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965891 上传时间:2023-05-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他认为是海妖在作难,即拔出杨家祖传宝剑,当着浪峰插下,随之风平浪静。

他惊觉回首时,其宝剑已化为一块巨石,屹立在海滩一角。

  后来,明神宗皇帝为了缅怀杨文广平“南蛮”十八妖洞的功劳,特命成大儒为钦差,千里迢迢专程到金厢湾角寻觅古迹。

成大儒找到了杨文广宝剑所化的巨石,大笔一挥,写下了“镇海石”三个大字,并命人镌刻于巨石之上。

到了明万历庚子年,三山胡国卿又在“镇海石”一角再镌刻上“扬威止水”,清光绪十七年碣石镇使者邓万林、黄如山等分别题刻“永镇波澜”、“天水一色”、“天水相永与”。

  【龙石】

  这就是著名的龙石,石上镌刻着我国现代著名诗人、版画家、书法家赖少其为纪念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1927年抢渡香港而作的诗。

诗云:

“洲渚夜如釜,遥天一砥柱;

抢渡碣石湾,猛如下山虎。

  【石刻“粤东旅游黄金海岸”】

  1986年,地理学家陈传康、徐君亮到陆丰考察时,称这里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

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亲笔题写“粤东旅游黄金海岸”,镌刻在摩崖上。

  【黄厝寮周恩来养病旧址和周恩来渡海处纪念碑】

  1927年十月初,“八一”南昌起义军转战入粤,起义军领导人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由汕头市委书记杨石魂陪同,从普宁取道陆丰,准备从金厢坐船赴港再转回上海。

  周恩来同志因为一路征战劳累,患了重病,不能即刻赴港。

在杨石魂的安排下,周恩来到时任陆丰南塘区委书记的黄秀文家中养病。

由于当时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在的血腥镇压下,白色恐怖笼罩了整个陆丰大地。

为了防止敌人搜捕,黄秀文等陆丰地下党人日夜警戒,并为周恩来请医熬药,细心呵护,使周恩来病体很快康复。

八天后的一个晚上,周恩来等决定渡海前往香港。

临行前,周恩来把随身携带的一只铁皮箱送给黄秀文作留念。

  在杨石魂、黄秀文等人的精心筹备下,周恩来、叶挺、聂荣臻等中国革命杰出的领导人,在洲渚村坐上了小渔船,避开敌人重重封锁,安全抵达香港,踏上新的革命征途。

解放后,为纪念这一革命史实,黄厝寮周恩来养病旧址被我市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周恩来等下海上船的地方立碑以示纪念,碑文“周恩来同志渡海处”是原中顾委委员王首道所题。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

(2)

  凤山祖庙位于汕尾市区东南面,三面环湖海,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冬暖夏凉。

为什么会冬暖夏凉?

因为北面的风山和鼎盖山挡住了北风吹袭;

到了夏天,南面一片开阔地,从海上吹来的南风直往无阻。

  园内绿树婆娑、花香鸟语,所以冬暖夏凉,是当地市民喜欢到的避暑胜地。

有机会的话夏天请各位游客来汕尾风山体验。

话归正题,还是先简单给大家介绍凤山祖庙的主要景点;

一是以妈祖为主题的古建筑群:

二是汕尾市的标志性建筑妈祖石像凤仪台景区;

还有三个地万特色的文化品牌:

渔家文化、海陆丰戏剧文化和妈祖文化。

  【凤山祖庙】

  凤山祖庙与妈祖的由来渊源颇深。

据海丰县志记载:

汕尾港形成于明代中叶,而凤山原是一个水中之岛。

为什么凤山妈祖是湄洲妈祖祖庙的分灵行宫?

妈祖信仰是怎么来到汕尾这个地方?

凤山祖庙正面两侧对联已有记载:

“凤岛呈祥海甸声灵传万世,山川毓秀湄洲俎豆享千秋”。

几百年前,福建渔民、商贾飘洋过海,带着他们的保护神妈祖,看准了凤山这处美丽富饶,盛产鱼虾的风水宝地,在这小岛上开基创业,从此,妈祖神灵也随着汕尾港的形成而香火鼎盛。

妈祖何其人,为何千年传颂不衰。

  妈祖姓林名默,是宋代福建莆田湄洲一位传奇式人物,生于宋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农历九月初九日“羿化升天”。

在她27岁短暂的一生中,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秉性聪颖、智慧过人、善观天象、救人济世,尤其是屡次救民于海难,受到人们的尊重和敬仰,此后几百年间,历代皇帝出于种种原因,先后36次叠奖褒封妈祖,从“夫人”、“妃”、“天妃”、“天上圣母”,终确立了她作为中国一海神的至高无上地位,也使妈祖这一民间信仰的传播范围愈益扩大,遍及世界近三十个国家,信众数亿。

出于人们自发的感情,民间亲切地称她为“妈祖”或叫“娘妈”。

有关妈祖的传说参观完妈祖圣迹馆大家就清楚了。

  各位游客,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凤山祖庙。

这座庙是扩建于清代乾隆壬戊年(公元1742年),建筑面积840平方米,主体建筑三进二院布局,面阔三间,风火式山墙,硬山顶,称为“双星抱印、龙虎相护”,属正三山建筑。

建筑装饰采用粤东特色的贴瓷、石雕、木刻、泥塑等。

整座庙宇集中了当地民间艺术精华,基本按原风貌恢复,现为汕尾市文物保护单位。

庙宇前面是古戏台,建于1764年,戏台是每年的妈祖诞和几个重大节日演戏的地方,现在一年要演近百台地方戏。

是妈祖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交融的文娱活动场所,这里还活跃着一支40多人组成的民乐队伍。

妈祖庙内除供奉妈祖的神祗外,还有很多神像。

  前殿供奉的两座神像相貌丑陋,名叫千里眼、顺风耳,他俩原是山妖,曾经作恶多端,后来得到妈祖的点化,受妈祖的精神所感动,成为忠心不二的妈祖的帮手,并积极造福于人民。

这里还有二位清朝官员也成为人们纪念的神,名字叫周有德(称周总督)和王来任(称王巡抚)。

他们是清朝解除海禁,为民请命,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有功臣子,人们为纪念他们不畏强暴,为解救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千千万万受海禁之苦的人民而献身的精神,所以沿海地区都把这两位清代人民拥戴的好官作为神来尊崇并加以奉祀。

  这后座是天后阁,建于1993年,翌年12月竣工。

天后阁左右设有钟楼、鼓楼。

前面是妈祖信众祭祀、祈愿的拜町,每逢初一、十五就有数以百计的妈祖信众前来膜拜,香火旺盛。

  天后阁与正殿同一中轴线,面积为740平方米,采用清代建筑艺术的“重檐插翼歇山型”石木结构。

殿中供奉妈祖泥塑巨像和30多尊神像,雕塑技艺鬼斧神工,所塑神像形态各异,栩栩如生,这都是本地艺人之作。

  庙内还安放两座平安搭灯,于每年的正月十五日元宵节组织灯会活动。

人们在这个传统节日中,社区信众闹元宵,举行灯会和开灯诵经法事盛会。

还有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的妈祖诞辰纪念活动,更是祖庙规模的盛会,主要是举行传统的民间祭拜仪式;

妈祖塑身出巡及花炮会(俗称抢炮头)活动。

抢炮头是沿袭旧时酬神演戏集资的方式,每次活动时数以万计的港澳同胞和海内外同胞慕名而至,争先恐后抢一、二、三炮头。

抢到者纷纷喜题资金。

庙会热闹非凡。

妈祖已成为团结海外华人,缔结友好往来的和平女神。

  天后阁的匾牌由当代书法大师启功先生所题,钟鼓楼匾则由当代中国民俗学之父钟敬文先生亲笔所书。

名人墨迹,给风山祖庙旅游区提高了知名度,为凤山增添了光彩。

  【凤仪台景区】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要参观的下一个景点是凤仪台景区。

其南面是妈祖文化广场,原为中山公园,也名凤山公园,建于80多年前,是汕尾市区主要的城市广场之一,园内有辛亥革命纪念亭、古炮、柴铺井园。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现,这里就成了市民休闲之处。

  凤仪牌坊建于1994年,牌坊是香港同胞捐建,著名书法家赖少其亲题“有风来仪”牌匾。

  山不在高,有神则灵,这座海拔高度只有32米的凤山之巅自建了妈祖石像而闻名于海内外。

这座像建于1994年,是中国大陆目前型的妈祖艺术石雕像之一,也是汕尾港标志。

由中国现代雕塑大师李维祀教授设计,福建惠安名石匠雕刻。

石像高16.83米,重量约1000吨,由468块来自妈祖故乡福建的优质花岗岩石构成;

56条20厘米17米深的钢筋砼桩连结为基础,56条桩根深蒂固,能抗12级台风和八级地震。

当代著名文学家冰心亲为石雕像题“天后圣母”四个大字。

  石雕像建成至今,汕尾风调雨顺,台风没有正面在汕尾正面登陆,妈祖声灵显赫,万众赞颂,数以百万计的中外游客慕名而至,无不对此发出由衷的赞叹,都认为石雕像无疑是现代中国石雕艺术精品中的精品。

妈祖庄严、肃穆,却充满活力和朝气,在华贵神圣中流淌着秀慧和妩媚,她是走向人间的女神,她离我们很近很近,让我们感受着她慈祥的目光、博大的胸怀以及一种勇往直前的气概。

  大家看,妈祖前方是一望无垠、海天一色的南中国海,前面一条沙舌象征横卧的巨龙,挡住了汹涌澎湃的海浪,使汕尾港风平浪静,也象征着龙凤呈样,呵护当地人民、海内外同胞,同时也赐给游客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旅途愉快。

  凤仪台的下面有三个展区。

个是室内妈祖圣迹展馆;

第二是渔家风情展区;

第三是海陆丰稀有剧种脸谱展区。

  现在,我们要参观的是妈祖圣迹展馆。

这个展馆采用现代声、光、自动控制系统,以妈祖的15个动人故事和美丽传说为表现内容,15组故事表现点,把妈祖的圣迹演绎得淋漓尽致,置身圣迹馆,细细了解妈祖,定会增添对这位海上女神的敬仰之情。

  这是汕尾渔家民俗文化展。

它以图文、民间渔民生产、生活、文化用品实物、模型形式展示渔家风情文化。

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海上捕鱼渔船与用具;

典型的渔民服饰,娓娓动听的汕尾渔歌,生动有趣的渔家谚语和渔民传说,特别是瓯船渔民的风俗习惯。

  让人们走进渔港的历史,赞叹“出海三分命”的渔民征服自然,搏击大海的生命张力。

  现在,我们来观赏海陆丰地方剧种脸谱展。

这里是海陆丰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三个全国稀有剧种脸谱展。

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是全国27个地方稀有剧种的3个,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也是汕尾有“中国戏剧之乡”、“中国民间艺术文化之乡”之美誉的重要因素。

  这些脸谱的特点较之现代京剧造型更为简洁、古朴,用色较少,线条粗放,图案简练,视觉明快。

古今多少事,千古英雄名流,尽在这尺牍之间被勾勒。

人物的善恶一目了然,如曹操勾白脸表示奸诈,关羽勾红脸表示忠义等。

生旦净末丑,这丰富的脸谱颜色可以帮你明辨忠奸,回味戏曲故事,才能领会其蕴藏的艺术魅力。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3)

  在距今五百多年前的明代,江门出了一个著名的理学家陈献章,由于他是江门市白沙乡人,故世人称他为“白沙先生”,陈白沙以其渊博的儒学哲理,创立了哲学领域的“岭南学派”,亦称“江门学派”,其学说观点为“心即理也”,主张“自然为宗,忘已为大,无欲为主”。

  白沙先生是明代心学的奠基人,学术界素来把他和陆九渊,王阳明相提并论,可见其学说在当时影响之大。

当时朝廷上许多大小官员及文人学士都喜欢与他交往,将他视为“奇才”,被朝廷封为翰林检讨(古代官名)。

但是白沙先生淡泊名利,以侍奉母亲为名,辞官还乡。

  大门

  纪念馆坐落在江门市区的西区大道,由新建的纪念馆和白沙祠原址两部分组成。

现在我们的旅游车已来到了“陈白沙纪念馆”的门口,请大家下车随我参观。

  矗立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处高大的门楼,门楼上有一副对联;

  哲理绍程朱,紫水黄云兴邑里;

  真如传孔孟,光风霁月耀江门。

  这副对联,是我市著名的文学家陈一峰先生撰写的。

其大意是:

陈白沙先生继承了孔孟之道,将程朱理学发扬光大;

一生专心治学教学,其思想为江门增添了光彩。

  走进门楼,是1996年新扩建的纪念馆,其建筑带有显著的明代风格,与陈白沙祠交相辉映。

纪念馆的建筑均以白沙祠为中心轴线,东西两侧对称分布。

这些建筑及其名称来历,一会儿我们出来之后再慢慢给大家介绍。

  请大家先随我来看看门楼左侧这一副书法作品,是我市现任市委书记陈继兴同志所书。

2004年2月中共中央委员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到江门调研时,特地到陈白沙纪念馆参观。

参观后,张德江书记深有体会的说,“文在悟,德在守,道在行,志在坚”。

张书记的这一段话,高度概括了陈白沙先生的哲学思想和品行。

中共江门市委书记陈继兴后来挥毫写下这十二个字。

  青铜像

  广场正中矗立的是白沙先生的青铜像,他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神态庄严,气宇轩昂,颇有圣贤风范。

铜像的这块石刻横匾,上书“千秋仰止”四个大字,是陈白沙先生往年收录的得意弟子湛若水题写的。

湛若水的学问得到白沙先生的悉心传授,他后来官至南京宾部尚书,国子监祭酒和翰林侍读。

白沙先生临终将代表自己的衣钵钓台交与湛若水,湛若水对白沙学说的弘扬发挥了重要作用。

  贞节牌坊

  关于“贞节”的观念,相信各位游客从古代题材的电影或文学作品中看过不少,但是作为建筑实物的“贞节牌坊”,恐怕还从未真正见过吧?

现在,我就带领各位去亲眼看一看。

(经过青铜像继续往前行)现在请各位抬头望一望,前面这座牌坊就是陈白沙祠著名的“贞节牌坊”(又叫“贞洁坊”)了。

白沙先生父亲早逝,母亲林氏夫人从24岁起便开始守寡,含辛茹苦将陈白沙兄弟抚育成人。

明朝宪宗皇帝为表彰林氏夫人的事迹,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下诏修建了这座牌坊。

牌坊上挂有一块刻有“圣旨”字样的木匾,在“圣旨”木匾下还有“贞节”木牌一块,木牌背面刻着“母节子贤”四字。

  这座牌楼在建筑艺术方面,也有其独到之处。

整座牌楼造型立面三间,楼分三层,共十二柱。

柱基为覆盆式。

牌楼的明楼市布瓦庑(wu)殿顶,次楼是布瓦歇三顶,配以绿琉璃瓦剪边及如意斗拱。

令人叹为观止的是这座高达九米的牌楼,竟然没用一钉一铆(mao),外观瑰丽,结构严谨。

它是我省仅存的两处明代建筑之一,对研究明代木石建筑很有价值。

哪位游客如果对古建筑有兴趣的话,可要“用足眼力”去研究一番啦!

  “贞节牌坊”的背后,便是陈白沙祠。

祠堂建成于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年)。

祠堂的结构为四合院式,坐北向南,共四进深。

由春阳堂(门厅),贞节堂,崇正堂,碧玉楼组成,每进都是一堂挂两廊。

  春阳堂

  白沙祠的首进是春阳堂,是为纪念白沙先生筑春阳台静养悟道的事迹而命名的。

春阳堂的正中,悬挂着两块牌匾,一块是漆金大字,上书“陈白沙先生家祠”,另一块是“江门正派”,原来陈白沙先生的学说被人称为“江门学派”,由于这里是江门学派的发源地,所以后来拜祭白沙先生的官员便题下了“江门正派”四字。

  春阳堂的两旁,竖立着两组高脚牌,分别刻有“文庙从祀”,“乡贤崇祀”,“忠孝祔祀”等字样。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为表彰陈白沙先生开启明儒心学先河的贡献,朝廷批准其入祀山东曲阜的“文庙”(孔庙)。

使他称为自古以来岭南地区一入祀孔庙的儒家人物,所以白沙先生又被誉为“岭南一人”。

这些匾额,充分显示出陈白沙先生在理学界的重要地位。

  贞节堂

  贞节堂是为纪念陈白沙先生的母亲林氏的贞节事迹而命名的。

门楣上“贞节堂”三个字是陈白沙的老师吴与弼(bi)写的。

吴老先生是江西临川人士,博学多才,通晓古代圣贤之书。

传说陈白沙先生早期曾跟随他学习了半年时间,未能入门。

后来回到江门闭门苦思十年,终于悟道。

  这虽说是传闻,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圣贤其实也没有“特异功能”,同样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说有什么超人之处,恐怕只有一样,就是毅力超常。

如果能拿出白沙先生这样的精神,认真研究学问,相信即使是个凡人,也会在某些方面有些建树。

  崇正堂

  过了贞节堂,就到了崇正堂。

崇正堂正中的木龛(kan)内供奉的是白沙先生的牌位。

  碧玉楼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了碧玉楼。

碧玉楼原是白沙先生侍奉母亲的地方,母亲去世后,这里就成了他晚年休息的居室。

为什么叫“碧玉楼”呢?

原来,这里曾经藏有一块非常珍贵的碧玉圭,民间一种说法是朝廷赐给陈白沙先生的,也有一说是陈家家传之宝。

  稍后我们可以到白沙祠旁边的“陈白沙史迹陈列馆”参观一下,里边展览着一块碧玉圭和先生生前用过的一架古琴的仿制品,原物现保存在广东省博物馆。

陈列柜里还有几只茅龙笔,据说先生当年就是用山上的茅草集成一束用来写字,风格自成一派,人称“茅龙书法”。

其特点是笔法硬朗,刚健有力。

春阳堂两边走廊里存放着“圣谕碑”,“敬义碑”,都是陈白沙先生的“茅龙书法”作品。

现在,“茅龙书法”已成为书法界里的一个独特流派。

  白沙祠周围建筑

  离开白沙祠的时候,大家还可以欣赏一下屋檐下的砖雕,灰雕和陶塑,由此可对岭南建筑装饰艺术特色有所了解。

  白沙祠的周围,还有文献楼,嘉会楼,春阳台,楚云台,怀沙亭,讲学亭,洗墨池等多处建筑。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4)

  歇马举人村建村已有670多年的历史,是广东省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

这里位于锦江河畔,环境秀美,风水独特,是一个著名的长寿村。

该村人杰地灵,村人重视教育,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

明清两朝培养了670多位功名人士,监生,贡生和举人285人,九品至二品大小官员430多人。

清朝同治年间梁元桂担任台湾府知府,台湃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官至二品;

近,现代亦培养了200多名分布世界各地的大学生,不少是博士和硕士,梁汉一,芳艳芬,梁煜鎏(yuliu)等分别是军界,艺术界,商界中杰出的人物。

歇马先祖原居南雄珠玑港,定居歇马,已繁衍了二十三代,创造了歇马举人村的辉煌,获得了“举人村,著名风水村,功名碑林村,教育文化村,健康长寿村,民俗文化村,省级绿色示范村,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村镇”等美誉。

恩平市教育局已将歇马举人村设为中小学生校外教育基地。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神奇的歇马。

  锦江秀韵

  现在我们先坐船游览锦江,前往歇马举人村。

这里是歇马举人村风景区的全景点。

锦江河是明  ,清及民国时期恩平的水上交通运输要道,歇马段不仅万船云集,富庶繁华,而且景色秀丽,清乾隆恩平知县曾萼(e)就有诗赞道“白马注晴川,川流碧如练;

水静山不流,神驹朝暮见。

”现在我们所处的河段就属于锦江中游,前面就是歇马村了。

  功名碑林

  大家好!

我们现在所走的路叫功名路,有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之意。

走下去,沿途两侧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功名碑,这是歇马保存下的珍贵历史文物之一,原有200多块,现存有100多块,功名碑具有光宗耀祖,激励后人发奋读书的含义。

功名碑是明清时期歇马文化教育繁盛的见证,亦是我们研究中国科举制度的珍贵的历史资料。

  教子台

这里就是“教子台”。

是歇马人教育后代的重要地方。

在过去,凡是村中犯了错误的人,村长就把他叫到大祠堂,由德高望重的长者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俗称“众算”;

然后把他带到功名碑林前,跪地思过,知耻知羞,以英才为楷模,发奋向上。

由于教育效果显著,逐渐就把这个地方称为教子台。

教子台意义深远,在此生长着的两棵古树,都包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让人感悟。

  孔圣坛

  “我们孩子要成才,务必请到歇马来,诚心拜拜孔子像,读书天天就向上。

”孔圣坛是歇马人弘扬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核心思想,揭示秉承“笔筒量米也教子读书”祖训去的教育成功及行尊师礼的重要场所。

  八大旗杆夹

  我们现在看到的就是八大旗杆夹,是明清时期歇马人为该村八位官居四品以上或受皇帝特别嘉奖的功绩显赫的八位族人而设立的,旗杆夹由旗杆墩,功名碑石,旗杆,斗,功名旗和任务简介组成。

旗杆夹是一种功名荣誉的标志,是歇马村对外宣示显赫的名片,更重要的是对后人起到激发向上的作用。

  励志园

  这里就是励志园,原建于清朝道光年间,建造者梁日蔼一生勤学笃(du)勉,官至二品,阅尽官海浮沉,深感长留人间品德学问,于是退隐后在村西建起了这座环境幽静,学风一流的育人场所,既颐养天年亦启迪后人进取。

励志园经历了一百多年,在期间被拆毁。

现在的励志园秉承了原意,复建了原面积的六分一,主要由励志台,功名墙和“仁”字墙组成。

励志台由八根四面均用篆,行,隶(LI),楷四种字体刻凿的带“志”字的名言警句,激励人们立志成才,发奋向上。

“仁”字墙像一面镜子,要求人们以儒家“礼义廉耻,忠孝信悌(TI)”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衡量自己,正直为人,报效国家。

  奇特村场

  大家好,现在我们就从举人巷“钻肠穿肚”,一睹歇马村场的神奇奥秘。

歇马人注重风水,相传村场格局是按风水大师赖布衣勘定的雄马形状建设的,如此建造,可子孙万代,英才辈出。

整条村分马头,马中间和马尾三大部分,处处赋予马的。

巷道按“马”形建设,下窄上大,马头巷道排水渠为明渠,意为“马肋骨”,马尾排水沟为暗渠,覆以金钱盖,意为“肚腩”无骨。

而看到的几口鱼塘分别代表马肺,马胃和马肚,村尾入口处的两块石代表马睾丸,此外还有马尾巴和马鬃(zong)。

村中原有十一间,现在仍保存有七间,这些祠堂除了用来祭祀,议事,喜庆外,重要的作用是用来当做私塾学堂,培养族人读书成才。

这些祠堂由于建筑年代不同,各具特色,从中可以欣赏到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及其高超的建筑水平。

细心的游客除了看到村场房屋建设参差不齐外,还会发现村中的巷道大小不一,宽窄不一,宽的巷道叫男人巷,窄的巷道叫女人巷;

女人巷供女子平时出入,乘凉,闲聊,男人巷一般不准行走,是封建礼教下男尊女卑的缩影。

  玄武坛

  歇马是风水名村,处处充满龙气,灵气。

歇马村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格局布设,玄武坛是镇守歇马北方的守护神之所在,六大古榕就像北斗七星状排列生长,郁郁苍苍,尽显歇马毓秀。

歇马以前十年一届的赛龙夺锦比赛必经此处,是歇马“双龙结聚”的交汇点。

前来游览的都在此祈福保平安,龙马精神。

  烈女碑

  歇马烈女碑石村民为纪念明朝村中烈女梁胜祖而修建的。

明隆庆三年(1569年),一股贼寇洗劫歇马,族长惟现公率众抵御,寡不敌众,村民危在旦夕,惟现公之女梁胜祖挺身而出,代父诱敌向东,拯救了全村乡亲,而她却被贼寇杀害,投入村东水井,当时只有18岁。

梁胜祖义薄云天,为让后人永远铭记她的英勇事迹,村民就在她就义的井旁立坟纪念。

2004年建成了纪念碑,是歇马人对后代进行道德教育的鲜活题材。

  大家好,歇马人世代以“笔筒量米也教子读书”的祖训为强大动力,大力发展经济,为发展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他们大兴学堂,尊师重教,设立了“学谷”奖励机制,读书人相互竞争,学风蔚然,是故文武人才辈出,创造了歇马教育史上的奇迹。

相信大家游览过景区后一定有极大的收获。

借歇马灵气,祝诸位学业有成,步步高升,马到成功!

  广东省导游证口试篇导游词(5)

  各位游客,你们好!

欢迎来到封开旅游。

  封开县在西汉时称广信县,唐时称封州,是岭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