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960937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docx

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

07园艺园艺植物育种学各论复习题

一.填空、选择、判断题(50分)

1.杂交起源说李家文(1984):

“据观察,小白菜和芜菁的杂交性状极似散叶大白菜.根据各种理论大白菜可能是由小白菜和芜菁通过自然杂交产生的杂种”,并认为:

”大白菜和小白菜虽然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和特性,但有相当大的差异。

因此,大白菜不可能是有小白菜发生变异而直接产生的新种”.

2.分化起源说谭其猛(1979):

“大白菜可能是由不结球的小白菜,在南方向北方传播栽培中逐渐产生的”,

3.大白菜的起源中心,很可能是冀鲁二省。

4.大白菜进化过程:

散叶变种——半结球变种——花心变种——结球变种

5.大白菜属于种子春化型作物,即萌动种子就可以对低温发生感应。

6.大白菜属于低温、长日照植物,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需要经过明显的低温阶段。

通常从种子萌动开始,在2-10℃条件下,15d左右就能完成春化;10-15℃时通过春化过程缓慢。

春化天数越多,花茎抽薹越快。

春化处理最佳温度范围2-5℃。

低温的影响可以积累,不要求连续的低温。

各种大白菜冬性强弱有差异。

南方的较弱,北方次之,高寒地区最强。

7.大白菜植株完成春化后,在12h左右的长日照和8-20℃的温度条件下,有利于花薹生长、开花及结荚。

人工控制条件下,连续24h光照、15-25℃的处理即可使其抽薹。

8.大白菜的花数单株通常在1000-2000朵之间。

但受生长条件、定植时期和密度等影响,变化很大。

一般花枝的花数分布是,主干花枝约占30%,一级侧枝50%,二级侧枝15%,说明种子产量的高低主要决定于主枝和一级侧枝发育的是否良好。

9、大白菜开花初期大部分是主枝的花朵,盛花期是一级侧枝和部分主枝顶梢的花朵,以及少数二级侧枝下部的花朵。

一个花枝一般每天可以开2-3朵花,一株大白菜开花期约20-30d。

10.大白菜花是完全花,“四强雄蕊”,花药二室,纵裂,雌蕊1枚,子房上位,两心室,花短柱,头状柱头。

柱头和花粉的生活力一般以开花当天最强。

柱头在开花前4d和开花后2-3d都可接受花粉进行受精,雌蕊有效期可达6-7d。

开花前2d和花后1天的花粉都有一定的生活力。

11、大白菜一天内最佳授粉时间是上午8-10点,下午2-4点,阴天授粉效果不好。

12.有毛×无毛→F1有毛.说明有毛对无毛是显性。

13、大白菜茸毛的多少受多基因控制,为数量性状。

10.大白菜大多数经济性状为数量性状,其变异主要来源于显性效应、上位性效应及累加性效应。

14、大白菜叶球抱合方式主要有叠抱、拧抱、摺抱和合抱方式,其中叠抱方式遗传力较强,各种抱合方式没有典型的显隐性关系,后代有时呈现不典型的中间类型。

15、早熟大白菜×中熟大白菜→F1中间偏早熟

16.叶球的叶片数和平均单叶重构成的。

大白菜品种有叶重型和叶数型。

17.春结球白菜的必备的首要性状是耐抽薹性。

在结球白菜三种基本生态型品种中,卵圆形品种花芽分化较晚,冬性较强,耐抽薹;而直筒型较易抽薹。

另外,由于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春结球白菜还需具备一定的高温结球性。

夏结球白菜必须具备耐暑性,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能正常结球。

18、大白菜球重主要是由显性和上位性效应基因控制,所以,进行杂种一代产量优势较强。

19、大白菜的自交不亲和性是由一复等位基因系列S1、S2、S3…Sn控制的,两性具有相同的S基因则表现不亲和。

S基因的作用属于孢子体型,即亲和与否与取决于花粉本身所带的S基因无关,而取决于生产花粉的父本是否具有与母本不亲和的基因型。

20、春结球白菜的必备的首要性状是耐抽薹性。

在结球白菜三种基本生态型品种中,卵圆形品种花芽分化较晚,冬性较强,耐抽薹;而直筒型较易抽薹。

另外,由于春季气温逐渐升高,春结球白菜还需具备一定的高温结球性。

夏结球白菜必须具备耐暑性,即使在高温条件下也能正常结球。

21.我国不结球白菜起源中心是长江下游太湖地区一带。

在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的演化进程中形成,分布于各地。

只有菜心主产于华南。

22.

(一)普通白菜类

(二)塌菜类(三)菜薹类(四)薹菜类(五)多头菜类

23.白菜春性品种不经低温处理,在江南地区几乎全年能抽薹开花;冬性弱的品种须在0-12℃下处理10-20d;冬性品种须在0-9℃下处理20-30d;冬性强的品种须在0-5℃下处理40d以上,才能显蕾、抽薹、开花。

春化要求严格的冬性较强的品种,对光周期要求严格。

24.具有萝卜胞质(Ogura胞质系统)的白菜雄性不育系在苗期存在叶片黄化从而生长停滞的缺点,因此克服这一缺陷是非常重要的。

25、大白菜三种生态型中直筒高桩型适应性最广,卵圆形较窄,平头型介于中间。

26、大白菜从温差小的地区引入温差大的地区容易出现秋季抽薹。

相反,引入品种容易出现叶球松散、叶球变小的现象。

27、大白菜杂交育种时应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做母本,针对母本需要改良的性状选另一材料做父本杂交。

28、番茄属是茄科茄亚科中的一个小属。

这个属的所有成员在细胞遗传上有很大的一致性,染色体数2n=2x=24。

29.栽培番茄的原产地是在中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的海拔2000-4000m气候比较冷凉的安第斯山地带。

30.番茄属的主要种及其茄属近缘野生种

(1)秘鲁番茄

(2)智利番茄(3)多腺番茄(4)多毛番茄(5)醋栗番茄(6)契斯曼尼番茄(7)小花番茄(8)克梅留斯基番茄(9)潘那利番茄(10)普通番茄(11)类番茄茄

31.普通番茄的亚种、变种及品种

1)野生型亚种①醋栗状番茄②房果状番茄

2)半栽培亚种①樱桃番茄②梨形番茄③李形番茄④长圆形番茄⑤多室番茄

3)栽培亚种①普通番茄②大叶番茄③直立番茄

32.番茄多数质量性状是受1对主基因控制,并且一般表现为完全显性或接近完全显性,自交后的表现型均呈典型的3:

1分离比率。

33.番茄现代育种的主要目标:

丰产性、早熟性、抗病性、改进品质、加工品种、耐贮性、保护地品种、耐热性

34.番茄早熟性是由花序节位低、现蕾早、开花早、果实发育及转色快等性状组成。

而开花速度和果实发育速度是早熟性的直接构成的性状。

35.番茄果实的颜色取决于果肉色与果皮色2对基因的配合。

36.危害番茄的病毒病种类目前国内外报道了20多种,其中以TMV、CMV发生普遍危害严重,其次是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和番茄斑枯病毒(TSWV)。

37.番茄在10℃左右的低温下会减少花粉粒的产生、降低花粉生活力及萌发率;在弱光下,同化产物严重缺乏会导致花粉减少花柱异长,降低坐果率。

38.雌雄同花。

栽培种的花瓣5-6枚,雄蕊5-6枚,花药长形,围绕花柱联合成筒状,称为药筒。

每个花药具有两个花粉囊,花药成熟后,在药囊内侧中心线的两侧纵裂,散出呈球形的花粉。

由于雌蕊被包围在中央,易于保证自花授粉,但也有0.5%-4%的异花传粉率。

39.番茄雌蕊在花开放前2d就具受精能力,并可持续4d;成熟后的花粉在适宜的条件下可维持2周的寿命,盛开时的花粉授粉能力最强。

50h完成受精。

40.抗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TMV)基因有3个,即Tm-1、Tm-2、Tm-2a。

41.番茄早熟对晚熟为显性或部分显性,至少涉及4对基因。

42番茄低温下坐果的能力是由一隐性基因控制。

43.用栽培番茄和野生番茄进行远缘杂交,乃是以提高番茄品质和抗病性、抗逆性为材料为主要内容的番茄育种的有效途径。

44.番茄属内种间杂交一般结实性较好,但不同野生种和栽培种杂交仍有不同程度的不亲和性。

其亲和性从强到弱归纳为:

醋栗>多毛>多腺>秘鲁

45.番茄的远缘杂交中,野生种在传递其优良性状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不良的经济性状,尤其小果性。

46.黄瓜起源于印度的喜玛拉雅山脉南麓的印度北部热带雨林带地区。

47、黄瓜(CucumissativusL)属葫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蔓生攀缘植物,2n=14。

48.由于黄瓜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所以逐渐在中国形成了次生中心。

李家文(1979)认为黄瓜古代由印度分两路传入我国:

一路经由缅甸和印中边界传入华南,并在华南被驯服,形成了我国华南系统的黄瓜(瓜形肥短,皮光滑无刺,肉质较软);另一类是2000年前的汉武帝时,由张骞经由新疆将种子带入北方,经多年驯化,形成了华北系统黄瓜(瓜形瘦长,大棱大刺,肉质坚脆)。

49.黄瓜植株的性型:

雌雄同株、纯雌株、强雌株、纯雄株、纯全株、雌全同株、雄全同株。

50.黄瓜品系的性型除雌雄同株系外还有:

1)雌性系包含全部为纯雌株的纯雌系和全部或大部分为强雌株小部分为纯雌株的强雌株系。

此类在杂交利用中极为重要。

2)雌全异株系部分植株为纯雌株或强雌同株,部分植株为纯全株或雌全同株。

其中的完全花自交系通常又称“二性系”。

3)雄全异株系部分植株为纯雄株或雌雄同株,部分植株为纯全株或雄全同株。

51.黄瓜性别表达至少受3对主效等位基因控制。

52.雌雄同株的植株通常是先发生雄花。

植株在早期具有从雄性向雌性转变的趋势。

53.黄瓜性别转变的早晚是一种遗传性状,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

但环境只能影响性其转变的迟早,不能影响其趋向的顺序.

54、黄瓜是常异花植物,品种间自然杂交率高达53~76%。

55、黄瓜花粉开花前一天已经有受精能力,但当天花药开裂时活力最强,花粉寿命较短,脱离花药4-5h生活力显著下降。

56.黄瓜单果重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

大果亲本与小果亲本杂交,F1果重接近双亲的几何平均数。

57.黄瓜单株果数对产量的影响尤为明显。

58.黄瓜苦味受控于基因Bi(苦味)和bi(无苦味)。

无苦味株与苦味株交配,F1有苦味,F2为苦:

不苦=3:

1,即苦味对不苦味为显性。

59.黄瓜的耐寒性主要是受基因型决定,其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也存在少数显性效应。

60、黄瓜黑刺对白刺显性;绿色对白色显性。

61、黄瓜霜霉病是显性遗传;

62.黄瓜抗霜霉病育种首要关键是亲本选配。

1)双亲都是抗病品种,如果F1是抗病的,F2、F3就有可能分离出比双亲更抗病类型。

2)抗病×不抗,F1倾向于不抗,F2、F3没有发现抗病性接近抗病亲本的单株。

3.)双亲均不抗,后代也均不抗。

63、蔬菜抗病性自然鉴定是在病原圃或病重地块进行。

64.人工逆境下培育雌株系。

因为高密度、高温度和长日照条件下可大大促进雄性趋势,从而可以加大对雌性系稳定的选择压力。

65.黄瓜的丰产性:

单位面积产量=单株坐果率ⅹ单果重ⅹ株数/单位面积。

其中坐果数是影响产量的最大因子。

66、黄瓜连续3-5代自交后,生活力衰退不明显。

67、华北系统黄瓜:

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北及朝鲜、日本等地。

嫩果棍棒状,绿色,瘤密,多白刺。

熟果黄白色,无网纹。

是枯萎病的抗源,单性结实能力强,并具有节成性好,花芽分化对短日照不敏感等特征。

节间较细长,叶薄而棱角显著。

在北方经过长期的栽培,已经形成春黄瓜、夏黄瓜、秋黄瓜三种类型。

68、华南系统黄瓜: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及印度、日本各地,北方栽培的部分地黄瓜、秋黄瓜、早黄瓜也属此类。

多为短日照,茎蔓粗,根群密而强,较耐旱,能适应低温弱光,果实有绿色、白色、黄色,皮硬而味淡,肉质不及华北型。

69.柑橘属芸香科(Rutaceae)、柑桔亚科(Aurantioideae),柑橘族,柑橘亚族。

柑橘亚族共有33个属,210个种,中国有13个属。

其真正柑橘类(枳属、金柑属、柑橘属)

(1)枳属枳和富民枳。

后者主产云南富民县等地,冬季不落叶。

枳是我国的主要柑橘砧木,具有树势矮化、抗寒、抗裙腐病、流胶病、线虫病,丰产、稳产,可以提早结果等,但不耐湿涝、不耐盐碱、不抗裂皮病。

枳与其它柑橘类杂交的天然杂种有枳橙、枳柚、枳橘橙、枳金柑等。

(2)金柑属(Fortunella)我国原产,一年开花和结果数次;果小,果皮厚而甜,可食,植株较耐寒。

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金柑属有6个种一个变种:

山金柑、长叶金柑、长寿金柑、罗浮金柑、园金柑、金弹。

变种:

金豆

(3)柑橘属(Citus)该属种类很多,是生产中主要的栽培对象,除橘橼以外都属我国原产。

品种品系复杂,种间杂交容易成功。

按照植物学分类分为大翼橙类、宜昌橙类、柚类、橙类、宽皮柑桔、橘橼类六大类。

70.柑橘单胚的种或品种有柚、宜昌橙、克里曼丁橘、韦尔金橘等。

多胚的种类有橙类、葡萄柚、大多数宽皮柑桔等。

71.柑橘发生芽变的频率很高。

岩政正男对温州蜜柑的调查结果为百万分之一。

72.在不同的柑橘种类中,柚类为典型的单胚性类型。

其种子由有性胚发育而来,由于基因重组后代发生分离,而且天然种间杂种也多。

73.柑橘单胚性品种比多胚性品种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

74.柑橘花通常为完全花,但营养不良时成为畸形花。

花单生或花序状着生。

柑橘花的雌蕊先熟。

开花前4天具有接受花粉的能力。

75.柑橘花粉生活力与环境条件关系很大,一般在干燥密闭的容器内可贮藏3-4周。

76.枳壳花粉贮藏试验,在干燥,4℃下,最长可储藏期61天,但36天以上的花粉,杂交后均未获得生活力的种子。

柑橘花粉在-20℃条件下,一年之后仍具有生活力。

77.柑橘授粉后完成受精的时间,约需5-7天。

78.香蕉属单子叶纲,芭蕉目,芭蕉科(Musaceac)、芭蕉属(Musa)。

在芭蕉属内,根据其染色体数和形态学上的差别又分为四种:

南方蕉组(2n=20);美人蕉组(2n=20),红花蕉组(2n=22);真蕉组(2n=22)。

在真蕉组中,包括两个野生的原始种,即尖叶蕉(M.acuminata.Colla)和长梗蕉(M.balbisianaColla),以及由这两个原始种起源的所有食用香蕉。

染色体基数X=11,有2倍体、3倍体、4倍体等。

在真蕉组中,包括两个野生的原始种,即尖叶蕉和长梗蕉,以及由这两个原始种起源的所有食用香蕉。

79.香蕉的花序是顶生的穗状花序,外有肥厚的苞片保护。

一个正常发育的花序,通常包含40-50个花段,每段又有20左右个花朵,着生于苞片腋间。

一般基部10-15段为雌性花,中部数段为两性花,约在第20段之后为雄性花。

各花段是从基部到顶端逐渐发育成熟和顺次开放的。

80.香蕉杂交育种的特点

(1)杂交不孕程度高栽培品种绝大多数是三倍体(2n=33),通常不能杂交结籽。

但用二倍体(2n=22)的能育花粉,与三倍体进行人工杂交,有时也可结极少数种子。

(2)杂种染色体组型变化复杂将三倍体香蕉与二倍体杂交,杂种染色体组型产生很大变化,容易在后代中获得四倍体(2n=44),甚至七倍体(2n=77)杂种个体。

产生这一现象,是由于做母本的三倍体在减数分裂形成卵细胞时,染色体产生极不规则的分离。

81.现代月季按美国月季协会1966年的定义,是指1867年第1个杂种茶香月季出现后的品种群。

现代月季:

杂种茶香月季、丰花月季、壮花月季、藤蔓月季、微型月季、灌木月季、树状月季

82.花色:

数量性状。

也表现出明显的显隐性遗传趋势,红色对白色、黄色为显性。

83.花香:

数量性状,且遗传力较强,如浓香与不香的品种杂交,后代全部为有不同程度的香味,没有不香的植株。

84.月季的雄蕊数量很多,它们的特点是花粉粒不附着在花药上,花瓣全部展开后,在一天之内花药就能全部成熟,随着裂开,如果空气干燥,花粉粒会自动弹出而落在花瓣上。

因此要想采到花粉,必须在花药裂开前把它们拔下来放在一个容器内,等它们裂开散出花粉后再进行人工授粉,不能拿花药在柱头上涂抹。

85.月季雄蕊柱头比雄蕊成熟晚,一般在去雄后次日10点以前进行,此时母本柱头以分泌粘液,即可授粉。

86.由于现代月季均为高度杂合体,所以品种间的杂交育种工作难度加大,所以,筛选杂交组合也显的尤为重要。

87.矮牵牛的蓝紫色基因导入月季组织取得成功,企图培育真正的蓝色月季新品种.

88.番茄是自花授粉作物,无论采用单株选择还是混合选择法,通常只需要1-2次选择即有显著的效果。

多采用单株选择法来提高选择效果。

89、野生型亚种①醋栗状番茄②房果状番茄

90、月季普遍认为高心翘角和高心卷边杯状形花形最佳。

91、菊属约40余种,我国产20余种。

92、我国现存菊花品种3000余个,主要以盆栽大菊、秋菊为多。

93、现代栽培菊花主要由我国长江中下游的野菊、毛华菊、紫花野菊等野生种经天然杂交和人类长期选择演化而来。

94、菊花依花型分类:

平瓣、匙瓣、管瓣、桂瓣、畸瓣。

95、菊花花期相同(近)的品种杂交,后代的花期与亲本相似。

花期不同的品种杂交,后代的花期分布于双亲之间,甚至出现超亲变异。

96、菊花花色遗传表现复杂,野生种间杂交后代多出现双亲花色和过渡性花色;栽培品种间杂交后代的花色则变化复杂。

97、杂交双亲中母本花色较易在后代中占优势。

98、不同花色中,原始花色具有一定的遗传优势。

99、花径大小及重瓣性为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呈现连续变异。

100、原始的性状(如小花、单瓣、平瓣等)在杂交后代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性。

101、不同瓣型的品种杂交,后代中同一朵花内可出现不同形态的花瓣。

102、菊花花集生为头状花序,这是菊科植物的特征。

由花梗、总花托(花盘)、总苞片、小花组成。

花序中央的花为管状花,有雌雄蕊,可结实;花序周围的花为舌状花,单性,不结实。

舌状花有平瓣、匙瓣、管瓣等各种变化,

103、菊花天然授粉多用于中、小型菊花,单瓣或复瓣品种。

其花心发达,雌蕊可伸出筒状花管,易于接受外来花粉。

104、菊花筒状花雄蕊于雌蕊成熟前2-3天成熟。

105、菊花授粉柱头展羽呈“Y”形,并分泌粘液时进行,每隔2-3天授粉一次,连续授粉3-5次。

106、菊花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原则:

充分考虑和利用母本遗传优势;父母本的花型不宜相差太大;注意花色与花型的选配。

107、中国五大名菊:

帅旗、绿牡丹、十丈珠帘、墨荷、绿衣红裳。

108、西瓜果实从开花到成熟需30~40天,果实由果皮、瓤肉(胎座)、种子三部分组成。

109、百合属原种可分为四个组:

百合组、钟花组、卷瓣组和轮叶组。

110、亚洲百合杂种花色丰富,但没有香味;东方百合香味浓郁,是培育香花品种的重要亲本。

111、百合种子有两种发芽方式:

快速发芽子叶出土型:

除了东方杂种意外都属于这一类,3-6周;推迟发芽子叶留土型:

3个月以上。

112、中国已准备将墨江百合、紫花百合、乡城百合、开瓣百合等列入《中国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第2册。

113、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欧洲、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中国是其最主要的起源地,百合属共9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及寒带;我国原产40余种,大多分布于西南和华中地区。

114、矮牵牛品种资源

1)大花型;2)多花型;3)丰花型;4)小花型;5)垂吊型

115、植物的花色主要由三类色素决定:

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花色素

116、矮牵牛花径大小属于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

117、矮牵牛大花基因对小花基因有显性遗传趋势。

118、矮牵牛小花性状与丰花性往往联系一起。

119、矮牵牛的重瓣花由雄蕊和雌蕊瓣化而来。

难以结实。

120、矮牵牛重瓣基因相对单瓣基因是显性的。

121、矮牵牛重瓣性的强弱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122、矮牵牛株型与内源激素

123、矮牵牛因为是异花授粉作物,自交系时应严格套袋隔离,可人工辅助授粉;

124、百合原种分为四个组:

百合组、钟花组、卷瓣组、轮叶组。

125、麝香和东方百合杂种都有香味,其中麝香百合、天香百合、鹿子百合是培育香味百合的重要亲本。

126、百合快速发芽子叶出土型:

3-6周;推迟发芽子叶留土型:

3个月以上。

127、菊科是种子植物最大科,总数25000~30000种,而其花卉种类也很多,仅次于兰花。

128、菊花一滑行分为:

平瓣类,匙瓣类,管瓣类,桂瓣类,畸瓣型

129、菊花花期的变化为数量性状

1)花期相同(近)的品种杂交,后代的花期与亲本相似。

2)花期不同的品种杂交,后代的花期分布于双亲之间,甚至出现超亲变异。

130、菊花不同花色中,原始花色具有一定的遗传优势。

131、菊花原始的性状(如小花、单瓣、平瓣等)在杂交后代中往往表现出较强的遗传性。

132、菊花的心花(筒状花)为雌雄两性花,舌状花为雌性花。

133、菊花筒状花与舌状花的雌蕊均可做母本。

134、同一头状花序上,外轮舌状花首先成熟开放,雌蕊先行羽裂(称“展羽”)并分泌粘液,是舌状花接受花粉的最佳时机。

舌状花开放由外轮推向内轮,此时筒状花也告成熟,其雄蕊先行散粉,是收集花粉的最佳时机。

随后1-2天由雌蕊亦展羽成熟,是筒状花接受花粉的最佳时机。

135、柚类特点

1)我国原产和主产区之一;2)单胚;3)果实最大,果皮厚,可食率50%;4)具自交不亲和性。

136、宽皮柑桔:

原产我国,亚洲栽培最多,分布最广。

抗寒性比甜橙强,是柑橘北缘地带的主栽对象。

①柑类(常见的有温州蜜柑、本地早、焦柑等)。

②橘类(如克利曼丁橘)

137、橘橼类特点

(1)大部分原产我国

(2)有的类型一年多次开花(3)果实顶部大多有乳头状突起

(4)抗寒性最弱(5)有4个种,1个变种(佛手)

138、柑橘的多胚性与单胚性受1对基因控制。

139、不同柑橘种类的抗寒性由弱到强顺序为:

柠檬<葡萄柚<柚<甜橙<酸橙<柑<金柑<宜昌橙<枳。

140、柑橘抗寒性的遗传是多基因控制的性状,酸度高低是数量性状遗传。

141、甜橙系统分化上与有性关系的极少,多数是由芽变产生的。

二.简述题(30分)

1.大白菜结球变种的3个生态型:

(1)卵圆形海洋性气候生态型。

栽培中心山东半岛,它要求温和、湿润、变化不剧烈的环境。

多数品种不抗病毒病等病害。

代表品种有福山包头、胶州白菜、旅大小根等。

(2)平头型大陆性气候生态型。

栽培中心河南东部、山东西部、河北南部。

它要求气候温和、昼夜温差大、阳光充足的环境、对气候剧烈变化和空气干燥有一定的适应性。

代表品种有河南洛阳包头、山东冠县包头、山西太原包头等。

(3)直筒型交叉性气候生态型。

栽培中心为河南省东部、辽宁西部、天津近渤海湾地区。

此区基本为海洋性气候,但因靠近内蒙古,常受大陆气候的冲击,使该生态型有抗病和适应性强的特点。

代表品种有天津青麻叶、河北玉田包尖等。

2.大白菜引种注意事项:

(1)注意生育期是否相否?

引入品种的生育期超过当地可供大白菜的天数,结球就不紧实,因而除了早熟种外,南种北引大多生长不良,而且病毒病较重;相反北种南引大多生长良好。

(2)生态型相似地区之间引种容易成功。

直筒型相对适应范围广。

(3)从温差小的地区引种到温差大的地区,容易出现秋季抽苔现象,相反的引种则容易出现叶球松散或变小的现象。

3.大白菜自交不亲和系的繁殖主要靠在严格隔离条件下,进行人工授粉。

为了防止自交不亲和性的减弱,每隔2-3代要采用系内成对授粉法,检查一次花期系内亲和指数,选择花期亲和指数低,蕾期亲和指数高的单株用来繁殖自交不亲和系。

如采用花期(每隔1-2d)喷1次2%-3%的NaCL水溶液的办法来克服自交不亲和性,效果良好。

4.番茄有性杂交育种程序

(1)亲本选择选配:

①育种目标;②目标性状的遗传规律及亲本所具有的特征特性。

(2)确定杂交方式:

单交、回交等。

(3)杂交后代的选择:

系谱选择法(4-6代分离、选择和比较试验)

早代选择应侧重遗传力高的性状(抗病、生长习性、果实形状等);而到了高的世代(F3代以后),侧应侧重遗传力低(产量等)的性状。

(4)选育出的优良品系进行区域试验、生产示范,并进行品种审定或认定。

5.番茄引种:

应重点放在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