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6319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179.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文档格式.docx

独立柱基,建筑高度为11.65~23.2米(其中B1#建筑高度为23.2米、B2#、B6#为15.55米、其他为11.65米),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防火等级二级,建筑层数为:

2~5层(其中B1#建筑层数为五层、B6#、B19#、B20#建筑层数为三层,其他层数为二层),总建筑面积为42677.82㎡,本工程按七度抗震设防。

1、基础部分:

基础为C30砼独立柱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砼,承台基础和基础地梁,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0.000以下采用MU10粘土标准砖、M10水泥砂浆砌筑。

2、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为框架结构,M10水泥砂浆砌筑,钢筋采用HPB300、HRB335、HRB400,梁、柱、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钢筋采用Ⅲ级,Φ6—25。

第三节 

建筑概况

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正常环境),结构重要性系数1.0。

本工程位于XX县境内,地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地震加速度0.10g;

抗震设防类别丙类。

经建筑类别、场地类别调整后设计设防烈度7度。

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丙级。

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场地按—类场地考虑,设计场地特征周期0.35s。

地面粗糙程度:

C类。

本工程标高系为黄海高程基准系,±

0.000均相当绝对标高+45.65m。

三、模板工程(承插型盘扣式与钢管混合搭设支撑)安装方案

1、本工程标准层模板支撑拟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钢管混合搭设支撑体系,其架体节点构造要求(详见附图1):

承插型盘扣式插销采用8mm厚的型钢成品支撑,盘口及插销与主要立杆及纵横杆之间采用双面满焊焊接,连接盘的厚度为8㎜,焊接接头有现场取样作节点抗压、抗拉试验,试验值为纵向抗压15KN,横向抗拉25KN,符合要求。

立杆纵横杆采用φ48×

3.0钢管作主要的骨架构件,立杆上的第一个盘扣件距离地面300mm,第一道水平拉杆作为扫地杆,第二个盘口件距离第一个盘口件1700mm作为第二道水平拉杆;

由于该工程开间大小不规则,一般纵横水平杆长度采用600mm、900mm、1200mm三种规格布置。

2、本工程模板梁、板采用松木胶合板辅以60mm×

80mm松方木,模板支撑体系采用盘扣式顶托支撑架,截面较大的梁采用Ф12mm对拉螺栓加固。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劳力组织

1、工艺流程:

柱钢筋绑扎、隐蔽验收→搭支撑架→柱模板安装加固→梁板模板安装加固→柱砼浇筑→梁板钢筋绑扎、验收→梁板砼浇筑→柱模板拆除,吊上一层使用

2、每栋劳力组织:

天数

工种

1

2

3

4

搭架(16人)

模板(27人)

五、模板施工技术要求

1、操作要点

A、柱模板

(1)先在基础或楼板面弹出柱的中心线四周边线。

(2)沿边线竖立立板,正确固定柱脚,用斜撑将柱模板临时固定,再由柱顶用线垂吊直找正,然后正式固定。

柱脚一侧要留清扫口。

(3)通排柱模板安装,应先装两端柱模板,校正固定,拉通线校正中间各柱模板。

(4)门子板应分节铺钉,或分节预留施工洞口,其高度由地面起2m留一道,以便灌入混凝土及放入振捣器。

(5)柱模板加设柱箍,柱箍采用50mm×

100mm松方木及Ф12mm对拉螺栓,间距通过计算确定,截面较大的柱加设对拉螺栓。

(6)在柱与梁的结合处,正确锯好梁的槽口,在梁的槽口上划好中心线。

(7)柱模安装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a、在浇筑楼板砼时应在柱位四周预埋40mm*40mm*30mm小木块做为柱模底部固定。

b、支设的柱模,其标高、位置要准确,柱身不扭曲,支设应牢固,均采用四面支撑。

c、柱模底部四周用1:

3水泥砂浆堵严,防止漏浆。

d、每根柱模底部应设清渣口,作为浇筑之前清理模内杂物。

柱模板上口标高应安至梁底模板下,在柱砼达到拆模强度时,可比梁模板先拆卸,在安装时应钻好插筋孔,及时预埋好其他设计要求的预埋件,并要求方位准确。

B、梁、板模板

(1)在楼面上弹出主梁及次梁的中心线,同时复核柱模上梁槽口处中心线位置,在柱模上弹出梁底标高,对准标高钉上梁底托木。

(2)按照设计间距搭设盘式钢管支撑架,钢管支撑底部应铺设垫板。

设计要求安装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拉杆,并在钢管立柱上弹好标高线。

(3)根据梁底标高及起拱要求,确定梁底大横担标高,安装好大横担。

在大横担上铺设梁底木楞。

按同样的方法铺好板底木楞。

(4)对准柱模槽口中心线,在托木上铺设主梁底模,轴线复核无误后安装。

(5)侧模,主梁侧模上应开好次梁槽口,在槽口上划好次梁中心线,对准中心线安装次梁底模。

次梁轴线位置核对无误后,安装侧模。

(6)主次梁模板安装加固完毕,铺设板底模。

(7)梁高度较大时,侧模可先安装一面,待梁钢筋安装完毕,再安装另一面侧模。

(8)梁高度大时,应设置对拉螺栓,待梁钢筋安装完毕,在侧模上钻孔,安装对拉螺栓。

C、梯模板

采用松木胶合板,支撑前先根据层高放好大样,搭好支撑架,先支平台梁底模板,再支梯梁底模板、外帮侧板,在外帮侧板内侧,放出楼梯底板厚度线,用样板划出踏前侧板的档木,再钉侧板。

梯踏步高度要均匀一致,特别要注意最上一步和最下一步的高度,要考虑楼地面装修层厚度的影响以及梯自身装修层的影响。

2、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A、梁、板模板:

梁、板底不平、下挠;

梁侧模不平直;

梁上下口涨模:

防止的方法是:

梁、板底模板的龙骨、支柱的截面尺寸及间距应通过设计计算决定,使模板的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强度和钢度。

作业中应认真执行设计要求,以防止砼浇筑时模板变行。

模板支柱应立在垫有通长木板的坚实的地面上,防止支柱下沉,使梁、板产生下挠。

梁、板模板应按设计或规X起拱。

梁模板上下口应设销口楞,再进行侧向支撑,以保证上下口模板不变形。

B、柱模板:

(1)涨模、断面尺寸不准:

防治的方法是,根据柱高和断面尺寸设计核算柱箍自身的截面尺寸和间距,以及对大断面柱使用穿柱螺栓和竖向钢楞,以保证柱模的强度、刚度足以抵抗混凝土的侧压力。

施工应认真按设计要求作业。

(2)柱身扭向:

防治的方法是,支模前先校正柱筋,使其首先不扭向。

安装斜撑(或拉锚),吊线找垂直时,相邻两片柱模从上端每面吊两点,使线坠到地面,线坠所示两点至柱位置线距离均相等,即使柱模不扭向。

(3)轴线位移,一排柱不在同一直线上:

防治的方法是,成排的柱子,支模前要在地面上弹出柱轴线及轴线通线,然后分别弹出每柱的另一方向轴线,再确定柱的另两条边线。

支模时,先立两端柱模,校正垂直与位置无误后,柱模顶拉通线,再支中间各柱模板。

柱距不大时,通排支设水平拉杆及剪力撑,柱距较大时,每柱分别四面支撑,保证每柱垂直和位置正确。

4、模板工程质量标准

模板安装完毕,应对其轴线、截面尺寸、垂直度、标高、平整度等进行全面检查,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X的要求。

5、模板拆除

(1)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

(2)承重模板(梁、板底模)的拆除时间。

板跨度≤2m时达到砼强度标准值50%以上;

板跨度>

2m,≤8m时达到砼强度标准值75%以上;

8m时达到砼强度标准值100%;

梁结构跨度≤8m时达到砼强度标准值的75%以上;

悬臂构件及结构跨度>

8m时达到砼强度标准值的100%;

(3)拆除模板应先支的后拆,先拆非承重部分,拆除大跨梁支撑柱时,先以跨中开始向两端对称进行,当立杆水平拉杆超过两皮时,应先拆两皮以上的水平拉杆,最后一道水平杆与立杆同时拆除,以确保柱模稳定。

(4)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5)模板拆除应按区域逐步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积撬落的拉倒,模板支撑要随拆随运,严禁随意抛掷,拆除后分类码放,不得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并及时消除防止伤人。

(6)拆除模板作业比较危险,防止落物伤人,应设置警界线明显标志,并设专门监护人员。

6、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模板支架立杆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a、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垫木和底座,顶部设可调顶托,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得大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b、在立柱底距地面300mm高处,沿纵横向水平方向设扫地杆

c、立柱需接长使用时,应采用对接,接长部位不得设在立杆下部,立柱接头在同一平面上应错开50cm以上。

(2)支架立杆应竖直设置,2m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mm;

(3)当梁模支架立杆采用单根立杆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应大于25mm;

(4)安装此体系支撑架应水平搭设,首先根据支撑平面配置方案放置好立杆,4个为一基本组装单元,接着同时安装横杆及纵杆,并敲紧上盘扣,使节点紧固。

并以此基本单元为起点,安装其它的支撑架单元杆件,随安装随调整加固,完成最底层的安装。

当一层高度不能满足高度需要时,可采用立杆接高方法来解决。

首先铺设操作平台板供安装人员站在上面操作,将立杆活接头安装在下层立杆上端部,这是上下层立杆连接的重要构件,安装上层立杆插入立杆接头内,注意与下立杆方向对正,先把上层4根立杆装好后再安装此基本单元的横杆及纵杆,接下来以此单元为基础安装此层支撑架的其它杆件,完成此层的构件搭设。

按此方法可以垂直搭设完一层后继续搭设上层构件,最后安装上部可调托撑,至此完成了整个架体的搭设,最后进行上层钢管、木方和模板及其它部件的安装。

拆除此体系支撑架时,先放松上部的可调托撑,从一侧分单元逐件拆除,同时应将上部的模板及脚手板同步拆除。

拆除的总原则是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

(5)支撑架单元组装完成后,应及时校正立杆垂直度、连杆的水平度、及单元组的整体方向,并及时紧固节点上盘扣,防止架体倾倒。

安装上层构件时必须铺设必要的操作脚手板,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多层脚手架立杆应采用不同长度交错布置,立杆接长时,应将2根需连接的立杆和接头同时组装、调整。

当架体超高时,必须在适当位置设可靠连接,防止架体整体失稳,并增加侧向通长斜撑杆。

(6)梁板的钢管立杆、其纵横向间距相等或成倍数。

(7)模板支撑四角均应布置双向垂直剪刀撑。

剪刀撑均应与框架柱模板可靠连接。

水平支撑与立杆应连接牢固,四周要与框架柱顶紧。

六、安全注意事项

1、模板安装

(1)支模应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2)支撑立柱模板时,四周必须顶牢,操作时要搭设工作台。

(3)支设独立梁模应设临时工作台,不得站在柱模上操作和在梁模上行走。

(4)二人抬运模板时要相互配合,协同工作。

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用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扔。

(5)不得在脚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6)纵横水平撑、斜撑等不得搭在门窗框和脚手架上。

(7)支模中如需中间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封板等钉牢,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坠落,造成事故。

(8)模板上有预留孔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

砼板上的预留洞应在拆模后将洞口盖好。

2、模板拆除:

(1)拆除模板应经负责人同意。

操作时应按顺序分段进行,严禁猛撬、硬砸或大面撬落和拉倒,停工前不得留下松动和悬挂的模板。

(2)拆除檐口,阳台等危险部位的模板。

底下应有架子、安全网或挂安全带操作,并尽量做到模板小掉到架、安全网上,少量掉落在架、安全网上的模板应及时清理。

(3)拆模前,周围应设围栏或警戒标志,重要通道应设专人看管,禁人入内。

(4)拆模的顺序应自上而下,从里到外,先拆掉支撑的水平和斜支撑,后拆模板支撑,梁应先拆侧模后拆底模,拆模人应站一侧,不得站在拆模下方,几人同时拆模应注意相互间的安全距离,保证安全操作。

(5)拆下的模板应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集中堆放或清理归垛,防止钉子扎脚伤人。

3、圆盘锯等机具:

(1)圆盘锯必须用单向开关控制。

锯片上方必须安装保险挡板和滴水装置,在锯片后面,离齿10-15mm处,必须安装楔形分料器,锯片安装在轴上应保持对正轴心。

(2)锯片必须平整且锯齿尖锐,不得连续缺齿两个,裂纹长度不得超过20mm,裂缝末端须冲钻止裂孔。

(3)被锯木料厚度,以锯片能露出木料10-20mm为限,夹持锯片的法兰盘直径应为锯片直径的1/4。

(4)启动后,须待转整正常后,方可进行锯料。

锯料时不得将木料左右晃动或高抬,如锯走偏应逐渐纠正,不得猛板,遇木节要缓慢送料。

锯料长度不应小于500mm。

接近端头时,应用推棍送料。

七、应急预案

1、指导思想:

本预案针对模板施工中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如坍塌、高处坠落等进行编制。

为了保证建筑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项目部在事故应急处理中的重要作用,保障生命财产安全,使事故造成的损失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2、应急小组领导小组成员:

总指挥:

周辉:

警戒指挥:

陈赐华:

疏散指挥:

李志鹏:

应急小组成员由李海波、X苗良、李时光以及后勤管理人员、保卫人员等组成,其他管理人员协助。

3、应急预案启动

a、砼浇筑过程中应急领导小组人员进入紧急状态。

做好防治突发事故的准备。

模板支撑体系一旦失效,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b、总指挥立刻安排警戒指挥,疏散指挥、施救指挥进入工作状态,分别负责警戒、疏散、施救指挥工作。

指挥协调各方面抢救工作,及时向公司安全部门及领导汇报。

c、警戒指挥:

负责事故现场和施工现场警戒指挥工作,成员为保卫班组。

除必要的抢救人员外,其余人员不得进入事故现场,外界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影响抢救工作。

d、疏散指挥:

负责事故现场及施工现场的疏散、抢救,指挥工作成员为后勤管理人员。

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所有施工人员立刻疏散到事故现场外安全的地方并及时拨打“12O”救护。

对现场通道影响抢救工作的围观人员进行疏散等,确保抢救工作有序进行。

e、公司安全部门及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到现场,协助项目经理指挥安排抢救工作,并向上级相关部门报告。

4、事故的调查反思:

项目经理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

对事故进行总结、反思处理。

八、模板工程设计计算

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GB50010-2010

3、《建筑结构荷载规X》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X》GB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

KL15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7.8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

mm)

300×

8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5.72

梁侧楼板厚度(mm)

11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

0.1

面板及小梁

0.3

模板面板

0.5

模板及其支架

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混凝土梁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5

混凝土板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1.1

当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结构构件时Q1k(kN/m2)

2.5

对水平面模板取值Q2k(kN/m2)

风荷载标准值ωk(kN/m2)

基本风压ω0(kN/m2)

非自定义:

0.156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0.65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0.8

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

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不共用A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a(mm)

600

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b(mm)

1200

支撑架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h(mm)

1000

支撑架顶层水平杆步距h'

(mm)

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

2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

a(mm)、l'

b(mm)

1200、1200

混凝土梁居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板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1(mm)

450

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2(mm)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柱距离(mm)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梁底支撑小梁最大悬挑长度(mm)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隐蔽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立面图

四、面板验算

面板类型

覆面竹胶合板

面板厚度(mm)

15

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面板弹性模量E(N/mm2)

10000

取单位宽度1000mm,按二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W=bh2/6=1000×

15×

15/6=37500mm3,I=bh3/12=1000×

15/12=281250mm4

q1=γ0×

[1.2(G1k+(G2k+G3k)×

h)+ψc×

1.4Q1k]×

b=[1.2×

(0.1+(24+1.5)×

0.8)+1.4×

2.5]×

1=28.1kN/m

q1静=γ0×

1.2×

[G1k+(G2k+G3k)×

h]×

b=1.2×

[0.1+(24+1.5)×

0.8]×

1=24.6kN/m

q1活=γ0×

ψc×

1.4Q1k×

b=1.4×

2.5×

1=3.5kN/m

q2=[G1k+(G2k+G3k)×

b=[0.1+(24+1.5)×

1=20.5kN/m

1、强度验算

Mmax=0.125q1L2=0.125q1l2=0.125×

28.1×

0.152=0.079kN·

m

σ=Mmax/W=0.079×

106/37500=2.107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0.521q2L4/(100EI)=0.521×

20.5×

1504/(100×

10000×

281250)=0.019mm≤[ν]=l/250=150/250=0.6mm

3、支座反力计算

设计值(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1=R3=0.375q1静l+0.437q1活l=0.375×

24.6×

0.15+0.437×

3.5×

0.15=1.613kN

R2=1.25q1l=1.25×

0.15=5.269kN

标准值(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1'

=R3'

=0.375q2l=0.375×

0.15=1.153kN

R2'

=1.25q2l=1.25×

0.15=3.844kN

五、小梁验算

小梁类型

方木

小梁材料规格(mm)

50×

70

小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3

小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4

小梁弹性模量E(N/mm2)

9600

小梁截面抵抗矩W(cm3)

40.833

小梁截面惯性矩I(cm4)

142.917

验算方式

三等跨连续梁

为简化计算,按三等跨连续梁和悬臂梁分别计算,如下图:

q1=max{1.613+1.2×

[(0.3-0.1)×

0.3/2+0.5×

(0.8-0.11)]+[1.2×

(0.5+(24+1.1)×

0.11)+1.4×

max[0.45-0.3/2,0.45-0.3/2]/2×

1,5.269+1.2×

(0.3-0.1)×

0.3/2}=5.305kN/m

q2=max{1.153+(0.3-0.1)×

(0.8-0.11)+(0.5+(24+1.1)×

0.11)×

1,3.844+(0.3-0.1)×

0.3/2}=3.874kN/m

1、抗弯验算

Mmax=max[0.1q1l12,0.5q1l22]=max[0.1×

5.305×

0.62,0.5×

0.22]=0.191kN·

σ=Mmax/W=0.191×

106/40833=4.677N/mm2≤[f]=13N/mm2

2、抗剪验算

Vmax=max[0.6q1l1,q1l2]=max[0.6×

0.6,5.305×

0.2]=1.91kN

τmax=3Vmax/(2bh0)=3×

1.91×

1000/(2×

70)=0.818N/mm2≤[τ]=1.4N/mm2

3、挠度验算

ν1=0.677q2l14/(100EI)=0.677×

3.874×

6004/(100×

9600×

1429170)=0.248mm≤[ν]=l1/250=600/250=2.4mm

ν2=q2l24/(8EI)=3.874×

2004/(8×

1429170)=0.056mm≤[ν]=2l2/250=2×

200/250=1.6mm

4、支座反力计算

梁头处(即梁底支撑主梁悬挑段根部)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Rmax=max[1.1q1l1,0.4q1l1+q1l2]=max[1.1×

0.6,0.4×

0.6+5.305×

0.2]=3.501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1=R3=2.096kN,R2=3.501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max=max[1.1q2l1,0.4q2l1+q2l2]=max[1.1×

0.6+3.874×

0.2]=2.557kN

同理可得,梁底支撑小梁所受最大支座反力依次为R'

1=R'

3=1.792kN,R'

2=2.557kN

六、主梁验算

主梁类型

钢管

主梁材料规格(mm)

Ф48×

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