、课题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

1、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制定课题实施方案,报上级申请立项。

2、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新课改理论,学习学生语文阅读习惯、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相关理论,收集国内外有关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研究资料,做好实验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

1、做好资料的收集、分析工作。

2、调动师生、家长参与研究实践的积极性。

 

3、发放学生问卷调查,从学生那里了解他们目前的语文阅读习惯和能力,摸清学生语文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将各种信息归纳总结,分析找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方法。

5、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营造校园、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的书香环境。

6、针对课题完成情况及时进行阶段性小结,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课题,对方案及时调整,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7、阶段性成果展示,根据上阶段的研究情况及经验,推广应用上阶段研究成果,完善已探索的阅读教学模式,探索学生语文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培养的操作策略,形成课堂教学、课外指导及探究典型事例。

8、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收集有关资料,组织撰写相关的论文和阶段性总结报告。

(三)总结阶段(2017年5月至2017年6月)

1、完善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式,在其它班级进行推广,不断地深入阅读教学的改革。

2、课题组对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工作。

八、预期成果

(一)、隐性成果:

1、通过研究,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课外阅读兴趣日益变浓,课外阅读能力明显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也得到提升。

2、通过课题研究,参研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3、班级中,师生读书氛围变得更加浓厚。

阅读成为了参研师生生活的一部分,对于阅读,大家喜爱、享受。

4、学生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认识得到提升,并掌握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

(二)、显性成果:

1.研究报告:

总结理论研究和教育革新过程中的经验,写出研究报告,形成一套具体的行动方案。

2.在研究过程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撰写出具有较高质量的、较多数量的相关教育教学案例、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